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138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文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比较文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比较文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比较文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比较文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重点.docx

《比较文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重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较文学重点.docx

比较文学重点

题型:

填空(10个,20分)单选(5个,10分)名词解释(4个,16分)简答(2个,14分)论述(3选1,15分)综合分析(1个,25分)

第一编

1、比较文学属于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比较文学中的比较是

(1)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之间或者多国文学之间的比较;

(2)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之间的比较。

2、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是一种从跨文化角度对分别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多种文学现象之间的外在联系或内在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学问。

3、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也叫国别文学或国家文学,是在某个民族文化土壤里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本民族的政治、社会历史、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反映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品格。

4、外国文学:

顾名思义是指外国语言文学,包括了英国语言文学、俄国语言文学、法国语言文学等非本国语言的其他各国文学。

5、世界文学:

指一系列文豪巨匠的文学作品和文学遗产,以及经过时间考验并获得了世界声誉和永久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

6、总体文学:

又译一般文学或普通文学,是文学理论、文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不过它要求从多国的的文学现象中来探讨一般规律

7、到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比较文学才正式诞生,其标志是:

(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

(3)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

8、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比较文学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

美国学派建构的基础就是平行研究。

9、

(1)比较文学对象的基本属性:

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

(2)“可比性”指那些具有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价值的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

(3)“可比性”关系类型:

“亲缘关系”:

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同源性——事实关系);

“类同关系”:

在两个民族文学之间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某些相关之处,主要是其中的相同相异(类同性——价值关系);

“交叉关系”:

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相孕育、阐发、影响、借鉴、渗透等关系;(跨学科关系)

10、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

(1)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和“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两大支柱。

(2)苏俄学者提出了“历史类型学”。

(3)中国学者提出了“阐发研究”,中外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双向阐发。

(4)跨学科研究

影响研究:

其对象是有交往联系的不同国家文学的影响事实,重考证求“事实联系”方法是其研究目的和基础。

“事实联系”即外在联系

平行研究:

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由此引出有价值的结论,即内在关系、价值关系。

第二编

1、主题学与一般主题研究的区别

通常所说的主题一词,有两方面含义:

作品中提出的人生基本问题;作品中通过具体人物、情节等因素体现出来的思想和观念。

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母题、人物典型、情境、意象、套语等跨国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或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作家对它的不同处理,并探讨这种流变的文学、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2、主题研究:

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中作家的不同处理。

母题研究:

母题指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事件和情境的基本概括,是构成作品的基本单位。

母题与主题的比较:

1.母题是对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则是一种价值判断;

2.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具有主观性;(战争、欢乐、野蛮;战争的无益,欢乐的无常,丧失人性的野蛮)

3.母题是一个基本叙事句,主题是一个复杂句式;

4.母题是一种常项,主题则是变量,是在母题的归纳之上进行的价值判断。

3、题材研究:

题材是存在于文学作品之前、轮廓清晰的故事脉络,或概括为一个“情节”。

主题学的题材研究专指在不同民族文化间具有共通性的典型事件——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及其文化历史。

4、情境研究:

“情境就是人物在某个特定时刻的相互关系。

”每个特定情境都为读者展示出人物间的某种关系,同时又交织着作家以及作品中人物的观点和感情,牵制甚至左右人物的行动,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情节。

母题与情境中的联系:

(1)情境与母题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每一个特定的情境必然蕴含着一个母题。

(2)基本情境和母题一样,其数目相当有限,甚至比母题的数目还要少。

但是基本情境按照多种方式组合,数目是无限的。

5、意象研究:

只有当意象作为一种中心象征,与作品的主题发生紧密联系时,才可以成为主题学研究的对象。

通过对同一主题不同意象或同一意象不同主题的研究,去考察作家的文化心理、审美倾向、艺术表现等内容。

6、套语:

惯用语、成语典故。

其背后都蕴涵着特定民族的文化,其作用远远超过了它字面的意思。

(如禁果、方舟等)

套话:

主要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以描绘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注视者对他者定义的载体,是陈述一个集体想象的他者形象的最小单位。

如老毛子。

7、比较文学的文类学:

强调各国文学的文类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或相互观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局面,它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视域中去考察各种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

