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全套难得汇总版本望大家珍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342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全套难得汇总版本望大家珍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全套难得汇总版本望大家珍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全套难得汇总版本望大家珍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全套难得汇总版本望大家珍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全套难得汇总版本望大家珍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全套难得汇总版本望大家珍惜.docx

《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全套难得汇总版本望大家珍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全套难得汇总版本望大家珍惜.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全套难得汇总版本望大家珍惜.docx

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全套难得汇总版本望大家珍惜

结合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进行全面评价

凯恩斯主义路线无非是专门针对经济危机而制定。

根据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分析,其原因首先是生产力扩张,而同时作为消费者存在的工人因为遭到剥削而购买力不足,因此无法购买自己生产的产品。

两重原因导致投资利润率下降,使得资本不再投资生产。

而一旦投资停止,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相对而言,凯恩斯没有分析到这个层次,他认为经济危机就是因为购买力不足,导致资本不能周转。

这个解释当然比较容易理解,但明显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在经济危机的时候资~本~家敢于销毁商品,说明他们远没有山穷水尽。

不过不管怎样,凯恩斯既然分析到了这个层次,对策自然就产生了,那就是国家通过赤字政策减少失业,拉动整个经济。

同时通过工程营建,本身也能拉动经济发展。

就好比那个著名的说法,找100个人挖坑,再找100个人把坑填上,则挖坑者(国家雇佣)和生产各种劳动工具的工厂都开工了。

尽管只是做了无用功,但经济却被拉动。

凯恩斯的办法确实缓解了经济危机,但如果我们回到马克思的分析上就可以知道,凯恩斯主义不可能长远,因为它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到了7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病症总爆发了,首先,国家的赤字政策最终导致流通的货币量远远高于实际生产力,于是资本主义进入没有穷尽的通胀。

同时,马~克~思的分析再次应验了,用西德总理施密特的话说:

“我们把马牵到水边,但它们却不去饮水。

”这句话是指资~本在国家按照凯恩斯主义给它们大开绿灯之后依然不肯进行投资。

凯恩斯主义还有一个更加负面的后果,随着通胀的不断继续,资本显然会不断缩水,因此各种金融市场被纷纷发明出来,通过钱生钱来使资本保值,但这无疑会极大地破坏实际的生产。

凯恩斯主义在1948年以后,在西方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高速发展,以至于人们几乎都相信经济危机已经成为了过去。

但是马克思阴魂不散,70年代以后,以石油价格上涨为起点,导致利润率迅速下降,于是滞胀来临了,凯恩斯政策下的通胀不断继续,而不能获得足够利润回报的资本依然不肯进行投资(和经典经济危机时一样)。

加上因为越战而不断恶化的美国经济,美元信誉下降,最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到80年代,世界经济都依然没有恢复,只是到了90年代,长期的衰退终于结束了,同时,新技术革命使得资本的利润再次大幅上升,于是到今天止经济又一次急剧扩张了20年左右。

凯恩斯主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陷入大经济危机的西方,但是其治标不治本,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而且凯恩斯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对付经济危机的最后法宝,目前也是唯一法宝(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被采用),从来就没有真正被放弃(比如这次美国的救世方案,其中凯恩斯主义影子最明显的就是给中产阶级免税)。

因此它的某些负面效应一直在慢慢积累。

  1965-1966年的越战升级和利率上升

  

1 对银行而言,越战升级和利率上升的优点

  

(1)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有利于拓展银行房贷业务,刺激潜在住房需求者的消费需求。

固定利率房贷利率固定不变、每月还款额固定,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支付能力,避免了浮动利率下每月还款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对自身支付能力的担心,诱导消费者放心大胆地决策,在没有积蓄可随时支付的情况下,提前享受舒适住房而不用担心支付困难。

在浮动利率下,由于随着利率的提高,每月的还款数额也上升,对未来利率会上升到什么程度,借款人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期。

由于每月的还款数可能超出借款人的支付能力,借款人的这种忧虑可能导致其放弃贷款,推迟消费。

  

