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1302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x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x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指南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委员会编

二○一七年十二月

一、人员范围

二、项目设置

三、“数字创作评比”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

四、“创客竞赛”项目设置、竞赛方式、评比指标及有关要求

五、“机器人竞赛”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及有关要求

六、奖项设置

七、组织工作

附表1:

“数字创作评比”推荐作品名单

附表2:

“数字创作评比”推荐作品登记表

附表3:

“数字创作评比”作品创作说明

附表4:

“创客竞赛”参赛名单

附表5:

“创客竞赛”(个人)报名表

附表6:

“机器人竞赛”参赛名单

附表7:

“机器人竞赛”(组队)报名表

附表8:

各省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

附表9:

“数字创作评比”、“创客竞赛”、“机器人竞赛”评委推荐表

附件1:

电脑艺术设计项目作品形态界定的补充说明

附件2:

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

附件3: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附件4:

机器人篮球竞赛规则

附件5:

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赛规则

附件6:

能力风暴WER能力挑战赛——“信息时代”竞赛规则

附件7:

纳茵特智能挑战赛——“九宫智库”竞赛规则

附件8:

BotBall——“山谷探险”竞赛规则

附件9:

西觅亚FLL工程挑战赛——“饮水思源”竞赛规则

附件10:

中鸣超级轨迹赛竞赛规则

附件11:

通用附则

一、人员范围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简称“电脑活动”)的人员范围是:

全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

二、活动内容

本届电脑活动内容分为“数字创作评比”、“创客竞赛”和“机器人竞赛”。

三、“数字创作评比”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

“数字创作评比”对象是使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的数字化创意作品。

(一)项目设置

项目名称

小学组

初中组

普通高中组

中职组

电脑绘画

电脑绘画(“和教育”专项)

网页设计

电脑动画

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

电脑动画(“和教育”手机动漫)

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

3D创意设计(未来智造设计)

微视频(英语数码故事创作)

计算机程序设计

注:

表格中打“○”代表该组别设置对应项目。

(二)相关要求

1.作品形态界定

(1)电脑绘画

①电脑绘画

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

可以是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建议不超过五幅)。

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

表现形式可以是运用鼠标或数字笔模拟手绘效果,即用一定的技术处理手法,用电脑来模拟手绘效果;也可以是根据主题,利用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工具对图像素材的再加工。

存放格式为JPG、BMP等常用格式,大小建议不超过20MB。

②电脑绘画(“和教育”专项)

主题为基于4G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使用“和教育”移动学习平台的家庭教育、教学学习场景。

(相关信息请见网站

作品大小建议不超过5MB。

单纯的数字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4)网页设计

使用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释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专题信息的作品。

作品应充分体现数字技术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内容要紧密结合作者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避免简单的资料堆砌。

在水平分辨率为1024(或以上)像素的显示屏上浏览时,页面保持整齐、美观。

作品(非压缩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50MB。

(5)电脑动画

①电脑动画

运用各类动画制作软件,通过动画角色和场景描绘、制作,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合成,运用动画画面语言完成的原创作品。

其中:

普通高中组和中职组按照电脑动画(二维)、电脑动画(三维)分设组别。

作品要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不限。

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作品播放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5分钟。

三维动画作品中可以嵌入二维动画影像,但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20秒。

②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

本年度主题:

结核病卫生防控、食品安全与营养。

其他要求同①。

③电脑动画(“和教育”手机动漫)

运用各类动画制作软件,使用角色、色彩、场景、动作、音效、叙事等动漫艺术语言完成的,适合在手机终端播放的动漫作品。

主题为基于4G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使用“和教育”移动学习平台的家庭教育、教学学习的场景;也可以为基于某一知识点或兴趣点,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趣味学习过程的动漫作品。

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和场景要求原创,可用漫画或写实艺术等手法来体现主题内容。

提交的播放文件格式为SWF、3GP、MPG、AVI、MOV等常用格式。

应提交两份播放文件:

