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新标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531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经济新标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县域经济新标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县域经济新标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县域经济新标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县域经济新标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域经济新标杆.docx

《县域经济新标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经济新标杆.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域经济新标杆.docx

县域经济新标杆

县域经济新标杆

  

  日前,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归纳出了6种类型:

开放带动型、非公有经济推动型、产业聚集型、劳务经济型、工业强县型、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仔细分析以上6种典型的发展类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依据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来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乃是县域经济提升其竞争力的核心。

  特色就是竞争力,县域经济就是要打好“特色经济牌”。

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使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上档次、出效益,从而带动整体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门峡陕县无疑是一个例证,但也是一个例外。

  陕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品有9大类32种,其中煤炭、铝矾土、黄金、矿泉水并称“黑、白、黄、水”四大资源。

  借助于这种资源优势,陕县实现了工业强县。

  例外在于,如果说只通过一种发展类型便可实现县域经济大幅增长的话,陕县无疑站在了更高的高度。

他在提升产业等级、打造循环经济发展、文化资源开发、绿色农业建设等“特色经济牌”上,留下许多经验我们去值得探讨和借鉴。

  多次来陕县进行考察的美中经贸科技总会中国首席代表杨建国先生曾说,陕县多层面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关注。

  当然,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新的经济形势下,走在县域经济前列的陕县下一步迈向何方。

  

  执行“过冬五策”,应对金融危机

  去年以来,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地影响了国际、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给陕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由于国际市场萎缩,陕县的钢板纸、选矿剂等产品出口受阻,出口企业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失。

无独有偶,受到较大影响的还有在陕县占有相当比重的资源性企业。

尤其是氧化铝、电解铝企业受到的冲击十分明显,如“氧化铝价格从3200元降到1850元,铝锭价格倒挂,销价比成本低7000余元。

  经历了经济危机最初的眩晕与不安,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经济形势,并且自我激励,重拾信心。

新年伊始,三门峡市重拳出击推出了“过冬五策”:

产业升级、项目带动、招商引资、政银企联动、企业抱团取暖。

  针对三门峡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措施,陕县也摩拳擦掌,积极应对。

首先为了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陕县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上级政策允许范围内为企业减免税费,减轻企业负担。

其次是帮助企业协调资金,为企业度难关提供资金支持。

其三是优化环境,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措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环境。

  同时,陕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拉动投资,仅去年第四季度陕县就争取到中央新增投资超过5000万元。

“今年我们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强力实施“8755”计划,以农林水、交通、能源、城镇建设、自主创业、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社会事业8个方面为投资重点,争取进入国家和省、市盘子三千万元以上项目达到70个,上亿元项目达到50个,争取国家和省、市扶持资金总量突破5亿元。

”陕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解决金融危机下企业不景气带来的就业问题,陕县还出台了陕县全民创业实施意见,制订了一系列支持和服务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鼓励机关干部带头创业,发动工人、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城镇居民参与创业。

通过项目建设和全民创业拉动投资,扩大内需,促进发展。

  事实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陕县的经济积累了雄厚的基础。

现有工业企业314家,规模以上企业40家,涉及资源开采、机电、建材、化工等行业。

主要工业企业及产品有开曼公司100万吨氧化铝、锦荣公司200万吨干法水泥、捷马公司双20万吨烧碱和PVC、骏通公司1万辆汽车、威尔特公司6万吨棉浆粕、惠能公司2×15万千瓦热电、恒康公司12万吨电解铝、新华联黄金矿业公司200T/日选矿等。

2008年,陕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6.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0%以上来自于工业。

  但是陕县也面临着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的问题。

为了促进产业升级,陕县实施了两个重点一起抓的措施:

一个是抓好引导企业抓好技术改造。

这次金融危机,对工业企业的影响较大,但也是“危”中有“机”,对于那些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来说,就是一次抓技改、促升级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支持企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落后的生产能力,引进新技术,购置新设备,开发新产品,为经济回暖扩大生产备足后劲。

第二个是大力开拓新产业。

陕县煤、铝资源丰富,主要产业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

近年来,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先后发展了机械制造、建材、新能源利用、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建成了骏通公司1万辆汽车制造、宏基机械制造、华意机械加工、锦荣水泥、大唐风力发电、缘份果汁、恒康铝业、方泰铝箔等一批项目,形成了煤电铝、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产业链,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为陕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以循环经济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作为一个工业大县,陕县一直把循环经济发展作为推动节约型社会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强力实施。

尤其是近年来,陕县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形成了资源循环链。

充分发挥地下煤铝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了煤铝开采―煤发电―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的煤电铝循环链,“下一步我们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速度发展,争取把我县打造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铝工业基地。

”陕县发改委一位负责人说。

二是形成了产业循环链。

利用煤铝产业中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建成了多家煤矸石、粉煤灰烧结砖项目,全部替代了粘土砖。

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供企业二次使用。

三是形成了产品循环链。

陕县利用自身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盐化工,主要产品为烧碱和氯气,利用烧碱和氯气发展PVC、氧化铝等,根据规划,下一步陕县还将再往下循环发展双甘磷、草甘磷、单晶硅、多晶硅等,形成产品的上下延伸循环。

同时,利用农业秸杆、树枝生产板材,在农村大力推广“牧―沼―果”、“牧―沼―菜”等循环利用模式。

据估算,全县循环经济项目年可实现产值8.5亿元,实现利润1亿余元。

  

  紧抓金三角协作区发展机遇

  近年来,地缘、亲缘、文缘相近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设想被提出来,并在逐渐变为现实。

