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其人其文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113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毛其人其文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毛其人其文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毛其人其文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毛其人其文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毛其人其文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毛其人其文研究.docx

《三毛其人其文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毛其人其文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毛其人其文研究.docx

三毛其人其文研究

三毛其人其文研究

北厍中学2009-2010学年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表

初二(4)班

课题题目

一颗流浪的心灵——三毛其人其文研究

指导老师

 陶瑜

课题组成员

龚臣、陈冰红、徐一舟、邱璐瑶、朱梦雪、王蕾、宣妍、柳佳祺、顾静晨、张炜钰

组长

 龚臣

相关课程

语文、政治

主导课程

 语文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的):

我们见过坚如磐石的女子,昭君、文姬、秋瑾;我们见过聪慧如冰雪的女子,卓文君、黛玉、安妮;我们见过多情若水的女子,易安、张爱玲、林徽因。

她们属于时代的阴柔面,是最为温暖的存在。

而三毛,这个飘没在大漠飞沙之中的精灵,连同她的时代,一同被遗忘在风里。

我们想来亲眼见证那一个走笔天涯的流浪诗人,如何写就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以三毛为主体进行作品探究,结合其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由此深刻地领会所谓三毛流浪的真正意味。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亦可以作为培养良好价值观,提高审美情操的好机会,挖掘社会取向,对今后的生活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对文化意义的探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反映社会万象,感知文化积淀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以外领略至真至情的文化世界。

活动计划:

1、 任务分工

组织阅读相关作品:

全体成员

上网、图书馆查阅资料:

龚臣、陈冰红

制作问卷:

徐一舟、邱璐瑶

实地考察(调查、采访):

朱梦雪、王蕾、宣妍

统筹分析:

柳佳祺、顾静晨、张炜钰

 

 

2、活动步骤:

时间段研究内容预期成果(解决的问题)

2010.10初步确立研究立意框架开题报告表

2010.11—2010.12                           组织阅读相关作品调查问卷(校内、校外)

查阅资料、制作问卷相关资料

2011.1—2011.2校外采访、讨论校外采访成果

2011.3—2011.4校内采访、讨论校内采访成果

2011.5—2011.6统筹分析、撰写论文论文、成果

3、计划访问对象:

校内:

语文老师、同学(很大程度上来自文科班)、文学社成员

校外:

书店、图书馆向负责管人从事文化事业的家长、亲友、大学生(研究文学为主)

 

 

 

4、活动所需条件:

相机、录音笔、电脑、书籍

 

预期成果:

论文、调查报告、读后感

 

表达形式:

文字、图片、影像资料

指导老师意见:

切口太大,建议课题聚焦一点,小处着眼!

课题可调整为“一颗流浪的心灵——三毛其人其文”

注意先阅读原作,再查看其他资料,用文献研究法开展此项活动!

 

 

2009—2010学年江苏省震泽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

课题研究记录表

初二年级(4)班级

课题

《一颗流浪的心灵——三毛其人其文研究》

组长

龚臣

时间

2010.11-2010.12

次序

1

地点

校内

 

 

 

 

 

研究

目的

从他人对三毛的看法初步认识三毛

主要

形式

分发调查问卷

 

 

 

小组内首先进行了简短的讨论,认为一定要紧密结合研究主题进行问卷设计。

其次布置任务,由庄婉琳、金韵雯、陈琛负责。

三人结合小组其他成员意见,再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拟写了十几个问题,其后三人筛选出7个问题制作出问卷。

再由全体成员利用活动课时间有针对性地分发问卷。

 

研究

结果

回收问卷,孙文杰对选项进行计算统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记录员签名

陈冰红、徐一舟、邱璐瑶

 

 

课题研究记录表

初二年级(4)班级

课题

《一颗流浪的心灵——三毛其人其文研究》

组长

龚臣

时间

2011.1-2011.2

次序

2

地点

校外

 

 

 

 

 

研究

目的

从中学生自己的角度解读三毛

主要

形式

阅读三毛作品,并写读后感

 

 

 

寒假前由组长通知各组员借阅、购买三毛作品,利用寒假时间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研究

结果

成效较高,得到五篇质量较高的读后感

 

 

 

 

课题研究记录表

初二年级(4)班级

课题

《一颗流浪的心灵——三毛其人其文研究》

组长

龚臣

时间

2011.1.30下午

次序

4

地点

吴江新华书店、图书馆

 

 

 

 

 

研究

目的

了解更多对于三毛的看法,拓展研究

主要

形式

采访、分发调查问卷

 

 

 

寒假里组长通过电话、网络联系组员,计划校外采访。

1月31日下午集中在书店,先找了一些与三毛相关的书籍,再锁定了几个受访者填写了问卷,作了简单的询问,组员进行了记录。

后坐车到吴江图书馆,找到人员较密集的阅览室,锁定对象进行较为详细的采访。

 

 

研究

结果

照片、录音

 

记录员签名

柳佳祺、顾静晨、张炜钰

 

 

课题研究记录表

初二年级(4)班级

课题

《一颗流浪的心灵——三毛其人其文研究》

组长

龚臣

时间

2011.3-2011.4

次序

5

地点

校内

 

 

 

 

 

研究

目的

进一步了解他人对三毛的看法,加深认识

主要

形式

对同学、老师进行采访

 

 

 

身边的很多同学喜爱阅读三毛作品,我们对她们进行了采访。

同时对语文老师也进行了简单的询问。

 

研究

结果

对之前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扩充

 

记录员签名

王蕾、宣妍

 

 

 

课题研究记录表

初二年级(4)班级

课题

《一颗流浪的心灵——三毛其人其文研究》

组长

龚臣

时间

2011.5

次序

6

地点

校内

 

