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命题点25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配套练习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211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探究命题点25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配套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学探究命题点25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配套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学探究命题点25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配套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学探究命题点25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配套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学探究命题点25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配套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命题点25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配套练习新人教版.docx

《科学探究命题点25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配套练习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探究命题点25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配套练习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探究命题点25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配套练习新人教版.docx

科学探究命题点25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配套练习新人教版

命题点25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时间:

30分钟 分值:

23分)

一、选择题

1.(2016苏州)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氧气与二氧化碳:

带火星的木条

B.面粉与玉米粉:

碘水

C.铜绿与二氧化锰:

看颜色

D.酒精与白醋:

闻气味

2.(2016遵义改编)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A.用水鉴别炭粉和二氧化锰

B.用溶解现象鉴别氧化钙和硝酸铵

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D.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3.(2016雅安)只需要一次实验就能将H2SO4、NaCl、NaOH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A.纯碱溶液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D.石蕊试液

4.(2016梧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A

O2(H2O)

浓硫酸

B

NaCl(NaOH)

稀硫酸

C

KCl(K2CO3)

稀盐酸

D

HCl(H2SO4)

氯化钡溶液

5.(2016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蒸馏水与5%过氧化氢溶液

①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生铁与钢

1用磁铁吸引 

②加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C

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

1点燃后用手指挤压灰烬

 ②观察颜色

D

食醋与糖水

①闻气味 ②测pH

6.(2016贵池区二模)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盐酸

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B

Fe粉

Cu粉

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C

N2

O2

灼热的铜网

D

FeSO4溶液

CuSO4

过量的铁粉,过滤

7.(2016蜀山区二模)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aO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

溶液,再过滤

C

CO2气体

CO气体

点燃

D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8.(2016宁夏)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CO2

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B

CuO

Cu

在空气中加热

C

KCl

MnO2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CaCl2溶液

盐酸

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

9.(2016乐山)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Ca(OH)2、HCl、K2CO3

B.NaCl、BaCl2、CuSO4、NaOH

C.Ba(OH)2、NaCl、Na2SO4、Na2CO3

D.AgNO3、HCl、Na2CO3、CaCl2

二、填空和简答题

10.(2016来宾)某污水中除含有少量泥沙外,还含有Ca2+、Mg2+、Na+、Cl-、SO

等离子,为充分利用资源,科研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回收几种离子:

(1)①②③④步骤均有一个相同的操作步骤:

此操作步骤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________。

(2)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稀盐酸可除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解析】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A能达到目的;面粉与玉米粉都含有淀粉,都能遇碘变蓝,不能用碘水鉴别,B不能达到目的;铜绿是绿色的,二氧化锰是黑色的,可以通过颜色鉴别,C能达到目的;酒精有特殊香味,白醋有酸味,D能达到目的。

2.A 【解析】

3.D 【解析】硫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分别属于酸、盐和碱,可以用石蕊溶液区别开,分别加入石蕊溶液后显红色的是硫酸,显紫色的是氯化钠,显蓝色的是氢氧化钠;纯碱只能鉴别出硫酸,A不正确;稀盐酸加入H2SO4、NaCl、NaOH三种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故不能用稀盐酸区别该三种溶液,B不正确;硝酸银与硫酸和氯化钠反应都有沉淀生成,无法鉴别,C不正确。

4.B 【解析】

5.D 【解析】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产生氧气的速率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错误;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均不与硫酸铝反应,因此不能用硫酸铝溶液区分生铁和钢,且二者都能被磁铁吸引,所以也不能用磁铁区分,B错误;不能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C错误;食醋有酸味,显酸性,糖水无特殊气味,是中性溶液,故可通过闻气味或测pH的方法区分食醋和糖水,D正确。

6.B 【解析】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的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通过过滤除去,A正确;铜不与稀盐酸反应,铁可与稀盐酸反应,加入稀盐酸后,得到的固体是铜,B错误;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与铜反应,氧气在加热条件下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可除去O2,C正确;铁的活动性较铜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铜都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可通过过滤除去,D正确。

7.D 【解析】氧化钙和碳酸钙均可与盐酸反应,所以加入盐酸后无法得到氧化钙,A错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但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后,过滤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引入了新的杂质,B错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无法通过燃烧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C错误,氯化氢气体可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浓硫酸可干燥氢气,D正确。

8.D 【解析】

9.C 【解析】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既能产生沉淀又能产生气泡的一定是碳酸钾,与碳酸钾溶液混合产生沉淀的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钾溶液混合产生气泡的是稀盐酸,没有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A能鉴别;首先通过外观颜色,鉴别出蓝色硫酸铜溶液,将硫酸铜溶液分别与其余三种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B能鉴别;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能两次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无法鉴别出来,C不能鉴别;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能三次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溶液,能出现一次白色沉淀、一次冒气泡、一次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遇稀盐酸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钠溶液,最后一种是氯化钙溶液,D能鉴别。

10.

(1)漏斗 

(2)BaSO4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4)MgCl2+2NaOH===

Mg(OH)2↓+2NaCl

【解析】步骤①过滤除去污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步骤②利用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除去废水中的硫酸根离子,沉淀B是硫酸钡,溶液B中含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和钡离子;步骤③利用氢氧根离子与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除去废水中的镁离子,沉淀C是氢氧化镁,溶液C中的离子有钙离子、钠离子、钡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步骤④利用钙离子、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钡沉淀,溶液D中的离子有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的盐酸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E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蒸发结晶时,氯化氢挥发出去,得到氯化钠晶体;

(1)步骤①、②、③、④都需进行过滤,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沉淀B是利用氯化钡除去废水中硫酸根离子得到的沉淀,其成分是硫酸钡。

(3)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除杂质时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步骤③是除去废水中的镁离子,由于废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已在步骤②中除去,所以废水中的阴离子只有氯离子,故化学方程式为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第一部分考点研究

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1 空气、氧气的性质

(时间:

30分钟 分值:

28分)

注:

选择题2分,填空和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书写2分,计算题6分。

一、选择题

1.(2016益阳)下列气体占空气体积分数为21%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SO2  B.NO2  C.PM2.5  D.CO2

3.(2016大连)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4.(2016襄阳)2015年冬,连续多日的雾霾给襄阳人的生活带来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B.使用清洁能源

C.乘坐公交出行D.垃圾集中焚烧

5.(2016桂林)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

B.用氧气气焊金属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用氧气炼钢

6.(2016玉林)喷雾除尘车利用喷雾系统向空中喷射出水雾净化空气,其主要作用是(  )

A.减少粉尘污染B.治理水污染

C.防治酸雨D.缓解温室效应

7.(2016贵池区一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二、填空和简答题

8.(2016重庆A)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作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为________。

第8题图

(3)硫燃烧产生的SO2可以溶解在NaOH溶液中,该反应与C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正确是________(填序号)。

A.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B.扇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NaOH溶液中,观察现象

(5)该改进实验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6芜湖三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如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第9题图1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

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

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第9题图2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

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8

54.5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