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9321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9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尿基复混肥异地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2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3章复混肥产品市场分析

3.1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3.2价格预测

3.3产品市场定位与生产规模

第4章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4.1建设地概况

4.2厂址概况

第5章资源和原材料

5.1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5.2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第6章工艺技术方案

6.1产品标准

6.2设计规范

6.3技术参数

6.4工艺流程

6.5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第7章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7.1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7.2土建工程

7.3其他工程

第8章  节能节水措施

8.1编制依据

8.2编制原则

8.3节能措施及能耗指标分析

8.4节水措施及能耗指标分析

第9章  环境影响评价

9.1采用的环保标准及规范

9.2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9.3环境影响分析

9.4环境治理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9.5环境影响总体评价

第10章劳动保护、安全卫生与消防

10.1编制依据

10.2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0.3主要防护措施

第11章 项目组织和工程招投标

11.1项目实施阶段安排

11.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0.3工程招投标

第12章生产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12.1编制依据

12.2生产组织

12.3劳动定员

12.4人员培训

第13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1投资估算

第14章经济效益评价

14.1效益分析

14.2评价小结

第15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15.1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分析

15.2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结论

第16章  社会效益评价

16.1社会影响评价

第17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7.1可行性研究结论

17.2几点建议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某异地扩建年产15万吨尿基复混肥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1.1.3项目内容

1、综合办公楼、职工宿舍楼及附属工程。

2、年产15万吨尿基复混肥生产车间及生产设备。

1.1.4项目性质

企业投资异地扩建经营性生产建设项目。

1.1.5项目拟建地址

某镇中小工业园区。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项目规模和目标

某异地扩建年产15万吨尿基复混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约合47市亩),一期建设年产5万吨复混肥料。

一期工程总共投资28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7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00万元。

考虑到前期市场开拓复混肥用量较少,我们按15万吨复混肥项目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按5万吨复混肥生产线。

其公用工程、办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均按15万吨项目工程建设。

项目完全建成后,可达到年产15万吨复混肥生产规模。

1.2.2场址

拟建项目场址位于某省某镇中小工业园区。

场地呈矩形,东西长约180米,南北长约175米,场地已由工业园区完成前期建设准备,建设条件成熟。

1.2.3项目方案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生产线生产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

项目应用技术方案比较成熟。

1.2.4项目计算期

1、建设期:

(1)2010年11月-2011年5月,建设准备期;

(2)2011年6月-2012年8月,工程建设期;

2、运营期:

(1)2012年9月-2012年11月,投产期;

(2)2012年12月-2013年4月,试运营期;

1.2.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期工程总共投资28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7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00万元。

资金全部由投资方某自筹。

1.2.6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结论

根据本项目性质,通过对项目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认为项目财务上完全可行;通过对项目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认为,项目建设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1.2.7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可行性分析结论认为,项目建设总体具有可行性。

 

第2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1.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本项目由某投资建设

某,始创建成于1976年,现座于某镇铁厂路3号,隶属于某省某。

曾荣获某省质量计量信得过企业,某县诚信经营单位,某省测土配方肥施肥项目定点生产企业,是我省首批获得磷肥、复混肥工业生产许可认证企业之一,也是某“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发展工业企业。

企业法人代表是某。

主要生产“某”牌过磷酸钙(俗称磷肥)、复混肥料,是某最早的磷肥生产企业,多年来,企业通过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不断地技术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年产磷肥产品5万吨,复混肥3万吨的综合性生产经营企业。

企业一贯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以严谨的管理,机械化生产,完善的质量检测手段,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经国家、省、市质监部门多年抽检,质量合格率达100%。

在农场及某周边地区的农村中建立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品牌形象。

企业固定资产206万元,流动资产750万元,现有职工6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人。

厂区占地面积32089㎡,建筑面积3000㎡。

近年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年产销呈现较大幅度的递增。

建厂初期年产销不足1000吨,2006年产销10000吨,2010年达到21000吨,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

