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评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9558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评价.docx

《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评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评价.docx

我国人口综合素质评价

我国人口素质综合评价

摘要

本文通过反映我国人口素质的众多统计指标,分别从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指标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具体研究我国人口素质综合评价。

通过构造相关层次分析结构、计算层次单排序总排序,得出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期,社会公德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已愈来愈重要。

依据结论,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早日实现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论文最后提出了六点建议。

[关键词]:

中国人口素质指标综合评价法

Abstract

Thispaperreflectsthequalityofthepopulationinourcountrymanystatisticalindex,separatelyfromthephysicalquality,scientificandculturalqualityandmoralqualityofthethreeaspectsofanalysis,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ofindexes,adoptstheanalyticapproachofthelevelofChina'spopulationqualitycomprehensiveevaluation.Throughtheconstructionofrelevantanalytichierarchystructure,calculationofsingle-levelsequencingoverallranking,theourcountryeconomyfastdevelopment,materialstandardoflivingcontinuestoimproveinthenewperiod,theconstructionofsocialmoralityandthereformoftheeducationalsystemhasbecomemoreandmoreimportant.Accordingtothisconclusion,inordertoimprovethequalityofthepopulationinourcountry,theearlyrealizationofthegoaloftalentpowerfulnation,thepaperfinallyputsforwardsixsuggestions.

[KeyWords]:

ChinaqualityofpopulationindexComprehensiveevaluationmethod

 

目录

文献综述(3)

一、人口素质的含义(4)

二、人口素质的衡量指标(5)

三、我国人口素质的现状分析(6)

(一)身体素质(6)

(二)科学文化素质(8)

(三)思想道德素质(9)

四、综合评价法在人口素质中的应用(12)

(一)综合评价概述(12)

(二)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和原理(12)

(三)层次分析法在我国人口素质综合评价中的具体应用(13)

1、明确问题(14)

2、构造层次分析结构(15)

3、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层次单排序(15)

4、计算层次总排序(20)

5、结论(21)

五、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对策(21)

(一)合理控制人口、积极提倡优生(22)

(二)保障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23)(三)改革教育体制(24)

(四)改革医疗保障体系(25)

(五)创新社会法制制度(26)

(六)大力推进社会道德文化建设(26)

参考文献(28)

 

文献综述

我国对人口素质有30多年的研究,80年代,王小强、白南风(1986)两位学者曾提出发人深省的假说:

“人口素质”是贫困、落后的决定性因素。

后续许多研究都以此为基础。

期间,穆光宗教授对“人口素质”与“脱贫致富”的关系曾进行过细致研究,同时也对人口素质的定义给出更为全面的阐明。

90年代,有较多的研究者谈到了“文化素质”在控制人口和发展经济中的作用。

之后,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流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开始将“人口素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相结合。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推广和深入,提高人口素质已成为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很多学者试图从教育、医改、道德建设等方面提出积极对策。

而对我国人口素质测度的方法上,主要有PQLI(生命素质指数)法,和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处理各因素指标。

但是,由于人口素质的复杂性,目前国内还没有达成一直的测度方法。

新世纪,为迎接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争,我国在加深研究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我国人口素质综合评价

人口素质是一个综合体,其研究领域涉及多种学科,透过不同学科,“人口素质”的含义便存在了多义性。

在西方人口学说史上,对人口素质问题的关注并不多。

早期代表人物有法国学者阿·郎德里(A.Landry)和著名人口学家阿·索维(A.Sauvy)。

现代西方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对人口质量进行探讨,人口质量就是人力资本,舒尔茨的“人口质量经济学”已成为人口经济学的一门显学。

其中,“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一般认为是两个无本质区别只是表述不同的概念,后者使用频率较高。

我国对人口素质的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口科学研究逐步走向恢复、不断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逐渐深入起来的。

纵观我国对人口素质问题近20多年的研究,其研究本身已具备了最直接、最高战略性的政策涵义,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命脉所系的重大问题。

一、“人口素质”的含义

北京大学张纯元教授可能是较早对人口质量给出定义的学者,他在著名《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定义:

“人口质量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集中反映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人口科学研究成果的《人口学词典》进一步将“人口质量”的含义概括为“反映人口总体的质的规定性的范畴。

亦称人口素质。

”梁中堂教授等则在《人口素质论》中给出不同定义,认为人口质量是人口所具有的各种构成的总和。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意识到个人之间、人群之间“聚合力”亦或“互动力”的存在和作用,坚持系统、结构和互动的观点。

