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美术的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887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美术的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西方美术的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西方美术的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西方美术的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西方美术的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方美术的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docx

《中西方美术的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美术的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方美术的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docx

中西方美术的最明显最重要的差异

 

中西方美术差异

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

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

绘画风格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整个社会所形成的文化底蕴也同时反哺给了绘画。

举例来说,从建筑上来说,人文,天气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艺都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是巴洛克风格,每个地方都有些细微的变化。

西方人文在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波澜起伏,海纳百川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功不在风格多少,而在于这一风气带动了人们的思想,不段的创新;反观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迫使人们在一定框架中,不对君王,只对青山绿水,千年时间造就了中国画的辉煌,但也限制了中国绘画新时代的发展。

当然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工笔绘画,在一定意义上也偏重了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工笔建筑要稍少一些)。

绘画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毛笔,纸张,绘画颜料可谓独树一帜,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当然整个当时西方社会的工艺水平也是很高的。

 

康定斯基把音乐视觉化,

基里柯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幻觉结合既真实又荒诞的古怪场景

培根把人性的内心脆弱挖掘出来内心真实感

 

毕加索立体主义代表创造力无限虽然很有名,但还是不得不提

马蒂斯,野兽派代表

梵高饱含着生命与激情,

莫奈印象派代表,打破传统以宗教题材为主的“咖啡色”开始描写自然风景

修拉揉和的点画法,其中蕴藏着科学的色彩原理。

这都是比较有特点的,希望你能够喜欢。

还有像达利,康定斯基等也很有特点

 

1.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西方绘画主要讲究形的要求.

2.作画方法,中国画讲究"默写"即获取素材之后回房作画,西方讲究写生.

3.观察方法,中国画讲究在游玩中无意中获取素材,而西方讲究刻意的取景.

4.构图,中国画讲究留白,而西方绘画出现留白则视为画面不完整.

5.透视,中国画为散点透视,西方绘画为焦点透视.

6.诗书画印的利用,中国画里诗书画印为一体,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绘画没有此论.

从16世纪开始整理----------------------------------

西方美术史

近代美术(公元15世纪~公元19世纪)

U2巴洛克与洛可可美术

1.巴洛克美术(baroque)17th盛行葡萄牙语“不合常规的特别是那些外形有疵点的珍珠”隐含有贬抑之色彩

意大利|

彼德的受难》《召唤圣马太》拉卡瓦乔《圣母之死》《基督的埋葬》《圣

彼得大教堂广场》德丽莎的幻觉》《圣贝尔尼尼《圣

荷兰|

哈尔斯《吉普赛女郎》

伦勃朗《夜巡图》《杜普老师的解剖课》

维米尔《读信的少女》

弗兰德斯|

代克《查理一世像》凡

西班牙|

委拉斯开兹(velasquvz)《教皇英洛森十世》《纺织女》

格列柯《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

牟利罗《吃甜瓜与吃葡萄的孩子》

2.洛可可美术法语“贝壳形”法国大革命前置园林中用以装饰店堂的嶙峋的假山石。

原为对洛可可艺术纤细温柔的嘲笑和鄙视,所以时而称之为洛可可时而称之为“蓬芭杜式”

法国|

华多(wedau)《爱情岛朝圣》

布歇《浴后的狄安娜》

弗拉戈纳尔《秋千》

夏尔丹《餐桌上的厨具》《苏比士别墅》

英国|

庚斯博罗《蓝衣少年》

巴洛克在艺术的语言上,多采用具有强烈运动感的波状曲线,波径的幅度达,色彩厚重热烈。

力求使建筑、绘画、雕刻、融为一体,造成一种具有幻觉和神秘感的天地。

洛可可在艺术语言上,多采用委婉的波状曲线,波经的幅度比巴洛克笑,室内装饰多以贝克、藤蔓、卷叶和花卉为主题。

喜用青、黄和娇嫩的色调,造成一种现实人间的生活享受。

哈尔斯、法国的夏尔丹、西班牙的牟利罗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

不过总的来说,巴洛克仍然是维护教权和王权,反宗教改革和炫耀皇家贵族威严的艺术,洛可可仍然是皇家贵族享乐的案情说爱的艺术。

巴洛克和洛可可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上流社会审美趣味的反映,但艺术手法和技巧却非上层社会所专有,同样可用来反映普通人民的生活,意大利的卡拉瓦乔、荷兰的弗朗斯