(2)有效减轻按揭客户大量的提前还款的压力。

这个原因对银行来说更为现实和迫切,因为央行对房贷加息后,消费者出于减少房贷支出的考虑,纷纷提前还贷,而这种提前还贷的数量之大,远远超过了银行的想象。

以全国房产热点城市上海来看,2005年房产按揭贷款新增额在整个贷款中所占的比重也从2004年76%的高位降低至2005年的45%左右。

这种情况下,银行推出固定利率住房贷款,很大程度是希望这种新型产品可以规避央行的加息风险,重新提升“萎靡不振”的个人按揭贷款市场。

  (3)降低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

相对浮动利率而言,固定利率房贷违约风险较少。

浮动利率房贷在开始时利率比固定利率房贷的利率低,随着时间的推延利率会提高,这会诱导没有足够支付能力的消费者不顾今后的承受能力使用浮动利率贷款。

在利率低时尚可按约归还本息,但是,如果利率不断上升,借款人每月须还的数额增加很大,而借款人事先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超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将导致借款人无法支付贷款本息。

即使有些借款人是短期的支付困难,但拖欠一旦形成,就容易产生接二连三的拖欠,产生赖账的念头,最后无力归还债务,增加了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

固定利率房贷由于利率固定,每月还款额固定,借款人在决策时就能较为准确地确定自己能承受多大的债务,在承受债务期间准确地安排房贷支出。

同时有利于树立银行“铁算盘”的观念,避免产生赖账心理。

因此,针对我国居民征信体系尚不健全,借款人资格审查不够严格以及放贷条件比较宽松的现状,固定利率放贷业务有利于降低违约率,减少银行账面的不良贷款率。

 

  (4)稳定银行收益。

银行通过承担利率风险换来了违约风险的减少,增加了收益。

在固定利率房贷业务中,利率风险由借款人转嫁到银行,银行凭借其经营风险的优势,经营应由借款人承担的利率风险,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范围。

借款人将利率风险转嫁给银行,须向银行交纳“保险费”,即让银行将固定利率确定在一个较浮动利率高的水平,从而增加银行的收益。

固定利率房贷的利率在开始时较浮动利率房贷的利率水平高,如果贷款发放一段时间后利率水平下降,则借款人可能提前还贷。

因为银行已经收取了一段时间的高利息,再加上借款人的违约金及手续费,相对浮动利率而言,银行赚得多。

如果贷款发放后利率上升,只要上升幅度在银行控制和预期之内,就不会造成银行亏损。

  (5)固定利率可以降低信贷管理成本。

在浮动利率条件下,由于目前利率变动较频繁,使得购房者的还贷额度需要不断调整,这势必会增加银行的管理手续,操作繁琐,从而增加贷款管理成本。

而固定利率可以有效地减少银行贷款管理手续。

在固定期内,不必因金融市场信贷利率的变化而调整还贷额度,从而降低了信贷管理成本。

  

  2 对购房者而言,越战升级和利率上升的优点

  

  

(1)不承担利率风险。

固定利率房贷为购房者提供了一种风险管理手段,将购房者承担的利率风险转嫁给银行。

合同一旦鉴定,无论市场利率怎样变化,借款人仍按签约时的利率支付利息,不用关心市场利率的变化以调整自己的收支计划,不用忧虑市场利率上升时还款压力增大造成支付困难,影响其他业务的正常开展,给借款人带来了时间精力的节约和精神的放松,避免了浮动利率下,利率快速上升时,借款人利息支出迅速增加以及可能因无法按期归还贷款本息而产生的精神压力和其它业务中断造成的损失。

  

(2)固定利率房贷赋予借款人更多的选择品种。

预期通货膨胀率增加,经济增长,则选择固定利率贷款。

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经济发展放慢,选择浮动利率贷款。

这样借款人得到更多实惠。

如果借款人无法预测长期利率,采用固定利率是一种稳妥的方法。

  对社会和国家政府而言,固定利率房贷具有如下优点:

  

(1)固定利率抵押贷款更有利于货币政策对住房市场的微调。

对于浮动利率抵押贷款来说,当房价过快上涨以致于央行要通过提高利率来调整时,不仅新发生的贷款利率上调,而且已经发生的存量贷款的利率也会上调。

存量贷款利率的变动显然不会对新房的价格上涨产生影响,而只会加重借款人负担,并提高贷款的信用风险。

只有在不对存量贷款产生影响、只对新增贷款发生“边际”作用时,货币政策才能自如实施。

满足这种条件的就是固定利率抵押贷款。

  

(2)可以突破目前房贷业务低迷的困境,为该业务注入新的活力。

根据央行发布的《200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5 年第二季度, 个人住房贷款月增额明显减少,5月份新增144.89 亿元,比2004 年同期减少159.37 亿元,是2003年3月以来个人住房贷款当月新增最小值。

6月末,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1.74 万亿元, 增25.59%, 同比回落16.38 个百分点。

