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1081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单

施工单位: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公司编号:

工程名称:

DK0+000-DK1+249.82段路基

接收班组:

路基队

交底项目:

DK0+000-DK1+249.82段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2014-7-1

交底内容:

一、概述

工程起讫里程:

DK0+000-DK1+249.82,全长1249.82m。

该工点位于渭河河谷平原区,左邻既有陇海线,右紧挨社堂公路。

该处地形较平坦,交通便利。

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冲积砂质黄土、粉质粘土、粗砂、细圆砾土。

二、地基及基床处理

1、DK0+000-DK0+370段路堑基床表层下设置0.1m厚中粗砂垫层,中粗砂垫层底部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其下换填0.5m厚二八灰土垫层。

详见路堑横断面图。

2、DK0+373-DK1+249.82段路堤基底换填0.5m厚的二八灰土垫层。

处理宽度:

路堤坡脚外2.0m。

1、本图尺寸除注明者外均以米计。

DK0+000-DK1+249.82段路基工程

 

路堤横断面图

路堑横断面图

说明:

1、路基填料表层为0.6m的A组填料,底层为B组填料。

2、该段路基无土工格栅。

3、本图尺寸除注明者外均以米计。

请施工负责人员及劳务队负责人详细阅读该交底,并督促劳务人员严格执行。

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按照标准化作业施工。

三、路基施工总说明

1、路基面宽度

(1)新建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采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P10001-2005J447-2005)I级重型无缝线路轨道、Ⅲ型混凝土枕标准值见表1。

路肩宽度路堤不小于0.8m,路堑不小于0.6m。

区间直线地路基面宽度段表1单位:

类别

单线

路堤

路堑

路基面宽度

7.8

7.7

(2)区间曲线地段路基面在曲线外侧按表2中数值加宽。

加宽值应在缓和曲线范围内线性递减。

区间曲线地段的路基面外侧加宽值表1单位:

曲线半径

路基面外侧加宽值(m)

800≤R≤1200

0.4

1200<R1600

0.3

1600≤R<5000

0.2

R≥5000

0.1

2、路基面形状

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4%排水横坡。

曲线加宽时,仍应保持路基面三角形形状。

基床底层的顶部和基床以下填料部位的顶部设4%人字排水坡。

3、路基基床

路基基床由表层与底层组成。

基床表层采用A组填料,但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

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

基床表层、基床底层的填料要求及压实标准见表3、表4。

基床表层的填料要求及压实标准表3

填料

厚度(m)

压实标准

备注

地基系数K30(MPa/m)

孔隙率n

路堤

A组填料

0.6

≥150

<28%

软质岩、强风化的硬质岩及土质路堑

A组填料

0.6

≥150

<28%

基床底层的填料要求及压实标准表4

填料

厚度(m)

压实标准

细粒土

砂类土

砾石类

碎石类

地基系数K30(MPa/m)

≥100

≥100

≥120

≥130

A、B组填料

1.9

压实系数K

≥0.93

孔隙率n

≤31%

≤31%

相对密度Dr

≥0.75

4、路堤

(1)填料

基床以下部位填料采用A、B、C组填料或改良土(有A、B组填料地段优先采用A、B组填料)。

路堤浸水部分采用渗水土填筑。

使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全宽以同一种材料填筑,当渗水土填筑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顶向两侧设4%的人字排水坡,在分界面上铺设厚度不小于0.3m的中粗砂过滤层。

当选用C组填料中的细粒土、粉砂和软块石时,采取隔水或加强边坡防护措施。

当选用块石类土时,应采取级配较好的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块石类土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或摊铺厚度的2/3,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MPa。

基床底层填料,块石类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cm或摊铺厚度的2/3。

基床表层填料,应选用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或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

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cm。

采用级配砂砾石时,级配曲线应接近圆滑,某种尺寸的颗粒不应过多或过少;颗粒中的细长及扁平颗粒含量不应大于20%;粒径小于0.5mm细集料的液限不应大于28%,其塑性指数不应大于6;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应超过2%。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要求及压实标准表5

填料

压实标准

细粒土

砂类土

砾石类

碎石类

地基系数K30(MPa/m)

≥80

≥80

≥110

≥120

A、B、C组填料

压实系数K

≥0.9

孔隙率n

≤32%

≤32%

相对密度Dr

≥0.7

≥0.7

②高路堤(H≥15m)基床以下填料的压实标准采用表4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路堤浸水部分采用渗水土填筑的压实标准采用表4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③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注:

施工控制

1、施工前应对设计取土场的填料进行取样试验并确认填料组别;采用改良土时,按设计文件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并通过试验段填筑确定施工配合比。

施工中严格控制改良土的含水率和配合比。

2、基床表层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的材质、级配经试验室及现场填筑试验,压实标准满足设计要去后,方可大面积填筑。

3、对雨季滞水及排水不畅的低洼地段,以渗水填

(2)、路堤边坡形式和边坡坡度

路堤边坡形式和边坡坡度表6

填料类别

边坡高度(m)

