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676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docx

《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docx

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

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

 司法考试两年的一些经验分享

 

我一直犹豫是否需要写这篇文章,毕竟本人文字功底有限,也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和让人回味悠长的词句,有的只是这司法考试两年时间里面自己最深刻的切身体会。

没期待这篇文章弄产生多大的效果,只是希望各位同学读完这边文章以后能多少有点收获,在回复里留下点足迹就是编者最大的快乐。

  一、情况介绍

  我读的是大专非法学专业,大学期间虚度了1年时光后参加自学考试,2011年取得本科学历,也在当年参加司法考试,以356分成绩落败。

第二年6月辞掉工作毅然再战一年,以407分通过当年的司法考试。

我一直认为能通过司法考试,并不是因为我的法学功底有多么深厚,但我的和记忆力还是不错的,我个人觉得努力+运气+方法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我看到一些说1个月过司考的,2星期过司考的,我并不怀疑这些人的真实存在,但毕竟属于少数。

像我这种平庸的大多数也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下功夫。

不知大家是否有跟我一样的“考霸”经历,司法、国考、省考、建筑、环境监测.....,不知大家是否也有过跟我一样的迷茫?

在现在这个社会,确实是你不迷茫,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出来混的,其实好多考试相信大家都是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做的,没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学习和复习策略,也没有一个势在必得的“目标”,我做事情是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绝,确定了,我会选择跪着也要走下去,相信大家都没有我这样的“疯狂”,并且我都是不报什么培训班的在,都是靠自己苦下功夫通过考试的,帖子中也有提到我的记忆理解都比较好,特别是阅读能力,我现在有将近35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读,所以复习效率自然是不用说,提醒一下大家,面对这么多的考试以及当今社会这么大的压力,不提高学习的效率真的是步步维艰,给大家推荐个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对于时间不够用,效率低的同学特别适用,本人切身体验,没用不会推荐,学习掌握了,基本上等于成功了一半,针对司考这样考点一千三百多个,基本上每个地方都需要详细记忆的考试来说再适合不过,建议练上30小时足矣。

已经给大家找好了下载的地址,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请直接点击这里下载。

同时在这里也希望大家找准自己的目标,把时间和经历用在关键的地方,另外有一个很好的练习软件,这几年考过的同事反应不错,也给大家推荐下,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请直接点击这里下载。

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记得好好学习,只有自己能帮助自己。

祝愿每一位有梦想的同学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帮大家祈福!

加油!

  二、学习进度过程

  我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拟定一个整体的学习计划,我只是每个月拟定了月计划。

因为我觉得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都会左右到自己整体的计划的执行。

如果拘泥于整体的学习计划不能有的放矢

没信心,越做越错,后来索性不做了。

为了适应考试的节奏,将历年真题又做了一遍。

边听以往的录音边看课件将第一阶段的课程复习一遍。

最后1周时间里面,基本已经什么都看不进去了,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只好逼着自己将以往做的课件笔记拿出来看,整个人已接近崩溃的边缘。

  最后阶段用了1天时间复习了经济法,1天时间复习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没看过法制史,其余大多数时间是在做真题和看自己写的笔记。

  三、学习方法

  1、关于各部门法的一些分析

  我认为要想考的好,必须对你要考的部门法的出题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下面是我对各部门法的一些浅显的理解,希望对各位同学安排学习时间有一定的帮助:

  

(1)民法:

据我理解民法目前出题越来越偏,考题深度也越来越难,就2012年的卷四的那道大题就可以知道,考完以后我一直纠结那道题目好几个晚上都睡不好,所以我认为以后民法出题会直接考查法条的题目会越来越少,集中考查考生的民法理论功底如何,所以学习民法总论部分是学好民法的关键,钟秀勇老师的课件我个人认为是复习民法总论部分最有用处的;

  

(2)刑法:

刑法部分我个人认为和以往变化不太大,总论部分和分论部分分值比例都差不多,但以拿分难度来说,分论部分更好拿分,只要掌握各个犯罪的基本特征然后往里面一套基本上拿分没问题。

2013年我估计贪污罪这类公职类犯罪会大考特考,毕竟这也和十八大的目标相符嘛。

  (3)行政法:

这个法确实让很多人伤透了脑筋,我也是,所以我花了很大力气去学习。

我认为要学好行政法,必须要先理清他的整体框架,然后一个萝卜一个坑将知识点往各框架里面填,才不会弄混。

而且要善于做比较,因为行政法的主体、许可、处罚等里面有非常多相似的知识点,一不小心就会弄混了,所以必须要理清,切记不要因为繁琐而放弃。

  (4)三大诉讼法:

三大诉讼法虽然看起来非常繁琐,知识点很多,但是只要你看过历年的真题就知道,考查三大诉讼法都是以法条的表面意思为主,比实体法要好拿分很多。

  (5)三国法:

三国法和三大诉讼法都有共同特点,就是都以考查法条为主。

而且三国法还关注当今的国际时事热点问题,只要多关注国际间的新闻报道,考试的时候总会出现几道相关的题目,不同的只是将相关国家的名字改成甲、乙、丙国。

所以三国法是我卷一提分的关键。

  (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011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卷四部分扩大到卷一至卷三都有,分数提高了不少,不少人纷纷抱怨说考太难了,其实我觉得不然。

你看这两年的考题就可以知道其实卷一至卷三考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题目是最好拿分的,他考试的方式不过是将部门法在实践生活中如何体现,然后再扣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帽子,只要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属性全面理解后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不需要进行其他推理。

另外,有时间多看看中央新闻报道,里面有许多宣扬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报道,可以为你写卷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那道大题提供不少的素材。

  2、司考笔记

  杨艳霞老师说要将书读薄,所以我一直坚持一个习惯就是在看书过程中或者在做题过程中将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记在一个本子上,久而久之这个本子上记下来的都是我的知识盲区,在考试的最后的1个星期,我基本上都是在看这本笔记,事实证明这确实非常有用,通过看自己记下来的笔记我起码捡回了20+分。

  3、培训音频

  许多同学都说,课都听懂了,不过在学法网司考题库一做题就错,我认为这是知识点没掌握清楚,或者说是没记全,学习时间是最大的问题。

我觉得其实可以充分利用各个空余时间,包括搭公交车的时间,中午在不影响休息的空余时间等,来重复听一遍以前听过的音频,巩固各个知识点。

我每一次听音频都会有新的发现,有时候还会将一直以来没办法弄懂的知识突然感觉就豁然开朗了。

  4、用归纳的方法写作文

  我一直认为卷四拿分的关键就是要有一个清晰的写作思路,如何才能练就这个清晰的写作思路呢,我想平常多练习写作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将写作过程与司法考试复习相结合起来,那就事半功倍了。

  何谓“用归纳的方法写作文”呢,就是将平常自己所学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而且要将知识点转化为自己写作的内容,有点类似于写一篇内容庞杂的论文,当然要写这种作文要求挺高,而且很费时间所以也只是为各位同学提了个建议而已。

不过就算不写这种类型的作文,也希望各位在考试之前能多写写,理清自己写作的思路和自己的写作时究竟欠缺什么,等做卷四的时候你就会比别人少花很多时间,以至于不会到最后5分钟,还在为最后一道题没写而烦恼。

  5、多练习做卷四

  这个是真正能做到的同学其实很少,很多同学都自以为把卷一至卷三做好就万事大吉了,卷四只是前三卷的书写方式的转变。

我不否认这当中的关系,但是根据以前很多老师所讲(包括以前参与过卷四评分的老师)都说卷四是踩点给分,即使你说的再多,认为说理再充分,但是没答到点子上面分数也上不去,所以对于现在时间比较充裕的同学,应该开始对卷四答题思路进行练习较好,先自己做一遍卷四,然后试着从官方答案中了解究竟出题人想要你答到何种程度,在哪个情况下需要深入作答,哪个情况下需要简单回答即可,这也是节约时间的好方法。

  6、做真题

  做真题,相信这个重要性也不需要我多说什么的,但是我认为在考试前2个星期内再做一遍真题其实帮助还是很大的。

因为在考试前几个月也许你已经做过几遍真题,在这之后一直都没再关注了,然后就是被辅导班铺天盖地的冲刺试题所包围着,要知道辅导班的真题很多质量有高有低,很多时候让别人越做越糊涂,而且这些真题的侧重点仅仅是让你了解知识点所在,完全没有真题当中既关注知识点又关注常识的多面性,所以当你习惯了辅导班的冲刺题的解答思路以后,也许你做真题就会走进死胡同里面找不到问题关键的点在哪里。

  7、多写多画

  我其实是想说,做题的时候不要太爱惜自己的书本,不想在书本上写写画画,保存的那么好,难道是为了明年司考做准备吗?

