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944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x

《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x

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水平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西班牙王室支持实现下图中的B航行,其主观目的是(  )

A.证明地圆学说

B.形成世界市场

C.寻找黄金,作为资本

D.传播宗教,掠夺金银

答案 D

解析 B航行指的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该航行客观上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但这并不是其主观目的,故A项错误;形成世界市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B项错误;寻找黄金的主观目的不是作为资本,因为西班牙王室支持开辟新航路而掠夺的海外财富主要用来挥霍,故C项错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主观目的是传播宗教,掠夺金银,故D项正确。

2.在一场有关“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

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  )

结论

依据

A

到过

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

B

到过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时途经印度

C

没有到过

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前死于菲律宾

D

待考证

在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查阅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前的资料

答案 D

解析 A项依据与史实相符,但不能说明麦哲伦到过印度;B项依据符合史实,但麦哲伦并没有完成整个航行,依据不充分,结论不科学;C项依据也与史实相符,但不能充分说明麦哲伦没有到过;A、B、C三则材料都不能充分说明麦哲伦到过印度,故应是待考证,D项最匹配。

3.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流入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

这些现象(  )

A.加快了两国社会转型的完成

B.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

C.受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

D.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葡萄牙商人“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可知金银没有转化为资本,因此没有推动其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而“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推动了社会转型,由此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故B项正确;材料中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地理环境无关,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不符合新航路开辟的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4.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

这反映出(  )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欧洲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英、德等国的商品集中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进行交易,结合时间“16世纪中期”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D项正确。

5.“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下列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

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

答案 B

解析 白色区域以欧洲为中心不断扩大,反映了西方人眼中的世界的变化,从图二、图三中明显可以看出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故B项正确。

6.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小镇签署条约:

“在地球上划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

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

”关于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的,除西葡两国,还有英法美等国参与 ②“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这一说法与迪亚士远航印度一事有密切关系 ③“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这事始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④材料中西葡两国的行为十分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最先开辟新航路和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夺殖民地的成果通过这个条约(教皇子午线的划定)得到暂时的承认,英法等国并未参与,美国尚未建立,“葡萄牙拿走了东方”与达·伽马远航印度有关,故①②错误,C项正确。

7.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其中,代表荷兰的曲线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C

解析 荷兰在17世纪最为强盛,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③是荷兰。

8.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加强了“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也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加剧了美洲殖民地和欧洲的差距,因而“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故A项正确。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欧洲,故B项错误;黄金和白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不是阻碍,故C项错误;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西班牙王室支持的哥伦布船队,该会议讨论的应该是西班牙人登陆美洲的意义,故D项错误。

9.下列图片说明东印度公司的性质是(  )

A.荷兰政府特许的商业股份制企业

B.英国政府特许的金融证券公司

C.西欧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工具

D.西欧国家联合从事“三角贸易”的组织

答案 C

解析 图片分别反映了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东印度公司拥有武装实力,故A、B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错误;东印度公司是政府支持下的海外贸易垄断公司,是西欧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工具,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家联合”,故D项错误。

10.下图显示了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图中①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  )

A.铁器时代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

答案 B

解析 图中①点处于1750-1800年之间,对应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故选B项。

11.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

材料说明了(  )

A.英法成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领先的原因

C.德国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

D.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枝独秀

答案 B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领先,材料反映的是德国的科技成果辉煌,这是德国领先的原因,故B项正确。

A、C、D三项说法错误,排除。

12.下列是史学家统计的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注:

图中①农民、②工人、③中产阶级),其中合乎史实的是(  )

答案 B

解析 19世纪英国已开展工业革命,工业比重在不断增长,农业比重下降。

相应地,工人和中产阶级增加,农民减少,故选B项。

13.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

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

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

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B.信息化

C.城市化D.电气化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随着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日益重要,农业文明下悠闲的生活方式被取代,可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故A项正确。

14.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

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

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荷兰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角,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原因是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

故选D项。

15.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

……1803年,收入最多的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

钱先生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C.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

D.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英国最富裕的家庭占有社会财富的比重日益增加。

这说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分配日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即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故C项正确。

16.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表,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项目

1928

1950

1990

75%

50%

30%

水力

8%

17%

14%

石油、天然气

17%

30%

50%

A.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C.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能源结构变化,而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是在18-19世纪,排除A项;材料中石油、天然气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煤炭,这主要是内燃机的大规模使用导致的,B项正确;电力资源也是主要依靠煤炭获取的,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二战以后兴起的,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与能源结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D项。

17.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根据这一发现,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也出现了,电力成为新能源。

这说明(  )

A.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B.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C.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D.技术革新呈现连锁反应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先出现科学理论的发展,然后出现了发电机和电动机,体现了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机械化制造,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排除D项。

18.20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提出“大规模生产”的新管理概念,推行“流动生产线制度”,使制造一部老型汽车的工时从12小时零8分钟减少到2小时35分钟。

这主要表明(  )

A.管理制度更新提高了生产率

B.福特汽车公司产量居世界首位

C.垄断组织出现提高了生产率

D.工业革命以管理的创新为标志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福特公司改革管理理念,创新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故A项正确。

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题干与垄断组织形成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排除D项。

19.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孤立的、分散的局部性世界变成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

下列因素对世界一体化起促进作用的是(  )

①垄断公司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②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④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①垄断公司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②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也促进了世界各地市场联系的加强,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④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交流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故选A项。

20.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 ③整个世界基本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 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才最终建立起来,排除含④的选项。

故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

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律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

(4分)

(3)材料三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的看法?

开创“世界历史”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4分)

答案 

(1)影响:

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文明区域间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同时,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6分,任答三点即可)

(2)主要内容:

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其殖民地所有;如果违反条例,其船只和货物都将被没收。

(2分)直接影响:

有利于英国海外航运业和贸易发展,引发了英荷战争。

(2分)

(3)看法:

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

(2分)事件:

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

(2分)

解析 第

(1)问,注意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进行分析。

(2)问,主要内容紧扣材料归纳概括,直接影响是促进外贸发展,由此引发英荷战争。

第(3)问,材料三从全球角度看待“世界历史”的开始,据此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2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历史》

材料二 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科学的作用。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4分)

答案 

(1)表现:

深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广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

(5分)“恩惠”:

电灯、汽车。

(1分)(符合题意即可)

(2)作用:

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国家要长久继续存在就必须推进科学,推广科学的运用。

(4分)

(3)感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等。

(4分)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直接得出。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如电灯、飞机等。

(2)问,根据材料二概括即可。

第(3)问,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感觉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发展。

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

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

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

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

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

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 (示例)

情节:

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2分)

历史现象:

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2分)

概述和评价:

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

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8分)

解析 首先提取情节,根据小说梗概可提取的情节主要有:

鲁滨逊在巴西开办种植园,并贩卖黑奴;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进行开发,建立了自己的领地;鲁滨逊自学《圣经》,获取精神动力;等等。

其次指出该情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注意情节与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性:

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可知,开办种植园、贩卖黑奴,在海岛上建立领地等情节反映了近代早期西欧的殖民扩张;等等。

最后进行概述和评价,概述时要注意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如概述近代早期西欧的殖民扩张,需要指出它的时间(始于新航路开辟)、地域(亚非拉地区)、方式(武力掠夺、贩卖黑奴、商品贸易等)等要素;评价时要全面合理,辩证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