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自动重合闸0041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161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004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004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004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004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004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00410.docx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004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自动重合闸00410.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00410.docx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00410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

第一节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及对它的基本要求

一、自动重合闸的作用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大多数是送电线路的故障,其中架空线路的故障率最高。

架空线路故障大多是“瞬时性”的,例如由雷电引起的绝缘子表面闪络,大风引起的碰线,通过鸟类以及树枝等掉落在导线上引起的短路等。

当线路被继电保护迅速断开后,电弧自行熄灭,故障点的绝缘强度重新恢复,外界物体被移开或烧掉而消失。

此时,如果把断开的线路断路器再合上,就能恢复正常的供电,因此称这类故障是“瞬时性故障”。

对于由于线路倒杆﹑断线﹑绝缘子击穿或损坏等引起的故障,称为“永久性故障”。

因为在线路被断开后,它们仍然存在,此时即使再合上电源,线路会被继电保护再次断开,不能恢复正常的供电。

由于架空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的概率很高,因此,在线路被断开后再进行一次合闸,就有可能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为此在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了自动重合闸装置(缩写为AR),即当断路器跳闸之后,能够自动地将断路器重新合闸的装置。

在线路上装设重合闸装置以后,由于它不能够判断是瞬时性故障还是永久性故障,因此,在重合以后可能成功恢复供电,也可能不成功。

用重合成功的次数与总动作次数之比来表示重合闸的成功率,根据运行资料的统计,成功率一般在60%~90%之间。

在电力系统中采用重合闸技术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可以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线路停电的次数,这对单侧电源的单回线路尤为显著;在高压输电线路上采用重合闸,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

而且重合闸的投资很低,工作可靠,因此,在架空线路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将使电力系统再一次受到故障的冲击,并可能降低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而且要求断路器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切断短路电流,会使其工作条件变得更加严重。

因而,在短路容量较大的电力系统中,这些不利的条件往往限制了重合闸的使用。

二、对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

一般情况下,当值班人员手动操作或遥控操作断路器跳闸时,或手动合闸于故障线路而跳闸时,自动重合闸装置均不应该进行合闸动作。

除此以外,任何原因使断路器跳闸时,自动重合闸装置均应使其重新合闸。

重合闸动作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应根据电力网络结构和线路的特点确定具体的重合闸方式。

一般情况下,110kV及以下线路均采用三相重合闸装置;对220kV线路,满足上述有关采用三相重合闸的要求时,可装设三相重合闸装置,否则装设单相重合闸或综合重合闸装置;330~500kV线路可装设单相重合闸或综合重合闸装置。

(2)在满足故障点去游离(即介质恢复绝缘能力)和断路器消弧室以及传动机构准备好再次动作所需时间的前提下,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动作时间应该尽量短,以使用户的停电时间相应缩短。

一般自动重合闸动作时限为0.5~1.5s。

(3)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具备与继电保护装置密切配合的条件,以提高和改善保护技术性能,自动重合闸装置应有可能在重合以前或以后加速继电保护的动作,以便加速故障的切除。

(4)在双侧电源线路上实现自动重合闸时,应考虑合闸时两侧电源的同步问题。

(5)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

一般自动重合一次,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而再次跳闸以后,不应该再动作。

(6)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后应该能够自动复归,准备好下一次再动作,对于雷击机会较多的线路,为了发挥自动重合闸的效果,这一要求更是必要的。

(7)当断路器处于不正常状态(如操作机构中使用的气压﹑液压降低等)时应闭锁自动重合闸装置。

第二节三相自动重合闸

一、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重合闸

三相一次重合闸的跳、合闸方式为无论本线路发生任何类型的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均将三相断路器跳开,然后重合闸启动,经过整定的时间后,发出合闸命令,将三相断路器一起合上。

若是瞬时性故障,因故障已经消失,合闸成功,线路继续运行;若是永久性故障,继电保护再次动作跳开三相,不再重合。

为了能尽量利用重合闸所提供的条件加速切除故障,通常采用以下两种与继电保护配合的方式:

