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408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学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学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学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学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化学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化学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格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本卷所需式量:

H-1O-16C-12N-14Cl-35.5Ba-137S-32Na-23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运用了硝石的()

A.焰色反应B.氧化性C.还原性D.不稳定性

2.关于氮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铵与石灰混用肥效增强B.植物吸收氮肥属于氮的固定

C.使用碳铵应深施盖土D.尿素属于铵态氮肥

3.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XH3,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HXO3B.H2XO4C.H3XO4D.H4X2O7

4.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A.SO2B.H2SC.HBrD.NH3

5.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B.能使酚酞呈无色的溶液

C.pH<7的溶液D.c(OH-)<c(H+)

6.化学式为N2H6SO4的某晶体,其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晶体中不存在()

A.离子键B.共价键C.分子间作用力D.阳离子

7.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用量或浓度改变时,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

A.铜和硝酸反应B.H2S与氧气反应

C.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D.硫在氧气中燃烧

8.下列混合物用加热的方法可分离的是(  )

A.氯化铵和氢氧化钙B.碘和氯化铵

C.氯化铵和氯化钠D.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9.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4+,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

A.NaOH溶液B.稀硫酸C.浓盐酸D.红色石蕊试纸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NO2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亚硝酸酸酐

11.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合成许多硫氮化合物,其中一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N

B.该物质熔沸点较低

C.该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稳定结构

D.该物质与化合物SN互为同素异形体

1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下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N2(g)和1mol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C.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键量大于2molNO(g)具有的总键量

D.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13.在反应3Cl2+8NH3→6NH4Cl+N2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

A.若有3molCl2参加反应,得到氧化产物6mol

B.若常温下生成22.4L氮气,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C.若转移6mol电子,则被氧化的氨气是8mol

D.若生成1mol的氯化铵转移电子数是n个,则NA=n

14.25℃时,将某强酸和某强碱溶液按10∶1的体积比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是(  )

A.9B.11C.13D.15

15.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2、NO2、Cl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NO2的试管是(  )

16.气体X和气体Y通入液体Z的洗气瓶中(如图),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X

Y

Z

A

NO2

SO2

BaCl2

B

NH3

Cl2

Fe2(SO4)3

C

NH3

CO2

NaCl

D

CO2

SO2

CaCl2

17.下列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后,颜色褪去,SO2表现了漂白性

B.铁粉投入同浓度的Cu(NO3)2和AgNO3混合液先析出Ag,说明Ag+氧化性比Cu2+强

C.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铁和冷的浓硫酸完全不反应

D.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8.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还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19.某固体可能含有NH4+、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取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6.27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2.33g沉淀。

(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

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Na+、CO32-、SO42-

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u2+、Na+、Cl-

C.该固体中只含有NH4+、Cl-、CO32-、SO42-

D.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有Na+

20.在某100mL混合酸溶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1和0.1mol•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设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则所得溶液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5mol•L-1B.0.225mol•L-1C.0.3mol•L-1D.不能确定

21.氮是生命的基础,由于存在着氮的循环,生命世界才能像我们所见到的那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如图是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图,请分析此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大气中的氮以_____(填化学式)形式存在。

图中共表示了_______种固氮的途径。

(2)由图可知,动植物体内的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当动植物尸体发生腐败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含氮的气体,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

土壤中的硝酸盐会被细菌分解。

有一种脱氧硫杆菌能够利用土壤中的硫化物来分解硝酸盐,其主要化学原理如下:

K2S+KNO3+H2O

N2+K2SO4+KOH

(3)上述反应中涉及1~18号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

(4)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过程的发生改变了土壤的成分,从而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请选择任一角度进行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如下图,通过循环Ⅰ可利用的气态物质是_____________

A.催化剂B.只有N2C.只有H2D.N2和H2

22.硫是生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下图是自然界中硫的循环图,在循环过程中价态变化在-2价至+6价之间,以不同的状态(或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请分析此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硫循环与氮循环是自然界中两种重要的元素循环过程,下列关于这两种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选项

