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弹力说课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990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弹力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弹力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弹力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弹力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弹力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弹力说课稿.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弹力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弹力说课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物理弹力说课稿.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弹力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说课稿§3.2:

弹力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特点分析

弹力的知识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它在力学分析中有着举足经重的作用,弹力的有无以及弹力的方向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好本节内容是决定学生以后对受力分析是否清晰的关键,非常重要。

本节的特点之一是:

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

特点之二是:

先研究比较常见的各种形变,后研究与形变有关的弹力,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特点之三是:

基础概念多,演示实验多,再加上学生的探究实验,故容量较大,需仔细安排,做到时间分配合理,条理清晰。

2.学习目标

学情分析:

城里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但是不能够概括产生的原因。

因此我采取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理念,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⑵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

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

⑷知道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

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经历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亲自探究出的规律与平时对弹力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大量的力学现象中都要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方向进行判断,并且要明确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产生弹力及方向如何?

而且弹簧所产生的弹力贯穿知识的前后,因此我把重点内容确定为:

  ⑴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其方向的判断。

⑵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

难点:

由于学生对微小形变难于确定而且对其是否产生弹力及其方向不好判断,因此我把探究微小形变的方法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观察──分析──猜想——引导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找到问题答案──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仔细阅读课文,自主思考、探讨后找到答案,形成仔细阅读课文的好习惯。

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用具

⑴演示用具:

弹簧、钢丝、橡皮泥、细竹竿、微小形变放大器一套、已拉坏了的弹簧、钢尺。

⑵学生探究实验用具:

铁架台(带支架),两个原长一样但劲度系数不一样的弹簧、刻度尺、钩码40个、长20cm的细铁丝。

四、教学设计流程图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认识形变------知道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探究弹力:

弹力的定义;产生弹力的条件;常见弹力方向;弹力方向----学生实验:

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的关系;结论: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F=KX

五、说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认识形变

由同学们已有的形变知识入手,引入新课。

播放图片:

树枝的形变、跳水、射箭;

设计意图:

我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学习重点和难点内容作铺垫。

2.引导学生自行阅读课本第54页。

完成以下问题:

(2分钟)

(1).物体与物体时发生的相互作用可以称为接触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等都是接触力。

接触力按性质可以归纳为和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引起的。

(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或发生变化简称为形变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学仔细阅读课文;自己总结形变的科学概念

3.设问:

我们走在厚厚的木板上,木板会发生形变吗?

摩天大楼在狂风中有摆动过吗?

它发生形变了吗?

演示微小形变放大实验:

由于这种形变不容易观察,会使学生产生疑问:

到底有没有发生形变?

解决的办法是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

为什么光点会往下移?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后得出结论:

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但是形变不明显。

为后面解决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

使学生知道“放大”是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4.探索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创设物理情景:

教师演示:

(1)弹簧的压缩形变;

(2)弹簧的拉伸形变(3).钢丝的扭转形变。

都可以恢复原状;(4).橡皮泥被压缩后不能恢复原状。

学生自行阅读第55页第一、第二段并完成以下问题(3分钟)。

(1)什么叫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是指什么?

(2)什么叫弹力?

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什么?

弹力的方向指向哪里?

教师总结规范概念。

设计意图:

演示生活例子,多联系实际,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物理知识,通过自行阅读来自主概括概念,最后老师总结;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5.探讨生活中的弹力: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感受到的弹力现象

引导学生自行阅读第55页:

几种弹力(后两段),完成下列问题:

(1)找到几种最常见弹力①压力;②支持力;③绳子的弹力的产生原因及其方向的确定。

(5分钟)

教师最后点出更多更具体的弹力方向以后再补充和加强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主探讨弹力产生的原因会在以后此内容学习中更清晰而不混乱,便于对弹力方向进行总结。

6.当堂训练:

(3分钟)

(1).当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数值上等于该物体的重力,但是它们不是同一个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该物体的重力是同一个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D.桌面因为发生了形变而产生对物体的支持力和对桌面的压力

