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9217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货币银行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货币银行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货币银行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货币银行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题库.docx

《货币银行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题库.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题库.docx

货币银行学+题库

第一章货币与信用

一、名词解释

1、货币: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实物货币:

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类充当货币。

3、信用货币:

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的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主要形式有纸币、辅币和银行存款货币。

4、货币本位制度:

对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发明、兑换与流通等所作的有关规定。

核心是本位币的币材。

5、无限法偿:

无论支付数额多大,无论属于任何形式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本位币一般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6、纸币本位制度:

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纸币与金银之间不保持固定的比率,也不可以自由兑换。

7、交易媒介:

货币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物的功能。

8、价值标准:

货币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9、价值储藏: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时发挥的功能。

10、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功能。

11、信用: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让渡,表现为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与货币的借贷行为。

12、商业信用:

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13、银行信用: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4、国家信用:

国家作为债务人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

15、个人消费信用:

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生活资料为对象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其主要形式有商品的赊销、分期付款销售与消费信贷等三种形态。

16、信用工具:

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

17、金本位制:

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黄金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

18、格雷欣定理: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在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量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量较低的货币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充斥市场。

19.金块本位:

以一定量黄金作为一国本位货币,但金币不能自由铸造与流通,政府集中储存黄金,并发行纸币以代替黄金流通。

20.金汇兑本位:

也称“虚金本位”,国家的货币不与黄金之间发生联系,但选择一个关系密切的金本位国家,将本国货币与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确定固定的比价关系,同时将黄金与外汇储存与该金本位国家,作为汇兑基金,并随时按固定价格买卖外汇,以此维持汇率的稳定。

21.货币本位:

货币的基本单位及其价值的标准。

22.货币制度:

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构成要素:

(1)确定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2)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答:

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货币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正在迅猛地发展,渗进国民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

为了维持国民收入水平,需用部分社会公众的储蓄转化为赤字单位的支出,以维持收支的平衡。

信用都起到了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维持国民收入正常循环运行的作用。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答:

①交易媒介②价值标准③价值储藏④延期支付的标准⑤世界货币

3、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

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③代用货币④信用货币⑤电子货币

4、货币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①确定货币材料,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④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⑤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⑥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5、信用的要素及发展过程?

答:

⑴①债权人与债务人②时间间隔③信用工具

⑵①高利贷信用:

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②资本主义现代信用:

贷放的是货币资本,来源于闲置中的货币资金

6、银行信用为什么能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答:

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数量、方向、期限、授信能力上的局限性,可以创造信用,是现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作为专门经营货币的企业,具有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提供贷款的能力,资金来源广泛,筹资渠道多样,成本较低,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专业的信用机构,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来识别与防止风险。

7、信用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

①信用对生产与投资的促进作用:

可以极大的促进资金的流动与合理分配,扩大生产与投资的规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②信用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促进消费购买力,扩大生产与就业

③信用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为维持国民收入水平,需用部分社会公众的储蓄转化为赤字单位的支出,以维持收支的平衡。

信用都起到了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维持国民收入正常循环运行的作用。

8、现代信用形式以及我国如何发展多种信用形式?

答:

⑴①商业信用②银行信用③国家信用④个人消费信用

我国:

以银行信用为中心,商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相结合

9、信用工具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

(1)长期信用工具。

长期信用工具主要由公司股票、债券及长期票据构成。

⑵短期信用工具。

短期信用工具由记帐信用、支票、本票、汇票及信用卡等构成。

10、纸币本位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答:

(1)纸币本位制的特征:

1 无限法偿,依法强制流通,其他清偿货币可依等价相互兑换

2 货币供应量不受金银数量的约束,其发行量视经济形势而定。

3 纸币对内价值稳定,对外汇率稳定有赖于货币供应体系的有效管理和调节控制

⑵纸币本位制的优点:

1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具有较强的发行弹性与经济调节的灵活性,对于稳定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2其对外汇率不受国际市场贵金属价格变动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也就更为灵活,可以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进行有效的调节。

③更便于流通携带,节省贵金属及铸造费用,减轻财政负担,促进经济发展。

(3)纸币本位制的缺点:

①发行量不受发行准备限制,供给弹性很大。

②汇率变动较频繁,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

③人为因素的增多增加了纸币制度的不稳定性。

第二章利息论

一、名词解释

1、利息:

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是与信用关系紧密联系的范畴,也是信用关系的基础。

2、名义利率:

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即借贷契约或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

3、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4、固定利率:

整个借贷期内利率不随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变化而变化的利率。

5、浮动利率:

又称可变利率,借贷期内利率随借贷资金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6、基准利率:

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中心利率,一般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

7、市场利率:

由借贷双方在资金市场上通过相互竞争而形成的利率。

8、利率管制:

金融当局硬性规定最高存款利率和放款利率,使利率不能正确反映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的现象称为利率管制。

9、利率市场化:

中央银行只规定基准利率,其他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由市场供求自行决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利率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10.利息率:

简称利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额与借贷资本额的比率。

二、思考题

1、利息的含义、来源与本质是什么?

答:

含义:

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是与信用关系紧密联系的范畴,也是信用关系的基础。

来源:

货币资金运动。

本质:

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

2、利率的种类?

答: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3、利率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

答:

决定因素:

借贷成本、平均利润率、借贷期限、借贷风险。

影响因素:

1.资金的供求状况:

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供过于求,利率下降

2.物价的变动:

货币本身的升值或贬值的影响,物价下跌,货币升值,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3.国际利率水平:

其他国家利率对一国国内利率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对一国国内利率的影响

4.汇率:

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货币政策:

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调整基准利率等手段来影响市场利率,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

4、利率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是什么?

答:

作用:

1.积累资金2.调节宏观经济3.平衡国际收支4.约束和激励

条件:

1.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信用化已达到相当的程度

2.资金借贷双方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

3.中央银行运用间接手段调控经济,利率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4.金融机构拥有相应的利率自主权

5.金融市场、金融资产有较高程度的发展

5.从我国现有的情况出发,利率要充分发挥杠杆作用就必须努力做到?

1.改革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

3.进一步完善发展金融市场

4.简历中央银行间接调控体系

6、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1.利率管制造成利率这一重要的价格杠杆在资源配置方面受到约束,利率调整对投融资行为及公众消费导向作用不明显

2.利率机制的僵化使宏观调受到约束,导致宏观当局很难通过对比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3.利率结构扭曲,拆借市场利率导向作用有限

4.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业开放的要求

 利率市场化内容:

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

利率市场化改革步骤P58

 

第三章金融市场

一、名词解释:

1、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的供需双方以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所形成的市场。

2、直接融资:

非金融机构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借钱,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的融资。

3、间接融资:

金融机构在最后贷款人与最后借款人之间充当媒介的融资。

4、金融工具:

在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进行资金的融通时必须有的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叫金融工具,又叫金融证券。

5、商业票据:

表明债务人按规定期限无条件地支付一定款项的义务的书面债务凭证,主要有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两种。

6、股票:

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证书,是发给股东证明其所入股份的一种凭证,是有权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7、债券:

指债券发行人为筹集资金,承诺按一定利率和一定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

8、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由商业银行或其他储蓄机构发行的,面额较大,具有固定期限的可转让定期存款凭证。

9、回购协议:

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以取得资金的同时,出售证券的一方同意在约定的时间按原定或约定价格重新购回该项证券。

实质是一种以证券为担保品的短期资金融通。

10、货币市场:

是指以期限为一年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又称为短期资金市场。

11、资本市场:

是指期限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又称为长期资金市场。

12、初级市场:

也称“证券发行市场”或“一级市场”,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直接或通过发行单位发行新的债券和股票的场所,是企业和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13、二级市场:

也称证券流通市场,是买卖交易已发行的证券的市场。

14、证券收益率:

指证券持有者1年内的收益水平。

(债券收益率p81和股票收益率p84)

15、股票价格指数:

衡量证券市场上股票行情变动程度的指数。

16、证券交易所:

是对已核准发行的债券、股票进行买卖的专门场所,它作为有价证券行市的市场,是高度组织化的二级市场,也是最重要、最集中的证券买卖场所。

17、场外市场:

是在证券交易所外的交易市场,一般称为店头交易市场。

这是证券经纪人或证券自营商不通过证券交易所,把没有在证券交易所登记上市的证券,有时也包括一部分上市的证券,直接和顾客买卖的市场。

18、期货交易:

是指证券买卖成交后在约定时间(一般为30天、60天或90天)进行交割的一种交易方式。

19、期权交易:

即选择权交易。

购买期权人与交易商(经纪人)达成契约,规定支付一定期权费后在一定时期内按双方协议价格,有权购买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