目前,普遍认可的人口素质含义是由穆光宗教授所提出的,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

较高的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一般总是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组合,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社会功能和较为积极的影响力。

二、人口素质的衡量指标

衡量人口素质的指标,主要有人口性别年龄构成、职业构成、国家政策、社会关系、人群健康、教育水平、人际交往,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

也可依据其构成要素进行指标分类研究。

人口素质是由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三要素综合表现的。

其中,“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发育是否健全、智力是否完好、体力大小、体质强弱、耐力的持久状况、动作的敏捷程度等。

其作为人口素质的自然条件和基础,具有一定的先天遗传性。

一般常用性指标有:

平均身高、体重、胸围以及平均增长速度、相对的平均体力和耐力水平、呆残低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婴儿死亡率、总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等。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一般常用性指标有:

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知识分子占总人口的比例、文盲率等。

“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其中包括人生观、道德观、思想品质和传统习惯。

直接或间接进行衡量的指标主要有:

忠诚的爱国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尊老

爱幼者占总人口的比重、模范遵守公共秩序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吸毒者占总人口的比重、青少年犯罪率及刑事犯罪率等。

三、我国人口素质的现状分析

(一)身体素质

婴儿死亡率(婴儿出生后不满周岁死亡人数同出生人数的比率)是衡量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社会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据有关资料反映,解放以来我国婴儿死亡率下降十分迅速,即从解放前的200‰左右下降到70年代中期的47‰,80年代初期的35‰。

虽然速度得以有效控制,但我国婴儿死亡率分布的不均匀现象日益突出。

据1988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将城市分为大、中小两类,农村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为三类地区,婴儿死亡率在大城市为12.66‰,中小城市为18.08‰,一类农村如京、津、沪部分县及江、浙部分县为21.04‰,二类农村如江西、湖北、广东等部分县为26.27‰,三类农村即甘肃、安徽、贵州部分县为48.8‰。

近年来,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下,对我国边远地区三百个贫困县的初步调查摸底情况看,婴儿死亡率有的可高达70‰~90‰,一般均在50‰以上。

上述情况,充分反映了我国婴儿死亡率水平相差悬殊的严重性。

人均预期寿命(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通常指“粗死亡率”,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值)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是衡量人口素质的另一关键指标。

据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接近74岁,与解放前的35岁相比提高迅速。

尤以上海为例,1951年为44.6岁,2007年增为81.08岁。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人均预期寿命出现提高的不均衡性。

如上海、天津、北京、黑龙江、辽宁等是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较高的地区,其中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上海居首位,男性则在天津,分别比全国人均预期寿命高出7.67岁和6.15岁。

人均预期寿命较低的区域主要在贵州、四川、西藏、云南,其中四川男性人均预期寿命低于全国人均寿命4.09岁,贵州女性低于全国人均水平5.76岁。

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最高与最低的级差为男性10.2岁、女性13.43岁。

与国际比较,仍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人口身体素质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

目前,儿童青少年体智发育水平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青少年成长发育报告”表明,由于受遗传、食物营养、铅污染等众多内外在因素的影响,我国66%以上的青少年身高不理想,20%以上的青少年甚至停止长高。

200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关于儿童和母亲营养状况的进展跟踪报告》指出,中国农村有大约40%的儿童发育迟缓。

这其中,营养不良为主要制约因素。

营养不良造成的最大危害发生在孕期和新生婴儿两岁以内,而这些伤害多数情况都是不可逆转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历次营养普查和营养监测显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西部地区人口营养状况明显低于东部地区,40%以上的人口营养状况堪忧。

营养不良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体力不足、劳动能力低下,抗病能力差,还会有损于智力,使受教育能力下将,创新能力不足。

所以,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我们有效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加速器。

(二)科学文化素质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在智的方面的内容,它反映人们掌握、运用、创造科学文化的程度以及从事生产劳动的技术熟练程度。

一个国家运用技术的能力,不仅在于科技发展的水平,而且还在于国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一个国家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就等于拥有取之不竭的智力资源和财富。

解放后,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响应,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提高人口素质取得了巨大进步。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由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可以看出,十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虽然如此,我国文盲绝对数仍高达5360万,其中1200万左右为15至50岁的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

世界上不足10个文盲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与此同时,我国有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其中一半都在西部地区,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有少数文盲。