(2).如图3-2-8为P物体对Q物体的压力示意图,有明显错误的是:

设计意图:

当堂训练主要起到让学生对刚学到知识点的及时练习使用,起到坚定和巩固作用

7.探索弹力有无的判断

如下图所示,判断相互接触的A、B两小球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采用“假设法”分析,让学生知道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弹力。

强调产生弹力的条件:

接触弹性形变。

强调---有的物体接触不一定有形变,这类难辨是否有形变的问题要假设有,然后通过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关系来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设计意图:

利用放大法分析压力和支持力的产生原因,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

让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同时感受到探索物理问题的成就,从而顺利突破重点和难点。

8.探究弹簧形变时的弹力跟它发生的形变关系

创设问题情景:

让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

提出问题:

弹簧形变时的弹力大小跟它发生的形变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

根据你们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体验,对上述关系进行猜想?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使学习更具有目的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探究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探究。

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有些组使用的弹簧是不一样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 

实验次数

物体的重力G/N

弹簧的总长度L/cm

弹簧的伸长量x/cm

弹力的大小F/N

 

 

 

 

 

 

 

 

 

 

 

让学生画出F—X图象。

在同一个直角坐标,做出两个不同弹簧的F—X图象,然后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

图象法处理数据更为直观,更容易得出物理变化规律,且该种方法处理数据能更好地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

引导学生自行阅读第56页课文(3分钟)

完成问题:

胡克定律阐释了什么关系?

其中劲度系数反应了什么?

最后学生归纳总结:

得出胡克定律:

F=KX(K为弹簧的颈度系数)

设计意图:

在探究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定量关系时,由学生进行猜想、实验和得出规律,绘制F—X图象,让学生知道有更丰富的、更简单明了的、更准确的数学手段表达物理知识。

对探究实验过程教师加以指导,使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学会探究物理规律;

9.当堂训练: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形变的物体才能有弹力,也一定有弹力

B.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C.弹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体积越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求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

设计意图:

及时检测和巩固

10.弹力的应用(图片;视频播放:

美国企业号航母上飞机的起降)

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道产品设计离不开物理理论,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

11.开放式问题(视频播放:

撑杆跳高、跳水);

提出问题: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开放式地讨论

①从形变与弹力知识去思考,撑杆跳高运动员跳得这么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滞空时间主要由哪方面决定?

12.课外布置:

自制乒乓球拍,并组织评比。

设计意图:

开设开放式问题,布置课外自制乒乓球拍,并组织评比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增强责任心。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与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为了生活。

13.课堂小结:

(1)相互接触的物体产生的相互作用叫接触力。

弹力属于接触力。

(2)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不易察觉的形变叫微小形变;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3)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叫弹力。

这时物体内部之间也有弹力。

(4)常见的弹力中,压力和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绳的拉力方向沿着绳指向收缩方向。

弹力方向与恢复形变方向一致而与形变方向相反

(5)弹簧弹力大小遵从胡克定律:

F=KX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让学生很清楚本堂课学到什么!

便于以后的知识盘点和巩固。

14.布置作业:

一天一题

六、板书设计

1.形变:

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的改变。

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2.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3.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4.弹力产生条件:

(1)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5.弹力方向:

与恢复原状的方向一致或与形变方向方向相反。

(1)压力(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支持)物体。

注意:

指向受力物

(2)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收缩方向

6.弹力大小:

F=KX

七.教学反思:

教师讲的少之又少,学生对微小形变的感受时间不足感悟不够深,学生作图能力能力有限对学习效果有些冲击,我想来跟大家探讨学习。

我这样让学生仔细阅读解决基础问题,学生自己探讨、探索,学生自主总结获取知识,多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是想培养学生务实、自我思维、自我把控、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想让学生受益一生。

当然也是想奔着当今灵活、新颖的高考思路,甚至瞄准打好基础、讲究个性、力求变通的国际理念,但它相对少了老师们的所谓“经典经验““经典思想”“经典题型”,不知道能否达到预期目的,需要更长的周期来检验。

荔波高级中学莫远灿

2014/9/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