到期时可放弃这种权利。

20、信用交易:

是指投资人只交付部分价款或保证金,其余由经纪人垫付的一种交易方式。

又叫“垫头”交易。

21、本票:

是由银行签发的以银行本身为付款人的票据。

22、银行承兑汇票:

经银行承兑后的汇票可以在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上以贴现方式获得现款。

23、第三市场:

是指非证券交易所成员,进行已在证券交易所登记的普通股的场外交易的场所。

24.第四市场:

大金融机构之间相互直接买卖或交换证券的场所。

二、思考题

1、什么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p64~67

答:

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之间融资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其根本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

直接融资:

非金融机构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借钱,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的融资,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间接融资:

金融机构在最后贷款人与最后借款人之间充当媒介的融资,资金供求双方不直接联系而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为。

⑵直接融资的优点:

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由于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可根据不同的融资要求或条件进行组合,有利于实现资金的顺利融通和优化配置。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到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

③对资金供求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的多。

⑶间接融资的优点:

   买卖便利;安全性高;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的缺点:

   ①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②金融机构要从经营服务中获得收益,从而增加筹资者的成本,相对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

2、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是什么?

答:

金融市场是指资本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它是资金交易的载体。

金融市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有效地动员筹集资金;

——合理地分配和引导资金;

——灵活地调度和转化资金;

——信息传递

——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p62~64

答: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

金融市场的主体与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的主体即金融市场的参加者,也就是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

包括金融(中介)机构(最主要的资金需求者与供给者)、中央银行、政府部门、企业、个人。

金融工具:

在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进行资金的融通时必须有的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

金融工具按期限分为短期金融工具与长期金融工具,按发行者性质分为直接金融工具与间接金融工具。

4、简述金融工具的一般要求和基本特征。

(特征及其关系)P68

答:

一般要求:

它作为一种信用工具,要能作为资金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合法凭证,要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和所有权关系。

其经济功能在于将资金盈余单位的剩余资金转移给不敷单位使用,把社会的剩余资金吸引到生产投资上去。

基本特征:

1偿还期。

指债务人必须在全部偿还债务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2流动性。

指金融工具转变为现金而不致亏损的能力。

3安全性。

指收回本金的保障程度,或避免其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性。

④收益性。

指金融工具给持有者带来的净收益与预付的本金之比率。

5、货币市场的特点和构成是什么?

发展有何意义?

p69~70 p86

答:

货币市场的特点:

①交易期限短;

②交易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③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流动性高,风险小)。

货币市场按交易的内容和方式可分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

意义:

加快资金的流通与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对金融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证券发行与证券流通市场各有什么功能?

p75~76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证券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是组织新证券发行业务的市场。

其活动围绕有价证券的发行而展开。

流通市场(二级市场)是买卖交易已发行的证券的市场,其活动围绕有价证券的转让流通而展开。

二者间关系:

(1)证券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基础和前提。

(2)证券流通市场是发行市场得以持续扩大发行的必要条件。

7、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目标及措施。

P88~91

答:

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目标:

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监管。

(一)  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

这是由资金的商品特性和有效使用资金的要求决定;

(二)  有序竞争的金融市场:

这是资金按效益原则流动的基本途径;

(三)  严格监管的金融市场:

监管是指国家或政府金融管理当局和有关自律性组织机构,对金融市场的各类参与者及它们的融资、交易活动所作的各种规定以及对市场运行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措施及方法。

金融市场管理大致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外部管理即各类监管机构的管理;二是内部管理即自律性管理。

对金融市场监管一般要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管理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进一步培育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措施:

(一)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主体

(二)积极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的内部条件

1.理顺利率关系,有效调节利率

2.使银行资产趋于多样化

3.发展多种信用形式,深化信用关系,为金融市场创造完善的多层次的交易工具

(三)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的外部条件

1.逐步完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

2.建立健全各项金融法规

3.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

8、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债券的利息收入、货币市场利率、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经济状况和经济周期

9、为什么CD(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是持有者和发行银行的一种理想的货币市场工具?