U3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

1.学院派的基本特征:

重规范重典雅重传统重技巧

2.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美术特征

新古典主义美术特征:

重古代重理性重道德重格律重宫廷

法国|

普桑《阿卡迪亚的牧人》

大卫(新古典主义两位大师)《贺拉斯兄弟的宣誓》

安格尔(新古典主义两位大师)《泉》

U4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

1.浪漫主义(romanticism)美术:

作为一种美学思想,浪漫主义强调主观、个性、感情和非理性。

作为艺术发展历史的概念,它是对古典主义所持的常理和冷漠的说教,是对严谨、规范、自觉的否定和破坏。

基本特征:

重中古重自然重感情重形式重对比

法国|

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希阿岛的屠杀》

西班牙|

戈雅《1808年5月3日午夜的枪杀》

2.现实主义(realism)美术特征:

重现实重科学重客观重批判

法国|

库尔培《石工》《奥尔南的葬礼》

米勒《拾穗》《晚钟》

杜米埃《三等车厢》

俄罗斯|

克拉姆斯柯依“巡回展览协会”-打破了当时美术展览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展览的格局,不断到外省展出,因而被称为“巡回展览画派”主张是坚持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的艺术思想,反对俄罗斯艺术上的西欧化,强调民族特点。

以反映本国人民的生活与苦难为己任,坚持民主主义的现实主义精神。

列宾《伏尔加河纤夫》

苏里柯夫《近卫兵行刑的早晨》

希施金(巡回画派创始人之一)

列维坦

U5印象主义与新印象主义美术

日出》被一位保守的记者借用嘲讽,称这次画展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

注重绘画中对光的研究表现。

摒弃了从16th以来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1.印象主义美术(impressionism):

印象主义在1860th-1870th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锋芒直指反对古典画派和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名字的由来是源于1874年莫奈的展品《印象

印象主义美术特征:

重外光重瞬间重视觉重气氛

法国|

马内《浴》《奥林匹亚》

雷诺阿

德加《歌舞团芭蕾舞学校的舞蹈课》

睡莲》日出》《池塘莫奈《印象

美国|

惠斯勒《艺术家母亲的肖像》

2.新印象主义美术(newimpressionism):

这个名称,表示是最近的而且是改造和革新过的印象主义

特征:

重科学重和谐重理性

修拉《大杰特岛的星期天下午》

现代美术(公元20世纪)

U1现代美术的前奏

3.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即是印象派之后背离了印象派风格的艺术流派,一般指塞尚、高更、梵高、劳特累克和雷东等人的绘画。

塞尚、梵高、高更

纳比派(nabi)

波纳尔、维亚尔

U2现代美术中的现代主义美术

一战前

东根、鲁奥、雅弗林斯基等。

1.野兽派(Fauvism):

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第一个现代主义画派。

1905年,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在象征派大师莫罗画室中学习的青年,送作品参加巴黎的“秋季沙龙”展出。

这些作品大多色彩旷野、笔触飞扬、形象怪异,使观众们大吃一惊,顿时轰动了巴黎。

当时有位评论家比喻这批作品像一群野兽正在吞食那些温文尔雅学院派美术,从此“野兽派”之名传播开来。

这些画家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色彩,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解放成为他们的共识和行动宗旨。