比较

氮循环

硫循环

A

氮元素会进入大气

硫元素不会进入大气

B

碳循环过程有生物圈参与

硫循环过程无生物圈参与

C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硫循环都造成巨大影响

D

氮循环和硫循环对环境的影响是都能导致温室效应

(2)分解者可将含硫有机物分解为硫化氢,硫黄细菌和硫化细菌可将硫化氢进一步转变为元素硫或硫酸盐,下列关于硫化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硫化氢分子很稳定,受热难分解

B.硫化氢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

C.将硫化氢通入硫酸亚铁溶液,产生沉淀

D.硫化氢中硫元素为-2价,因此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

E.硫化氢是一种无色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3)硫化氢虽然有毒,但有研究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硫化氢,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请再举出一例类似硫化氢“亦正亦邪”物质的实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中的SO2经过一系列转化最终生成H2SO4,导致降水具有较强酸性,称为酸雨。

收集某次酸雨样品,发现8小时内,样品pH一直在较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研究发现,空气其中少量的NO2也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

①SO2+NO2→SO3+NO②SO3+H2O→H2SO4③2NO+O2→2NO2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列变化中的作用不符的是___________(多选)

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B.硫化氢通入浓H2SO4中

C.浓H2SO4滴入萤石中,加热

D.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产生白雾

(6)为了防治酸雨,工业上常采用“钙基固硫法”即将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燃烧时硫、氧气和生石灰共同作用,使硫元素转移到炉渣中,大部分硫元素最终转化为固体盐是_______。

(7)若采用如图所示的流程处理则气体a是_______________,Y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3.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也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装置Ⅰ、Ⅱ可制取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其中一种含氢化合物气体的制备方法是A中加______,B中加_____________,制备该气体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利用装置Ⅰ、Ⅲ验证物质的性质。

如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

KMnO4>Cl2>Br2,则在C中加______________,观察到C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若还要继续收集氯气,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同时在装置Ⅱ中加入___________。

(3)请利用上述装置自行设计实验,A中加_______________,B中加_______________,C中加______(后续检验试剂可省略)

24.某同学用含少量硫酸铁的硫酸钠固体,制取芒硝(Na2SO4·10H2O),操作流程图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III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V的步骤依次是________(用编号填入)

过滤B.冷却C.蒸发浓缩D.蒸发至接近蒸干

(2)试剂A为__________;试剂B为__________,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中加入适量试剂B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所得产品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如下,完成下列填空:

(3)计算所得产品中结晶水含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坩埚未干燥B.加热过程中有晶体溅失C.晶体中含不挥发杂质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答案】A

【解析】钾的焰色反应是紫色,用火烧硝石(KNO3),是钾的焰色反应,故选A。

2.

【答案】C

3.

【答案】B

【解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XH3,可知X的最低价为-3价,则最高价为+5价。

A.HXO3中X的化合价为+5价,如硝酸,故A不选;B.H2XO4中X的化合价为+6价,故B选;C.H3XO4中X的化合价为+5价,如磷酸,故C不选;D.H4X2O7中X的化合价为+5价,故D不选;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把握最低价与最高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为解答的关键。

4.

【答案】A

【解析】浓硫酸具有酸性、强氧化性,则A、浓硫酸可以干燥SO2,A正确;B、H2S能被浓硫酸氧化,不能干燥,B错误;C、HBr能被浓硫酸氧化,不能干燥,C错误;D、氨气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干燥,D错误,答案选A。

5.

【答案】D

考点:

考查溶液酸碱性的有关判断

点评:

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侧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依据,特别是要注意的是在利于pH进行判断时,要注意溶液的温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6.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化学式为N2H6SO4的晶体,其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应该是离子晶体,硫酸铵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及阴、阳离子,故N2H6SO4晶体中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选项C错误,答案为C。

考点:

考查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及作用力。

7.

【答案】D

8.