8、文学的分类:

(1)三分法:

按照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文学分为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

(2)四分法:

按照综合形象、结构、语言、表达等因素,把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

9、缺类现象:

一种文类在某国或民族中有而在他国他民族文学中则没有。

如中国没有史诗和悲剧。

中西方小说比较的不同:

1、语言内容方面。

中国小说语言简练生动,一方面吸收了民间艺人语言,同时继承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常常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事件、和人物。

如古代文言小说。

西方小说内容丰富翔实,包含广博知识,涉及社会许多方面,常见作者跳出来发表长篇大论,篇幅体制较大。

如《堂吉诃德》

2、结构艺术方面。

中国小说受史传文学影响,以事件为中心结构全篇,一般都符合历史时空,形成以叙述为主的封闭系统,并多以喜剧结尾。

西方小说受神话史诗影响,以人物为中心结构全篇,除历史时空以外还有心理或意识时空,形成多元开放系统,常以悲剧结尾。

3、形象塑造方面。

中国传统小说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但性格单一,缺少变化,缺乏立体感。

(外部、单一、扁平)西方小说多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强调挖掘人物内心的潜意识,善于写出丰满、变化、立体感强的人物性格。

(内部、立体、浑圆)

4、小说标题方面。

西方小说常以人名作书名(自奥德修纪始))大抵因为环境和事件都是变动的,再则体现出较强个体意识和人本精神。

中国小说并不突出个人,常以建筑物或地方为名(跟农业文化传统以及家观念有关)

5、小说(包括小说家)地位。

中国古典文学以诗为正统与大宗,小说只是“小道”,古代文类中没有“小说”;作家地位低下,生活与创作条件皆差,许多伟大作品作者不知是谁。

明清人士尤以写小说为耻。

如蒲松龄屡考不第写聊斋;曹雪芹落魄著红楼。

西方向来重叙事文学,文艺复兴后,小说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相对开明的文化环境给予小说创作较为宽松的条件。

作家地位较高。

如雨果、大仲马入葬先贤祠。

10、比较文学的形象学:

是20世纪60、70年代诞生的一门比较文学的分支学科,它是对一种文学、一部作品中异国形象研究。

如晚清文学中的西方形象。

11、注视者:

注视者是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注视者借助他者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

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会受到注视者与他者相遇时的“前理解”包括前有、前见、前知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决定着他者形象的生成方式和呈现形态。

他者:

他者形象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他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像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都可以纳入比较文学形象学他者的研究范围。

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二者相互发现、相互证明、相互补充。

具体而言,二者之间又大致构成狂热、憎恶和亲善三种特异的关系。

(1)狂热。

在这种关系形态中,注视者建构的异国形象已完全被理想化,具有浓厚的天堂般的幻象色彩憎恶。

(2)憎恶。

在这种关系形态中,在憎恶心理的驱使下,注视者在极力丑化、妖魔化他者形象时,也建构了一种凌驾于他者之上的无比美好的本土文化的幻象。

(3)亲善。

它与“狂热”要求的对他者的完全顺应不同,也与“憎恶”要求的对他者粗暴的同化不同,它认为他者处于与注视者既不更高、也不更低的地位,二者构成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

11、社会总体想象物:

指在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整个社会集体对异国的意识和看法。

这种看法并非异国的客观现实,而是注视者社会中的集体在自身的欲望与恐惧的支配下想象生成的产物(想象物)。

12、比较文学形象学内部研究主要在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三个层面展开。

13、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1)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A、个性化翻译

归化:

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

如严复《天演论》

异化:

译语文化屈从原著文化。

如庞德在翻译“荒城空大漠”翻译成“Desolatecastle,thesky,thewidedesert”

B、误译

C、节译与编译

节译与编译的区别:

节译本中的所有句子都是依据原本直接翻译的,而编译本中的句子,既有根据原文直接翻译的,也有根据原文编写、改写的,甚至还有编译者出于某种需要而添写的。

造成节译与编译的原因:

为与译入国的习惯、风俗相一致,为迎合译入国读者的趣味,为便于传播,或出于道德、政治等因素的考虑。

D、转译与改编

(2)接受者(读者)的创造性叛逆

(3)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

14、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出现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受一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潮所推动,在文学上形成的某种思想倾向和潮流。