目前,产品主要销往某内部、某、某、武威、张掖、山丹、民勤、新疆等地区,产品销售十分喜人。

2.1.2项目提出的背景

某省八一磷肥厂现有的生产场地,厂房面积和主要技术装备已不能适应生产进一步发展之需要。

一是复混肥生产线与磷肥生产线并用,加之库容有限,两线产量无法实现新的突破,产量跟不上市场需求。

二是场地有限,厂区周边均为耕地,无法实现征地扩建项目。

三是2011年铁路站建征地项目,会进一步缩减我厂场地面积,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四是企业原厂址在河西村九社十社之间,成为企业物流运输极大的制约瓶颈。

为了分期实施我厂“十二五”规划,本项目拟将复混肥车间扩建为年产15万吨尿基复混肥项目搬迁至某镇中小工业园区。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虽然我国氮磷钾复混肥有了较大发展,但西部各省区目前尚无此生产工艺,该类产品主要依赖外埠及进口,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及国家“十二五”期间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必将推动西北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

企业借助此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某省测土配方施肥行动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这一契机,依靠某省农垦农业研究院指导生产,配方专用肥在省农垦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某18万亩(用量9000吨)耕地推广,并逐步向某垦区88万亩(用量40000吨)耕地推广,以此扩大销售半径,辐射西北地区,具有极其优越的战略优势。

同时,充分利用该生产线,继续推进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在生产此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新型肥料,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各类专用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释肥及水溶性专用肥,从进一步适应产业化需求的战略角度来看,此生产线具有长期性和不浪费型。

 

第3章复混肥产品市场分析

3.1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我国复混肥的发展势头很猛,由1998年的占总肥料量的8%,发展到2005年达到近28%,七年时间增加了2.5倍。

但是与发达国家的60%-70%还有相当的差距。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复混肥的生产、销售量会持续上升。

就我国而言,为了适应今后人口增长和对粮食的需求,要将年产复混肥量由现在的1100万吨提高到1800万吨(约合实物量5500万吨),既使达到这一比例,也未赶上发达国家复合(混)肥占化肥比重60-70%的指标。

可见市场需求和潜力是巨大的。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复混肥企业一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和市场潜力,同时也应当看到在这一领域中已有激烈的竞争。

海德鲁、巴斯福及嘉吉公司等的产品已进入中国,加拿大的包硫肥料,美国的包膜肥料都在我国有销售。

但是,复混肥技术是肥料行业和农业急需,因此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在农业生产中随着新的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传统肥料的冲击越来越严重,随着集约经营的推进,我国南方发达地区及北方大面积耕地分布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强度相对降低,这需要方便易行的肥料来配合,保证机械化耕作的需要。

随着人们对水土保持防止流失认识的提高在我国免耕和少耕技术正在迅速的向前推进,这不仅在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山地区如此,而且在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以及大城市的郊区也是如此。

农民需要通过施用复混肥节省劳动力投入,保护耕地;一方面可保证品质,同时也是减少投入的需要;

对于复混肥的施用效果,根据作物生长发育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规律和土壤养分状况专门设计的复混肥料,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和节本增效的作用。

试验数据表明,在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条件下,专用复混肥与通用复混肥增产玉米7.48%和16.31%,小麦专用肥与常规肥料相比,可以有效的降低肥料用量,提高小麦产量10%~20%。

同时农产品品质也有所提高。

3.2价格预测

受国际化肥价格的影响,我国单一养分肥料(如氮、磷、钾等)均有较大幅度的涨价,而复混肥料的原料主要是富富含氮、磷、钾的单一养分肥料,在国内单一养分肥料价格不断上涨及对肥料的刚性需求的支配下,复混肥料价格几乎没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资源抽紧将使市场形成良性循环,价格将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3.3产品市场定位与生产规模

3.3.1产品定位

根据对复混肥市场及未来市场的预测,结合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拟异地扩建年产15万吨尿基复混肥生产线。

通过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力争使复混肥成为企业主导产品,并有效降低成本,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

3.3.2建设规模

异地扩建年产尿基复混肥5万吨(一期)生产线,工程于2011年6月开始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年产5万吨尿基复混肥生产线(一期)以及年产15万吨规模配套的配套办公设施和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第4章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4.1建设地概况