其实他们既无明确纲领,也无严密组织,只是在野兽派这个名称下的一个多派系的松散组织。

野兽派绘画运动在1905年至1906年形成高潮,顶峰期很短,但对后来的现代派艺术,尤其是德国的表现主义影响极大。

之后他们各自的作品不再出现相同的面貌,野兽派也就自行解体。

代表画家有马蒂斯、德兰、杜飞、弗拉芒克、凡

马蒂斯、弗拉芒克、德兰、

2.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

蒙克、克里姆特、凯尔希纳

3.立体主义: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

勃拉克

4.未来主义(futurism):

巴拉、波丘尼

5.达达主义(dadaism):

Q》OOH杜尚《下楼梯的裸女》《L

两次大战之间

1.超现实主义(superrealism)

达利《记忆的持续性》

恩斯特、马格丽特、米罗

2.抽象主义

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克利

罗德凡4.包豪斯:

格罗皮乌斯、米斯

二战之后

1.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ssionism):

50年代第一个出现于美国的重要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和艺术思潮。

继承了从凡高到超现实主义追求艺术的抽象化,直接性,自动性和表现潜意识的自我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它强调作者行动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位置。

其中已经孕育着以创作者的行为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因素。

抽象表现主义思潮适应了二战后美国人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要求。

戈尔基库宁、纽曼、路易斯、波洛克、德

2.极少主义(minimalism):

发端于抽象主义,又反叛于抽象表现主义

3.波普艺术(popart):

波普一词(pop)含通俗、大众、流行之意,这是由英国艺术评论家阿劳威提出的,他在给利用大众影像为内容的美术命名时所作的一个统称,后来被评论界所接受而广泛采用。

劳申柏、沃霍尔

4.照相写实主义:

6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大量抽象作品使人感到厌倦,于是一部分从事波普艺术的画家转向残酷似而逼真的对现实的复制,这显然是朝保守回流。

克洛斯、汉森、

5.欧普艺术(opart):

欧普艺术为光效艺术之简称,是60年代同波普艺术一同发展起来的,但较晚才获得社会的注意。

它植根于抽象主义艺术,是由抽象主义发展起来的新图式。

一般通过静态色彩图案,使观众产生错觉、旋动、发光等视觉效果。

是抽象美术在幻觉上的新发展。

瓦萨莱利

6.概念艺术(Conceptualart):

科苏恩

8.大地艺术:

克里斯托

 

中西美术比较

由于中国传统美术自成体系和中华民族特定的审美意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美术理论和西方美术理论有一定差异。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理论形态上看,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多为感受性和经验性的评议,多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品评,进而涉及作者的个性品格;西方美术理论的理论性较强,多是侧重作品形式的抽象分析和阐释。

②从哲学基础上看,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崇尚和谐、中正,其范畴多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形与神、情与理、虚与实、刚与柔、正与奇等;西方美术理论,偏重从科学的角度寻究造型艺术形式美的依据,从而,其传统的理论一直以模仿说为主导,并产生了透视学、艺术解剖学、色彩学等学科。

西方现代美术理论因强调个性和意志的自由,而有极端化和绝对化的倾向。

③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中国美术理论注重美术同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注重美术的社会功能;西方美术理论更多地强调对作品形式美的自由观照,强调美术的无利害和非功利性。

当然,这种比较只是从整体上相对而言,随着中西美术交流和文化相互影响的加强,中西美术理论也相互产生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相互吸收和融合现象。

然而,与此同时,在理论上所表现的差异增大和多元化倾向也更加明显。

[编辑本段]评价展望

由于美术理论是美术实践(创作和欣赏)的科学总结,所以,不管创作者是否承认和意识到,它对美术实践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具有指导的意义。

美术理论对美术实践作用的积极与否、或大或小,取决于本身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因此,美术理论的研究必须采用当代科学的研究方法。

自从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引入到美术研究中以来,中国美术理论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它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由于美术实践的多元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并且总是在不断地发展,所以,美术理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独尊一说和凝固不变的。