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是由有着共同审美追求与相似艺术风格的作家组成的一种群体性结构。

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关系:

文学流派大都受到相同或相似的文学思潮的激荡。

文学思潮能够产生文学流派或促进文学流派的产生,而文学流派反过来又能推动文学思潮的发展。

文学思潮有时可以与文学流派等量齐观,但更多时候文学思潮大于文学流派,一种文学思潮既可以成为一个文学流派,也可以成为更多的文学流派。

从特定意义上说,文学思潮并不是文学流派的别名,它只能是产生文学流派的灵魂和内在依据。

文学流派产生的条件:

文学流派的出现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非自觉的,自然形成的,如如唐代诗坛上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宋代词坛上的婉约派和豪放派。

另外一种是自觉的、有组织、有纲领的文学流派,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意象派”诗歌和法国的“超现实主义”和“新小说”流派。

15、诗学:

“诗学”一词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诗学可以定义为关于文学的概念、原理。

比较诗学:

是一个以文学理论比较为核心的研究领域,主要指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

它即包括了不同国家(民族)诗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也包括了跨学科、跨文化诗学的比较研究。

第一编练习

1、填空题

1、比较文学是一门(开放性),(多方位的)(动态性)学科。

2、比较文学除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外,还研究(文学与艺术)(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 等诸方面的联系,这种研究叫比较文学研究。

3、与国别文学和比较文学相并列的,还有(总体文学)。

4、早在(1872)年,(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名称。

5、比较文学是在_19_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它的形成是以__1877_年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_1886_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以及_1871_年第一次比较文学讲座的设立为标志的。

6、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是1877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的_总体比较文学学报,以“比较文学”直接命名的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作者是_波斯奈特___,

7、1827——1830年间,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在 ___巴黎大学_设立。

8、比较文学中的“文学”指的是 _文学研究___,“比较”强调的是_跨越性_

9、比较文学的跨越性指 跨民族、跨学科、跨语言、跨国家

10、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

 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历史类型学研究、阐发研究、跨学科研究。

11、影响研究中“影响”的种类:

 正影响、反影响、回返影响、超越影响、虚假影响、单向影响、双向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12、影响研究的分类:

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

14、平行研究的分类:

 文类学、主题学、比较诗学、形象学

二、简答。

1、假如对李白和杜甫的创作进行比较研究,这类研究属于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吗?

为什么?

不属于。

正如雷马克所说:

“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艺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

”所以,李白与杜甫同属于一国范围之内,他们的比较不具有跨国研究的意义。

这种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尽管使用了比较的方法,但只属于国别文学研究。

2、请简述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可比性”指那些具有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价值的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

(3)“可比性”关系类型:

“亲缘关系”:

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同源性——事实关系);

“类同关系”:

在两个民族文学之间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某些相关之处,主要是其中的相同相异(类同性——价值关系);

“交叉关系”:

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相孕育、阐发、影响、借鉴、渗透等关系;(跨学科关系)

三、论述题。

1、看以下的故事,其中反映了什么样的比较文学原理。

从前在水下有一只青蛙和一条鱼,他们常在一起玩,是好朋友。

一天,青蛙跳出水面,看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回去向好友鱼报告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他看到了人,他们身穿衣服,头戴帽子,手握拐杖,足履靴子;这时,鱼的头脑中就把人想象成一条鱼,身穿衣服,头戴帽子,鱼鳍握拐杖,尾翅上吊着两只靴子。

青蛙说,鸟有翅膀可以在天上飞,于是鱼的头脑中又出现了一条腾飞的鱼。

青蛙又说有车,带着四个轮子,于是在鱼在脑中便出现了一条带四个轮子的鱼。

本故事反映了比较文学起源于了解他人的兴趣。

本故事反映了由于“接受屏幕”的不同,对于事物的接受会有不同的结果。

这正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接受屏幕不同,期待视野也不同。

所谓“期待视野”是作者在“接受屏幕”所构成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纵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

在读者将作者所提供的各种场景和人物发展的可能性加经“整合”的过程中,“期待视野”起着很大的作用。

“期待视野”因读者的不同文化体系而不同,而且也随着时代精神和风尚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编练习