造成房贷下降就是因为储户对未来房贷利率有加息的预期所致。

自央行多次加息以来, 选择提前还贷的购房者日渐增多, 使得银行业务量巨增而不堪重负。

而自光大银行2006年1月5日推出固定利率房贷业务以后,定息房贷业务申请量突增,至2007年8月,光大银行已发放固定利率贷款7000多笔,金额超过33亿元。

招行、建行、农行等银行的数据也显示出定息房贷新增量均呈迅速增长态势。

前后数据的反差充分显示了固定利率房贷在利率加息周期内的优势。

  

  3 对银行而言,越战升级和利率上升的不利之处

 

(1)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增加。

利率上升时,银行吸收存款支付较高的利率,而发放的贷款仍按事先约定的利率收取利息,导致银行资金收益不能抵补资金成本或不能产生足够利差而亏损。

在利率下降时,借款人可能出售他们的住房或重新融资。

固定利率是银行预测的,预测的利率由真实利率、风险补偿和通货膨胀率三部分组成。

未来其中之一变化,都将引起银行的损失。

最重要的是未来通货膨胀率。

由于未来通货膨胀率具有不确定性,对其预测较为困难。

虽然利率在产业周期扩张阶段上升,在经济衰退时期下降,但影响利率的因素很多,有时一种因素起主要作用,而有时另一因素起主要作用。

在西方国家,利率预测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职业,但即使是最优秀的利率预测人员作出的预测也常与实际南辕北辙。

  

(2)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分散利率变动风险的衍生产品。

国外金融市场比较发达,有各种配套金融产品来帮助银行和客户锁定风险,如利率掉期、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利率远期等。

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固定利率房贷的同时,可以通过利率互换等方式来锁定风险。

但我国目前还没有这些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也仅仅是刚刚起步。

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具备衍生产品市场操作的专业人才极其缺乏,许多银行从业人员对衍生产品的概念依然模糊。

银行一旦提供固定利率产品将意味着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身来承担风险。

如果预期未来长期内利率变动较大的话,则固定利率产品的收益波动率将会大大提高,从而给银行和客户都带来较大的风险。

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

贷币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

 

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与构成: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新剑桥派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仅这三种动机不能说明全部现实状况,于是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七动机说:

产出流量动机、货币—工资动机、金融流量动机、预防和投机动机、还款和资本融资动机、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和托宾模型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分别修正了凯恩斯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而与利率无关的观点,模型论证了利率变化通过影响持币成本作用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并分别求证了两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托宾模型发展了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在对未来预计不确定存在的情况下,人们为了达到总效用最大化,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行为,从而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所以利率和未来的不确定对于投机性货币需求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是以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不对称信息和相对价格的粘性为基本理论,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最重要的假设,认为在货币非中性的情况下,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

货币供给理论:

外生货币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影响经济运行,却不受经济运行的影响。

因为金币的生产无利可得,纸币不能为私人生产。

新剑桥学派不完全赞成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他们认为中央银行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往往只能被动地适应公众的货币需求,难以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

在货币供给的控制上,他们认为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给量,但是,其效果却没有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好。

因为银行体系会规避中央银行的控制;中央银行的控制存在着漏洞;还有它增加货币供给的能力比减少货币供给强。

新古典综合派在复杂乘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凯恩斯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内生货币供应论,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是由经济体系内诸多变量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货币供应的多少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控制是相对的。

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是最灵活的流动资产,要使人们放弃对货币的灵活偏好就必须给与报酬,这报酬的货币形态就是利息。

利息形成于人们取得货币收入后所作的两种选择:

一是时间偏好的选择,即现有货币收入的多少用于现在,多少用于将来;二是流动性偏好的选择,即以何种方式保有暂时不用的货币收入。

在凯恩斯看来,利息不是等待的报酬,而是不储钱的报酬,即放弃灵活性偏好的报酬。

新剑桥学派的利率理论没有完全遵循凯恩斯的路线,而是在传统利率理论和凯恩斯利率理论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借贷资金理论。

认为传统理论把利率的决定因素局限于实物市场,而认为利率高低与货币无关的观点是不对的,凯恩斯否定市场因素的观点也是片面的,所以要将实物因素,货币因素,存量流量结合起来,分析利率的决定与变动。

新古典综合派批判地吸收了凯恩斯货币供求决定论和新剑桥学派的借贷资金论,又加入了国民收入这一因素,把国民收入放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上,提出了著名的IS-LM曲线分析模型,从总体上说明利率是由储蓄、投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在国民收入的配合下决定的,精致、朴素的IS-LM模型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占支配地位的利率决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原则上同意原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作用理论,但又对其进行了修正与发展。