美术理论和美术实践的关系在发展中不断得到调整,以改变不适应的关系,但每当旧的矛盾解决了,同时又产生新的矛盾,二者总是处于这样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和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在传统美术发生变革、传统美术观念不断更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美术理论也面临挑战,行将开始重大的变革,诸如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变更、美术价值观念的转化等。

只有这样,才能与美术实践以及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美术理论也可以是美学、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同美学、文艺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

20世纪以来,美学和文艺学在思辨性的道路上进展甚微,正在从对一些具体艺术门类的探索中取得新的进展。

美术理论的深入研究为美学、文艺学提供了有益的内容。

与此同时,美术理论也获益于美学、文艺学的发展,而别开生面,如从审美的角度进行研究,使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作比较等。

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美术理论自身的觉醒和自身价值的加强,中国美术理论将出现由愈来愈强的独特性、科学性、严整性和丰富性所构成的空前繁荣。

 

20世纪西方艺术最大的特点,

  一是对传统的借鉴打破了民族、地区、国家、时间等人为的或自然的障碍而更具世界;

  

二是各门类艺术之间相互影响更趋密切,例如,美术创作借鉴了电影和摄影手法,借鉴了文学中的意识流,试图把音乐的抽象性移植到绘画中等等,这些都明显地带有实验性。

任美术内部,各种形式也相互借鉴、融合,以致一些传统的分类和观念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9世纪末的象征主义为20世纪各种艺术倾向打下了基础。

但188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艺术家已属于20世纪的年轻一代,他们不再同情世纪末的情趣。

20世纪西方进入了个性化的时代,强调个性和内省反思是社会的和个人的价值判断的立足点。

"反传统"成为这个世纪艺术的主流。

各种"主义"和"运动"就是由所谓前卫的年轻一代艺术家发动的。

他们的创作更深地卷入到艺术家的个人世界之中,更强烈地表现他们的个性。

因此20世纪西方艺术更倾向多样化,更具多变性和主观随意性。

1:

表现主义

  20世纪西方艺术的基本面貌可以概括为情绪表现、构成反艺术、潜意识、模拟等类型,也可以归纳为抽象和表现这两个相互对峙的倾向,或许在这两极之间还可以增添第三个倾向,即抽象表现的倾向。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三个倾向已具雏形,这就是当时引导潮流的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旨在表达情感体验和精神价值,而不在乎记录视觉印象。

20世纪头十年,在莱茵河两边形成了不同的表现主义势力范围,其中心分别在世界文化之都巴黎、德国北部的德累斯顿和南部的慕尼黑,其核心团体依次是野兽派、桥社和青骑士。

(1)野兽派

  20世纪初到一次大战爆发,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云集巴黎,形成了一些自觉的前卫派艺术运动,野兽派是其中的第一个。

1905年在巴黎的秋季沙龙中,马蒂斯、德兰、弗拉曼克等画家的作品同展于一室,他们强烈的色彩、过度的变形引起了评论家沃克塞勒的批评,他称他们为"一群野兽",野兽派由此得名。

虽然野兽派没有明确的纲领,但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用色鲜明强烈,笔触突出有力,对构图、题材、形体的处理带主观随意性,画面大多具有装饰性等。

从1905年起,野兽主义已成为一种受到尊重的风格,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被视为当然的领袖,代表作为《带绿色条纹的肖像》(1905)。

大约在1909年到1910年,两幅巨型油画《音乐》和《舞蹈》标志着马蒂斯早期创作的顶峰。

20世纪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是德国,与法国的野兽派相比,德国表现主义对题材倾注了更强烈的感情,而法国人相对而言较为理性,他们更关心绘画的形式结构。

德国表现主义最典型的代表可归纳为两个团体,一个是1905年创于德累斯顿的桥社,另一个是1911年从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派生出来的青骑士。