【答案】C

【解析】A.NH4Cl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水,不能选择加热法分离,故A不选;B.加热碘升华,氯化铵分解,则加热不能分离,故B不选;C.氯化铵加热分解,而食盐不能,加热可分离,故C选;D.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加热时均能发生分解反应,故D不选;故选C。

9.

【答案】B

【解析】铵根离子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需要红色石蕊试纸,且需要蒸馏水润湿试纸;或者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有白烟生成证明有氨气,所以不需要的物质是稀硫酸,故答案为B。

10.

【答案】A

【解析】A.O2和O3的混合气体只含有一种氧元素,但是混合物,故A错误;B.分子显电中性,离子带电,两种粒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如果一种为分子则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一种为离子则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等,这样就与题设矛盾,所以不可能为一种分子、一种离子,故B正确;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故C正确;D.NO2溶解于水生成硝酸的NO,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NO2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亚硝酸酸酐,故D正确;答案为A。

11.

【答案】B

12.

【答案】B

13.

【答案】D

【解析】根据3Cl2+NH3→6NH4Cl+N2,Cl2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NH3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NH4Cl是还原产物,N2是氧化产物;若3molC12反应,得到氧化产物1mol,故A错误;若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N2,转移电子数6NA,故B错误;若转移6mol电子,被氧化的NH3是2mol,故C错误;若生成1molNH4Cl转移电子1mol,故D正确。

14.【答案】D

【解析】设强酸的pH=a,强碱的pH=b,由25℃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和后溶液呈中性,即n(H+)=n(OH-),则10×10-a=1×10b-14,101-a=10b-14,即1-a=b-14,则a+b=15,故pH(酸)+pH(碱)=15,故答案为:

pH(酸)+pH(碱)=15.

15.

【答案】B

【点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四种气体中,NH3极易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NO2与水反应可生成NO气体,1体积水可溶解2体积Cl2,但氯气O2难溶于水,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降低,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来收集Cl2,以此解答该题。

16.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氮易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所以二氧化硫能被硝酸氧化成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故A不选;B.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能分解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铝能溶于强酸但不溶于弱碱,氯气溶解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当氨气过量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B不选;C.类似侯氏制碱法,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故C不选;D.CO2和SO2通入到CaCl2溶液中根本不发生反应,无沉淀现象,故D选;故选D。

17.

【答案】B

18.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关闭活塞1形成密闭容器,使得容器内的气体出不去,铜丝与稀硝酸接触不完全,故A错误;B.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C.关闭活塞,装置中气体使硝酸不能与铜接触,即起到控制反应的目的,C正确;D.有可能是N2O故D正确,此题选A。

考点:

考查硝酸和铜反应的原理、化学实验基础相关知识。

19.

【答案】A

【点睛】判断离子共存时,一定注意溶液呈现电中性,根据判断,溶液中含有SO42-、CO32-、NH4+,其中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为0.03mol,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0.01×2+0.02×2)mol=0.06mol,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Na+,因为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l-,因此n(Na+)≥0.03mol。

20.【答案】B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把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根据离子方程式判断反应的过量问题;根据n=计算1.92g铜物质的量,铜屑投入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3Cu+8H++2NO3-=3Cu2++2NO+4H2O,结合铜、硝酸根、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过量计算,再根据不足的物质计算铜离子的物质的量,结合c=计算铜离子浓度。

21.

【答案】

(1).N23

(2).

(3).S>N>O>HH—O—H(4).各物质系数584458转移电子数目40eKNO3

(5).土壤中氮元素流失,肥力下降(合理即可)(6).d

【解析】

(1)大气中的氮以N2形式存在。

图中共表示了3种固氮的途径,分别是闪电作用使N2被氧气氧化为NO,人工固氮及细菌的作用固氮;

(2)当动植物尸体发生腐败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含氮的气体NH3,其电子式为

;(3)上述反应中涉及1~18号元素有H、N、O、S,其中H原子半径最小,S为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大,N、O同周期,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S>N>O>H;反应物中的水为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是H—O—H;(4)在K2S+KNO3+H2O

