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125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docx

《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docx

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

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2、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病原体在动物群体或个体之间横向平行的传播方式。

3、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从亲代到其子代的传播方式,从广义上讲属于间接接触传播。

4、石榴体(柯赫氏兰体):

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的虫体又名石榴体(柯赫氏兰体),是蜱唾液腺中的子孢子接种到动物体内之后,未进入红细胞之前的一个发育阶段,它们在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中进行裂殖生殖时形成多核虫体,也即裂殖体。

5、卵巢机能减退:

卵巢机能减退是卵巢发育不全或卵巢机能发生暂时性或长久性的衰退,致使母畜无发情周期,从而表现为不发情。

6、灭菌:

 应用煮沸、蒸汽等物理方法杀灭附着于手术器械、物品上面的微生物的方法叫做灭菌。

7、消毒:

选用适宜的化学药剂来达到抑菌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叫做消毒。

手术场地、术野和手术人员手臂的无菌处理多用此法。

8、EPG:

每1克粪便中所含虫卵的数量(用于除球虫外的其他虫卵的计数)。

9、毒物:

经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各种途径进入动物机体以后,能够引起动物生理功能紊乱的物质叫毒物。

10、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的炎症,是常见的一种母畜生殖器官疾病,也是导致母畜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11、自愈现象:

  动物受到寄生虫感染后,当再次受到同种寄生虫感染时,会出现原有寄生虫和新感染的寄生虫全部被排出体外的现象称为自愈现象。

12、疝:

 腹腔内器官连同腹膜壁层脱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内时称为疝,又叫赫尔尼亚,各种家畜均可发生。

13、瘤胃酸中毒:

是指采食过量的精料或长期饲喂酸度过高的青贮饲料,在瘤胃内产生大量的乳酸等有机酸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酸中毒。

14、生产瘫痪:

生产瘫痪也叫乳热症,是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常在母畜分娩后1-3天突然发生。

15、持久黄体:

在发情周期终了或分娩之后,发情周期黄体或妊娠黄体持续存在称为持久黄体。

16、悬跛:

跛行在空悬阶段表现明显称为悬跛。

17、支跛:

在触地支撑阶段跛行明显称为支跛。

18、前胃驰缓:

前胃弛缓是指瘤胃的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所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本病多见于舍饲的奶牛。

19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是指瘤胃内积滞过量的食物,致使体积增大,胃壁扩张、运动机能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本病以舍饲奶牛多见。

20潜伏期:

是指从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

二、填空题

  1.口炎的临床特征是采食、咀嚼障碍和 流涎          。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饲养管理、检疫、杀虫、灭鼠和 消毒 、 免疫接种  、药物预防等。

  3.悬跛最基本的特征是 抬不高   和 迈不远  。

支跛最基本的特征是负重时间缩短、和 避免负重  。

  4.手术部位的消毒一般消毒顺序为:

除毛、 2%来苏儿洗刷术部及周围皮肤  、灭菌纱布擦干、70%酒精脱脂、涂擦5%碘酊、 70%酒精脱碘、手术。

  5.牛前胃驰缓时,触诊瘤胃 松软,蠕动力量减弱,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短 。

  6.悬跛最基本的特征是 抬不高和 迈不远 , 抬腿困难是临床上确定悬跛的依据。

  7.化脓创的清洗创面的常用药液有:

碘双氧水、 0.1%-0.2%高锰酸钾溶液、0.1%-0.2%新洁尔灭溶液 等。

  8.弓形虫的终末宿主为 猫 。

华枝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 各种淡水鱼虾 。

  9.化脓创的清洗创面的常用药液有:

碘双氧水、0.1%~0.2%高锰酸钾溶液、 0.1%-0.2%新洁尔灭溶液     等。

  10.大叶性肺炎时,鼻汁呈 铁锈      色。

  11.传染病的扑灭措施主要包括疫情报告、诊断__、隔离_、_封锁___、紧急消毒、治疗及病死动物的处理等。

  12.生产瘫痪的治疗原则以提高 血钙量和减少 血钙  的流失为主,辅以 补磷、补糖等疗法    。

  13.动物患有机磷中毒时,瞳孔缩小。

  14.羊消化道线虫主要有哪些,试列举出三种 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 、食道口线虫。

  15.流产的症状主要 胎儿消失、 排出未足月胎儿、 胎儿干尸   、胎儿浸溶、胎儿腐败分解等。

  16.梨形虫病流行的三个必须条件 病原体(梨形虫), 硬蜱 , 易感动物  。

  17.难产时产畜全身状态的检查,尤其应注意 体温、 脉搏、 呼吸 、精神状况等。

  18.急性肾炎时,尿量减少,个别病畜无尿。

  19.膀胱炎时,尿中出现较多的膀胱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血液和磷酸铵镁结晶 。

  20.传染病发生流行所必须具有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三、简答题

1.血吸虫的生活史中的哪一阶段具有感染性,感染途径为何?

