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814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毕业论文.docx

《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毕业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毕业论文.docx

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毕业论文

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在学前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遵循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并进行相应的幼儿教育有利于幼儿成长。

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幼儿园大班教育中,出现了小学化的教学现象,将大班幼儿当做小学生来进行小学教学形式并灌输小学的知识内容,违背了大班幼儿所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这种透支式教学的开展,必然影响大班幼儿个体今后的学习发展。

因此针对该问题,为了明确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等情况,选择了黄石市6所幼儿园作为实例开展调查研究,在探讨相关理论和概念和基础上,就四所幼儿园的幼儿园大班小学化的现象通过课堂环境创设、教学内容安排、活动组织安排、教学工具选择以及学习标准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受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幼儿园和教师管理以及教育部门监督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造成了幼儿园大班小学化现象的产生,针对这种情况,应当从舆论引导、幼儿园和教师教学管理、主管部门监管以及幼小衔接四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关键词:

学前教育;大班;幼儿园;小学化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在逐渐改变,将教育过程前沿由以往小学教育延伸至幼儿学前教育,因此家庭对于子女的学前教育较为重视,普遍将幼儿送到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接受幼儿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幼儿园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根据2015年2月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年年底,我国幼儿园总量达到了199000所,幼儿园在园幼儿3894.7万人,幼儿园平均增长速度为8.5%左右[]。

但是,我国幼儿园虽然增长速度较快,然而在幼儿教育方面,其教学质量却是参差不齐。

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很多幼儿园并没有根据教育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意见“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渗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等,对于大班幼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小学课程为主的小学化教学,不仅仅使得幼儿教育名不副实,教学效率低下,而且拔苗助长式的教学还容易损害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幼儿未来的厌学情绪等。

在上述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背景下,需要对此现象进行探讨。

因此针对该问题,选择了黄石市6所幼儿园作为实例开展调查研究,在探讨相关理论和概念和基础上,就四所幼儿园的幼儿园大班小学化的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并挖掘出小学化存在的相应问题和危害,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理论意义,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以及对小学化概念进行界定,并归纳出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国家的对于幼儿园大班教学的相关规定的理论探讨,从而为实际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分析出实际的小学化现象的不合理的地方;第二是现实意义,主要是通过对黄石市6所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的实例分析来总结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从而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研究问题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理顺小学化的概念,并归纳出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问卷等调查,来对黄石市6所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的实例分析来总结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以及影响因素,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对于小学化的概念界定上,学者目前并没有完全一致的认知,有的学者认为小学化是幼儿园在教学整体设计上以小学为参考标准进行的一种行为[],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幼儿园小学化是教育整体观念的超前教育的[]。

而虽然学者对于小学化的具体认识不同,但是对于小学化概念的核心的方面形成了共识,本文由此来就小学化的概念进行确定。

小学化概念包含的最核心的方面是,幼儿园针对幼儿的教学其以对小学生的要求来进行,包含了幼儿园教学的目标设置、制度要求、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都是采取的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要求来进行适当的教育活动,而是认为的拔高了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层次,提升至小学层次的行为。

而小学化现象则是忽略幼儿园与小学受教育主体的区别,进行的均为小学层次教育活动的安排,并形成了一个社会现象,即小学化现象[]。

(二)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第一,身心的控制能力较弱,相较于小学生处于5周岁左右的大班幼儿其虽然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约束和控制意识,但是其控制能力仍然较弱,无法像小学生一样维持住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并且在情绪方面,情绪稳定的控制力度也存在不足,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加以考虑,进行引导。

第二,形象思维为主,大班幼儿相较于4岁以前的小班和中班幼儿具有了基础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初始表现,能够归纳总结一些简单的事物,但是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事物的认识还普遍表现在简单的认知方面,推理等抽象思维仍然较为困难,对于系统的小学知识学习还存在困难[]。

第三,记忆力以主动意识较弱的机械性记忆为主,大班幼儿当前的记忆能力仍然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对于形象的事物的记忆高于抽象的事物,且在记忆的主动性方面,相较于小学生,主动意识仍然较弱,多数都是被动的记忆[]。