(2)桥社

  桥社是由在德累斯顿学习建筑的四个学生组建的,这是一个松散的年轻画家团体,为首的有基希纳、黑克尔等人。

不久后参加桥社活动的重要画家还有诺尔德。

桥社画家热衷于木刻和石版画显然是受到了蒙克的影响。

桥社画家中数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ErnstLudwig

Kirchner,1880--1938)最有才气,他的作品最具有力度。

如《艺术家与他的模特》(1909)一画。

(3)青骑士

  除了德累斯顿和柏林以外,慕尼黑也是德国主要的艺术中心。

l911年在这里产生了青骑士团体。

这是由定居慕尼黑的俄国人康定斯基和另外两个年轻的德国画家马克和麦克共同创立的。

与桥社艺术家不同,青骑士画家没有形成共同的风格,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信念:

追求艺术中的精神。

他们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可见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用抽象的抒情语言给这种内在精神以可见的形和色,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

与桥社相比,青骑士更为开放,更具有国际化倾向。

青骑士在l911年的展览,吸引了德劳内和亨利·卢梭以及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Amold

Schoenberg)等,在1912年的展览,又吸引了克利(Paul

Klee,1879--1940)等艺术家参加。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是青骑士的精神领袖,他的一生对20世纪的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非常熟悉欧洲各种思潮,对哲学、宗教、诗歌和音乐极感兴趣,他试图通过艺术把理性和非理性统一起来。

他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创造一幅非具象的画,但这种画不是简单的图案或装饰。

那么它应取什么样的形式,具有什么样的含义呢?

为了创造一种独立的抽象的绘画语言,他探索各种艺术共同的精神基础,试验声音与色彩的等价物,希望实现一种既有生理作用又有心理作用的感觉形式,见《即兴30》(1913)。

他的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1911)和论文《论形式问题》(1911)已成为抽象艺术的重要文献。

桥社和青骑士等德国表现主义的联合影响,与立体主义一起,成为20世纪艺术最持久的力量。

2:

立体主义

  从1907年到1914年,立体主义运动是视觉艺术中一场最彻底的革命,它的意义在于空间处理的新观念,它实际上是主宰20世纪艺术中抽象的和非具象的绘画流派的直接源泉。

与表现主义风格的浪漫特性相比较,立体主义风格可以说是古典的和形式主义的。

(1)代表人物

  立体主义的起因是两个年轻画家毕加索和布拉克对塞尚画中发现的某些实验加以理性的研究。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的《阿维尼翁的少女们》(1906--1907,)标志着立体主义的起点。

这幅杰作的主要贡献在于明确打破了传统透视这面镜子,创造了一种异质空间,使从不同视点同时观看对象成为可能。

这幅画虽然包含了立体主义的风格因素,但严格地说,它还不是一幅立体主义的绘画。

当年轻的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见到这幅画时,决定了自己一生要走的道路,而且他对塞尚作品所暗示的新观念的理解比毕加索更为完整。

1908年夏天,布拉克和毕加索开始以风景画来探索自然外貌背后的几何形式,布拉克的《埃斯塔克的树林》(1908)就是其中一例。

画中规则的自然形式如此显眼,以致批评家路易斯·沃克塞勒把这种风景画描述为由"小立方体"组成,立体主义由此得名。

毕加索和布拉克的共同努力把对绘画空间和形式的革新推向了合乎逻辑的结果。

在毕加索的《弹曼陀林的女子》(1910)和布拉克的《曼陀林》(1909--1910)中,虽然人或物的形象仍依稀可见,但已开始消融到图画之中。

一方面对形体多视点的分面处理具有"分析"的特点,另一方面形体扩散到周围空间,以致体积和空间形成连续的整体,又带有"综合"的倾向,这使人想到柏格森生命之流的概念和爱因斯坦对物体固体性的否定。