1.重合闸前加速保护

即在重合闸动作之前加速保护的动作,简称“前加速”方式。

如图6-1所示的网络接线,假定在每条线路上均装设过电流保护,其动作时限按阶梯型原则来配合。

因而,在靠近电源端保护1处的时限就很长。

为了加速故障的切除,可在保护1处采用前加速的方式,即当任何一条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第一次都由保护1瞬时动作予以切除。

如果故障是在线路E-F以外(如

点),则保护1的动作是无选择性的。

但是断路器1跳闸后,立即起动重合闸,如果故障是瞬时性的,则重合之后就恢复了供电,从而纠正了上述无选择性的动作。

如果故障是永久性的,则故障由相应线路的保护(

点短路时的保护3)再次切除。

为了使无选择性的动作范围不至于扩展得太长,一般规定当变压器低压侧短路时,保护1不应动作。

因此,保护1的起动电流还应按照躲开相邻变压器低压侧的短路(

点)来整定。

前加速方式能快速切除瞬时性故障,而且只需要在电源侧的断路器上装设一套自动重合闸装置,简单经济,但是该断路器动作次数较多,工作条件比其他断路器恶劣,最大的缺点是若该断路器或自动重合闸装置拒动,则扩大了停电范围。

前加速方式主要用于35kV以下由发电厂或重要变电所引出的直配线路上,以便快速切除故障,保证母线电压。

图6-1重合闸前加速保护

2.重合闸后加速保护

这种方式在重合闸动作之后加速保护动作,简称“后加速”。

即当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有选择性地动作切除故障,然后自动重合,若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则在断路器合闸后,再加速保护动作,瞬时切除故障,与第一次动作是否带有时限无关。

采用重合闸后加速时,必须在线路的每个断路器上均装设一套自动重合闸装置。

由于保护第一次跳闸是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所以即使重合闸拒绝动作,也不会扩大停电范围。

后加速方式广泛应用于35kV以上的电网和对重要负荷供电的送电线路上。

因为在这些线路上一般都装有性能比较完善的保护装置,例如,三段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等,因此,第一次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的时间(瞬时动作或具有0.3s~0.5s的延时)均为系统运行所允许,而在重合闸以后加速保护的动作(一般是加速第Ⅱ段的动作,有时也可以加速第Ⅲ段的动作),就可以更快地切除永久性故障。

二、双侧电源线路的三相重合闸

1.双侧电源送电线路重合闸的特点

在双侧电源的送电线路上实现重合闸时,除了应该满足前面提出的各项要求以外,还必须考虑如下的特点:

(1)当线路上发生故障时,两侧的保护装置可能以不同的时限动作于跳闸,例如在一侧为第Ⅰ段动作,另一侧为第Ⅱ段动作,此时为了保证故障点电弧的熄灭和绝缘强度的恢复,以使重合闸有可能成功,线路两侧的重合闸必须保证在两侧的断路器都跳闸以后,再进行重合。

(2)当线路上发生故障跳闸以后,常常存在着重合闸时两侧电源是否同期,以及是否允许非同期合闸的问题。

因此,双侧电源线路上的重合闸,应根据电网的接线方式和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重合闸方式。

2.双侧电源送电线路重合闸的主要方式

(1)非同期重合闸。

当线路两侧断路器跳闸后,不管两侧电源是否同步,直接重合,合闸后期待系统自动拉入同步,此时系统中各电力元件都将受到冲击电流的影响。

当冲击电流不超过电力系统规程规定的允许值时,可以采用非同期重合闸方式,否则不允许采用这种方式。

(2)检同期重合闸。

当两侧电源必须满足同期条件才能合闸时,需要使用检查同期的重合闸方式。

检查同期的重合闸方式实现较为复杂,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结构采取以下形式:

1)不检查同期的重合闸方式。

并列运行的发电厂或电力系统之间,在电气上有紧密联系时(例如具有三个以上联系的线路或三个紧密联系的线路,如图6-2中电源E和G之间的关系),由于同时断开所有联系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当任一条线路断开以后又进行重合闸时,都不会出现非同期合闸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检查同期而直接重合。

