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2078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

【校级联考】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最新】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联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和应用中,所包含的主要变化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区别,该项是(  )

A.苹果腐烂B.酸雨侵蚀大理石雕塑

C.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下列实验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

B.用100mL的量筒量取5.55mL的稀硫酸

C.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

计算、称量、溶解

3.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若不含金属离子,则不属于盐类

4.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2Al(OH)3+3H2SO4═Al2(SO4)3+6H2O  复分解反应

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2HgO

2Hg+O2 分解反应

C.用天然气作燃料CH4+O2

CO2+2H2O 氧化反应

D.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CuO+H2SO4=CuSO4+H2O复分解反应

5.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塑料、棉花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C.福尔马林能杀菌消毒,干冰可做制冷剂,都可用于对食品的保鲜

D.“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单质,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碘元素

6.下列图象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

D.向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AB.BC.CD.D

7.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C、CH4、CO三种物质转化为CO2的转化关系,即:

①C→CO2②CH4→CO2③CO→CO2,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B.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

C.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

D.三种转化所有的生成物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8.建立物质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是典型的化学思维,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二者都能够分解出氧气

B.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的氧原子多,所以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

C.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都比较稳定,所以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D.钠原子失去电子后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

9.已知A—H为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且A、C、G均为常用化肥且C为复合肥,其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B物质一定是酸

B.D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若H是碱,则A一定是钾肥

D.若E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F的相对分子质量,则G一定是氮肥

二、简答题

10.大庆是一座能源城市。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_________等。

工业上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2)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相对稳定最重要的反应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O2+H2O===H2CO3BCO2+2NaOH===Na2CO3+H2O

CCO2+C

2COD6CO2+6H2O

C6H12O6+6O2

(3)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

2CO2+6H2===4X+C2H4,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大庆又被称为"百湖之城”,湿地景区远近闻名,清明节期间小君家去龙凤湿地公园踏青。

(4)早上来到湿地公园,小君刚下车就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回答);

(5)妈妈给小君带了用糯米和火腿瘦肉制作的肉粽,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两种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肉粽被保存在密封的塑料包装袋中,该塑料制品应具有____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6)中午回家后,小君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__作用。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自元素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已发现元素的排列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_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

(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根据第二周期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___________(填字母)。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12号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离子与______(写元素符号)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4)我们知道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竖列(族)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ⅦA族

元素组成的物质

单质

化合物

F

F2

HF

Cl

Cl2

HCl

HClOHClO2HClO3HClO4

Br

Br2

HBr

HBrOHBrO2_______HBrO4

I

I2

HI

……

根据表中规律.在表中横线上写出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5)推断53号元素I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__,17号元素其最低负化合价与Si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2.水和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为:

天然水→加絮凝剂→沉降→过滤→吸附→加消毒剂→自来水。

通常使用的絮凝剂是_____________(化学式);其中“吸附”这步能除去_____________。

(2)下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填“甲”或“乙”);

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__乙的溶解度(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某同学在t1℃时开始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A、B、C。

②在溶液A、B、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与溶液C质量相等的是_________。

在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1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同学实验室制取氧气。

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过氧化氢、高锰酸钾能分解产生氧气,关于这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可多选)

A都含有氧气B都属于氧化物C都含有氧元素D都是含氧化合物

(2)乙同学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一系列的实验。

用实验装置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未给出)。

资料: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氢氧化钠溶液能较多地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立即反应生成蓝色。

①实验室用仪器A、B可组合成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_____,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选装置_____。

③水煤气含有CO、H2、CO2、H2O。

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14.A~F为初中常见物质,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E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反应②是自然界中产生氧气最主要的来源。

(1)固体B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反应③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若A是绿色固体,则C的颜色是________色。

Ⅱ、若C是厨房常见的物质,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15.保险粉(化学式为Na2S2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Na2S2O4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在NaCl存在下,Na2S2O4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制备流程如图:

(1)反应Ⅰ的原理为:

Zn+2SO2═ZnS2O4,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4)滤液中含有Na2S2O4,为使Na2S2O4结晶析出还需要加入少量Na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填空题

16.已知某种治疗胃病药品的主要成份是铝碳酸镁片,化学式为AlaMgb(OH)16CO3·4H2O,假设药品中的其它成份受热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铝碳酸镁片的组成.