答:

从投资者的观点看,由于CD的上市性强、流动性大,在到期前可以变现,因而补偿了它比定期存款利率低的缺点,但比无息的支票存款强;从签发CD的银行观点看,CD为它提供了和定期存款流动性一样的资金,即在到期前不能提取,而且有利率较低的好处。

因此,CD市场成为货币市场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第四章金融体系构成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金融机构:

是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

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等方式形成资金来源,并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用资金,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过程中获得利润。

2、中央银行:

是金融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银行。

其特殊性在于:

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专门行使宏观调控与金融管理的机构,它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成为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3、商业银行:

主要以吸收社会公众存款与发放贷款,并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的金融机构。

在金融机构体系中成为骨干和主体。

4、专业银行:

具有特定业务范围,提供专业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主要有投资银行、储蓄银行、抵押银行、开发银行、农业银行、进出口银行。

5、储蓄银行:

是以设立存折储蓄账户吸收居民储蓄为主要资金来源并用于发放各种抵押贷款的专业性银行。

6、证券公司:

是专门经营有价证券发行、转让及代理买卖业务的金融机构。

属于非银行的金融组织。

在国外,证券公司也有被称为投资银行。

7、信托投资机构:

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投资受益凭证来筹集公司资本,并再以公司筹集的资金投资于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及各种产业项目上,公司可用购入证券作担保发行新的投资信托证券以筹集更多的资金。

8、开放式基金:

发行总量是不固定的,基金的管理也采取开放式的,即可按一定的价格不断地认购股份,追加投资,同样,投资者也可以一定的价格赎回自己的股份,使基金股份总数减少,因而开放基金的股份总数是不固定的,其基金的流动性要求也更高,管理上要求也更高。

9、退休养老基金:

是一种向参加养老基金计划的人以年金形式提供退休收入的金融机构。

10、大一统金融体系:

与这个时期的经济体制和管理方式相适应,金融机构体系也实行了高度集中的“大一统”模式。

这个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一家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央银行和普通银行于一身,其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利润分配上实行统收统支。

10、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是指金融机构及其构成。

11、融资性租赁:

由银行或租赁公司根据企业要求,筹措资金购买企业设备,租给企业并收取租金待租赁期满后再将物件作价出售给企业,这是一种带有融资目的的租赁活动。

12.信用合作社:

一种互助合作型的金融组织,一般规模较小。

13.金融公司:

通过发行商业票据、债券和股票获得资金,并将资金主要用于特定消费者贷款和工商企业贷款的金融企业。

二、思考题

1、什么是金融机构?

它与一般经济单位有那些异同?

答:

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等方式形成资金来源,并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用资金,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过程中获得利润。

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单位之间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

其共性主要表现为其具备普通企业的基本要素。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①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不同。

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这种特殊的商品,经营内容则是货币的收付、借贷及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与之相联系的各种金融服务。

②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不同。

金融机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

金融机构发生风险后影响更大

2、金融机构的职能是什么?

答:

(1)信息中介:

降低信息不对称

(2)降低交易成本

(3)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职能

(4)专业化服务降低投资者的参与成本

(5)流动性转换

3、简述金融体系的形成

答:

金融机构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商品经济发展与信用制度产生,资金有了闲置与短缺的矛盾,借款人与贷款人需要中介机构提供服务。

金融机构的分类: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

(1)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①.银行的起源:

欧洲的货币经营业,表现为货币的兑换、保管与汇兑。

例如古希腊、罗马寺庙发放贷款,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等,典型的是英国金匠业。

在从事货币经营业过程中出现银行业务的萌芽。

我国金融机构源于典当行业,以后发展了钱庄、票号等

②.前资本主义银行:

16世纪商人银行带有高利贷性质,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是传统货币经营业向现代金融业转变的主要动力。

③.资本主义银行的建立:

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旧的高利贷银行适应经济需要发展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照资本主义经济组织方式组建股份制银行,典型的是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建立。

(2)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金融监督与管理等的需要

(3)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

银行产生后,伴随经济发展,某些行业需要提供专门金融服务,产生非银行金融机构。

4、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其发展趋势

答:

目前各国的一般构成是: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专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

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

(1)创新趋势;

(2)兼并、重组趋势;

(3)全能趋势(混业经营);

(4)国际化趋势。

5、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种类。

答:

政策性银行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6、简述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异同。

答:

(1)业务范围不同

     商业银行:

可以从事存款、放款、投资、汇兑结算等多种业务

     投资银行:

是专门从事对工商业股票与债券投资,对证券包销代理,并为企业提供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2)地位不同

     商业银行:

金融机构体系中成为骨干和主体;

投资银行:

重要组成部分。

7、分析说明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

答: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实行了对外开放。

与此相应,我国的金融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