N2+K2SO4+KOH中S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为+6价,升8价,而N元素从+5价降为0价,每生成一个N2,降低10价,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升高与降低化合价总数相等,则8和10的最小公倍数为40,即K2S前系数为5,而KNO3前系数为8,再结合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方程式为5K2S+8KNO3+4H2O

4N2+5K2SO4+8KOH;此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0,用单线桥分析转移电子数目及方向为

;此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则KNO3是氧化剂,S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5)上述过程的中KNO3被还原为N2,土壤中氮元素流失,肥力下降,另外产物为KOH,使土壤碱性化,不易作物生成;(6)N2、H2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H3,由图可知:

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故答案为d。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而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或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必然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

配平的步骤:

(1)标好价:

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2)列变化:

列出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值。

(3)求总数:

求元素化合价升高数和降低数的总数,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4)配系数:

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细检查:

利用“守恒”三原则(即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逐项检查配平的方程式是否正确。

22.

【答案】

(1).C

(2).E(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用于纸浆漂泊,但是能够造成酸雨(4).2H2SO3+O2→2H2SO4(5).ABCD(6).CaSO4(7).SO2(NH4)2SO4、H2SO4

又有氧化性,故D错误;E.硫化氢是一种无色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故E正确;答案为E;(3)SO2有漂白性能用于纸浆漂白,但SO2易造成酸雨;(4)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弱酸,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硫酸,硫酸是强酸,反应方程式为2H2SO3+O2→2H2SO4,故酸雨样品,放置过程中,pH一直在变小;(5)①SO2+NO2=SO3+NO,该反应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将方程式①×2+②+③得方程式为:

2SO2+H2O+O2=SO3+H2SO4,所以二氧化氮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催化剂的作用;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浓硫酸作干燥剂,故A错误;B.硫化氢通入浓H2SO4中,浓硫酸能氧化硫化氢气体,浓硫酸作氧化剂,故B错误;C.浓H2SO4滴入萤石(CaF2)中,加热制取HF,是利用强酸制取弱酸,故C错误;D.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产生白雾是利用浓硫酸溶解于水放热,故D错误;故选ABCD;(6)S燃烧生成SO2,SO2和CaO在高温下化合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再被氧气氧化为CaSO4,即最终产物为CaSO4;(7)X为亚硫酸铵,溶解于稀硫酸生成的气体为SO2,同时得到硫酸铵,即Y中一定含有(NH4)2SO4和过量的H2SO4。

23.

【答案】

(1).H2、NH3浓氨水生石灰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溴化钠溶液溶液变橙色关闭K2,打开K1饱和食盐水(3).盐酸石灰石硅酸钠(或浓硫酸亚硫酸钠固体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合理即可)

为浓盐酸,B中为KMnO4固体,C中为NaBr溶液,观察到C中的现象为溶液呈橙色;反应结束后若还要继续收集氯气,应采用的措施是关闭K2,打开K1(8).,同时在装置Ⅱ中加入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3)利用上述装置可以验证碳与硅的非金属性强弱,A中加稀盐酸,B中加石灰石,C中加硅酸钠溶液。

24.

【答案】

(1).溶解烧杯、玻璃棒、漏斗cba

(2).NaOH硫酸除去操作Ⅱ中加入过量的NaOH再滴加硫酸的过程中,不断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溶液的pH至刚好为7(3).

(4).ab

【解析】

(1)操作Ⅰ的名称为溶解固体,操作III是过滤操作,据此选择所需的玻璃仪器为:

烧杯、玻璃棒、漏斗;

(2)上述分析可知A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为稀硫酸溶液,加入稀硫酸除去操作II中加入过量的NaOH,利用测定溶液PH的方法判断是否恰好中和剩余氢氧化钠,实验中加入适量试剂B的实验方案为:

在滴加硫酸的过程中,不断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溶液的pH至刚好为7;

【点睛】明确实验原理及工艺流程是解题关键;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