4.1.1某镇中小工业园区概况

1、地形地貌

某镇是某省和某的工业重镇,属某县管辖,座落在阿拉善台地与祁连山地槽之间的龙首山 东延部分,位于河西走廊东端,龙首山南麓。

镇域东接水源乡,西邻山丹县,北依金川区,南与城关镇、东 寨乡、六坝乡接壤。

北距某23公里,南距某县26公里。

地理座标为东径102°01′~102°08′,北 纬38°21′~38°26′之间,面积475.45平方公里。

某镇四周三面环山,南及西南面山岭重迭,相互交错,有营盘山、风门山、西北为东大山,东北为板门山地山丘陵,东南方向为平坦的走廊地带,通向武威盆地,形成有由武威盆地向西北方向延伸的一段尽端走廊形峡谷。

镇域地形狭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1700~1800米之间,盆地内部为第四纪洪冲积物组成的平原,系与山前洪积扇褶皱相连的戈壁滩。

金川河由南侧山峡进入盆地,贯穿盆地中心,将完整的倾斜平原切割为东西两大块,平原河谷发育有河漫滩与一级阶地,无断层通过。

北部丘陵山区河谷切割较剧,发育为五六级阶地,并有断层通过。

2、气候现象

某镇地处亚洲大陆腹地的中温带干旱区,属干寒的大陆性气候,主要受西伯利亚干燥的高气团及内蒙新疆的高压气团等控制,气候干燥,多风沙,雨量稀少,蒸发量大,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凉爽。

气温年度化幅度大。

平均气温7.7℃,年最高气温35℃,最低-35℃,无霜期136天,年日照时数2884小时,年降雨量为158mm,蒸发量为2150mm,昼夜温差悬殊。

冬春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以南风及东风为主。

最大冻土深度为1.33米。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干热风、霜冻、冰雹、暴雨和干旱等,尤以干旱经常发生,危害严重,多发生在五、六级阶地,并有断层通过。

4.1.2某镇镇域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县党委政府把“某建成集化工、电力、建材、冶金和交通运输、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工贸强镇”的要求,突出工业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两大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工贸强镇战略,全方位改善发展环境,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促进社会和谐,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效,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某发电公司“上大压小”(2×330MW)改扩建、金铁集团450立方米二号高炉扩能改造、金化集团35万吨纯碱改扩建、22万吨合成氨装置填平补齐、某瓮福公司20万吨粉状磷酸一氨节能减排新工艺技改、金泥集团2500T/D电石渣制水泥熟料新型干法带低温余热发电生产线等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及鑫华100万吨捣固焦、熔凯20万吨电石、金化30万吨合成氨、金泥20万吨电石、华瑞120万吨兰炭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形成以河雅路化工、电力、建材等支柱产业为主轴,以中小工业园区和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两翼的“一轴两翼”工业发展格局,预计在两至三年某镇域工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元,并创造条件向200亿元迈进。

4.2厂址概况

1、厂址位置

本建设项目位于某镇中小企业工业园,毗邻省道212线,北距某20公里,南距某县30公里,距某火车站不足10公里,交通便利,形成网络,运输十分方便。

2、供电条件

场址位置处于城市电网供电范围内,其电力可由城市电网供给。

某镇中小工业园区输电线路途经本项目场址区边缘,其线路传输容量,可满足本项目对供电容量的需要。

3、供水条件

某镇中小工业园区外部水源由镇政管网中的自来水供给。

本项目拟选场址距已敷设完毕的自来水供水管网可直接接入向场址区内供水。

4、场内现有道路条件

由于拟选场址现还处于开发状态,拟建场地已划归为工业园区用地,拟建的场地为在工业园区内新建的场地,所以,场内道路、停车场等设施均需新建。

场址周围规划建设的镇政道路,现大部已经动工兴建。

5、征地拆迁条件

本项目拟选场址内,现无居民住宅建筑需拆迁,场地均为中小工业园区规划用地,本项目规划占用的土地面积为31500平方米(约47亩)。

因此,从项目的征地拆迁条件看,不涉及拆迁,场址地块的征地拆迁条件是比较好的。

6、施工条件

本项目建设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均可在某镇范围内采购解决。

此外,因本项目拟选场址外部交通较为方便,因此,对施工所需的一些建材料的运入也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加之该场址距砂石场较近,因此,一些砂石材料可在附近一些采石、砂场就可采购。