他们认为,企业的投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

信贷和股票。

在企业的全部资金中,通常只有较少的一部分是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的,因此,企业的投资需求主要地表现为对贷款的需求。

在这样的市场中,利率机制与信贷配给机制同时发挥作用。

通货膨胀理论:

凯恩斯认为:

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前,资源,包括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还没有充分利用,所以货币供给增加可以使产出增加,物价上涨的速度小于货币供给增加的速度,故为半通货膨胀。

实现充分就业之后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

凯恩斯认为物价水平取决于工资和就业,货币量要通过这两者发挥作用。

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的解释是,工资对物价的影响比就业更为重要。

因为,产品的销售价是成本加成决定的,工资是直接成本中的主要决定因素和变动因素。

尽管,工资水平与历史和制度因素有关,但是,它仍然有着上升的趋势。

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是工资推动货币数量的增加。

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国民收入在工资利润之间分配的不公平不合理。

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上,新古典综合派坚持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观点,他们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能够通过强制储蓄扩大投资,来实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储蓄理论: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投资与储蓄的调节不是通过利率,而是通过收入的,从根本上说,投资对储蓄有决定作用。

收入=产品价值=消费+投资;储蓄=收入-消费;收入=消费+储蓄。

故:

储蓄=投资。

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储蓄生命周期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储蓄生命周期论将储蓄与终生收入和个人的生命周期紧密联系在一起,富有创见性的探讨了影响个人储蓄行为的各种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货币政策主张上的特点: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主张:

1.实现充分就业需要以利率为杠杆,刺激有效需求,其方式是实行刚性的工资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因为伸缩性的工资政策是无法操作的。

2.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其他政策的局限。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特别是在危机时期,会被流动性偏好吸收,所以要配之以赤字财政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新剑桥学派政策主张的特点:

1.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不稳定性,其目标不是保持经济的均衡,而是改善经济的失调;2.把社会政策放在首位,并注重财政政策,轻视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多重目标论,利率中介指标论和货币政策资产传导论。

多重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包括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难以同时实现,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或者统筹兼顾,力求协调;或者视经济形势的需要突出重点,权衡主次,这便是相机抉择。

利率中介指标论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也可以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因为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上,与老凯恩斯主义一样,都主张应该放在稳定物价和实现经济增长上,特别是在市场长期非均衡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运用货币政策,利用货币的非中性来影响实际变量,促进市场均衡和经济增长。

而在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主张中央银行贷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不能仅仅盯住利率,还应该把信贷配给量的增长率作为中介指标。

你是合理预期学派的支持者吗?

合理预期学派对货币中性的观点:

货币中性论是合理预期学派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与基点。

他们认为由于公众的合理预期和防范性对策,货币量的变动将对实际变量不发生作用。

只有当货币数量突然而剧烈的变动才可能使人们的预期出现误差,从而对失业率、产量和收入等实际变量产生暂时的影响,但公众很快就能从各种信息中察觉出来,并迅速的调整预期,一旦人们作出合理预期,这种短暂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因此,从长远来看,增发货币即使是突然和一次性的,其效应仍将是中性的,从而在合理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合理预期学派对菲力普斯曲线的看法:

合理预期学派认为,由于合理预期的存在,菲力普斯曲线甚至在短期内也是不存在的。

因为通货膨胀一旦被人们预期,雇员在提出工资增长率就会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而雇主也知道通货膨胀将达到某一水平,他们的产品价格将与通货膨胀率按比例的上涨,从而同意雇员的要求。

由于通货膨胀发生后实际工资并不降低,雇主说就不会增雇工人,失业率在短期内也不会了降,因此,充分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实际量不产生任何影响。

如果政府长期实施通货膨胀政策,在公众的合理预期作用下,不但失业率不会下降,反而会加速通货膨胀。

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

合理预期学派认为,从总体上看,无论松的或紧的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

如果货币政策是按固定规则来实施的,或只是符合常规的,那么公众就能对这些政策的实施及其后果掌握充分的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政府将采取的政策作出判断,拟定自己相应的预防性对策,使这些政策失去效果。

如果政府要实行的货币政策是突然和反常的,其效果不仅十分短暂,而且公从上当受骗仅此一次,他们将保持高度的警觉和采用严密的防范措施,政府再次运用这种反常政策就不会生效,而只能自食反常政策的苦果。

因此在存在合理预期的情况下,最明智的货币政策就是公开宣布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长期坚持实行,取信于民,在这种方式下逐渐了降的通货膨胀率,不会伴随失业率的上升和生产的上降。