一份分辨率为240×320像素,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1MB;一份分辨率不小于720×576像素,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10MB。

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6)3D创意设计

参考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使用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软件创作设计的作品。

要求首先完成设计说明文档,根据设计说明文档,进行三维模型的设计、搭建和零件装配,并制作相关功能演示动画或视频。

作品设计的实物尺寸不超过150mm*200mm*200mm,薄厚不小于2mm。

3D创意设计

主题和制作软件不限。

提交文件包括:

设计说明文档(WORD文档),源文件,演示动画(建议格式为:

MP4,视频编码为:

AVC(H264))和作品缩略图。

作品(含设计说明文档、源文件、演示动画、作品缩略图)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

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指定使用腾信《中小学创新设计软件V2.0》)

主题:

“我未来的家”,从外观、功能上进行设计,为智能家居产品的未来提供新思路。

提交文件包括:

设计说明文档(WORD文档),源文件(CN3D格式),演示动画(建议格式为:

MP4,视频编码为:

AVC(H264))和作品缩略图。

作品(含设计说明文档、源文件、演示动画、作品缩略图)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

相关教程和帮助文档可登陆查询。

③3D创意设计(未来智造设计)(指定使用中望3DOne教育版或3DOnePlus)

主题:

“守护地球的青山绿水”。

要保护生态环境,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才有保障。

请关注环境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设计一个可以解决问题或改善现状的创意作品。

作品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应适当兼顾现实合理性及可实现性。

提交文件包括:

设计说明文档(WORD文档),源文件(Z1格式)、演示视频(内容可以是讲述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建议时长为3分钟内,建议格式为mp4或flv)和作品缩略图。

作品(含设计说明文档、源文件、演示视频、作品缩略图、)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

相关教程和帮助文档可登陆查询。

(7)计算机程序设计

用计算机程序语言编写的软件。

可以是管理系统类、工具类、辅助学习类、益智游戏类和移动互联APP等软件。

作品要具有较为明确的设计思想、贴近作者学习生活、并可为社会应用和科技创新服务。

作品需编译成可执行程序,原则上应配有相应的安装和卸载程序,应能实现顺利、直接地安装和运行并能顺利完全卸载。

对于不能生成可执行程序的编程软件,可以附带软件安装包和原始文件,并单独注明。

要求同时提交操作使用说明、功能演示录屏解说文件和其他配套软件及插件等。

(8)微视频

微视频(微电影)

通过创意、编剧、导演、拍摄及剪辑、合成等手段,运用声画语言表现内容的动态影像短片。

作者应参与作品编剧、导演、拍摄、演出等环节的主创工作,并完成后期剪辑及合成制作。

作品应为原创,题材应为反映学生家庭、校园、社会生活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格调积极健康向上,主题及音画内容均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作品须加设中文字幕。

视频格式为MPG、MPEG、WMV、AVI、MP4、MOV等常用格式。

建议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B,播放时长不超过8分钟。

作品片尾应加入拍摄花絮,播放时间为30秒左右。

建议一并提交:

内容素材来源说明文档(含选题、故事、图像、声音等)和作品所使用镜头与声音的原素材。

微视频(英语数码故事创作)

英语数码故事创作是指应用数字化软件工具进行英语数码故事创作,并通过微信进行分享、交流和表达的英语学习和创作活动。

英语数码故事由文本形式的英语故事脚本、故事英文摘要和视频格式呈现的数码微故事组成。

其中,英语故事脚本是制作数码故事的依据,词汇数不超过500个;故事英文摘要是英语数码故事内容的简要介绍,每条不超过140个字母;数码微故事是根据英语故事脚本,通过将表现主题内容的一组图片或相片,应用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工具集成为视频格式,再配上英文字幕、英语配音和音乐等要素创作而成。

制作的英语数码故事需上传至网盘存储,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10MB。

其中的数码微故事需在英语数码故事创作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创作英语数码故事中如引用他人创作的图片或相片,需注明出处。