 

 

 

 

研究

目的

总结、完善研究

主要

形式

多次开展组内讨论,撰写研究感悟

 

 

 

研究接近尾声了,组员们积极地进行了讨论,交流各自的收获,和研究的感悟。

 

 

 

研究

结果

照片、研究感悟

 

记录员签名

邱璐瑶、朱梦雪、王蕾

 

2010—2011学年北厍中学

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期评估表

初二年级(4)班级

课题

名称

一颗流浪的心灵——三毛其人其文研究

课题

组长

徐一舟

指导教师

陶瑜

 

 

 

 

 

 

 

 

 

 

 

 

研究概述:

时间地点研究内容研究方式研究结果

2010.11—2010.12校内他人对三毛的了解分发调查问卷问卷统筹

 

2011.1—2011.2校外了解三毛阅读三毛作品,写读后感读后感5篇

 

2011.1校外他人对三毛的看法分析调查结果问卷调查分析一篇

 

2011.1.30下午吴江书店、图书馆他人对三毛的看法对书客进行采访录音、照片

 

2011.3—2011.4校内他人对三毛的看法对同学、老师进行采访补充研究成果

 

2011.5校内总结、完善研究讨论、从新层次解读照片、研究感悟

 

 

存在的问题

1.校外采访准备不充分,有点仓促

2.阅读作品的时间较少,没有很好的了解,缺乏全面性

3.解读层面局限在对作品的字面探究

 采取的措施

1.由于没有阅读大量的文章,我们尽量查阅更多的资料、采访,深化认识

2.开展校内采访以弥补校外采访的不足

3.拓展新思路,结合多方面完善研究

 计划调整

 2011.3—2011.4重读三毛,挖掘新体悟;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努力使研究丰富化、层次化,研究有厚度、有深度

 2011.5—2011.6多次开展组内讨论,交流彼此对三毛的新认识;查阅资料,使研究更完善

 

 

 

 此研究性学习小组工作的安排合理,采访人群科学而广泛,在校内外都有所涉及。

研究的主动性强,对三毛作品的热爱很深。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对三毛作品的热情,记录下了自己的读后感、心得,而且也增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成长,有发现不足。

发现不足是进步的前一步,相信下一步的研究会更顺利。

 

 

互评课题:

《三国中的重大战役》

 

 

 

 

 

 

 

三毛是谜一般孤独的旅人,追随她的一生足迹去识人品文。

梳理其人其文,重点不在传声筒似的复述照搬,贵在写出我们中学生眼中、心中的三毛,让三毛有血有肉。

主张浮雕般呈现!

重点在于评价分析!

 

 

教师点评

 

三毛就认为“阅读是一种再创造”。

她曾说:

“作家写作,在作品完成的同时,他的任务也完成了,至于尔后如何,那是读者的再创造”,“一部作品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作者,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千万读者伟大的再创造,每个读者都可以从自己的再创造中去各得其乐,去提高一部作品,从而使作者也连带提高,所以,作品地位的肯定,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读者而非作者。

”“每个读者都可以从自己的再创造中去各得其乐。

”我们研究三毛,要写出阅读的忧乐、阅读的感悟、阅读的再创造。

三毛的作品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不同读者从三毛中读出的世界是不同的。

“在多数年轻人心目中,这人前半生果敢、传奇的际遇,已成为他们实现人生理想的一座精神标竿。

”小朋友读者喜欢三毛讲话风趣生动;少年人喜欢三毛特立独行、敢于反抗不合理教育制度的叛逆举动;青年人喜欢三毛浪漫多情及周游五十九国的履历;女读者喜欢三毛丰富完美的情感婚姻生活;还有人喜欢三毛笔下色彩缤纷的异国情调;有人欣赏三毛本人,她那洒脱的性格、成熟的风韵、沛然的生命感。

我们中学生研究三毛及其作品,不要局限于概述式介绍,而要从自我的期待视野切入,写出喜爱的原因、中肯的评价,写出今天的少年眼中的三毛。

三毛是个有故事的人,同时,三毛也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我手写我口,我口为我心”,善于用娓娓长谈的方式来记叙奇特而富有异国情调的流浪生活。

三毛善于创作的是介于小说和自传体游记类之间的文章。

看三毛的书,你可以体会文字中的优美,也可以享受故事的精彩—虽然三毛没有习惯用营造小说的笔墨去写散文。

三毛说,以一支笔,只做生活的见证者,坚持看守个人文字上的简单和朴素。

在她简单、朴素的文字里就已经诊释了千百种人生同样呼唤的两个词—“爱”与“真诚”。

司马中原说三毛是“一朵仰望的云”,彭歌说三毛是“沙淇的奇葩”,症弦说三毛是“穿裙子的尤里西斯”,晓风说三毛是“一滴落实的雨”,而最能打动人的是薇薇夫人的话:

“三毛是真正生活过的人。

”或许,我们也可以向三毛一样,做“生命的舞者”。

(指导老师:

陶瑜)

 

家长评述

 当今的教育格外注重实际成效,所谓“应试教育”“分数教育”,孩子的应用实践能力实质上缺乏锻炼。

学校组织研究性学习,很大程度上有了补足。

孩子组织组员,通过确定命题,展开命题,具体实施,最终得出结论的步骤,完成了这次研究。

她们有明确的分工,小组热情较高,每个人也较为负责,任务都能准时完成,很好地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寒假里的实地考察也使孩子克服心理上的羞怯,主动向陌生人提问,且效果不错。

总而言之,研究是成功的,受益是无穷的。

(徐一舟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