由于项目拟选场址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加之周围也没有大型工矿企业及建筑物存在,因此,给项目施工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可满足建设对施工场地的条件要求。

7、本项目符合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更符合某镇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要求。

通过对上述拟选场址的可使用的范围及面积、土地使用权归属、地形条件、工程地质状况、场址周围环境条件及其影响、城市规划要求以及外部交通、外部水电供给、场地施工、拆迁等多方面建设条件的分折,工业园区作为改扩建复混肥厂的建设场址,且该地块已被城市规划确定为本项目的建设用地区域,其建设条件可满足本项目建设的需要。

将改扩建复混肥厂选在该场址区内是合适的。

拟选厂址土地属于工业规划用地,为建厂理想最佳地段。

 

第5章资源和原材料

5.1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本项目产品所用原材料为氮、磷、钾和原煤。

原料优势:

高氮原料,目前考虑兰化、刘化尿素,长远计划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尿素及金化集团氯化铵;

高磷优势,我厂自产过磷酸钙一等品(P2O5≥16%)及瓮福集团磷酸一铵、磷酸二氨;

钾肥优势,新川化工有充沛的硫酸钾、青海省有充沛的氯化钾;

原煤来自某内的马营沟煤矿,燃气接入天然气管网;

原料尽量做到就地取材,以减少运输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造就成本优势。

5.2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这些原材料主要来自某省省内,原材料供应量十分充足,完全能够满足建设项目的需要。

某异地扩建年产15万吨尿基复混肥项目建成后,应考虑充分利用自身及当地的资源优势,特别是磷肥优势,对于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尿素、二胺等建议尽量做到就地取材,以减少运输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第6章工艺技术方案

6.1产品标准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国家标准GB15063-2009

6.2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1989)

(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ll4—2001)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7)《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S0011-2001(2008修订版)

6.3技术参数

本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以尿素为基础的部分料浆法制尿基合肥料的生产技术",能兼容团粒法和料浆法,解决了长期以来以尿素为主要氮源加工生产复合肥料中物料结壁、连续生产不正常、生产能力低下、产品结块等生产难题。

采用该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并优于国家标准,产品具有粒度均匀、表面光滑园润、颗粒抗压强度高、不易结块等优点。