(三)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小学化”名词属于具有我国学前教育特色的词汇,因此专一对这一名词及其背后现象进行研究的国外学者较少。

但是相应的,就幼儿跨越身心发展阶段进行超前教育的研究学者在国外具有一些。

其中有多位国外的著名教育家都表达了其对于超前教育的否定态度。

如美国教育学家JohnDewey(约翰杜威)在1897年发表的论著《MyPedagogicCreed》(《我的教育信条》)中,就认为一直以来的教育过分的给予了幼儿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所需要的知识,应当进行改变,按照幼儿的自然学习能力来进行施教[]。

此外,1960s左右在意大利兴起的TheReggioApproach(瑞吉欧方案教学体系)就尝试着对于幼儿教学进行开放式、合作式,以幼儿为中心的适度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到了1987年,美国NAEYC(美国儿童教育协会)发布的《DevelopmentalAppropriatePracticeinEarlyChildhoodProgramsServingChildrenfromBirththroughAge8》(《0-8岁儿童发展适宜性教育》)一书中,就主张进行回归教育,强调适宜性,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进行适宜的教学计划,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

国外学者对于小学化的研究往往较为宏观,没有对于社会情况等进行过多的考虑,而只是限制在教育体系内部。

因此,需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进行该问题的探讨。

2、国内研究综述

在知网以“幼儿园”并包含“小学化”为主题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发现,从2010年以来,直接相关文献达到了262篇,可见我国学者对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研究较为关注。

经过分析发现,前人对于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的本质、危害、表现、原因和对策的探讨。

下面就将密切结合本文的各个章节来分别进行学者的研究述评。

第一,在概念界定和探讨方面,我国学者对于小学化的概念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主要观点的认同性较高。

程秀兰(2014)在《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一文中,对于小学化的概念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小学化是一种幼儿园在其教学实际中,将6岁以下幼儿当作7岁以上的小学生来对待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教学目标、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都将幼儿等同于小学生来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现象。

此外还有的学者如杜利娜、蒋美华(2015)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社会学审视——基于河南省的调查数据分析》一文中,认为小学化的概念应当为幼儿园在其教学过程中,将幼儿的智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身心发展阶段特点直接认同为小学生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开展的一种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前教育,而是否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也被认为是幼儿园小学化的一个评判标准[]。

在对于小学化概念进行了分析之后,就河南省的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得出社会压力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的主要观点。

第二,在研究和调查方法方面,我国学者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

其一是较为思辨性的理论探讨,即对于小学化其本质、影响小学化的原因因素、小学化的危害入手,剖析小学化的表现现象,最后提出幼儿园去小学化的相关对策。

如陈小青(2010)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一文中,其研究对象是小学化现象在理论层面的探析,对小学化的危害以及原因进行了阐述,认为其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天性,而出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则得出我国传统和现实的双重因素作用的结论,使得幼儿家长和教师都无法自主选择教学方式而进行小学化教学[]。

其二是实际调查性质的探讨,这一类论文多见于硕士论文,如张娟娟(2014)在其硕士论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某市三所幼儿园为例》中,则采用的实际调查性质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在于通过建立一套调查问卷,采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针对调查幼儿园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所调查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体现,然后讨论了小学化教育的危害以及出现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这一类文章给予本文的帮助较多,较为系统。

第三,在小学化的表现方面,我国学者也关注的较多,从一开始的简单认为小学化就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去游戏化,学科分类小学化到后来较为系统的建立起了小学化现象的具体表现评判体系,这一点在谢玉坤(2013)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一文中较为明显,其主要结论是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为教育目标小学化、课程设置小学化、教学过程小学化、行为规范小学化、教学评价小学化等,此外也有其他学者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学评价、课堂组织等几个方面来描述小学化的现象[]。

第四,在原因和对策方面研究的学者较多,如金日勋(2011)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刘翠花(2013)的《幼教“去小学化”倾向阻滞因素分析及对策》等[],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从家长、幼儿教师、幼儿园管理、社会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原因方面的探讨,并提出了如家园共建、奖惩监管、社会引导等相应的对策,但是就幼小衔接方面提及的较少,需要加以探讨。