无疑,这位处于金三角中心地带的陕县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陕县从东、西、南三面环抱三门峡市区,位于“黄河金三角”的中心地带。

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310国道横贯东西,209国道和即将建设的运三铁路、三淅高速纵连南北,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为了抓好这次机遇,促进陕县经济跨越式发展,陕县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三门峡市的工作决策。

一方面认真研究三省四市的优势和产业,积极调整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

努力将自己的优势资源、优势项目推介出去,把别人的优势资源、优势项目吸引进来,形成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经济协作体,互相带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省四市联合打造综合试验区,三门峡市必将出台一系列区域协作发展的新政策,我们要学习好、研究好这些政策,结合我县实际,把政策用好、用活、用足,加快我县发展步伐。

”陕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同时,为了加强区域协作,陕县立足实际,突出本地产业特色,并上下延伸,形成互补。

并计划在坚持抓好原有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挥陕县的地理优势,构筑现代物流网络,建设区域物流基地,努力打造三省四市物流集散中心。

  如今,工业园区化、园区规模化已成为当前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集约化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陕县从2007年开始发展工业园区,一方面加大投入,建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项目入驻园区创造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建立好的机制,建立了“一个园区,一名领导挂帅,一套工作班子,边建设,边招商,综合协调,全程服务”的工作机制。

同时按照园区规划,不断推出成熟项目,发布推介,招徕客商,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园区外工业企业向园区转移。

  短短几年来,陕县先后建成了县城铝工业项目集聚区、县东观音堂化工项目集聚区、菜园机械加工项目集聚区、张茅建村项目集聚区、张汴载电工业集聚区。

2008年根据省、市对园区发展的总体部署,陕县对全县园区进行了整合,形成了陕县产业集聚区、县城铝工业集聚区两个大的园区,被列入全省园区盘子,将享受省里出台的园区发展优惠政策。

目前,陕县的工业企业90%以上进入园区。

  

  依托优势打造文化强县

  陕县古称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秦惠公十年置县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有佛教禅宗初祖达摩的圆寂地――空相寺,有中国奇特民居――地坑院,有生态环境优美的甘山森林,有富含43种微量元素的矿温泉,还有北魏时期的摩崖石刻、杜甫诗词中的《石壕吏》遗址、石壕古道、七里古槐等名胜古迹。

  近年来,陕县根据资源特点,制定了营造“三条线”,打好“四张牌”的发展战略。

“三条线”是指东线以空相寺、石壕古道为主要节点的文化古迹游,西线以黄河湿地、高阳山、温泉水为主要节点的观光休闲度假游,南线以地坑院、甘山森林公园、店子原生态景区为主要节点的生态休闲民俗文化游。

“四张牌”是指达摩、石壕古道、地坑院、温泉水。

“三条线”使陕县旅游形成规模和产业,“四张牌”打造旅游特色,增加吸引力,使旅游产业向系列化、特色化、现代转变。

  同时,围绕全县旅游发展战略,陕县各乡镇充分发挥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店子乡利用山水资源,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的雪花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其中一期工程“中原峡谷第一漂”项目已建成运行。

观音堂镇、西李村乡充分围绕“中州四大名寺”之一的空相寺,弘扬佛教文化,促进国际民间文化交流。

在空相寺举办的达摩祖师纪念大典已成为佛教界影响广泛的国际化禅宗祭祖法会,每年吸引10余万游客观光旅游。

硖石乡境内的石壕古道已入选“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候选名单,被文物考古专家视为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为珍贵的文化遗存。

西张村镇境内的“天井窑院”,完成了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文物保护规划,已累计投资500万余元,开发窑院16座,建设了天井窑院景区、豫西民俗博物馆等项目,形成集特色民居、建筑科考、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度假区,目前,又签约投资3299万元进行保护性开发。

甘山国家森林公园、温泉保健度假区等一批已成功开发的项目,正在发挥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绿色农业拓宽新农村建设之路

  陕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全县总面积17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万亩,农业人口28万人。

近年来,陕县确立了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路。

为此,陕县围绕生态示范县建设,结合县域农业的产业发展特点,先后投资150多万元,编制了《陕县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等,确定了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

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一句编制的《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陕县先后培训绿色农业技术骨干2.6万余名。

组建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创办了《绿色农业》内部资料,建成了“绿色农业”信息网站,发布供求信息,拓宽了农产品营销渠道,吸引了全国绿色农业专家到陕县考察学习。

目前,陕县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正式接纳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县。

  其次,陕县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三是积极推进。

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农业生态环保工程,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努力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秸杆利用率达到95%以上;推广平衡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综合防治率达81.3%以上。

四是打造品牌。

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陕县通过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县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20个,无公害苹果20万亩,无公害蔬菜4万亩,建成无公害基地10个,绿色食品基地1个,形成了“二仙坡”苹果、陕州桃王、陕州红梨、无公害鸡蛋等一批绿色农产品品牌,无公害果品产量达到4亿公斤。

通过示范带动,全县农民群众的标准化生产意识大大增强,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去年仅烟叶一项,由于全部实施了标准化生产,烟叶品质大幅提高,全县实现烟叶特产税750万元,烟农收入达3750万元。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是绿色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陕县先后购置各类仪器40余套,并配备了专职检验员,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大型蔬菜市场设立以速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构建了县有检测中心、产地和市场有检测站的三级检测体系。

  与此同时,陕县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带动绿色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千方百计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县40余个农业龙头企业已辐射带动近4万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形成了“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在多策并举的推动下,如今的陕县已经成为河南县域经济的新标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