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腈分析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0978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腈分析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乙腈分析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乙腈分析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乙腈分析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乙腈分析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乙腈分析规程.docx

《乙腈分析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腈分析规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乙腈分析规程.docx

乙腈分析规程

 

乙腈分析规程

 

**********有限公司

 

编制说明

Q/SHQL.12.02.ZH.0101—2001乙腈产品外观的测定

Q/SHQL.12.02.ZH.0102—2001乙腈产品色度的测定

Q/SHQL.12.02.ZH.0103—2001乙腈产品密度的测定

Q/SHQL.12.02.ZH.0105—2001乙腈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Q/SHQL.12.02.ZH.0122—2001乙腈产品纯度及有机杂质的测定

 

编制说明

1分析方法标准中除另有说明外,均符合下述规定:

1.1方法中所提到的分析用试剂均为分析纯(AR)。

1.2方法中所提到的分析用的水均符合GB6682规定的三级水标准(即:

pH值为5.0~7.5,电导率小于5μs/cm)。

1.3气相色谱仪配置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所用载气(N2)和辅助气(H2)均为高纯气体,纯度均应大于99.99%;所用助燃气(空气)均为无油仪表空气。

热导检测器(TCD)所用载气(H2)纯度均大于99.9%。

上述气体均经分子筛和硅胶干燥、净化。

1.4方法中所提到的两次重复测定是指同一操作人员使用同一台仪器,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用正常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重复测定。

1.5方法中所提到的溶液,除另有说明外,均指水溶液。

1.6方法中所提到的标准溶液浓度,除另有说明外,均指20℃时的浓度。

1.7方法中所用的试剂和计量器具(如天平、玻璃容器等)并未在仪器中全部列出。

1.8方法中所有的仪器和标准容量器具均应定期校验。

1.10方法中的过滤一般指用玻璃漏斗,并将折好的滤纸贴于漏斗壁上过滤。

2引用标准的说明

2.1方法中所引用的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构成方法的条文。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方法应使用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

2.2方法中所使用的下列通用标准代号和名称在引用标准中不再重复列出:

GB/T190危险货物包装标记

GB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的安全通则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T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04化学试剂指示剂pH值变色域测定法

GB/T611化学试剂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9721化学试剂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紫外和可见光部分)

GB/T9722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T化学试剂

乙腈产品外观的测定

Q/SHQL.12.02.ZH.0101—2001

1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液体化工产品外观的测定;

1.2本方法适用于工业用乙腈产品外观的测定。

2方法提要

用目视法观测样品的外观。

3仪器和设备

3.1光源:

日光或日光灯;

3.2具塞比色管:

100mL;

4分析步骤

将乙腈产品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试剂瓶或100mL具塞比色管中,使其液层高度为50~60mm,在日光或日光灯的透射下,直接目测;

5分析结果的表示

5.1合格乙腈产品用“无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表示分析结果.

乙腈产品色度的测定

Q/SHQL.12.02.ZH.0102—2001

1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色调接近铂—钴标准比色溶液的、澄清透明的浅色液体试剂的色度。

1.2本方法适用于工业乙腈产品色度的测定。

2方法提要

按一定比例将氯铂酸钾、氯化钴和盐酸配成水溶液(铂—钴标准比色溶液),所得溶液的色调与工业用乙腈的色调是相近的,用目视法比较样品与铂—钴标准比色溶液,可得出样品的色度。

3试剂和仪器

3.1500黑曾(Hazen)单位铂—钴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2.000g六水合氯化钴、2.491g氯铂酸钾,溶于200mL盐酸和适量水中,稀释至2000mL,摇匀。

用1cm吸收池,以水为参比测其吸光度,溶液的吸光度应在下表所列范围之内。

波长(nm)

430

455

480

510

吸光度

0.110~0.120

0.130~0.145

0.105~0.120

0.055~0.065

500黑曾单位标准比色溶液应在暗处密封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如贮存期超过6个月,溶液的吸光度仍在上表所列的范围之内,还可继续使用。

3.2稀铂—钴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

取VmL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比色溶液稀释至100mL,可得N黑曾单位的稀铂—钴标准比色溶液(该标准比色溶液应在使用前配制,有效期一个月)。

计算公式如下:

V=N×100/500

3.3比色管:

容积50mL或100mL,刻线高度不得小于100mm,平底。

一套比色管的玻璃颜色和刻线高度应相同;

3.4分光光度计:

满足3.1表中所需波长范围,配1cm吸收池;

3.5比色管架:

一般比色管架底部衬白色底板,底部也可安有反光镜,以提高观察颜色的效果;

4分析步骤

将待测样品注入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下,沿比色管轴线方向用目测法与规定黑曾单位的同体积铂—钴标准比色溶液比较。

 

5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5.1样品的颜色以最接近于样品的标准铂—钴比色溶液的黑曾单位表示。

如果样品的颜色与任何标准铂—钴比色溶液都不相符合,则根据可能估计一个接近的铂—钴色号。

5.2利用本方法测定时,检测下限为4黑曾单位。

色度不大于40黑曾单位时,测定的误差为±2黑曾单位。

 

乙腈产品密度的测定

Q/SHQL.12.02.ZH.0103—2001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工业用乙腈产品密度的测定。

2方法提要

  用密度计在20℃恒温条件下,直接测定样品的密度。

3仪器

3.1测量圆筒:

250mL,圆形玻璃量筒;

3.2密度计:

测定范围0.700~1.500g/cm3,每0.001标有刻度,每0.01标有数值刻度;

3.3温度计:

能测量50℃的,分度为0.2℃的温度计;

3.4恒温水浴:

温度可控制在20±0.1℃。

3.5便携式手握密度计:

测定范围0.700~1.000g/cm3,精度为0.001g/cm3。

4分析步骤

4.1把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测量圆筒中,并将测量圆筒放入恒温水浴。

再将密度计(3.2)和温度计一起放入测量圆筒中。

样品的用量应能使密度计(3.2)的下端与测量圆筒底部的距离大于15mm。

4.2当温度计温度恒定于20±0.2℃时,读取密度计(3.2)样品的密度值或将便携式手握密度计探头插入样品直接读取样品的密度值。

5分析结果的表示

取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两次重复测定结果之绝对差应不大于0.002g/cm3,测定结果应精确至0.001g/cm3。

 

乙腈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Q/SHQL.12.02.ZH.0105—2001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含量大于0.005%的工业用乙腈产品。

2方法提要

液体样品气化后通过色谱柱,使待测定的水分与其它组分分离,用热导检测器检测,得到水的色谱峰及峰面积,采用外标法定量。

3仪器和试剂

3.1色谱仪:

配有热导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3.2分析天平:

感量0.1mg/格

3.3无水丙烯腈和乙腈:

取优级品的样品(水含量尽量小),加入适量经450oC灼烧4小时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的4A分子筛脱水2~3天。

取上层清液,密封保存待用;

3.4微量注射器:

10μL

4色谱操作条件

4.1色谱柱:

2m×φ3mm不锈钢柱,内装

上试401或402有机载体(80~100目),

使用前在200℃氮气流中老化24小时;

4.2柱箱温度:

110~150℃;

汽化室温度:

150~200℃;

检测器温度:

150~200℃;

4.3热导检测器(TCD)桥流:

100~150mA;

4.4载气(氢气)流量:

20~50mL/min;1.空气;2.水;3.丙烯腈和乙腈

4.5在上述条件下的典型色谱图见右图:

水分测定色谱图

5分析步骤

5.1校正因子的测定:

用25mL容量瓶,称取约15g无水样品(2.1)(精确至0.0001g),然后加入水约0.04g(40μL)(精确至0.0001g),充分混匀。

然后根据选定的色谱条件,调整仪器达稳定状态后,分别进无水和加水样品1~5μL,按正确步骤进行色谱分析。

根据水分的峰面积,按下式计算水分的校正因子。

C水(%)=(M水/M总)×100

f水=C水/(A水-A0)

式中:

C水——外标样中加入的水的重量百分比浓度,%;

M水——外标样中加入的水的重量,g;

M总——外标样的总重量,g。

f水——水的校正因子;

A水——外标样水峰总面积;

A0——无水丙烯腈(或乙腈)中水峰面积;

5.2样品的测定

按与5.1测定水的外标校正因子的同样条件对样品进行色谱分析,在测得水分的峰面积后,按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

6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6.1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分含量X(%)按下式计算:

X=f×A(此计算一般由数据处理机来完成)