此外,对策指引上,我国通过2001年教育部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就幼儿教育进行指导,该《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安排上,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帮助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通读全文,对于幼儿是否学习和接触小学知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但是总体来看,对于幼儿园教育,教育部文件的整体态度是尊重幼儿的身心特点开展,游戏为主,形式多样。

此外,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育是小学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等科目教学的基础,二者存在着一个衔接关系,幼儿教育应当为小学入学做准备,主要是对于幼儿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要表现出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体现幼儿教育的多样性,保障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没有要求小学知识学习直接取代幼儿教育。

总的来说,前人的研究角度较为全面,但是就具体黄石地区的情况,研究较少,同时一些学者的文章往往偏向于某一个方面,如社会性、理论性等,兼具理论与实践调查的研究较为缺乏。

对于本文的贡献在于,借鉴前人的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和小学化现象的分类评价标准以具体到本区域的黄石地区和特定的大班年龄段来进行研究和探讨,同时本文也将结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大班幼儿阶段身心发展特点来作为理论依据,对照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不科学表现。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针对黄石市市区范围内的6所幼儿园进行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调查,分别为3所公立幼儿园以及3所私立幼儿园大班,并将小学化现象细分为课堂环境创设、教学内容安排、课堂组织安排、教学工具选择以及学习评价标准5个方面,对于6所幼儿园的上述内容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观察和访谈,并就影响因素对于幼儿园教师、家长等进行调查,从而明确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表现和影响因素以及对于幼儿的危害等。

具体幼儿园大班基本情况见表3-1所示。

表3-1黄石调查对象幼儿园大班基本情况

幼儿园名称

性质

大班教师数量(人)

大班幼儿数量(人)

大班班级

A幼儿园

公立

9

73

4

B幼儿园

公立

8

71

4

C幼儿园

事业单位

6

49

3

D幼儿园

私立

4

41

2

E幼儿园

私立

3

44

2

F幼儿园

私立

2

29

1

共计

——

32

307

16

(二)具体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问卷法,通过对于湖北省黄石市6所幼儿园的教师32人,家长60人发放调查问卷,让他们填写问卷,并回收,共计发放问卷92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从而获得第一手的幼儿园教育在大班阶段小学化现象相关问题的调查资料,

第二种方法是文献归纳总结法,主要是对于中国知网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进行文献研究的归纳总结,以及网上检索相关文献资料,作为论据。

第三种方法是定量分析法,对于调查问卷相关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和数据分析,从而获得定量结果。

四、研究结果

(一)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现状

1.课堂软硬件环境按小学要求设置

课堂环境创设主要是针对6所幼儿园大班的16个班级课堂软件和硬件环境的创设进行调查。

其中软件环境包括课堂的纪律要求、氛围情况两个方面,以“是否要求幼儿双手放置背后或桌面不准乱动”和“是否要求幼儿回答之前先举手请示老师”两个问题来进行调查,硬件环境主要是课堂的教室格局以及功能分区等,以“教室桌椅格局围坐式还是并排式布置”和“功能区中是否划分出活动区”两个问题来进行调查。

具体的调查结果见表3-2和表3-3,以及图3-1。

表3-2课堂软件环境的调查结果

调查项目

是(班)

比例(%)

否(班)

比例(%)

是否要求幼儿双手放置背后

或桌面不准乱动

12

75.00%

4

25.00%

是否要求幼儿回答之前

先举手请示老师

13

81.25%

3

18.75%

表3-3课堂硬件环境调查结果

调查项目

是(班)

比例(%)

否(班)

比例(%)

教室桌椅格局是否是并排式布置

9

56.25%

7

43.75%

功能区中是否划分出活动区

6

37.50%

10

62.50%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育在大班阶段,黄石6所幼儿园16个班级中,课堂软件环境的营造,要求“幼儿双手放置背后或桌面不准乱动”的班级占75%,要求“幼儿回答之前先举手请示老师”的班级占81.25%,而在硬件环境调查方面,有56.25%的班级采取的是桌椅的并排式布置,且62.50%的班级没有划分中如游戏区、活动区、玩具区等活动区域。