边坡坡度

边坡形式

全部高度

上部高度

下部高度

全部高度

上部高度

下部高度

细粒土

20

8

12

/

1:

1.5

1:

1.75

折线型

粗粒土(细砂、粉砂、黏砂除外)、碎石土、卵石土、漂石土

20

12

8

/

1:

1.5

1:

1.75

折线型

(3)过渡段:

①路桥过渡段及台后基坑分层填筑压实A组填料,过渡段顶层宽5m、过渡坡1:

2,台后基坑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基床底层以下的路堤采用表4中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路涵过渡段:

涵顶路基填土不大于2.0m时设置路涵过渡段,过渡段顶层宽2.0m、过渡坡1:

2,采用A组填料分层填筑压实;涵顶距地面高度小于1m且不足路堤填土高度的1/2时,不设置过渡段。

路堑过渡: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硬质岩石时,在路堑一侧沿原地面纵向挖高度为0.6m左右的台阶,在路堤一侧设置顶宽2.0m、过渡坡1:

1.5的A组填料过渡段,基床底层以下的路堤采用表4中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沿原地面纵向开挖1:

1.5的坡面,在1:

1.5的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开挖回填部分的填料及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

详见下图所示。

路堑与隧道过渡段:

土质、全风化与强风化岩石路堑与隧道连接处20m范围内,A组填料厚度由洞门1.8m递减至0.7m,如图所示。

 

(4)地基表层处理

地面坡率缓于1:

10时,当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时路堤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

路堤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地段,清除地表草皮。

地面坡率为1:

10~1:

5时,清除地表草皮。

地面坡率为1:

5~1:

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

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在原地面挖台阶后填筑路堤。

基底有地下水、地表积水影响路堤稳定时,采取拦截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填料等措施。

5、路堑

(1)边坡形式及边坡坡度

边坡形式

a.土质路堑一般采用直线形

b.岩石路堑应根据岩体结构、破碎程度、岩层厚度和边坡高度分别采用直线形、折线形或台阶形。

边坡坡度

a.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土质路堑边坡坡度按表8数值参考。

土质路堑边坡度表8

土质类别

边坡坡度

黄土

1:

1~1:

1.5

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

1:

1.5~1:

1.75

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

胶结和密实

1:

0.5~1:

1.25

中密

1:

1.25~1:

1.5

注:

黄土路堑边坡当H﹥10m时应分级,边坡设平台及平台截水沟。

b.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的地段黏性土路堑边坡高度大于15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g的地段黏性土路堑边坡高度大于12m时,边坡坡率按表8规定放缓一级。

c.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石质路堑边坡坡度按表9数值参考。

石质路堑边坡坡度表9

岩石类别

风化程度

边坡坡度

备注

片岩、片麻岩、大理岩、花岗岩、砂岩

未风化、微风化

1:

0.1~1:

0.3

硬质岩

弱风化、强风化

1:

0.3~1:

0.75

全风化

1:

0.75~1:

1

泥岩、页岩、砾石、砂岩夹页岩(泥岩)蛇纹岩

未风化、微风化

1:

0.3~1:

0.75

软质岩

弱风化、强风化

1:

0.5~1:

1

全风化

1:

0.75~1:

1.5

(2)侧沟平台

土质及易风化岩石和其他特殊地质路堑中,设2.0m宽的侧沟平台。

(3)边坡平台

土质路堑或由不同地层组成的较深路堑,在边坡中部或不同地层分界处设置不小于2.5m宽的边坡平台,并在平台上设置截水沟。

(4)侧沟及平台截水沟

土质和易风化岩石地段侧沟及平台截水沟应加固,侧沟一般为梯形,由于地形限制等特殊地段为矩形,尺寸均为0.4×0.8m,平台截水沟为矩形,尺寸0.4×0.4m,采用M7.5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板砌筑,不易风化岩石地段侧沟一般不加固。

(5)半填半挖

半填半挖地段路基,应将路基面以下1.0m范围内予以挖除换填,填料应符合基床要求,并设置4%的向外排水坡。

6、施工注意事项

(1)铁路与公路有干扰地段,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公路畅通,不得在公路上堆放施工材料及施工垃圾。

(2)路堤填土严格按照《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J447-2005)的要求施工,确保路基压实度。

(3)路堤填料的选用,基床底层及以下填料优先选用A组填料,其次为B组填料,然后用C组填料中的块石、碎石等。

(4)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坚硬凸出物,严禁碾压机直接在土工格栅表面上进行碾压。

土工格栅摊铺后应及时填筑填料。

(5)施工前做好永久或临时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流入路基施工范围。

路基施工应避开雨季,以保证施工质量。

(6)施工前应查明地表或地下的管线类型及具体位置,进行妥善处理后进行施工。

(7)做好施工记录,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8)严格按设计要求尺寸进行施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加强施工监理,确保施工质量。

 

交底人

施工负责人

接底人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