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新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新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各种春菜在田间地垄悄然探出头,娇弱的身子轻轻摇曳(yì),而稚嫩的豌豆尖更是惹人喜爱,叶子清澈通透如翡翠薄片,茎上嫩须迎风轻颤(chàn),引逗着人们去采撷。
B.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是一蹴(cù)而就的,需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摒(bǐng)弃拜金主义,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帮助青少年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坚的人才。
C.《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证博引的方式驰骋(chěng)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传承,让观众眼界大开,堪称当下文化节目的扛(gāng)鼎之作。
D.那些或坐落于安静的小镇古街、或藏身在喧嚣的商业密林的个性实体书店,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执拗(niù)生长,规模不大却洋溢着审美情趣,足以让灵魂片刻栖(qī)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平台正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用户不但能享受到更低价格和更新鲜的农产品,还能促进农民增收以及通过再投资改善生产。
B.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自觉承担起调动各种文化力量,科技力量和市场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为中国价值更受世人尊重而砥砺前行。
C.近期,公安部联合主要媒体网站持续推出反诈骗系列报道,不断加强社会宣传,扩大宣传精准性,构建立足社区、覆盖全社会的宣传体系,掀起全社会共同反诈骗的热潮。
D.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应该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城市在职科技人员、退休人员积极参与。
3.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使用公筷广告:
长筷短筷,筷筷都是你我的爱。
B.论文答辩致谢语:
感谢聆听,敬请专家评委指教。
C.垃圾分类宣传语:
各得其所,细微处的文明之光。
D.经典阅读推荐:
智慧火源,值得为之付出热忱。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注重“材美”“工巧”“器雅”,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可谓孜孜不倦。
一件器物,可以拙朴到浑然天成,不露声色,也可以繁复,精美到无以复加。
(乙)“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或许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慢生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留存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
(丙)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更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
4.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B.不露声色C.或许D.留存
5.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三、语言表达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近来,各种题材的微纪录片大量涌现。
从养胃的美食到养眼的国宝,从感人的抗疫故事到热血的脱贫奇迹,从平凡的剃头匠到伟大的人民英雄,微纪录片以小切口、短时长记录真实、探索未知,呈现自然、关照社会,在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新时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食类纪录片向来最受欢迎。
如微纪录片《早餐中国》,不仅带观者吃遍全国各地,短片中更有故事有乡愁,一句“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不知打开了多少人的味觉记忆。
美食养胃,国宝养眼。
2017年,《如果国宝会说话》横空出世,该片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将精美与精彩浓缩在5分钟的短片中,推出之初便引爆相关话题,“国宝热”持续至今。
微纪录片这一新型纪录片形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到每个人的身边,记录典型人物,宣传地方风物,传承文化记忆,聚焦特别主题,定格了多彩中国的一个个精彩瞬间,用镜头把各地的亮色呈现给相对固定在一地的受众。
以小角度记录人生和社会百态,为时代画像。
(1)给上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真实性”,是微纪录片的基本要求。
根据上文,谈谈对微纪录片“真实性”的理解。
要求:
语言简明、准确。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读到的散文多数充满回忆的味道。
一次旅行、一场际遇、一位亲人、一只宠物……写作者回到书桌在回想之中开始写作。
当然有着具体的情节、场景和片段,但写作者的视角,往往是从终点望向来路;读者清楚或隐约地知道,一切,属于过去完成时态。
我想特别强调这个词:
时态。
我们假设,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是从1排列到10。
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
小说的情节不断走动,我们仿佛听到金属指针每分每秒制造的尾音,悬念和陡峭的转折随时随地酝酿其中。
散文通常如何处理时序呢?
是站在终点位置平行回望,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无论1和10之间相距多远,我们总是忙于在事件结束之后,开始“事后诸葛亮”地讲道理。
当小说的时态进行自如变换的时候,作家需要跃起,跳离原地,这时出现了平面之上的点,使叙述多维和立体。
许多散文写作者相对懒惰,缺乏弹跳的运动能力,作品平铺直叙,相当于扁平的二维世界。
一切,只是为一锤定音的“道理”做铺垫,所以对从1到10的整个过程,往往进行潦草而剧烈的概括,就像压缩饼干一样,只剩干燥、单调和基础的维生热量,却丧失了新鲜的水分和味道。
这样的散文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正在进行时的好处是什么?