由此可见在课堂软件环境的营造上,黄石幼儿园多数大班班级都强调和小学相同的纪律要求,实行的是小学化的课堂纪律环境管理,硬件环境方面,黄石幼儿园多数班级硬件环境也同样和小学班级的平面设置相似。

可以说课堂环境方面小学化现象明显,没有形成《纲要》等文件中要求的较为轻松的教育氛围,忽略了幼儿的情感态度的表达,没有尊重他们的身心发育特征。

2.教学内容安排出现小学科目

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是幼儿园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对大班幼儿所教授的具体知识内容和进行的活动内容,此次调查以6个幼儿园的每日语文、算数、音乐、体育、美术和游戏课程的课时比例为调查对象,从而确定幼儿园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是否出现小学化现象,具体的调查结果见表3-4。

表3-4教学内容安排比例调查结果

幼儿园名称

每日学时

语文(%)

算数(%)

音乐(%)

体育(%)

美术(%)

游戏(%)

A幼儿园

6

16.67%

0.00%

16.67%

16.67%

25.00%

25.00%

B幼儿园

6

16.67%

16.67%

16.67%

16.67%

16.67%

16.67%

C幼儿园

6

16.67%

16.67%

16.67%

16.67%

16.67%

16.67%

D幼儿园

7

21.43%

21.43%

7.14%

14.29%

14.29%

14.29%

E幼儿园

6

25.00%

25.00%

8.33%

16.67%

16.67%

8.33%

F幼儿园

7

28.57%

21.43%

14.29%

7.14%

14.29%

14.29%

调查结果显示,在幼儿园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除了A幼儿园未安排算数课,且音乐、体育、美术和游戏能够出现单个教学内容等于或者超过语文、算数之外,其他5所幼儿园都没有达到这种程度,且都安排有算数课。

而且算数课也都是对于十以内或者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和阿拉伯数字的教学,而在语文课上大多是对生字的学习以及古诗等背诵,由此可以看出来多数幼儿园都同小学教学内容安排相似,以知识性教学为主,违背了《纲要》等多个文件要求的以游戏活动为主。

3.活动组织安排仿照小学时间节点

幼儿园大班教育其活动组织安排主要是在一天时间内或者一节课的课堂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具体安排情况。

对于这一内容的调查,主要是通过以E幼儿园为例,观察该幼儿园的一天之内以及一节课的课堂安排来分析其是否存在小学化现象,具体见表3-5和表3-6。

表3-5E幼儿园一日课堂组织安排

活动名称

时间

活动介绍

入学

7:

30-8:

20

一般幼儿都是要求7:

30入学,教师门口迎接,先入学幼儿由教师组织做健身操。

自由活动

8:

20-8:

50

幼儿自由活动,玩玩具,教师在旁边看护。

数学

8:

50-9:

20

学习阿拉伯数字和加减法。

课间活动

9:

20-9:

30

幼儿自由活动,上厕所、喝水,但由于时间较短,幼儿园不组织幼儿玩游戏。

拼音识字

9:

30-10:

00

学习汉语文字的拼音和写法。

课间活动

10:

00-10:

10

幼儿自由活动,上厕所、喝水,但由于时间较短,幼儿园不组织幼儿玩游戏。

检查作业

10:

10-10:

40

幼儿园就昨日学习内容和作业进行检测,同时布置当日家庭作业复习知识,做完后家长签字

饭前准备

10:

40-11:

10

教师组织幼儿洗手、洗脸等准备吃饭

午饭

11:

10-12:

00

教师组织幼儿吃午饭

午休

12:

00-14:

00

教师组织幼儿午休

起床

14:

00-14:

30

教师组织幼儿起床,吃水果

特长课

14:

30-15:

00

幼儿园教授幼儿音体美等课程,每日一项

组织放学

15:

00以后

幼儿园组织学生做游戏、看电视,等待家长

 

表3-6E幼儿园课堂组织安排

序号

安排步骤

1

组织幼儿回到课堂坐好

2

教师与学生互致“老师好”、“同学们好”