(实验一)取mg该药片,研成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C增重2.16g,装置D增重0.44g.

(1)铝碳酸镁片加热分解的产物为Al2O3、MgO、CO2和水,则为分别测定CO2和水的质量,装置C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

C________,D____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②碱石灰③氯化钙④纯碱

(2)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定量空气,其操作方法是关闭弹簧夹_______,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_______,关闭弹簧夹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排净空气防爆炸

②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C、D影响测定

③使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入C、D被充分吸收

(实验二)另取mg该药片,加入100g9.8%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滤去不溶物,得到含有MgSO4和Al2(SO4)3等溶质的滤液,向滤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稀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质量与加入NaOH质量的关系如图.

已知:

MgSO4+2NaOH=Mg(OH)2↓+Na2SO4,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Mg(OH)2不溶于NaOH,NaAlO2可溶于水.

(1)图中NaOH加入0.80g,仍没有沉淀,说明滤液中含___________.当加入NaOH的质量到x时,生成的沉淀有_________________,其中Al(OH)3的质量是_______g,则x=____g.

(2)有医生建议患有严重胃溃疡的患者最好慎用该药,试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这样建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确定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17.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10g混合物,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后取100g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反应,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l)上表中m=________、n=_________.

(2)请计算镁元素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3)第四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苹果腐烂不能再吃说明已经变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酸雨侵蚀大理石雕塑是碳酸钙与酸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C、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得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可知A、B、D同为化学变化,C为物理变化;故只有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2.D

【详解】

A、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时不可浸入到待测液中,这样会污染试剂,选项A错误;

B、量取液体应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否则测量的数据误差很大,且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mL,选项B错误;

C、氢氧化钠易潮解且具有强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烧杯中完成,选项C错误;

D、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选项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但不属于离子,故说法不正确;

B、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是不是所有发光放热现象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盐是含有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若不含金属离子但含铵根离子,也属于盐类,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盐的性质,燃烧的概念理解以及微观离子的性质

4.D

【详解】

A、氢氧化铝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该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而不是硫酸,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该化学方程式的氧气后面未标气体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HgO

2Hg+O2

,故不符合题意;

C、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且氧化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故不符合题意;

D、该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书写正确,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

书写时要注意遵守两个原则,一是符合客观事实,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要配平)。

5.B

【详解】

A、棉花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B、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则为软水,有浮渣则为硬水;用煮沸(生活中)或蒸馏(实验室)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福尔马林有剧毒,不能做食品保鲜剂,说法不正确;干冰升华吸热,可做制冷剂,用于对食品的保鲜。

故不符合题意;

D.“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含碘元素的化合物,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碘元素,通常添加KIO3,而不是碘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的过程中,一开始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无沉淀产生,当硫酸反应完之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开始产生沉淀,至硫酸铜反应完沉淀的质量不再变化;图像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由于镁比铁活泼,相同的时间内镁产生的质量更多,又镁的相对原子质量24比铁的相对原子质量56小,所以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镁大于铁,图像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开始时由于温度不高,高锰酸钾未分解,故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不变,温度达到分解温度后,高锰酸钾不断分解产生氧气,氧元素质量不断减少,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全之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再改变,但是不能减少到零,因为产物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中含有氧元素;图像正确,故符合题意;

D、向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随着过氧化氢的加入,水的质量逐渐增加,不断加入过氧化氢不断的产生水,故水的质量一直增大,图像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图像坐标题,需要注意横纵坐标的意义,才能准确的去分析,若是有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从方程式出发。

7.C

【解析】

A、C与CO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而CH4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两种物质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

B、C与CO除可通过与氧气反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外,都还可与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三种物质C、CO、CH4都具有可燃性,点燃时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C与CO都可与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生成固体金属单质;CH4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常温下为液体的水;故D不正确;

故选C.