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叙述的情境中。
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的还原体验。
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做出临场反应。
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
也许散文更多跟个人经验相关,经验都是过去的,而我们又急于把经验中的“道”提炼出来。
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
当读者迷惑:
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
是对小说的借鉴吗?
我认为不是。
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
随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四平八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
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揭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的总结。
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像数学一样有着公式和标准答案,而是具有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依然能有多种、多重、多变的解决方案。
我们都知道散文上手不难,写好并不容易。
散文的耗材严重。
人生的经历密如丛林,开始做家具,很快只能做筷子,后来就只够做牙签的,最后干脆没柴烧了。
假设我们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就能够更“环保”地使用材料。
进行时态式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部分缓解散文的资源性匮乏。
就像散文长度的变化不仅是字数叠加,而且带来了重要的结构之变一样。
我认为时态之变,也会为散文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
以正在进行时态写作!
对于写作者来说,散文不仅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对于读者而言,散文时态的改变,使他们的角色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散文要表现“此时此刻”,这使我们不会忽略沿途的风景;“现在”,连接过去的屐痕,也指向未来的光亮。
(周晓枫《散文的时态》,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进行时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他们可以带领读者在仿真的叙述情境中体验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逼真效果。
B.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C.以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写作者的叙述不再四平八稳,作品也不再平铺直叙;读者的角色也有改变,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D.表现“此时此刻”,叙写“现在”,强调细节描写和内容虚构,这些是散文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进行时态写作。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将故事的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文字之中,使情节曲折有致。
B.散文时态改变之前,写作者通常会按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从1到10按部就班地重述,作品反映的是扁平的二维世界,整个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C.文学不同于数学,没有公式和标准答案,有的是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
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D.散文时态的变化,可以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可以为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部分缓解散文资源性匮乏状况。
9.上文所说的“叙达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有哪些表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子
红柯
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
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搬走?
他们都说要住下去。
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
“搬走怎么办呢?
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
”老头脾气躁:
“往哪搬?
我搬走你住呀。
”老头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
房子又矮又小。
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
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
风大。
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蹿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
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
老头吓唬老婆婆:
“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
”老婆婆战战兢兢:
“老天爷为啥抽它们?
”老头说:
“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
”
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
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
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
老婆婆摸麦穗呢。
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麦子在老婆婆掌心里颤动。
老婆婆的手黄巴巴的,长满了像豆子一般的金黄的茧,那些茧豆真大呀,又圆又壮实,比麦粒儿大,比麦粒儿好看,就像一颗小太阳。
大漠的太阳都这样子,小小一点,原野就像合起来的手掌,太阳在金色的指缝间回落。
有时太阳会挂在树梢上,挣扎半天也挣不脱,把树都拉弯了,茂密的树梢牢牢地抱着太阳不肯松手,就像一个粗野的汉子紧紧抱着他心爱的女人。
老婆婆的额头闪动着快乐的光芒,发出梦呓般的叫声:
“长高了,长胖了。
”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
老婆婆用手轻轻拍打着:
“哭哇哭哇,快哭上一声。
”
老婆婆曾生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夭折了。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
那时,他们年轻力壮,老头自己动手做了几只木碗,换了一口大锅,好像他们要生一大群孩子。
她说:
“拿什么养活他们呀?
”丈夫自豪得不得了:
“咱们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有多少娃娃。
”丈夫大手一指,外边是辽阔的原野。
旷野无边无际,伸向远方,好多年以后,从大城市来的洋学生把这辽阔的土地叫太平洋。
老头不知道什么太平洋,老头只知道他要养许多娃娃,老头就从太平洋开始的地方垦荒。
老头端着簸箕①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
老头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投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
麦种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
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
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
那年,他去团部接受重要任务。
他已经30岁,他在农场最偏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领导想起了他的婚姻问题。
传他去团部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他骑马跑了三天三夜,赶到团部。
他喊报告进去的时候,政委正给一个青年女子谈话,政委的脸色不太好看。
那女子却眉是眉眼是眼,长得很好看。
他都看呆了。
女子不看他,他看人家。
政委说:
“怪我无能,没把工作做通。
”漂亮女子转身走了。
他劝政委别生气:
“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适合我。
”政委吃惊地看他,他说:
“我那地方需要结实的女人,跟马一样结实的女人。
光漂亮不中用。
”政委说:
“你要身体棒的,还真有一个,长相差些,心灵绝对美。
”
他很快就见到那个大块头女人,他们在猪圈见面的,她是炊事班长,兼管猪圈。
她接触过好几个男的,都没谈成。
她跟猪呆在一起,那些猪个个肥壮无比。
大家发出惊叹:
谁跟她过日子,谁就能肥壮起来。
就是没人动这个念头。
他们见面,她就说:
“你这么壮,你还来找我。
”他说:
“谁不想壮。
”“你想壮?