2.作品制作

(1)中小学生应独立设计并创作作品,指导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技术指导,但不能直接动手帮助学生完成作品制作。

(2)小学组、初中组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2人,普通高中组、中职组每件作品限报1名作者。

(3)作品中不能以链接网站或其他网页的内容作为作品的内容。

(4)网页作品的各级目录(文件夹)和所有文件的命名,须采用英文小写字母。

3.作品报送

(1)普通作品以省为单位报送,每省限额报送170件作品参加全国评比,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组各50件,中职组20件。

每个作者限报1件作品,每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

请各省级组织单位于2018年4月1日—30日期间登录活动网站进行网上报名、上传参赛作品信息。

(2)电脑绘画(“和教育”专项)和电脑动画(“和教育”手机动漫)作品,参赛学生直接报送。

于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通过活动网站登录“和教育”移动学习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并上传参赛作品。

每个作者限报1件作品,每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

(3)微视频(英语数码故事创作)作品,参赛学生直接报送。

每个作者限报1件作品,每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

于2018年3月31日前通过活动网站登录英语数码故事创作学习社区(以下简称“学习社区”)进行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和英语数码故事上传。

具体流程如下:

①登录“学习社区”进行实名注册和报名,并关注英语数码故事创作微信公众号。

②进入“学习社区”词汇学习栏目,学习英语词汇并准备参加应用词汇能力测试;进入“学习社区”空中考场栏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并上传答卷。

③通过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后,进入“学习社区”创作平台,应用PhotoStory3forWindows或其它制作软件创作英语数码故事,并存入网盘。

④根据完成的英语数码故事内容,撰写故事英文摘要上传至“学习社区”,将数码微故事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分享和交流。

4.作品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严格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

并视情况取消其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1-3年的参赛资格,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省级教育部门及所在学校。

(3)已正式出版的作品、已参加其他全国性比赛(包括: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等)的作品不参加评选。

(4)不符合作品形态界定相关要求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三)评比指标

1.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

(1)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

(2)科学严谨,无常识性错误

(3)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和繁体字,作品的语音应采用普通话(特殊需要除外)

(4)非原创素材(含音乐)及内容应注明来源和出处

2.创新性

(1)主题和表达形式新颖

(2)内容创作注重原创性

(3)构思巧妙、创意独特

(4)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3.艺术性

(1)电脑绘画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准确运用图形、色彩等视觉表达语言,处理好画面空间、明暗,具有形式美感

构图完整、合理,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系列作品前后意思连贯

(2)电子板报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版面设计简洁、明快,图文并茂,前后风格协调一致

报头及版面的设计突出主题

(3)电脑艺术设计

反映出作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设计意识独特,画面空间和谐,作品前后意思连贯

表现形式美观、新颖、准确,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易于理解和接受

(4)网页设计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制作水平

完美运用各种形式表现主题,有感染力

界面美观、布局设计独到,富有新意

(5)电脑动画(适用于电脑动画二维和三维)

能运用图形、色彩、空间、动作、音效等视、听觉元素表达内容和思想,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故事情节

②角色形象有特点、有性格,场景符合情节的需要,动画画面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③音效与主题风格一致,具有艺术感染力

④前后意思连贯,画面美观、色彩和谐

(6)电脑动画(适用于“和教育”手机动漫)

①综合使用角色、色彩、场景、动作、音效、叙事等动漫艺术语言表达情感或故事内容

②角色性格鲜明,场景符合情节的需要

③音效与主题风格一致,色彩和谐

④内容完整、意思连贯,叙事流畅精炼,富有情趣

(7)3D创意设计

①符合主题、形象鲜明

②作品款式造型有创意,样式功能搭配合理

③数字三维模型局部精细、美观

④作品渲染效果图精美,作品功能动画演示详细

(8)计算机程序设计

①完美运用有关形式表现主题,有实际意义

②界面美观、布局合理,设计富有新意

(9)微视频(适用于微电影)