至此空间已真正成为绘画的一个组成要素,布拉克和毕加索给空间以同样的色彩、肌理、实体感,如同物质对象一样。

空间已不再是惰性的、消极的虚无,而是积极的、充实的实在。

从1907年至lgU年,立体主义主要特征是,打散形体,再接几何图形将它们重新组合于画面上。

因此,通常把这个时期的立体主义称为"分析立体主义"。

1911年末,毕加索和布拉克已使立体主义面临戏剧性选择的时刻。

为了与他们画中不断增加的抽象性抗衡,他们引进了一种新的补偿因素,如把客观物体本身引入画中,或添加一颗画得很逼真的钉子,或描摹的字迹,或有木纹的碎片,从而与画面主体形成不同的参照。

由于这个时期的立体主义旨在将表现具象的物体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在一起,所以被称为"综合立体主义"。

如毕加索的《藤椅上的静物》(1912)

(2)立体主义运动

  1917年卡恩韦勒开办了一个画廊,以后成为立体主义发展的中心。

次年,在蒙马特成立了一个画家和诗人的团体,这个团体就是所谓的"洗衣船"集团。

除了布拉克和毕加索外,先后加人的还有诗人和艺评家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1880--1918)、画家胡安·格里斯(Juan

Gris,1887--1927)、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eger,1881--195)、罗贝尔·德劳奈(Roben

Delaunay,1885--1941)等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画家是莱热和德劳奈。

莱热更关心当代生活的工艺技术方面,特别是机器,以及现代建筑、电影、戏剧和广告艺术。

他认为机器不仅从审美上讲是人的最成功的创造,而且也是最有意义的创造。

他的《林中裸体》(1901--1910)中,人体被简化为机器般圆管形状;他的另一幅作品《城市》(1919)也作如是处理,这种风格被称为机械立体主义。

德劳奈以选择埃菲尔铁塔为题材而出名。

他的《铁塔》(1910--1911)的特点在于把巴黎不同地区的房屋,不同时间的景象,同时收集到塔身之下和四周,而且改变了毕加索和布拉克的单调色彩。

他早期的抽象绘画基本上是光的绘画,光是一切生命与能量的源泉,也是色彩的源泉。

他认为色彩既是形式又是主题,注重对比色域的有节奏的相互作用。

  在1912年至1913年间,他画了一系列以色轮为基础的名为《圆盘》的油画。

这些画可以称得上最早的完全非具象的绘画。

德劳奈这种同时性和引进色彩的风格又称为奥弗斯立体主义。

阿波利奈尔称奥弗斯主义在描绘新的结构时,不是根据来自视觉领域的因素,而是根据艺术家本人所创造的因素。

这种作品给人一种纯粹的审美乐趣。

立体主义雕塑始于1909年毕加素的青铜雕塑《女头像》,这件作品清楚地显示出与非洲土著作品的联系。

属于立体主义风格的雕塑家还有亚历山大·阿尔奇片科(Alexander

Archipenko,1887--1964)和雅克·利普契兹(Jacques1887--1927)、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eger,1881--195)、罗贝尔·德劳奈(Roben

Delaunay,1885--1941)等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画家是莱热和德劳奈。

莱热更关心当代生活的工艺技术方面,特别是机器,以及现代建筑、电影、戏剧和广告艺术。

他认为机器不仅从审美上讲是人的最成功的创造,而且也是最有意义的创造。

他的《林中裸体》(1901--1910)中,人体被简化为机器般圆管形状;他的另一幅作品《城市》(1919)也作如是处理,这种风格被称为机械立体主义。

德劳奈以选择埃菲尔铁塔为题材而出名。

他的《铁塔》(1910--1911)的特点在于把巴黎不同地区的房屋,不同时间的景象,同时收集到塔身之下和四周,而且改变了毕加索和布拉克的单调色彩。

他早期的抽象绘画基本上是光的绘画,光是一切生命与能量的源泉,也是色彩的源泉。

他认为色彩既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