6.4工艺流程

本生产线全系统的工艺流程由原料计量配料、尿素浓溶液制备、粉碎、造粒、1#干燥和2#干燥、冷却、筛分、返料计量、干法和湿法尾气处理及包裹油系统等部分组成。

氯化钾等基础肥料及辅助料,分别由装载机加入各自配料贮斗。

根据配料计算的用量,各原料经计量皮带计量后,汇总到原料皮带上,再经原料提升机送到转鼓造粒机。

购入固体尿素快速熔融器,配制浓溶液,经计量后送入转鼓造粒机。

物料在造粒机中藉助机体的旋转,形成固体物料的流动床。

流动床的上方设有特殊的料浆喷撒器,料浆在物料上进行涂布后,按一定的运动轨迹运动,在挤压、摩擦力的作用下,团聚成球形颗粒。

自造粒机出来的粒化肥料约60℃,含水分~2.5%左右的湿物料由皮带送到干燥机的进口,由溜管送入干燥机的特殊进料抄板段。

物料借助抄板,将具有热敏性的湿料移离高温区域,抛入加热段。

由特殊装置的升举式抄板,将粒料升举抛散在干燥机的空间,使粒料和热炉气充分接触,加速传热,完成颗粒状物料的脱水干燥过程。

干燥过程所需的热气流,可用油、煤、中压蒸汽作为热源,与用鼓风机送入冷空气混合加热到工艺所需温度。

热气与物料成相同方向的顺流干燥作业。

干燥系统由2只干燥机组成,通过干燥机干燥后的物料由提升机送入冷却机和筛分系统。

冷却过程主要是将颗粒表层尚未扩散移除的水分,通过流动的空气把水汽带走,同时达到冷却目的。

筛分系统是将大于4.5mm的大颗粒筛出进入大粒破碎机破碎后进入造粒机,小于2mm的小颗粒由原料皮带送至返料皮带后进入造粒机。

筛出的2~4.5mm成品送到包裹机作防结块处理,包裹机进口成品经成品计量,多余的成品回系统破碎进入返料系统,防结块处理所需的包裹油来自油槽,油槽用蒸汽夹套加热控制其温度,达到一定的流动性,并加入一定量的着色剂及防结块剂,经搅拌溶解后经包裹油计量泵计量后进入包裹筒。

包裹机出口成品经成品提升机送入成品贮斗经半自动包装秤计量包装后入库。

为了保持造粒机良好的操作环境,造粒机尾气用造粒风机抽风送至洗涤塔洗涤。

为了保持大粒筛及车间有良好的操作环境,筛子及返料皮带等的上方均设有吸风点,以维持局部负压,经旋风除尘器后,经吸尘点风机抽风送至洗涤塔洗涤,洗涤后尾气由塔顶排气筒放空,洗涤液进入沉降池。

干燥机尾气含有少量肥料粉尘和烟尘,以及大量水汽。

干燥机尾气进旋风除尘器后由干燥风机抽吸将尾气送至洗涤器和洗涤塔洗涤,洗涤后尾气由塔顶排气筒放空,洗涤液进入沉降池。

旋风除尘下的固体物料由返料皮带输送至原料皮带返回系统。

洗涤液进入沉降池,一部分自身循环,一部分可作为造粒机工艺用水。

工艺流程图

 

 

6.5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设备一览表

序号

位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材质

数量

单价(万元)

制造厂家

备注

1

定量给料机

1-5T/H2台2-10t/h4台

1

秤体

DELF650×2500T4A

(防腐蚀,主滚筒腰鼓形、包胶,)

6

美国

裙边皮带

T4A料斗

卸料罩

皮带清扫器

防跑偏装置、

张紧装置

专用信号电缆

电机/减速机

SBD65Y100L1/2.2

4

上海章臣

SBD65Y100S4/1.5

2

称重传感器

Z6-100

12

进口

测速传感器

BI2-M12-AN6*

6

进口

变频器

ACS/2.2KW

6

2

1#原料皮带输送机

B=1000V=0.48m/s

橡胶

1

N=7.5KW4级350减速机L=

槽型双向反旋橡托辊

3

综合皮带输送机

B=1000V=0.48m/s

橡胶

1

N=7.5KW4级250减速机L=

槽型双向反旋橡托辊

4

链磨机

W-80N=22*2KW

CS+Mn+衬304

1

5

造粒前皮带输送机

B=1000V=0.48m/s

橡胶

2

N=7.5KW4级250减速机L=19000

槽型双向反旋橡托辊

6

造粒机

Φ2200*8000n=10.8rpmJZQ650

CS+橡胶

1

筒体斜度2.5°

Y225M-6左传动N=30KW

7

造粒后皮带输送机

B=1000V=0.48m/s

橡胶

1

N=5.5KW4级250减速机L=

槽型双向反旋橡托辊

8

烘干机

Φ2600*26000n=3.88rpm

CS

1

筒体斜度2.5°

N=55KW

ZL750左传动

9

烘干后皮带输送机

B=1000V=0.48m/s

橡胶

1

N=5.5KW4级250减速机L=

槽型双向反旋橡托辊

10

二次烘干机

Φ2400*24000n=5rpm

CS

1

筒体斜度2.5°

ZL650

、、

N=45KW左传动

11

二烘后皮带输送机

B=1000V=0.48m/s

橡胶

1

N=5.5KW4级250减速机L=

槽型双向反旋橡托辊

12

1#斗提机

TH500ZH-Y5Z3右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