3

正式上课

4

结束课程,宣布下课

调查结果显示,上述E幼儿园在一天之内和一节课的活动组织安排的上学时间较早,放学时间适当,其一节课拥有40分钟的课时,以及1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此外活动组织上具有布置由课后作业以及检查作业的环节,课堂上,一节课的课堂安排中,教师与学生具有互致“老师好”、“同学们好”的环节,并具有正式宣布上下课的环节。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的活动安排和小学已经非常类似,等也都向小学靠拢,表现出了小学化的现象,这种以较高密度知识教学课程为主的活动组织安排和课堂安排,并不利于幼儿天性的释放。

4.教材和板书为主要教学工具

教学工具选择主要是指幼儿园在大班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辅助用具,其是否存在小学化的现象。

对于该内容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6所幼儿园的“幼儿园是否向幼儿发放了课程教辅教材”以及“是否在教学中使用黑白板书写板书”两个调查问卷问题来进行调查分析。

具体的调查结果见表3-7。

表3-7幼儿园教学工具选择调查结果

调查项目

是(所)

比例(%)

否(所)

比例(%)

是否向幼儿发放了课程教辅教材

4

66.67%

2

33.33%

是否在教学中使用黑白板书写板书

5

83.33%

1

16.67%

调查显示,在黄石市的6所幼儿园中,多数幼儿园都在大班阶段向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发放了课程教辅教材,而且多数都是知识型课程的教辅教材,此外,多数的幼儿园也在课堂中设置了黑板或白板,并由教师进行板书书写,而其他的如通过图片、多媒体、玩具等达到教学目标的使用次数较少,这也就意味着,同小学一样,幼儿园选择了依照教辅教材进行知识性课程的教学,并根据教材安排布置课后作业等,这也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一个典型现象,并且受限于幼儿的身高,板书基本上一直是教师使用,这些教育辅助工具的选择小学均相同,对于幼儿园来说,教学方式明显呆板,形式较为简单,违背了相关规定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5.作业考核评价标准以小学等级评价为主

学习评价标准主要是指幼儿园在大班阶段的幼儿教育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以及依靠什么样的标准来对幼儿进行整体的评价,对于这一项目内容的是否小学化现象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于6所幼儿园的问卷和观察的形式进行调查,以“是否进行书面作业的分等级评价”以及“幼儿园是否对幼儿进行考核点评”两个问题进行调查,具体调查结果见表3-8。

表3-8学习评价标准调查结果

调查项目

是(所)

比例(%)

否(所)

比例(%)

是否进行书面作业的分等级评价

4

66.67%

2

33.33%

幼儿园是否对幼儿进行考核点评

4

66.67%

2

33.33%

调查结果显示,66.67%的幼儿园都对于幼儿在大班阶段的教育过程中,进行以结果为主导的书面作业和考核方面的点评,并且多数都是以“优”和“良”等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多数幼儿园都采用了小学化评价方式。

虽然差异表面上看不太明显,但是对于幼儿来说,这种分等级的点评和评价使得获得老师非优等评价的幼儿无疑具有了一定的沮丧感,从而产生对于学习的抵触和自信心的丧失,对幼儿产生危害。

(二)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影响因素

1.历史文化背景因素

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因素的调查,通过对家长“您是否期望自己孩子能够像古代历史上的神童一样获得知识启蒙”的调查,来考察历史文化背景对家长的影响。

表4-1历史文化背景因素调查结果

调查项目

是(人)

比例(%)

否(人)

比例(%)

您是否期望自己孩子能够像古代历史上的神童一样熟背知识

54

90.00%

6

10.00%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古代神童一样熟背知识,尽早的开始对孩子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从而长大成人获得更好发展。

由此可以表明,幼儿园大班教育小学化现象与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长期以来我国都较为看重幼儿的教育,并且都是以“博闻强记”等背诵性质的教学内容为主,而且对于幼儿教育的“神童”教育较为推崇,主张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学而仕则优”,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越多,越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赢得更好的未来,正是这种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使得幼儿园的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向小学看齐,提前学习,才具有好的基础。

2.社会背景因素

其结果也支持了上述判断。

具体结果见表4-1。

多数家长都支持幼儿园大班开展算数和识字教育,且认为有利于幼儿未来学习,能够赶上小学课程,而只有少数家长对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有所认识。

表4-2社会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