我就是喜欢在自己书本上写写画画的,看到一些比较长的法条,看的似懂非懂,我都会将我理解到得意思写在旁边,写下来了影像就深刻了,等下次突然间豁然开朗的时候,也能立刻找到自己之前错在哪里,怎么会错的,理解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人有种共性就是,做对了忘得快,但是做错了会记住很长的时间,所以用这个方法记住的知识点往往是最牢固的。

  四、相关资料分享:

  我认为资料贵精不贵多,仍凭资料再好,你没时间去消化,那么也只是一件摆设。

所以我12年的司法考试资料主要以辅导班的辅导用书为主,再配以其他考试资料,能完全消化,其实就够了。

太多的辅导资料没看完,反而弄的人心情浮躁,最后可能就可能会说今年没看完资料明年继续吧!

所以我奉劝各位同学不要盲目的跟风买辅导资料,要根据自身情况,找到合适自己的辅导用书。

  1、三大本。

  我一直认为三大本很重要,但是基于12年我的时间有限所以并没有买三大本来复习,如果这次没过我会打算买三大本从头到尾来复习一遍加强自己的理论功底,而且很多考试真题的出题依据都在三大本中有体现。

  2、张能宝历年真题解析。

  这个重要性相信大家比我还清楚,它是我买这么多套真题解析当中,解析最全面的最详细的,在每次听课前把该部门法的练习做一遍,有助于帮你理清考试重点和知道你听课时应该如何侧重。

习惯上网复习的同学千万不要错过学法网司考题库里面的真题和真题下面的评论。

  3、指南针《法律法规汇编》。

  这是我12年考试很重要的装备。

相信很多同学也会有种疑惑就是,相关联的法条分布的很零散,有些在法典当中,有些的司法解释当中,但是自己找起来也很麻烦很浪费时间。

指南针这套就帮我们省下了很多功夫去查法条,它自己就将各部门法之间想关联的法条进行归类,极大的弥补了知识点的缺失。

而且每门部门法开篇就是这个部门法的体系的梳理,对理清这个部门法的框架很有帮助。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里面的练习题要抱着怀疑的心态去做,我发现了很多道练习题的答案都是有问题和争议的。

  4、《最新增补法律法规及重点法条解读》和《新增考点法条精讲与模测》。

  这个由于出版社的原因,所以里面的一些模拟题很有考试的价值,所以抽空要做一做,看一看。

  5、李好明的《司法考试精读笔记》。

  其实这本书对于有深厚的法律功底的同学大可不必买,这本书比较适合没有相关基础的同学打打基础,因为它一本书就200+页已涵盖了全部司法考试的部门法,内容主要是各部门法的大体内容结构,但并不深入探讨里面的知识内涵。

里面最让我觉得精妙的是刑法分论部分,他将各种犯罪的构成和表现形式以及特征按表格形式列了出来,对于当初我学习刑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五、司考相关杂谈

  1、关于团队:

  记得11年的时候考试我并没能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那时候我光顾着自己学习学习,没有跟别的考生进行过任何交流,我想这也许是我11年考试失利的最重要的原因。

12年我叫上了我以前公司的同事一起参加考试,并且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找到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好友,他们为我考试的方式提供了很多建议,最后我们这个小团队5个人全部通过司法考试。

  我认为团队的学习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不明白的题目经过讨论以后印象更加深刻,第二、考试路上不再感到孤独,第三、也为你日后执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2、多关注国家政策、新闻和时事:

  我个人认为司法考试不单单是考查同学们知识掌握程度,也是考查你是否属于一个时刻关心国家,关心时事政治的法律人。

三国法最是最好的证明,只要你关注过国际间的时事新闻,在卷一起码可以捡3、4分。

还有就是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是什么,就可以知道未来国家的政治方针,从而可以推导出司法考试的命题规律。

多看看新闻也可以为你卷四提供许多素材。

  3、体育锻炼:

  司法考试复习是个脑力活,但如果身体跟不上去,就算你复习的再好,在考场上也会因脑部缺氧紧张导致功亏一篑。

所以我在考试前6个月开始坚持每天跑步锻炼身体,即便是复习压力再大也不停息。

  4、关于短信:

  如果考试前接到相关可以提前拿到试题的短信或者在考试过后收到指名道姓的说你没通过考试,让你改分的短信,大可一笑了之。

反正我是收到不少这些短信的,呵呵。

  如果到这里你还在看我写的文章,非常感谢。

目前我已经找到律所,1月9日正式上班,不期望能在这个行业里面赚多少钱,只希望秉持着良心能在这浮华的世界中找到一块栖身的土壤。

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一起交流,互相进步嘛!

提前祝愿各位顺利通过13年的司法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