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金融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430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金融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金融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金融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金融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金融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金融学.docx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金融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金融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金融学.docx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金融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16届)

题目: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

系别:

金融系

专业:

金融学(银行与国际金融)

学生姓名:

xx学号:

12207235

指导教师:

xx职称:

讲师

完成时间:

2016年3月30日

成绩: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的绩效分析

摘要: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的并且旨在有效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激励手段,如今已经在国外上市企业中得到普遍应用。

而我国一些企业也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这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如今它在国内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有众多理论上的探讨和成果,而且有《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为它铺平道路。

本文以交通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同时,结合其他八家国内上市银行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研究,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交通银行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交通银行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实质上的影响。

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再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交通银行自身的情况,对银行今后成熟的股权激励的实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上市银行;银行管理层;股权激励;经营绩效

 

Performanceanalysisoflistedbanksincentivestockoptions

Abstract:

Asalong-termequityincentiveandmeanstoeffectivelyenhancebusinessperformanceincentives,ithasnowbeenwidelyusedinforeignlistedcompanies.The90softhelastcentury,anumberofcompaniesaretryingthisnewmanagementmodel,andnowithasbeeninthecountrymoreandmoreattention,notonlytherearemanytheoreticaldiscussionsandresults,andthe"CompanyLaw"andotherlawsandregulationspavingthewayforit.Inthispaper,BankofCommunicationsasthemainobjectatthesametime,combinedwitheightotherdomesticlistedbanksbytransverseandlongitudinalcomparativestudy,analysisoftheequityincentiveeffectontheBank'sperformance,empiricalresultsshowthatequityincentivesfortheBank'soperatingresultsdidnotsubstantiallyaffected.Accordingtotheanalysis,thispapercombinedwiththemacroeconomicsituationandtheBank'sownsituation,thefutureofthebankofmatureequityincentivetoachieveanumberof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listedbanks;thebank'smanagement;equityincentive;BusinessPerformance

xx财经大学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目录

摘要ii

Abstractiii

目录iv

一、绪论1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

1.选题的背景1

2.选题的意义1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1.研究内容1

2.研究方法2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2

1.研究的创新2

2.研究不足2

二、理论概念和股权激励模式4

(一)理论概念4

1.委托代理理论4

2.人力资本理论4

(二)股权激励模式5

1.股票期权5

2.限制性股票5

3.股票增值权6

4.经营者持股6

三、上市银行激励机制现状7

(一)九家上市银行基本情况介绍7

(二)国内上市商业银行薪酬现状7

(三)交通银行股权激励计划7

四、上市银行股权激励效果的实证研究9

(一)样本来源、指标选取和研究方法9

1.样本数据来源9

2.指标选取9

3.研究方法9

(二)上市银行三年数据的计量分析10

1.上市银行2007年的计量分析10

2.上市银行2008年的计量分析14

3.上市银行2009年的计量分析15

4.上市银行三年计量结果分析17

(三)交通银行三年计量分析17

1.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17

2.提取因子17

3.交通银行三年计量结果分析19

五、实证分析结论及建议20

(一)结论20

(二)政策建议20

1.完善上市银行的治理结构20

2.制定科学的股权激励方案、明确股权激励的收益主体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3

绪论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的背景

到2008年底,我国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已经大部分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也差不多快结束。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很容易造成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规模和股东的数量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古典企业制度逐渐演化成两权分离型的工商企业,经理凭借其管理能力在企业中取得支配地位而不是所有权,这种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在伤害着企业。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萌生股权激励思想到八十年代这个机制被普遍采用再到现在这个机制依然受到国内外企业、政府和各种理论的高度关注,这迫使我们不得不设计一种激励约束机制来有效带动经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公司长远目标的实现。

选题的意义

在我国,长期以来,企业薪酬结构设计不合理、薪酬管理的考核约束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不能与个人的经营能力及经营绩效挂钩、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经营过程中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须做到最大化股东利益、企业利益及管理者个人利益,同时激励经营者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

再者,现阶段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法律障碍得以消除,股权分置改革也近乎完成,公司大股东有足够的动力去设计和实施股权激励。