并列运行的发电厂或电力系统之间,在电气上联系较弱时,例如只有两个联系的线路或三个弱联系的线路,当其他的重合闸方式实现困难时,可在正常运行方式下采用不检查同期的重合闸,而当出现其他联络线均断开,只有一回线路运行时,将重合闸停用,以避免发生非同期重合的情况。

图6-2可以不检查同期进行重合的网络接线

2)双回线路上检查电流的重合闸方式。

在没有其他旁路联系的双回线路上,如图6-3所示,当不能采用非同期重合闸时,可采用检定另一回线路上有电流的重合闸方式。

因为当另一回线路上有电流时,即表示两侧电源仍保持联系,一般是同步的,因此可以重合。

采用这种重合闸方式的优点是因为电流检定比同期检定简单。

图6-3双回线路上采用检查另一回线路有电流的重合闸示意图

3)具有同期检定和无电压检定的重合闸方式。

当在两侧电源的线路上不可以采用非同期重合闸时,应该采用检查同期的重合闸。

这种重合闸方式的好处是不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合闸后也能很快就拉入同步。

具有同期检定和无电压检定的重合闸基本原理如图6-4所示,除了在线路两侧均装设重合闸装置之外,在线路的一侧加装了无电压检定元件,其作用是检查线路有没有电压存在,而在线路的另一侧装设同期检定元件用以检测二侧电压的相位差。

图6-4采用同期检定和无电压检定重合闸的示意图

当线路发生故障,两侧断路器跳闸以后,检定线路无电压一侧的重合闸首先动作,使断路器投入。

如果重合不成功,则该侧断路器再次跳闸。

此时,由于线路另一侧没有电压,同期检定元件不动作,因此,该侧重合闸根本不起动。

如果重合成功,则另一侧在检定同期之后,再投入断路器,线路即恢复正常工作。

由此可见,在检定线路无电压一侧的断路器,如果重合不成功,就要连续两次切断短路电流,因此,该断路器的工作条件就要比同期检定一侧断路器的工作条件恶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在每一侧都装设同期检定元件和无电压检定元件,利用连接片进行切换,使两侧断路器轮换使用每种检定方式的重合闸,因而使两侧断路器工作的条件接近相同.

在使用检查线路无电压方式的一侧,当其断路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如误碰跳闸机构,保护误动作等)而跳闸时,由于对侧并未动作,因此,线路上有电压,因而就不能实现重合,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都是在检定无电压的一侧同时投入同期检定元件,两者的触点并联工作。

此时如遇有上述情况,则同期检定元件就能够起作用,当符合同期条件时,即可将误跳闸的断路器重新投入。

但是,在使用同期检定的另一侧,其无电压检定元件是绝对不允许同时投入的。

(3)解列重合闸。

如图6-5所示,正常时由系统向小电源侧输送功率,当线路(如k点)发生故障后,系统侧的保护动作使线路断路器跳闸,小电源的保护动作则使解列点跳闸,而不跳故障线路的断路器,小电源与系统解列后,其容量应基本上与所带的重要负荷相平衡,这样就可以保证地区重要负荷的连续供电并保证电能的质量。

在两侧断路器跳闸后,系统侧的重合闸检查线路无电压,在确认对侧已跳闸后进行重合,如重合成功,则由系统恢复对地区非重要负荷的供电,然后,再在解列点处实施同期并列,即可恢复正常运行。

如果重合不成功,则系统侧的保护再次动作跳闸,地区的非重要负荷将被迫中断供电。

解列点的选择原则应是,尽量使发电厂的容量与其所带的负荷接近平衡,这是这种重合闸方式所必须考虑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图6-5单回线络上采用解列重合闸的示意图

第三节单相自动重合闸

当送电线路上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或是相间短路,继电保护动作后由断路器将三相断开,然后重合闸再将三相投入,这就是三相自动重合闸。

但是,在220~500kV的架空线路上,由于线间的距离大,运行经验表明,其中绝大部分故障都是单相接地短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将发生故障的一相断开,然后再进行单相重合,而未发生故障的两相仍然继续运行,就能够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这种方式的重合闸就是单相重合闸。