如何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参考答案:

(1)血吸虫生活史中的尾蚴阶段具有感染性。

(2)感染途径主要是经皮肤,或经口食入含尾蚴的水、草以及经胎盘感染。

(3)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的措施:

流行区进行疫情普查,对患畜、病人以及带虫者及时治疗;粪便无害化处理,以杀死虫卵;防止人和家畜感染,注意饮水卫生,放牧避免接触疫水;管好水源,严防粪便污染;对有钉螺的地带采取灭螺措施。

2.简述鸡沙门菌病的主要防制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消除发病诱因;

(2)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用,因此必须严格贯彻消毒、隔离、检疫、药物预防等综合性措施;

(3)对有病鸡群,应采取检疫、淘汰措施,使鸡群净化。

(4)发病鸡只要及时隔离、消毒,并用氯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治疗。

3.简述急性典型猪瘟的主要剖检变化。

全身皮肤、黏膜、浆膜和实质器官充血、出血;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特征病变为脾脏梗死,周缘呈紫黑色,不肿大;咽喉、会厌软骨、扁桃体、心、肺、肾、胆囊、膀胱等多处有出血点。

4.简述3日龄小公猪的去势术的具体操作方法。

将小公猪头朝下倒提起,猪腹部朝向术者。

术者左手拇指沿左腹壁在小公猪的左后肢大腿根内侧插入,左手拇指向上推两个睾丸并固定住。

绷紧阴囊皮肤。

将术部用碘酊消毒,术者右手以执笔式执手术刀,分别在两个睾丸的突出部,平行于阴囊缝际,距离阴囊缝际左右旁开1cm,以反挑式做两个切口,挤出两个睾丸和附睾,充分暴露睾丸,用掐捻法将睾丸连同附睾一起去除。

创口再次用碘酊消毒,手术完毕,不缝合创口。

该手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小公猪腹股沟管闭锁不好,去除睾丸时容易使肠管脱出。

另外,切口一定朝向下方,以便创液排出。

小公猪体质衰弱或患病期间不适用这种去势方法。

5.简述公狗去势术的手术步骤。

 将狗仰卧保定并进行全身麻醉,术部常规剃毛、消毒。

用两手指固定两睾丸,从阴囊最低部位于阴囊缝际向前沿腹中线作一个5-6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鞘膜。

充分暴露睾丸,撕开附睾韧带和睾丸系膜后,用三钳法结扎并切断精索、去掉睾丸。

在同一切口内用同样的方法切除另侧睾丸。

用4号丝线、以间断缝合法分别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缝合的切口外装置结系绷带。

术后用抗生素治疗。

6.简述典型鸡新城疫的主要剖检变化。

消化道出现卡他性炎或出血,尤以腺胃、小肠、回盲口附近明显。

腺胃粘膜肿胀,常有出血点或浓稠的粘液,腺胃乳头出血,在腺胃与食道或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呈条纹状不规则的出血斑或溃疡。

小肠内充满乳糜样浆液,呈现出血性卡他性炎,病久常见溃疡。

盲肠和直肠粘膜条纹状出血。

7.简述难产助产的术前临床检查。

(1)全身状态的检查:

尤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况等;

(2)检查外阴部。

包括阴门、尾根两旁及荐坐韧带后缘是否松弛,能否从乳头中挤出初乳,以推断妊娠是否满月,以及骨盆及阴门是否扩张。

(3)检查产道和胎儿:

先以消毒手臂伸入产道,检查阴道黏膜的松软润滑程度,子宫颈的扩张程度和骨盆的大小等。

(4)判定胎儿生死:

可间接(胎膜未破时)或直接(胎膜已破时)触诊胎儿的前置部分进行判断。

正生时,手指伸入胎儿口内或压迫眼球和牵拉前肢,以感知其有无活动;倒生时,手指伸入胎儿肛门以感知有无收缩。

(5)判定胎位、胎向及胎势。

胎头向着产道为正生,胎儿尾部向着产道为倒生。

难产时的胎位,有正生下位等;胎向有腹部前置横向、背部前置横向等;胎势有正生时的头颈侧弯、头颈下弯,倒生时的髋关节跗关节屈曲等。

8.如何进行猪囊虫病的防制?