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行为和制度,建立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激励机制,提高激励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利益,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探索一条与我国企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及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的模式。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1)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文章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思路等。

(2)搭建对股权激励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平台,回顾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文献,提出本文研究的突破点。

(3)结合上市银行自身的特点和薪酬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环境。

(4)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股权激励计划的绩效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各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在此基础上分析产生结论的深层次的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原因,为其他公司实施这一制度提供经验支持。

(5)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完善股权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来评价在实施股权激励方面的优点与不足,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完善股权激励的措施,使得上市银行更好地改善股权激励制度的建设。

另外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在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上市银行的现实环境,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思路,再通过实证检验来归纳和验证本文的基本观点。

实证分析方面,主要通过excel和spss统计软件。

股权激励的效果无法用特定的指标直接衡量出来,本文通过企业相关指标与其他企业的横向对比、企业不同年度的纵向对比来间接衡量股权激励的效果。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研究的创新

(1)评价指标的构造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文综合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和偿付能力四个方面的指标,克服以往单单运用财务指标衡量股权激励效果的片面性,以求多方面验证股权激励的效果。

(2)本文参考国外投资银行股权激励的经验教训同时结合我国上市银行的实际情况对国内上市银行可以采纳的股权激励方案做一列举及可行性分析,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研究不足

在数据的筛选范围上主要考虑在研究的时间段里符合本篇论文研究要求的数据(第一年都没有实行股权激励,第二年和第三年实行股权激励的一家公司和其他没有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做一个比较),并不是近期或者最新的数据,所以稍微损失了一点研究成果的时效性。

另外一方面,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着重于关注上市公司在经营绩效方面的变化是否是由实行股权激励带来的,对众多外在或者内在无法用数据衡量的因素没有做充分的考虑。

因此本篇论文不能全面精确地反应股权激励政策给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带来的具体影响程度,只能在和同行业的相比较中凸显股权激励带来的优势。

理论概念和股权激励模式

理论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是相分离的,在1980年,法马认为,对于大公司来说,这种分离虽然是经济组织中一种有效的形式,但必然会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即委托人预先赋予代理人一定的权利,并通过契约约束代理人去执行代表委托人利益的行动,代理人获得相应的报酬,这份契约关系就确定了。

这一理论里,除了法马,詹森、麦克林、格洛茨曼、哈特等人都对它做了很大的贡献。

詹森和麦克林指出,当经理人员只拥有公司部分剩余索取权时,他会指定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经营决策,因为他能在获得全部收益的同时只承担部分成本,所以,一个理性的经理人员往往尽可能给公司赚钱的同时又尽可能地从公司里支出费用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代理成本就随之产生。

他们认为经理人员拥有的股权越小,其代理成本越大,当没有股权的时候,其代理成本达到最大。

同时,詹森(Jensen,1986)认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和所追求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代理人凭着自己拥有大量信息的优势,在决策时可能会背离委托人的要求而投资到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中去,或甚至做出与委托人利益相反的选择。

因此,授予经理人员一定的股权,使他成为相对控股股东的代理人,其监督成本往往要小于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所获得的收益。

詹森和法马这样论述过,当一个或者几个代理人集决策经营权和控制权于一身时,通过将剩余索取权授予决策者来解决所有者与决策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也是有效率的。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经理人员持股能增大公司的价值,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他们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舒尔茨在1960年在其《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报告中提出来的,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个体身上的可获得收益的价值,包括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等,这些都很好的代表了人的能力和素质。

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源作为所有资源中最好的资源,也把它当做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视其为经济增长中的内生力量,也就是说,相比起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大,甚至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呈正比。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力资本的认识日益深化,人力资本的地位日益提高。

周其仁(1996)认为企业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一个特别合约”。

方兰竹则认为非人力资本在现代化的经济体制中容易退出企业,但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化,它反而承担了企业的风险,所以应该是“劳动雇佣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的资本束缚,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

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不动产、原材料、设备、货币和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也就是对生产者进行教育的支出和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

按照这种观点,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一边不断投入资源,另一边用各种形式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形成更高的生产力。

