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993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9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京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京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北京卷)

1、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

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由T淋巴细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

2、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

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

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4、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

各处理区均设7各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

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对本研究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5、在应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常规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A、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

B、用选择培养基筛法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

C、用聚乙二醇诱导转基因细胞的原生物质融合

D、用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生芽

6、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

Cl>Br

C、碱性:

NaOH>Mg(OH)2D、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但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9、最新报道:

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

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

Cl2+2OH-===Cl-+ClO-+H2O

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

ClO-+H2O

HClO+OH-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Cl2:

2H++Cl-+ClO-=Cl2↑+H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

CH3COOH+ClO-=HClO+CH3COO—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答案】C

【难度】★

【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

B.

C.

D.

【答案】B

【难度】★

【考点】原子物理衰变

15.()周期为2.0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

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m/s

B.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m/s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m/s

D.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10m/s

【答案】B

【难度】★

【考点】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6.()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

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A.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答案】D

【难度】★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

17.()

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

A.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答案】D

【难度】★★

【考点】β衰变,动量守恒,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

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

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B.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

C.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

D.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答案】A

【难度】★★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功能关系

19.()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

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1/2;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A

【答案】C

【难度】★★★

【考点】电表改装

20.()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可以初步了解常用的一卡通(IC卡)的工作原理及相关问题。

IC卡内部有一个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C构成的LC振荡电路,公交车上的读卡机(刷卡时“嘀”的响一声的机器)向外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

刷卡时,IC卡内的线圈L中产生感应电流,给电容C充电,达到一定的电压后,驱动卡内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C卡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卡内的电池

B.仅当读卡机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IC卡才能有效工作

C.若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则线圈L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IC卡只能接收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而不能向读卡机传输自身的数据信息

【答案】B

【难度】★★★

 

21.(18分)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1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P3和P4。

在插P3和P4时,应使

A.P3只挡住P1的像

B.P4只挡住P2的像

C.P3同时挡住P1、P2的像

【答案】C

【难度】★

【考点】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如图2所示。

①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②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重力加速度g=(用L,n,t表示)

③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

1

2

3

摆长L/cm

80.00

90.00

100.00

50次全振动时间t/s

90.0

95.5

100.5

振动周期T/s

1.80

1.91

重力加速度g/(m·s-2)

9.74

9.73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s,g=m/s2

④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2-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3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

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⑤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

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4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选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

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

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1、l2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1、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用l1、l2、T1、T2表示)

【答案】

①AD

③2.01,9.76

④B

【难度】★★

【考点】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22.(16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宽度L=0.4m,一端连接R=1Ω的电阻,导轨所在的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T,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其长度恰好等于导轨间距,与导轨接触良好。

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

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导体棒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速度v=5m/s,求:

(1)感应电动势E和感应电流I;

(2)在0.1s时间内,拉力的冲量的大小;

(3)若将MN换为电阻为r=1Ω的导体棒,其它条件不变,求导体棒两端的电压U。

 

【答案】

(1)根据动生电动势公式得E=BLv=1T×0.4m×5m/s=2V

故感应电流

(2)金属棒在匀速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F安=BIL=0.8N,因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