(1)流行区进行普查,对患病者进行驱虫以控制传染源;

  

(2)严把检疫关,杜绝病猪肉上市;

  (3)加强管理,严格做到人有厕,猪有圈,人厕与猪圈分开;

  (4)粪便无害化处理后再上田用作肥料;

  (5)宣传该病的危害和流行规律,使人们改变饮食习惯、卫生条件和猪的饲养方式。

九.简述流产的原因和分类。

1、流产的原因:

大致分为传染性流产及非传染性流产两类。

传染性流产是由传染病和寄生虫引起的流产,又分为自发性和症状性两种。

(1)传染性自发性流产。

由于胎膜、胎儿及母畜生殖器官直接受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害所致。

(2)传染性症状性流产。

流产只是一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一个症状。

非传染性流产也分为自发性和症状性流产。

(1)非传染性自发性流产:

以胎儿及胎膜的畸形发育以及由疾病所致的流产比较多见。

(2)非传染性症状性流产:

常见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流产、损伤及管理性流产,母畜生殖器官疾病及机能障碍、严重失血、疼痛、腹泻等疾病也能引起流产,孕畜全身麻醉等药物也能导致药物性流产。

还有近亲繁殖、内分泌紊乱等原因导致的习惯性流产。

2、流产症状:

(1)胎儿消失。

也叫隐性流产。

多在妊娠初期,胚胎的大部或全部被母体吸收,体外见不到流产的迹象。

(2)排出未足月胎儿。

分为小产(半产)和早产。

小产或半产是排出未经变化的死胎,常在无分娩征兆的情况下排出,不易发现。

早产是指排出不足月的活胎,有正常分娩的征兆和过程,但不明显。

早产胎儿成活率很低。

(3)胎儿干尸。

(4)胎儿浸溶。

(5)胎儿腐败分解。

 10.简述传染病的扑灭措施。

(1)疫情报告:

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将疫情报告给当地动物防疫机构,并通知邻近有关单位;

(2)诊断:

及时诊断是动物传染病控制和消灭的前提。

通常根据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还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3)隔离:

隔离患病和可疑感染动物是为了控制传染源,不使传染扩大,使疫情限制在最小范围就地消灭。

(4)封锁:

封锁是传染病控制和扑灭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配合,以便迅速控制疫情和几种力量就地扑灭。

(5)紧急消毒:

发生传染病后,进行不定期的临时消毒能够及时消灭患病和可疑感染动物排出的病原体,而终末消毒则是解除隔离和封锁之前的必要环节。

(6)传染病的治疗:

通常分为针对病原体的对因治疗和针对动物机体的对症治疗。

(7)动物尸体处理。

传染病动尸体含有大量病原体,是一种特别危险的传染源。

合理而及时地处理传染病动物尸体,在防治动物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可通过高温处理、熏蒸及各种消毒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可通过掩埋或焚烧等方法处理。

11.简述新鲜创的治疗步骤

(1)止血。

  

(2)清洁创围。

  (3)清理创腔。

  (4)对外科处理彻底,创面整齐,便于缝合的创伤可不用药,密闭缝合。

  (5)创口不能缝合且污染严重的创伤,应撒布少许青霉素粉、磺胺粉、碘仿磺胺粉(1:

9)。

  (6)对污染严重并有发展成为感染危险的,或组织缺损较多,创腔较大的,可进行部分缝合,在创口下角留排液孔,并放置引流物。

  (7)创口裂开过宽时,在创口两端作若干个结节缝合,组织损伤严重或不便于缝合时可行开放疗法。

12.简述牛生产瘫痪前驱阶段和僵卧阶段的症状。

前驱阶段:

兴奋不安,紧张乱动,对刺激敏感,采食、排尿及排粪停止,头和四肢震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