统计表明,中国文盲中七成是女性。

在农村,女童的辍学现象尤为严重。

由于辍学现象的存在,全国约200个县尚未普及小学教育,人口流动增加,老文盲未完全扫除,新文盲又不断产生。

扫盲工作带有一定的运动性和突击色彩,扫盲教育质量不高,成果不够巩固,从而又导致一部分人复盲。

我国整体农民素质不高已经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及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从我国文盲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情况看,由于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使现有文盲总量和比重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多,扫除剩余文盲的难点聚焦于中高年龄组,需要进一步减少文盲数量,降低成人文盲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所以,减少我国文盲人数仍然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结合实际,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做为人口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决定性指标,内容十分丰富。

其提高过程并不仅仅决定于硬性指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感知和积累培养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强有力的社会主义责任感。

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思想还不够成熟,缺乏生活阅历及社会经验,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关键对象。

面对纷繁喧嚣的社会,成年人若稍有不慎便会误入歧途。

中国人口目前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呢?

回答之前不妨看看这次“两会”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道德之问”是即“钱学森之问”之后又一出现的流行热词。

那些不断出现在互联网上的校园暴力、机动车交通事故等视频画面,让我们难以想象如此残暴行为出自未成年人,而且是对自己的同学痛下毒手。

杭州“富二代”因为飙车断送了穿越在斑马线上的年轻生命。

近几年,校车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那些含苞待放的幼小生命,还未实现梦想就早早地离开了我们。

北京大兴的那起灭门案,行凶者接连杀死父母、妹妹、妻子和两个儿子,迅速逃窜至海口,过起花天酒地的生活。

还有让人为之心惊肉跳的小悦悦之死。

以上这些,折射出的是中国人民道德的冷漠和堕落,是责任感的严重匮乏。

另一热点话题是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这句朴实而真实,分量重于泰山的老话,而有些人却背离道德准线,借此谋取个人利益,致他人生命于不顾。

三聚氰胺如今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化学名词,婴幼儿因食用掺杂该物质的奶粉患上肾病和泌尿系统结石。

之后又调查得知,其“魔影”相继出现在液态奶、雪糕、奶糖,鸡蛋之中。

当人们渐渐对国货失去信任,将消费对象转向进口产品时,“洋奶粉”暴力正步步逼近我们。

以前,进口奶粉主攻高端市场,而现在各种中小品牌和杂牌“洋奶粉”也蜂拥而至,向中低端市场挺进,直接蚕食传统的国产奶粉市场。

如今,“洋奶粉”暴利已经演变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肆无忌惮的连续涨价,我们却束手无策。

今年四月浙江警方破获一起制售新型地沟油案件,所谓新型即不同于以往由饭店泔水经简单加工提炼所得,而是由腐烂动物内脏炼出。

这些地沟油已被销往安徽、上海、江苏、重庆等地,制成食品和火锅底料等。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已愈演愈烈,前不久报道,被誉为“胶囊之乡”的浙江新昌被发现制造假胶囊。

某些保健品因汞超标而遭到封杀。

我们不禁问道,食用这些产品不得病可能吗?

要知道,疾病比战争更可怕,它是人们身边一条看不见的国防线。

美国被称为是全球最大的人才流入国,而中国是其最大的人才来源地,且是博士毕业生留在美国最多的国家。

人才流失与我国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具有一定关系,但更大程度上,在于一种爱国精神。

据统计,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称,当时中国出生而移居美国的博士约62500人。

截至2006年,中国公立研究机构博士总数才不过18493人。

学习国外先进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心系于祖国未来发展命脉的人们才更具备责任意识和爱国思想。

以上提到的只是个例,还有很多值得社会热切关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比如,“独生子女问题”。

我国政府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

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数量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

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现,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由于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不仅使传统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教育中,出现了“独生子女问题多”、“独生子女难养”的思想倾向,独生子女们被称为“中国的小皇帝”、“小太阳”等等。

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我国新时期独生子女的发展是很令人担忧的,也引起了人们的很多思考。

四、综合评价法在人口素质中的应用

(一)综合评价概述

评价是人类社会中一项经常性的、极为重要的认识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判断问题:

哪个学生的素质高?

哪个高等院校的声望高?

在经济管理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哪个企业的绩效好?

哪个地区的状况好?