预期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

预期理论在期货市场中的运用很多。

比如说大豆涨停以后我们自然就推断出未来近期还会涨,一个不断上涨的趋势我们也自然而然的就会预期价格近期还会继续上涨,但是由于我们的外推法预期理论会大部分时间只运用到短期实际经验。

而对长期信息和经验不是特别重视,所以就有可能出现系统性的错误。

比如说近期玉米在价格上涨过程中,10月10日有突然打跌停的过程,这样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是短线每日过夜单,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个体的散户投资者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把近半财富都丢在了期货市场。

  这样为了防止这种系统性的后果出现,我们的预期理论也就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发展出了适应性预期理论。

也就是说一旦我们的预期和现实出现了错误的时候我们就要表现为修改预期以符合现实情况。

以期货市场为例,比如说我们以5日均线和5周均线组成的交易系统,以5周均线代表我们目前的预期情况,5日均线则代表现实价格情况对预期的反应。

  价格在5日均线又在5周均线以上表明市场支持我们的上涨预期。

而当价格跌破5日均线又处在5周均线之间的时候表明市场目前还在支持我们的上涨预期但是预期已经没有那么强劲。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调整预期。

把当前的预期调整为价格正在调整,而把长远的价格预期还是确定为上涨的预期。

而我们调整预期的工具就是仓位控制,比如说价格处在5日和5周以上时我们的仓位是50%,而当下了5日均线同时又处在5周均线以上时我们就可以变为20%的仓位。

  可以说适应性预期理论在期货市场中运用的非常广泛。

在价格跌破5日均线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剧烈的波动,而当分时图表中跌破均线的时候,一般的投机品种都会出现比较剧烈的波动,可以说和适应性预期理论在期货市场中自觉不自觉的运用有很大关系。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警醒中国

目前,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正在进一步地恶化并且波及欧洲、日本。

8月初,美联储下属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增加了240亿美元的临时储备,欧洲中央银行先后向欧元区各银行注资948亿欧元和610亿欧元,日本央行向货币市场投入1万亿日元。

近日,美国道琼斯指数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也持续跳水,欧洲三大股市指数、日经指数、恒生指数纷纷出现了暴跌行情。

有统计称,在短短48小时,世界各地央行已注资超过3200亿美元紧急“救火”。

这是自“9·11”事件以来国际上首次大规模地干预金融市场。

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相对于“优惠级”贷款而言的对中低信用度人士、穷人的购房贷款,一般不用首付,贷款利率较高,但还款违约率也较高。

前几年,美国人对房地产市场普遍乐观,房价不断走高,加上低利率,导致次级房贷市场规模迅速膨胀。

美国政府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05年,次级贷款占总抵押贷款的比例从不到10%上升到30%左右。

然而,近一年来,美国住房价格逐渐回落,利率却不断上升,这使得“次贷”的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按期偿付贷款,一些贷款机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纷纷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

据美国按揭银行家协会估计,2006年,有30%的“次贷”借款人无法及时偿还贷款。

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相继倒下,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几乎完全蒸发,公司总裁已辞职。

受此牵连,花旗集团、摩根大通银行、美洲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也损失惨重。

目前,许多人担心的次贷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乃至商品市场扩散正在成为事实,8月份全球商品市场出现持续下跌,金属、原油、农产品等无一幸免。

不过,也有分析家认为,美国的金融市场十分发达、成熟,具有各种对冲工具和风险防范渠道,资产证券化虽然传播了风险,同时它也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

一些对冲基金也早已看空市场并建立了空头头寸,他们反过来还会成为危机的渔翁得利者。

所以,“次贷”危机不会转化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美国的次贷危机却给中国敲响了警钟。

我国少数商业银行如中行、工行因为次贷危机蒙受了一些损失,但据称影响不大。

然而,这次危机提醒我们,国内企业在进入境外高风险行业时必须慎之又慎。

据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截止到2006年6月底,中国机构购入美国按揭证券1075亿美元,其中相当部分是次贷业务。

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必然会成为次贷业务极力促销的对象,而次贷因为高回报,当然也是高风险。

日前,央行、汇金公司高层人士批评国内此时购买美国次贷证券,等于是用中国的外汇储备替美国人买单,为美国人承担风险。

中国自身的房贷风险也不容小觑。

目前,国内房价高企,房地产利润空间巨大,对于商业银行是致命的诱惑。

各大银行纷纷争食房贷蛋糕。

但与美国不同的是,国内个人信用制度还不完善,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也很差,而且国内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全部由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