”“我想壮。
”“你找对人啦。
”
他们就这么说好了,她跟他走。
她骑上团部最好的大白马,跟他走了。
走进荒漠她就显出优势,她在空旷荒凉的景象中亮丽起来,他不停地看她,他故意把她让到前边,她圆浑浑的长脖子跟枯死的胡杨打个照面,胡杨就亮起来。
坚实的木纹显得很清晰,她整个庞大的身躯一下子让大荒漠充满了生机。
女人和骏马走在太阳的谷地里,女人就像起伏的群山。
他没想到他能娶这么大一个媳妇儿,一个顶三个。
“你说我一个顶三个。
”
“三个女人才顶你一个。
”
“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
”
“我是你男人才这么说你。
”
“你是我男人,你就天天这么说我,我喜欢你这么说我。
”
跟那个年代所有的边疆故事一样,他们的洞房在地窝子里。
他们说:
“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
”麦子生长的样子就像太阳升起来……
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
老头端着大簸箕,麦种撒光了,簸箕里还有泥土的光芒。
“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来啦。
老婆子开门啊。
”泥土金闪闪的,老婆婆被吸引住了。
“我们是簸箕命。
”
他们伸出手,手指蛋上指纹的纹路,没有一只斗,全是簸箕。
斗才聚财,簸箕不聚财。
老婆婆说:
“咱不要财。
”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轻轻拍打着:
“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
”
(有删改)
(注)①簸箕:
用竹篾或柳条编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
10.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
11.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
12.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13.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谢景山①书
[宋]蔡襄
襄顿首景山足下:
夏中辱示新文数十篇,其间景山所称道而仆所不愿为者,因事往问,幸而时中,欲景山思而从之,不敢陈于文辞也。
近蒙示书,盈千百言,引喻称类,若固守而不移者。
某欲终不言,然使景山固而不移,特唱于人,亦某过之大者也。
某尝病景山好称学韩杜笔,语于人,今而曰:
“既师其意,又师其辞,何患?
且嗜退之文辞,欲诱人同所乐也。
”某谓由道而学文,道至焉,文亦至焉;由文而之道,困于道者多矣,是故道为文之本,文为道之用。
与其诱人于文,孰若诱人于道之先也?
景山前书主文辞而言,故有是云,襄岂敢鄙文词哉?
顾事有先后耳。
襄之为文,无能过人,其句读高下,时亦类乎古人,无足怪也。
又病景山嗟世人之不知己,务以文词求于有位,今而曰:
“吾以文求正于有位,于道为无枉。
古之人重其自进,我仕且困坠,求知于人无愧。
”又云:
“在数顷田,必归耕海上。
”景山何乐于自进,而勇于自退乎?
是未离乎躁也。
妄者易进而难退,狷者难进而易退,妄与狷,君子皆不由也。
君子之于进退,唯其道而已矣。
景山又多取前世重人自进为比,苛有异于襄之说,虽前世重人,襄不从矣,其称仲尼、佛肸②召而欲往,孟子不遇于鲁侯,斯二者何求哉?
委乎天而待用者也。
又病景山恤仕宦之颠踬,今而曰:
“非恤美仕之未得,愤意外之横辱。
”斯亦景山未之思与?
夫圣人之言,吾畏之;贤者之规,吾愧之。
有人加言于我,吾置其喜怒而辨其枉直。
使其言蹈乎圣人贤者之说,吾畏而且愧焉;其言异于是,吾将悯之,岂暇受而为辱乎?
小人之辱,君子不辱也。
景山取之哉,取之哉,抑愤之心日益损矣!
景山又云:
若使襄年四十而卑辱,未必能如己之恬然不苟也。
襄又复而读之,益悲,岂行己之谬与?
如景山且不能见信,尚何望于众人?
虽然,襄无求信于人,自信甚明。
身之穷泰,不得而知之,为学远近,力穷则已,其所自信者,不却行而利动也。
今日视前日,犹能乐其所是,而恨其所不至;使年益加而虑益广,岂肯舍所乐而从所恨哉!