等等。

现实社会中,对一个事物的评价常常要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评价是在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综合判断。

可以说,几乎任何综合性活动都可以进行综合评价,随着人们的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面临的评价对象日趋复杂,人们不能只考虑被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必须全面地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

综合评价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是科学决策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排序是综合评价最主要的功能。

所以,所谓综合评价即对评价对象的全体采用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再据此择优或排序。

当今比较流行的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等。

各种方法有简有繁相互独立,均符合综合评价的要求。

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研究我国人口素质。

(二)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和原理

由于一方面,有的指标没有明确的数量表示,甚至只与使用人或评价人的主观感受与经验有关。

比如,在影响人口素质的众多因素中,衡量思想道德素质的多数因素都具有此特征。

另一方面,不同的方案(也即被评价对象)可能各有所长,指标越多,方案越多,问题就越复杂。

所以,认真研究在决策中进行选择和判断的规律是很必要的,层次分析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具体是指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用一定标度(19标度法)对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

在面临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时,层次分析法为分析这类复杂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的、实用的决策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层次化。

即构造层次分析结构,一个好的层次结构决定了分析结果的有效程度。

在排序计算中,每一层次的因素相对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的单排序问题可简化为一系列成对因素的判断比较。

为了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层次分析法引入19标度法,并写成判断矩阵形式。

即可通过计算最大特征根max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W(W=[W1,W2,…,Wn]T,计算出某一层对于上一层次某一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权值。

在计算出某一层次相对于上一层次各个因素的单排序权值后,用上一层次元素本身的权值加权综合,即可算出层次总排序权值。

(三)层次分析法在我国人口素质综合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1、明确问题

从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众多因素出发,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再结合我国人口素质现状,现将它们总结为具有代表性的四个要素。

第一,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素质发展的进程。

而且这一发展进程越快,产生的效应一般也越大。

第二,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

高等院校毕业生是高素质的人口群体,其发展直接推动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初中毕业生人数。

初中毕业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可以说初中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起跑线,只有初中教育的持续发展,才会带来人口素质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

第四,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提高人口素质的物质基础。

因为只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才有综合国力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全球人才竞争的加剧,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刻不容缓。

我们只有深入社会,寻找问题根源,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的现状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始终是我国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动力,而教育制度改革、社会公德建设以及医疗保健制度等已成为当今新动力的主力军。

在中国经济发展正稳步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物质生活直达小康水平时,教育制度改革和社会公德建设已成为社会的最强音,从我国人口素质的现状看,两者的呼吁度已高过发展经济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将他们置于层次结构中的方案层,对结果的得出将更有现实意义。

2、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即为构成目标层、若干准则层和方案层的层次分析结构过程。

———————————————————————————————————————————————————————————————————————————目标层我国人口素质综合评价A

准则层城市高等院校毕初中毕业国内生

人口B1业生人数B2生人数B3产总值B4

方案层C1:

社会公C2:

教育制C3:

加强医疗C4:

改善物质C5:

加快经济

德建设度改革保障制度生活水平发展水平

————————————————————————————————————————————————————————————————————————————--

注:

层次结构中,准则层的四个元素分别与方案层的五个元素均有联系

3、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层次单排序

判断矩阵可使判断思维数学化,简化问题的分析,使复杂的社会、经济及其管理领域中的问题定量分析成为可能。

此外,为了使各判断之间协调一致,不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保持判断思维一致性尤为重要。

所以,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即层次单排序。

在建立判断矩阵之前,有必要介绍上文所提的19标度法,这种比率标度(见表1)是判断定量化的根据,是根据人们进行定性分析的直觉和判断而确定的。

表1

序号

重要性等级

Cij赋值

1

i、j两元素同等重要

1

2

i元素比j元素稍重要

3

3

i元素比j元素明显重要

5

4

i元素比j元素强烈重要

7

5

i元素比j元素极端重要

9

6

i元素比j元素稍不重要

1/3

7

i元素比j元素明显不重要

1/5

8

i元素比j元素强烈不重要

1/7

9

i元素比j元素极端不重要

1/9

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假定影响我国人口素质最重要的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其次为初中毕业生人数,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最后是城市人口。

人口素质的提高,必须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条件,稳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良好的身体素质。

初中毕业生人数是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的基础,前者增加,才有可能促进后者增加。

将城市人口置于最后,是因为其对人口素质的提高不是绝对的,若城市人口中初中毕业生人数和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所占比例相对不高,也就不能从整体上提高人口素质。

依据19标度法,可以将四者关系进一步表述为高等院校毕业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