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1712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版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版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版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版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ocx

《最新版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ocx

最新版主题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022河南,10)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  )

A.实施了“一五”计划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制定了“863”计划

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2.(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10)与“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公私合营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3.(2022云南,12)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4.(2022福建,17)“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

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

”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

A.背景B.目的

C.内容D.作用

5.(2022江西,6)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

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

其中“以钢为纲”反映的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6.(2022广东,14)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

“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

”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7.(2022吉林,4)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2022新疆,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9.(2022山东青岛,27)下表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主要指标

1952年

1957年

国家财政收入

全民所有制

58.1%

70.6%

集体所有制

1.2%

16.7%

工业总产值

全民所有制

41.5%

53.8%

集体所有制

3.3%

19.0%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0.(2022吉林长春,7)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

11.(2022吉林长春,8)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人是(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  )

A.公私合营B.中外合资

C.承包经营D.国企改革

二、材料解析题(16分)

15.(2022四川南充,21)(节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进行了不懈奋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

1952年对比情况表

     项目

年份和增长率    

原煤

(万吨)

(万吨)

(亿米)

(万吨)

1952年

6649

135

38.3

16392

1957年

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2)表中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该刊认为邓小平“给他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3)材料三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

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了什么类似的严重失误?

(3分)

(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分)

16.(2022江苏连云港,36)(节选)科学制定与创造性实施规划,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制定完成任务的主要措施是规划的主体部分。

概括下列材料中“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结合史实,指出完成“总任务”的重大举措。

(3分)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8月)

17.(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23)(节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1950年和1978年进行调整的内容,(2分)简析二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分)用一句话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1分)

18.(2022山东德州,27)(节选)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之路】

(4)图③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

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3分)

答案精解精析

1.A 2.C 3.A 4.A 5.C 6.C 7.B 8.B 9.B 10.B 11.C 12.B 13.B 14.A

15.

答案 

(2)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3)“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解析 

(2)从1952年到1957年,我国钢、原煤、布、粮等产量迅速提高,结合所学可知,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状况,从1953年开始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底,主要的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3)本问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的严重失误。

依据时间推算,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

所以极端主义指的是“文化大革命”。

本问还考查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的严重失误,依据时间推算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主观性设问,符合题意即可。

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6.

答案 (3)实现工业化;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 (3)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知,实现工业化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这两个总任务,我国分别开展了“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3—1956年底的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7.

答案 答案要点:

内容:

1950年,变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1978年,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影响:

前者为城市的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后者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分)

认识: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示例: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农村生产力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等。

(1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政策的调整。

第一小问考查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内容和1978年开始推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二小问考查两次土地政策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950—1952年土地改革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结合土地改革的意义回答即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农村的改革经验推动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这一角度回答。

第三小问考查考生对农村政策调整的认识,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等角度回答。

18.

答案 (4)赎买政策。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解析 (4)据图③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实行赎买政策。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次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