式中:

f——水的校正因子。

A——样品中水的峰面积。

6.2取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两次重复测定结果之绝对差应不大于其平均值的10%,结果应精确至0.01%。

 

乙腈产品纯度及有机杂质的测定

Q/SHQL.12.02.ZH.0122—2001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适用于测定丙酮、丙烯腈含量大于0.0010%,重组分(包括丙腈)含量大于0.0100%且纯度大于98.0%以上的工业用乙腈产品。

2方法提要

液体样品气化后通过色谱柱,使待测定的组分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在数据处理系统

上得到各组分的色谱峰及峰面积,采用内标法定量计算各有机杂质的含量。

乙腈纯度用差减法求得。

3仪器和试剂

3.1气相色谱仪:

配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3.2丙烯腈:

色谱纯或能获得的最优产品;

3.3丙酮:

色谱纯;

3.4丙腈:

色谱纯;

3.5丁酮:

3.6分析天平:

感量0.1mg/格;

3.7微量注射器:

10μL,100μL。

4分析步骤

4.1色谱操作条件

4.1.1色谱柱:

50m×φ0.32mm石英弹性毛细管

柱,内涂FFAP键合固定相,液膜厚度0.52μm。

使用前在200℃氮气流中老化24小时以上。

4.1.2温度控制

柱温(程序升温):

60℃恒温13.5min,

以50℃/min升至160℃恒温10min,以

40℃/min升至220℃恒温10min;

汽化室温度:

200℃;

检测器温度:

200℃;

4.1.3气体流速控制

载气(N2)流量:

1.0mL/min;

氢气流量:

30mL/min

空气流量:

300mL/min:

1.乙腈;2.丙酮;3.丙烯腈;4.丙烯醇;4.丙腈

4.1.4在上述条件下的典型色谱图见右图。

乙腈中微量有机杂质测定色谱图

4.2校正因子的测定

4.2.1乙腈中微量有机杂质内标的配制

用一个50mL容量瓶,称取40g乙腈纯样(精确至0.0001g),然后再加入丁酮0.008g,丙酮0.004g和丙烯腈0.008g及丙腈0.08g(均精确至0.0001g),充分混匀。

4.2.2校正因子的计算

根据选定的色谱条件,调整仪器达稳定状态后,进标准样1~2μL按正确步骤进行色谱分析。

根据各组分的峰面积,按下式计算各组分的校正因子。

As×Mi

fi=———

Ai×Ms

式中:

fi——组分i的校正因子(其他重组分的校正因子按丙腈计)

As——内标物的峰面积;

Mi——内标加入组分i的质量(实际重量×质量百分含量),g;

Ms——内标物的质量(实际重量×质量百分含量),g;

Ai——组分i的峰面积

 

4.3样品的测定

用一个50mL容量瓶,称取40g样品(精确至0.0001g),然后再加入无水乙醇0.008g,按4.2测试校正因子同样条件对样品进行色谱分析,在测得各组分的峰面积后,按内标法进行定量计算。

4.4注释

以色谱检查丙烯腈或乙腈纯样时,如发现含有足以影响准确测定校正因子的微量有机杂质时,则可以反复注入与本方法进样量相同体积的纯样品,以测得该纯样品中各组分的平均峰面积。

然后在计算校正因子时,应事先在相应的组分峰面积中扣除上述平均峰面积,以得到准确的校正因子。

5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5.1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有机杂质i的含量Xi(%)按下式计算(此计算一般由数据处理机来完成):

Ai×fi×Ms

Xi=——————

As×M

式中:

fi——被测组分的校正因子;

Ai——被测组分的峰面积;

Ms——内标物的质量(实际重量×质量百分含量),g;

As——内标物的峰面积;

Ms——样品的质量,g。

5.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乙腈纯度X(%)按下式计算:

X=100.00-(X1+X2+X3+X4+X5+X6)

式中:

X1——有机杂质总量(包括丙酮、丙烯腈、重组分),%;

X2——水分含量,%;

X3——酸度,%;

X4——氢氰酸含量,%;

X5——氨含量,%;

X6——铜和铁的含量,%。

5.3取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

有机杂质每一组分两次重复测定结果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0%,结果应精确至0.0001%;乙腈纯度的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其平均值的0.1%,结果应精确至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