8.B

【详解】

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过氧化氢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二者都能够分解出氧气,选项正确;

B.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的氧原子多,所以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选项错误;

C.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都比较稳定,所以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选项正确;

D.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电子,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结构是稳定的,不易得失电子,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故选B。

9.A

【解析】

初中化学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主要有两类,①碳酸盐与酸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②铵盐与碱反应生成盐、水和氨气,由于A是复合肥,所以应为硝酸钾,D应为水。

如果B为酸(或碱),则E为二氧化碳(或氨气);所以H为碱(或酸),F为氨气(或二氧化碳)。

A、B物质可能是酸或是碱,故错误;

B、D物质是水,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C、若H是碱,则B为酸,A为碳酸钾,属于钾肥,故正确;

D、若E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F的相对分子质量,则E为二氧化碳,F为氨气,所以H是碱,G是氨态氮肥,故正确。

10.天然气沸点DH2O分子不停地运动蛋白质;糖类热塑性乳化

【详解】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工业上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故填:

天然气;沸点

(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

6CO2+6H2O

C6H12O6+6O2;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相对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故选D

(3)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

2CO2+6H2===4X+C2H4,根据质量守恒,方程式左边有C-2;O-4;H-12;方程式右边有C-2;H-4。

故相差8个H原子和4个O原子,可得X的化学式为H2O。

故填:

H2O

(4)早上来到湿地公园,小君刚下车就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

故填:

分子不停地运动

(5)用糯米和火腿瘦肉制作的肉粽,瘦肉中富含蛋白质,糯米中富含糖类,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两种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和糖类,肉粽被保存在密封的塑料包装袋中,塑料包装袋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变形才能使肉粽密封保存,故塑料制品应具有热塑性。

故填:

蛋白质;糖类;热塑性

(6)油污不溶于水,洗洁精可以溶于水,加入洗洁精清洗后,洗洁精的成分把油污分子包裹在里面从而和洗洁精一起被水冲洗掉,这种现象称为洗洁精的乳化现象,故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故填:

乳化

11.门捷列夫AB金属氖HBrO3+7SiCl4

【详解】

(1)自元素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已发现元素的排列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

故填:

门捷列夫

(2)A.同为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均为2层,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同为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从3-10依次增大,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同为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从1增大到8。

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填:

AB

(3)12号元素为镁元素,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属于金属元素,它的离子为镁离子,有两个电子层,共10个电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故填:

金属;氖

(4)由表中规律HClOHClO2HClO3HClO4;得知每个化合物后氧原子以加1的方式增大。

故有HBrOHBrO2HBrO3HBrO4;故填:

HBrO3

(5)根据每一竖列(族)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Cl和Br的最高正价为+7价,故可知53号元素I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17号元素其最低负化合价为-1与Si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Cl4;故填:

+7;SiCl4

12.KAl(SO4)2可溶性的色素和异味甲等于溶液B溶液B140g

【详解】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通常使用明矾来做絮凝剂,其名称为硫酸铝钾。

化学式为:

KAl(SO4)2;其中“吸附”这步能除去可溶性的色素和异味。

故填:

KAl(SO4)2;可溶性的色素和异味

(2)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①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乙物质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故填:

t1℃时,甲的溶解度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故填:

甲;等于

②由某同学在t1℃时的溶解实验和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B溶液在100g水中加入了20g甲物质,此时B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状态,升高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但是没有更多的甲物质溶解,故溶液B和C的质量相等;升温至t2℃,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原来溶液C中含有20g甲物质,现在又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只能再溶解20g,加起来溶质甲的质量为40g达到饱和状态,故溶液的质量为:

40g+100g=140g。

故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