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时,当线路上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如果是瞬时性故障,则单相重合成功,恢复三相的正常运行,如果是永久性故障,单相重合不成功,若系统不允许长期非全相运行,就应该切除三相并不再进行重合;若线路上发生相间短路,则跳开三相而不重合。

一、单相自动重合闸的选相元件

为实现单相重合闸,首先必须有故障相的选择元件(简称选相元件)。

对选相元件的基本要求如下:

(1)应保证选择性,即选相元件与继电保护相配合只跳开发生故障的一相,而接于另外两相上的选相元件不应动作;

(2)在故障相末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接于该相上的选相元件应保证有足够的灵敏性。

故障选相可以由电流选相元件、电压选相元件或阻抗选相元件来实现。

相电流选相元件仅适用于电源侧,且灵敏度较低,容易受系统运行方式和负荷电流的影响,一般只作辅助选相之用。

相电压选相元件仅适用于短路容量特别小的线路一侧以及单电源线路的受电侧,应用场合受到限制。

阻抗选相元件容易受负荷电流和接地故障时过渡电阻的影响,近年来很少作独立选相元件使用。

以下介绍微机保护装置中常用的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

根据故障时电气量发生突变的原理构成,利用每两相的相电流之差构成的三个选相元件分别为

在微机保护和重合闸装置中可以用故障后的采样值减去故障前一个周波的采样值得到突变量的采样值。

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的动作情况如表6-1所示。

由表可见,在单相接地故障时,反应非故障相电流差突变量的元件不动作,而在其他故障情况下,三个元件都动作。

为此,采用如图6-6所示的逻辑方框图,即可构成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相元件。

表6-1各种故障类型时相电流差突变量元件的动作情况

注:

“+”表示动作;“—”表示不动作。

近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原理的选相元件,如反应于故障相和非故障相电压比值的选相元件,反应于各对称分量(

)电流间相位关系的选相元件等。

图6-6采用相电流差突变量构成选相元件的逻辑框图

二、单相自动重合闸的特点

采用单相重合闸能在绝大多数的故障情况下保证对用户的连续供电,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当由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向重要负荷供电时,对保证不间断地供电更有显著的优越性。

在双侧电源的联络线上采用单相重合闸,可以在故障时大大加强两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对于联系比较薄弱的系统,当三相切除并继之以三相重合闸而很难再恢复同步时,采用单相重合闸就能避免两系统的解列。

但是,实现单相重合闸需要有分相操作的断路器以及能与继电保护配合工作的故障选相单元。

而且在单相重合闸过程中,由于出现纵向不对称,因此将产生负序和零序分量,这就可能引起本线路保护以及系统中其他保护的误动作。

对于可能误动作的保护,应在单相重合闸动作时予以闭锁,或者整定保护的动作时限大于单相重合闸的时限。

为了实现对误动作保护的闭锁,在单相重合闸与继电保护相连接的输入端都设有两个端子,一个端子接入非全相运行中仍然继续工作的保护,习惯上称为N端子;另一个接入在非全相运行中可能误动作的保护,称为M端子。

在重合闸起动以后,利用“否”回路将接于M端的保护闭锁。

当断路器被重合而恢复全相运行时,这些保护也立即恢复工作。

由于单相重合闸具有以上特点,并且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优越性。

因此,已在220~500kV的线路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110kV的电力网,其断路器一般采用三相联动操作,所以一般不用这种重合闸方式,只在由单侧电源向重要负荷供电并有分相操作断路器的某些线路,以及根据系统运行需要装设单相重合闸的某些重要线路上,才考虑使用。

三、自适应单相重合闸的概念

据近年对我国电网线路保护的重合闸动作成功率统计,220kV输电线路的成功率为83﹪左右,500kV输电线路为84﹪左右,说明有16﹪~17﹪的故障是永久性故障。

目前电力系统中实用的自动重合闸装置是不能预先判定故障是瞬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

如果故障是瞬时性的,则重合成功,但是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将使电力设备在短时间内受两次故障电流的冲击,加速了设备的损坏,而且可能造成稳定性的破坏。