与景山别久,思一相见,以道所怀,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
不宣。
襄顿首上。
(选自《全宋文》)
(注)①谢景山:
谢伯初,字景山,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官许州法曹,有《谢景山诗集》。
②佛肸(xǐ):
人名,与孔子同时。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唱于人唱:
称道,赞扬。
B.某尝病景山好称学韩杜笔病:
批评,不满。
C.君子皆不由也由:
遵循,遵从。
D.而恨其所不至恨:
遗憾,后悔。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困于道者多矣移其栗于河内
B.委乎天而特用者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若使襄年四十而卑辱其翼若垂天之云
D.以道所怀作《师说》以贻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道”是“文”的银本,“文”是“道”的体现,对谢景山沉溺文辞,倒置文道的写作倾向,抱有质疑、商榷的态度。
B.谢景山年过四十,仕途不顺、感叹世间少有知己伯乐,怨愤自己遭受意外欺辱,急于以文求进,却又轻言放弃,常常急躁不安。
C.作者希望谢景山能潜心向道,增进才识,不轻易为他人言语议论左右,不仿效前代高位之人自进的方式,不攀附孔、孟圣人。
D.本文采用逐层辩驳的手法,表达作者淡泊名利,乐学自信,温厚雅正的处事态度,行文真诚坦荡,理直气刚。
措辞精确凝练。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话。
(1)既师其意,又师其辞,何患?
且嗜退之文辞,欲诱人同所乐也。
(2)襄又复而读之,益悲,岂行己之谬与?
七、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意难忘·山家
[清]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
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
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
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
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
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
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
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19.词中“衰翁”的身份是____________。
下片中“___________”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
20.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八、名著阅读
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论语·颜渊》)
子贡曰:
“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
“有恶,恶称人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论语·阳货》)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21.
(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教育弟子要爱人:
在“颜渊,季路侍”章中,孔子表达了自己“爱人”的志向,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说憎恶四种人,另举一个孔子“恶人”的例子。
22.有观点认为,第三则材料中的“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能够使人有好名,能够使人有恶名”。
试举例分析。
九、情景默写
2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曾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
”(《论语》)
(2)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春花秋月何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十、材料作文
24.作文。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摇曳”的“曳”读音错误,应为“yè”;
B.“摒弃”的“摒”读音错误,应为“bìng”;
C.“旁证博引”的“证”字形错误,应为“征”。
故选D。
2.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用户不但能享受到更低价格和更新鲜的农产品”错误。
首先,“不但”语序不当,应将“不但”放到“用户”前面;其次,在“用户”前面加上“使”,否则导致中途易辙。
B.句中“承担”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最后加上“的重任”。
C.“扩大宣传精准性”中,“扩大”和“精准性”搭配不当,可将“扩大”改为“提高”。
故选D。
3.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B.“聆听”表达不得体。
聆听是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重被听者的色彩。
而且,这个词一般由听讲者使用。
而语境是指专家和评委听自己的论文答辩,使用错误。
故选B。
4.B
5.C
【分析】
4.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孜孜不倦: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本处指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不知疲倦,所以运用正确。
B.不露声色:
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这里的陈述对象是器物,是说器物的拙朴,而不是指人,所以不露声色运用错误。
C.或许:
也许,不一定的意思。
这里是指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也许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所以运用正确。
D.留存:
存留、保存。
本处指那些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保存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所以运用正确。
故选B。
5.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分号”运用错误。
“不仅仅……更”表示递进关系,并非两个并列句子,中间的“分号”应该改为“逗号”。
故选C。
6.
(1)示例:
①微纪录片:
小视角呈现多彩中国②为时代画像的微纪录片
(2)①内容真实。
如:
取材于百姓日常或传统文化。
②手法写实。
如:
用乡愁情结唤醒美食共鸣;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语段的陈述对象是微纪录片,然后说到微纪录片具有小视角、短时长的特点,并且起到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新时代、记录多彩中国一个个精彩瞬间和记录人生和社会百态、为时代画像的作用。
概括题目时首先要体现文段的陈述对象,比如本文的陈述对象是“微纪录片”,然后再体现其特点和作用,如微纪录片可以为时代画像。
因此标题可以为:
“为时代画像的微纪录片”,或者是“小视角呈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