①综合使用影视艺术语言和手段表达思想、情感或故事内容

②音效与画面内容有机统一,具有艺术感染力

③内容充实具体,生动感人,体现时代精神

④叙事流畅精炼,完整,表达连贯,富有情趣

(10)微视频(适用于英语数码故事创作)

①能很好地表达主题,且有趣味性。

鼓励使用原创图片及相片、视频等

②英语书写规范流畅,能恰当地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和诠释主题;发音准确清晰,读者易于理解

③音效与主题风格一致,色彩和谐

4.技术性

(1)电脑绘画

①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

②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

(2)电子板报

①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

②技术运用准确、适当、便于阅读

③结构清晰,导航和链接无误

(3)电脑艺术设计

①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准确、恰当

②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视觉效果好

(4)网页设计

①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

②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

③人机交互方便,结构清晰,导航和链接无误

(5)电脑动画(适用于二维)

①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

②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

③画面播放流畅,视听效果好

(6)电脑动画(适用于三维)

①模型创建规范,布线合理,贴图恰当

②角色绑定正确,动画自然流畅,物体运动准确,镜头运用合理

③光源设置合理,渲染后画面真实自然,后期制作完整

(7)电脑动画(适用于“和教育”手机动漫)

①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

②能够在手机终端流畅播放

③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

(8)3D创意设计

①作品装配结构设计合理

②各零件逻辑关系正确

③设计说明书内容详实、条理清晰

④模型及零件尺寸设计符合工艺要求

(9)计算机程序设计

①算法简捷,思路清晰,方法独特

②兼容性好,维护方便,易于安装和卸载

③使用方便,人机交互好

(10)微视频(适用于微电影)

①场面调度正确、镜头与声音录制及运用得当,剪辑流畅

②摄录与制作技巧恰当,后期制作完整

③播放清晰流畅,视听效果好

④字幕清晰,与音画搭配得当

(11)微视频(适用于英语数码故事创作)

①数码故事能很好地组合文字、画面、旁白和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②画面和声音清晰、不同画面衔接自然

③利用微信分享与交流,成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英语数码故事

(四)评比办法

1.技术测试:

包括参赛资格审查,作品“形态界定”审定和作品安装、运行测试等。

通过技术测试的作品于2018年5月下旬,在活动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网络人气指数投票(通过手机客户端)。

2.专家评审:

公示结束后,由特聘专家、各省推荐评委等有关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按照作品评比指标进行评审,确定拟获奖等级。

3.现场面试:

2018年暑假期间,以“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夏令营”形式组织入围作品的作者参加面试。

面试方式:

现场测试和现场答辩。

(1)现场测试:

作品作者根据现场命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上机操作并独立完成测试任务。

(2)现场答辩:

通过技术测试的作者,现场演示并介绍作品,回答专家提问。

4.综合评定:

由活动组委会综合审定评比结果,确定作品最终获奖等级。

四、“创客竞赛”项目设置、竞赛方式、评比指标及有关要求

“创客竞赛”是指在电脑辅助下设计和创作体现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创客文化的作品。

(一)项目设置

小学组:

创意智造

初中组:

创意智造

普通高中组:

创意智造

(二)竞赛方式

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

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通过电脑编程、硬件搭建、造型设计等创作智能实物作品,如趣味电子装置、互动多媒体、智能机器等。

鼓励学生在智能制造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医疗等方向实现创意创新。

竞赛流程:

(1)抽签分组:

参赛学生通过现场抽签组队。

(2)公布命题:

专家评委现场公布本次竞赛的任务主题和制作要求。

(3)现场创作:

参赛学生根据公布的命题,通过团队分工协作,共同创作完成一件作品。

(4)团队展示和答辩:

参赛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向专家评委和其他参赛学生展示其作品,并回答专家评委提出的问题。

(5)综合评定:

由专家评委综合现场竞赛各个环节表现情况确认获奖等级。

(三)评比指标

1.思想性、规范性

(1)作品契合主题,内容健康向上

(2)设计方案完备,有作品功能、结构、相关器件使用等内容

(3)制作过程中工具和相关器材使用规范;有详细的器材清单、作品源代码注释规范

(4)各功能实现的有效程度;作品的成品化程度,包括外观、封装,及整体的牢固程度、人机交互等界面友好等

2.创新性

(1)功能、结构等具有新意,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功能细节实现方法有新意;功能设计能突破原有元器件的应用习惯

3.艺术性

(1)设计具有美感,并能将美学与实用性相结合

(2)作品具有一定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能够表达作者的设计理念

4.技术性

(1)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复杂性

(2)使用相关元器件等实现的硬件功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复杂性,有技术含量

(3)软件设计功能明确、结构合理、代码优化、易于调试

5.团队展示与协作

(1)能够很好的展现出作品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和功能实现情况

(2)团队协作分工明确、合理;团队成员充分参与、协作配合

(四)有关要求

1.竞赛报名

以省为单位报名,每省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组各限报4人,每位参赛学生限报1名指导教师。

省内可以采取作品评比的形式选拔,也可以根据情况组织现场竞赛或展评活动。

报名时需提交省内评比或竞赛中的作品介绍,包括:

演示视频(视频格式为MP4、AVI、MOV等,建议不超过5分钟)、制作说明文档(包含至少5个步骤的作品制作过程,每个步骤包括至少1张图片和简要文字说明)、硬件清单、软件源代码等。

全部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

请各省级组织单位于2018年4月1日—30日期间登录活动网站进行网上报名、上传参赛学生信息。

2.竞赛时间

2018年暑期,以“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创客竞赛”形式组织参赛学生参加现场竞赛。

3.竞赛器材

参赛所需设备(计算机及程序软件等)由参赛选手自备。

竞赛场地及相关器材组委会统一提供。

六、奖项设置

(一)个人奖项

1.“数字创作评比”按照学段组别和项目类别分设

小学组、初中组一等奖15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40名;普通高中组、中职组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40名。

2.“创客竞赛”按照学段组别和项目类别分设

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40名。

注:

为体现获奖作品的水平,“数字创作评比”、“创客竞赛”各奖项可空缺、可并列;作品获奖等级、并列情况和数量,由“活动组委会”依据参赛作品数量、专家评审意见和现场面试(决赛)情况做出最终确定。

3.“机器人竞赛”按照学段组别和项目类别分设:

一等奖4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若干名。

4.为获奖作者(选手)的指导教师颁发证书。

(二)组织奖项

综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活动及获奖情况,评定“优秀组织奖”。

注:

各省级组织单位要严格把关,杜绝任何弄虚作假行为;严格要求,杜绝干扰活动评审及竞赛正常进行的行为。

如有发生,将视情况取消其所在省“优秀组织奖”获奖资格。

七、组织工作

(一)组织领导

“电脑活动”由“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委员会”领导,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联合主办。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中央电化教育馆项目部,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88信箱,中央电化教育馆项目部

邮政编码:

100031

电子邮箱:

xmb@

电话:

(010)66490952、66490951传真:

(010)66490952

联系人:

廖斯昂、张东伟

附表1

“数字创作评比”

()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作品名单

该表格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报送

序号

组别

项目

作品编号

作品名称

作者

姓名

所在

学校

年级

指导教师

附:

参加本届“电脑活动”数字创作评比的中小学校总数:

所,占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总数:

%;参加本届“电脑活动”数字创作评比的中小学生总数:

万人,占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总数:

%。

参加省级评审的作品总数:

件。

省级组织工作情况小结(1000字以内)请通过电子邮件一并提交。

附表2

“数字创作评比”推荐作品登记表

该表格信息均在网上填写并确认

作品名称

作品大小

MB

项目名称

小学□电脑绘画□电脑绘画(“和教育”专项)□电子板报

□电脑动画□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网页设计

□计算机程序设计□3D创意设计□微视频(英语数码故事创作)

初中□电脑绘画□电脑绘画(“和教育”专项)□网页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