如果单相故障被单相切除后,能够判别故障是永久性还是瞬时性,并且在永久性故障时闭锁重合闸,就可以避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的不利影响。

这种能自动识别故障的性质,在永久性故障时不重合的重合闸称为自适应重合闸。

显然,自适应重合闸的任务之一就是对故障的性质做出判别,以确定是否应该合闸。

当故障为瞬时性时表明可以合闸,否则不予合闸即必须闭锁重合闸,避免了传统重合闸装置的盲目性,从而可以减小对系统的冲击。

自适应重合闸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的判别和区分,可以利用以下特点进行判别。

在单相故障被单相切除后,断开相由于运行的两相电容耦合和电磁感应的作用,仍然有一定的电压,其电压的大小与电容大小﹑感应强弱等有关,还与断开相是否继续存在接地点直接相关。

永久性故障时接地点长期存在,断开相两端电压持续较低;瞬时性故障当电弧熄灭后,接地点消失,断开相两端电压持续较高;据此可以构成电压判据的永久与瞬时故障的识别元件,根据永久与瞬时故障的其他差别,还可以构成电压补偿﹑组合补偿等识别元件。

第四节综合重合闸简介

以上讨论了三相重合闸和单相重合闸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在具有单相重合闸功能的同时,如果发生各种相间故障时仍然需要切除三相,再进行三相重合,如果重合不成功则再次断开三相而不再进行重合。

此种功能称之为“综合重合闸”。

为了使自动重合闸装置具有多种性能,并且使用灵活方便,系统中通过切换方式能实现综合重合闸﹑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和停用四种运行方式。

停用方式是当线路发生任何类型故障时,由保护直接跳三相断路器,不起动重合闸。

实现综合重合闸的逻辑时,应考虑一些基本原则:

(1)单相接地短路时跳开单相,然后进行单相重合,如果重合不成功则跳开三相而不再进行重合。

(2)各种相间短路时跳开三相,然后进行三相重合。

如重合不成功,仍跳开三相,而不再进行重合。

(3)当选相元件拒绝动作时,应能跳开三相并进行三相重合。

(4)对于非全相运行中可能误动作的保护,应进行可靠的闭锁,对于在单相接地时可能误动作的相间保护,应有防止单相接地误跳三相的措施。

(5)当一相跳开后重合闸拒绝动作时,为了防止线路长期出现非全相运行,应将其他两相自动断开。

(6)任意两相的分相跳闸继电器动作后,应联跳第三相,使三相断路器均跳闸。

(7)无论单相或三相重合闸,在重合不成功之后,均应考虑能加速切除三相,即实现重合闸后加速。

(8)在非全相运行过程中,如又发生另一相或两相的故障,保护应能有选择性地予以切除。

(9)对空气断路器或液压传动的断路器,当气压或者液压低至不允许实行重合闸时,应将重合闸回路自动闭锁;但如果在重合闸过程中下降到低于允许值时,则应保证重合闸动作的完成。

第五节重合闸动作时限的整定原则

1.单侧电源线路三相重合闸的动作时限 

为了尽可能减少电源中断的时间,重合闸动作时限原则上应越短越好。

因为当电源中断后,电动机由于被负荷所制动,电动机的转速会急速下降,当重合闸成功恢复供电后,很多电动机要自起动,而自起动电流很大,这样往往会引起电网内电压的降低,因而又造成自起动的困难或者拖延其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

电源中断的时间越长则影响就越严重。

既然如此,重合闸为何又要带有时限?