这一论点提倡将人力视为一种内含与人自身的资本——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

股权激励模式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激励对象有权行使这种权利,也有权放弃这种权利,但不得用于转让、质押或者偿还债务。

股票期权模式是国际上一种最为经典、使用最为广泛的股权激励模式。

公司经股东大会的同意,将预留的已发行未公开上市的普通股股票认股权作为“一揽子”报酬中的一部分以事先确定的价格有偿或者无偿地授予或者奖励给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或者普通员工,期权享有者可在规定的时期内行权。

在行使期权以前,股票期权持有人没有任何的现金收益行使期权以后,个人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价。

经营者可以自行决定在任何时间出售行权所得股票。

全球家大型公司企业中已有对高层管理者实施了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是指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的时候,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取得由此带来的收益。

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中事先规定激励对象获得本公司股票的业绩条件、禁售期限。

这种模式的目的是激励高级管理人员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公司治理中从而实现公司的长远目标中。

它与股票期权的不同之处在于,股票期权的授予对象一般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它是企业所有者用以刺激高级管理人员更好地为企业利益服务的一种手段。

因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只有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公司的价值不断升值,才能使自己手中所持有的股票期权不断升值,才有可能获得期权所带来的收益。

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利益与股东长远利益的结合,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又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效用,使企业价值和个人效用最大化,以此达到股票期权长期激励的目的。

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激励对象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获得规定数量的股票股价上升的收益,激励对象可以通过行权获得相应数量的股价升值收益。

但是激励对象并不拥有这些股票的所有权,也不拥有表决权和配股权。

另外,股票增值权的实施可以用现金,也可以折合成股票实施,还可以是现金和股票形式的组合方式实施。

它与虚拟股票很相似,但是与虚拟股票不同的是,股票增值权的激励对象不参与公司收益的分配。

实施股票增值权的企业需要为股票增值权计划设立专门的基金。

股票增值权激励效果也受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经营者持股

经营者直接持股就是赋予管理层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并进行一定期限的锁定,这是一种风险与收益共担的激励模式,激励对象拥有公司股票后,成为所在企业的股东,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国内实行的经营者持股一般是直接由经营者自己出资购买或者公司以低价方式补贴经营者购买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拥有的是股票的所有权,并且拥有相应的表决权和分配权,并承担公司亏损和股票降价的风险,从而建立起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三位合一的利益共同体。

上市银行激励机制现状

九家上市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表格3.1本文样本银行基本情况

银行

成立时间

注册资金

(亿元)

上市时间

09年底净资产

(亿元)

工商银行

1984-01-01

3564.06

2006-10-27

6789.34

中国银行

1983-10-31

2943.88

2006-07-05

5453.94

交通银行

1987-03-30

742.63

2007-05-15

1644.25

中信银行

2006-12-31

489.35

2007-04-27

1070.08

民生银行

1996-02-07

364.85

2000-12-19

888.94

兴业银行

1988-08-22

190.52

2007-02-05

595.97

北京银行

1996-01-29

126.72

2007-09-19

375.78

平安银行

1987-12-22

143.09

1991-04-03

204.69

南京银行

1996-02-06

33.66

2007-07-19

121.68

国内上市商业银行薪酬现状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日渐完成,各家银行的薪酬制度慢慢的转变为以绩效为主。

大致可以归为:

高管薪酬以短期激励为主,持股比例低且大多数用货币来支付,激励方式单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激励计划的效果;高管薪酬水平不平整,差距较大。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处于相对萧条时期,金融业高管薪酬水平也大受影响,除少数几家银行外,大多银行的高管薪酬变动率都小于零;国有控股银行和非国有控股银行间的高管薪酬水平有较大差异,前者远远低于后者,而在同一性质银行内部,水平在逐渐缩小。

相对于其他行业,银行业的高管薪酬水平较高。

交通银行股权激励计划

在2007-2009年期间,样本中的九家上市银行中,只有交通银行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

当时大多数上市银行都从来没有实施过股权激励,所以选用这个时间段的数据比较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交通银行股权激励的内容:

(1)股权激励方式:

股票增值权。

(2)激励对象:

董事长、董事、董事会秘书、监事、行长、副行长、总行部门经理及副经理、直辖分行行长及副行长。

(3)所需股票来源:

以股票增值权奖励,股权不需要变更。

(4)行权期:

授权两年后可行使权利且最多行驶25%。

三年后再行使25%,五年后才可行使最后的25%。

(5)行权价:

2.5港元。

(6)用于股权激励的股票数量:

750万股。

上市银行股权激励效果的实证研究

样本来源、指标选取和研究方法

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数据选自我国证券市场上发行A股的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各种有关资料均来自中国财经网及同花顺网站的上市银行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及上市银行的各种公告。

本文的研究借助于excel2003和spss21.0统计软件。

股权激励的效果我们无法用特定的指标直接衡量出来,本文通过银行的相关和特定指标与其他银行的横向对比、银行不同年度的纵向对比来间接衡量股权激励的效果。

指标选取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银行的经营绩效,本文拟参考财政部制定的国有控股金融单位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在评价指标的权重方面较主观,容易导致个别指标过高或者过低,所以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

本文结合银行业的特点选取了以下指标,

表格4.1本文选用的指标

总资产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股东权益周转率

资产负债率

负债权益比率

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

研究方法

为了使结果更具科学性,此处在实证分析时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

首先通过对十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有关的因子值,再对因子值进行主成分分析。

(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中降维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可以将许多变量集中或者简化成少数几个因素,这样可以使结果更加容易得到解释,而且每个因素所含的变量之间是高度相关的,但不同因素的变量之间相关性却很低,所以能大大降低其他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因子分析法的两个核心问题是:

一是构造因子变量;对因子变量进行命名解释

(2)主成分分析。

它的原理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若干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

上市银行三年数据的计量分析

上市银行2007年的计量分析

本文选取2007年至2009年都已经上市的银行,对其相关的10个指标利用spss21.0进行因子分析

(1)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

表格4.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

.712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31.135

df

10

Sig.

.001

从上表可知,KMO统计量等于0.712,P值为0.001,说明07年的数据比较适合因子分析。

 

(2)提取因子

表格4.3公因子方差

公因子方差

初始

提取

总资产利润率X1

1.000

.857

净资产收益率X2

1.000

.983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3

1.000

.852

净利润增长率X4

1.000

.970

总资产增长率X5

1.000

.835

股东权益周转率X6

1.000

.932

资产负债率X7

1.000

.930

负债权益比率X8

1.000

.987

每股收益X9

1.000

.986

每股净资产X10

1.000

.947

提取方法:

主成份分析。

从上表的第三列可看出,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较高,各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本次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

表格4.4对公共因子解释的累积方差

解释的总方差

成份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旋转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1

5.706

57.056

57.056

5.706

57.056

57.056

3.488

34.878

34.878

2

2.109

21.088

78.144

2.109

21.088

78.144

3.133

31.331

66.208

3

1.466

14.657

92.801

1.466

14.657

92.801

2.659

26.593

92.801

4

.531

5.310

98.111

5

.099

.988

99.099

6

.061

.610

99.708

7

.024

.237

99.945

8

.005

.055

100.000

9

1.002E-013

1.015E-013

100.000

10

1.000E-013

1.004E-013

100.000

提取方法:

主成份分析。

 

从第一组数据(第二列——第四列)可以看出初始因子解的情况。

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为5.706,解释原有十个变量总方差的57.056%,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7.056%;第二个因子的特征根为2.109,解释原有十个变量总方差的21.008%,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144%。

第三个因子的特征根为1.466,解释原有十个变量总方差的14.657%,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801%。

第二组数据(第五列——第七列)描述因子解得情况。

三个因子共同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92.801%,原有变量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比较理想。

第三组数据(第八列——第十列)描述最终因子的情况。

经过因子旋转后,累计方差比没有改变,但改变看各因子的方差贡献,因子更容易解释。

图4.12007年因子碎石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很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第四个以后的因子特征值都较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

所以提取3个因子是合适的。

 

(3)对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