1、西方小说常以      作书名(自奥德修纪始))体现出较强个体意识和人本精神。

中国小说并不突出个人,常以      为名。

我们把西方小说翻译过来就强调      ;西方把我们小说翻译过去则突出      。

2、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有      、      、      、      。

3、“信达雅”最早是      提出来的一个翻译标准。

4、《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是丹麦文学史家           的重要著作。

5、西方小说发展过程中有     、      、      、      等几种模式。

二、名词解释

文类学

缺类现象

三分法与四分法

归化和异化

三、简答

1、什么是主题和母题?

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2、什么是题材?

试举例说明。

3、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形象学。

四、论述

1、请举例分析形象学中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2、“母题出自情境”(维斯坦因)你如何理解。

3、翻译界流行甚广的说法:

“翻译像女人,忠实的不漂亮,漂亮的不忠实。

”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编

一、填空题

1、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

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各种艺术之间的(相互参与)和( 配合 ) ,同时也表现为互相(孕育   )和(  启发  )。

2、弗洛伊德和   荣格  是把文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变得格外密切的重要学者。

3、最早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阐发《红楼梦》的中国学者是 王国维。

4、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面即本我 、自我、超我,。

5、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也引起了很大的革新,如将 情结 的观念引入了文学批评。

6、.关于各门艺术间的差别,西方艺术理论作了很多探索,最著名的是莱辛的《拉奥孔---论绘画和诗的界限 》。

二、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1、哲学思想可以离开文学而存在,文学却不可能完全离开哲学思想而独立。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文学家是人,是思考着的人,他必然受到某一时代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也必然对所遇的一切进行思考。

好的作品必然在某些方面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2、作家的阶级出身固然对他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一定就真正打上了“不可磨灭的阶级烙印”。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许多作家背叛了自己出身的阶级,为另一阶级服务,作家的出身背景与他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有时有联系,有时也并无多大联系。

三、简答.

1、什么是跨学科研究。

(1)定义:

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学科(如各种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另一端,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研究。

因而又称为科际整合。

目的在于揭示不同知识形态的一致性、共通性,同时也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

(2)必须注意文学性。

(3)举例:

比如文学与音乐:

《诗经》与音乐的关系;文学与哲学:

存在主义与文学。

4、什么是“白日梦”学说。

白日梦说——用无意识论说明艺术本质。

一切艺术活动都是“无意识”的表现和象征,都是和现实相对立的“幻想”。

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不能满足的愿望”。

艺术家只要“任其无意识心理发展”,让被压抑的强烈本能在幻想中得到宣泄,再“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便是艺术作品。

“艺术无异于白日做梦”

艺术即“白日梦”,即游戏的代替品,即艺术家无意识心理的自我表现。

2、举例说明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共通性(相同点)。

1.都以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为主要内容;

2.都以形象为主要表现形式;

3.都以想象为主要创作途径;

4.都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主要创作目的。

(梵高的名画《星夜》、美国民谣歌手唐·麦克莱恩(DonMcLean)的歌曲Vincent以及美国20世纪自白派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诗歌《星夜》)

3、举例论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对文学批评所起的作用。

文学与心理学在20世纪被认为是最有血缘关系的学科。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引起了质的变化,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也引起了很大的革新。

例如将“情意结”的观念引入文学批评。

所谓“情意结”(亦称情结)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复合体”,是潜意识丛集,并多次表现出来的集结。

按照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的说法,这就是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的一种沉淀。

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个“自主情结”是一种长期积累的创作欲。

要求疏道和发泄潜意识中受压抑的、无法实现的“本我”。

在文学批评中谈论最多的是“杀父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生活太艰难了,充满了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失望,不能没有减轻这些痛苦的办法。

这就“利比多转移”,即把本能的冲动,“本我”的欲求转移到不会被外界挫败的方向上去。

艺术就是拒绝欲望的现实与满足欲望的幻想之间的缓冲地带。

艺术家则是能借助于他的创作使自己的“利比多压抑”,即“本我的压抑”转移到创作中去的人。

 

四、论述

1、简述“仙乡淹留"传说范式与文学和科学视域的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