其原因如下:

(1)断路器跳闸后,要使故障点的电弧熄灭并使周围介质恢复绝缘强度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必须在这个时间以后进行合闸才有可能成功。

在考虑上述时间时,在单端电源只跳开电源侧开关的情况下,还必须计及负荷电动机向故障点反馈电流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它是使绝缘强度恢复变慢的因素。

(2)在断路器动作跳闸以后,其触头周围绝缘强度的恢复以及灭弧室的灭弧介质性能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其操作机构恢复原状准备好再次动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重合闸必须在这个时间以后才能向断路器发出合闸脉冲,否则,如果重合在永久性故障上,就可能发生断路器爆炸的严重事故。

因此,重合闸的动作时限应该在满足以上两个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缩短。

如果重合闸是利用继电保护来起动,则动作时限还应该加上断路器的跳闸时间。

2.双侧电源线路三相重合闸的动作时限

双侧电源线路三相重合闸的动作时限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该考虑线路两侧继电保护以不同时限切除故障的可能性。

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每一侧的重合闸都应该以本侧先跳闸而对侧后跳闸来作为考虑整定时间的依据。

如图6-7所示,假设本侧保护(保护1)的动作时间为

断路器跳闸时间为

,对侧保护(保护2)的动作时间为

,断路器的动作时间为

,则在本侧跳闸以后,对侧还需要经过(

+

-

-

)的时间才能跳闸。

再考虑故障点灭弧和周围介质去游离的时间

则先跳闸一侧重合闸的动作时限应该整定为

=

+

-

-

+

当线路上装设三段式电流或距离保护时,

应该采用本侧I段保护的动作时间,而

一般采用对侧II段(或III段)保护的动作时间。

图6-7双侧电源线路重合闸动作时限配合的示意图

3.单相重合闸的动作时限

当采用单相重合闸时,其动作时限的选择应满足三相重合闸时所提出的要求(即大于故障点灭弧时间及周围介质去游离的时间,大于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复归原状准备好再次动作的时间)以外,还应考虑下列问题。

(1)不论是单侧电源还是双侧电源,均应考虑两侧选相元件与继电保护以不同时限切除故障的可能性。

(2)潜供电流对灭弧所产生的影响。

这是指当故障相线路自两侧切除后,如图6-8所示,由于非故障相与断开相之间存在有静电(通过电容)和电磁(通过互感)的联系,虽然短路电流已被切断,但在故障点的弧光通道中,仍然有电流,在C相故障并两侧跳开C相断路器后:

1)非故障相A通过A-C相间的电容

供给电流;

2)非故障相B通过B-C相间的电容

供给电流;

3)继续运行的两相中,流过的负荷电流在C相中产生互感电势

,此电势通过故障点和该相对地电容

而产生的电流。

图6-8C相单相接地时,潜供电流的示意图

这些电流的总和称为潜供电流。

由于潜供电流的影响,将使短路时弧光通道的去游离严重受到阻碍,而自动重合闸只有在故障点电弧熄灭且绝缘强度恢复以后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单相重合闸的时限必须考虑潜供电流的影响。

一般线路的电压越高,线路越长,则潜供电流就越大。

潜供电流的持续时间不仅与其大小有关,而且也与故障电流的大小﹑故障切除的时间﹑弧光的长度以及故障点的风速等因素有关。

因此,为了正确地整定单相重合闸的时限,国内外许多电力系统都是由实测来确定熄弧时间。

如我国某电力系统中,在220kV的线路上,根据实测确定保证单相重合闸期间的熄弧时间应在0.6s以上。

 

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是自动重合闸?

电力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自动重合闸?

对自动重合闸装置有哪些基本要求?

2、何谓“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

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对电力系统有什么不利影响?

3、自动重合闸如何分类?

有哪些类型?

4、什么是三相自动重合闸、单相自动重合闸和综合自动重合闸?

各有何特点?

5、选用重合闸方式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6、对双侧电源送电线路的重合闸有什么特殊要求?

7、在检定同期和检定无压重合闸装置中为什么两侧都要装检定同期和检定无压继电器?

8、什么叫重合闸前加速和后加速?

试比较两者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9、综合重合闸对零序电流保护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10、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两侧单相跳闸后为什么出现潜供电流?

对重合闸有什么影响?

11、线路高频保护停用对重合闸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12、双侧电源自动重合闸的动作时间选择与单侧电源的有何不同?

单相自动重合闸动作时间应如何选择?

13、图6-4所示的双侧电源线路M-N,在M侧采用检定无压的重合闸方式,N侧采用检定同期的重合闸方式,线路两侧采用距离保护作主保护,其Ⅰ段动作时间为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