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6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9100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6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6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6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6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6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6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6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6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6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docx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6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

2015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

16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

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鲁迅

材料二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人为地割断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

……儒家的“仁爱”精神不正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第二次启蒙”的“关心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这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

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解作用。

——汤一介《中国的启蒙》

结合相关史实论述“孔子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与“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并简要谈谈时下“儒学热”。

(12分)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

【答案】

解析:

第一问结合汉代董仲舒吸收其他家思想创立新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南宋吸收佛道思想的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的角度思考回答,19世纪末康有为借助孔子思想进行变法,袁世凯假托孔子称帝、新文化运动批判孔子思想进行宣传新思想以及建国后孔子被批判的史实来组织答案;第二小问属于开放题型,回答时候围绕“儒学热”的特点从中国以及世界儒学带来的影响等角度思考回答。

参考答案:

史实示例:

董仲舒杂糅法家、阴阳家等创立新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儒生读正统儒学方可做官;吸收佛道思想的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成为科举考察主要范围;康有为:

假托孔子改制,视其为改革家;辛亥革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冲击封建伦理纲常;袁世凯称帝,重奉孔子至圣;新文化运动:

“打到孔家店”凡涉孔子即愚昧落后;建国后,孔子被丑化,封建思想总代表(批林批孔)(任答四点8分);对“儒学热”看法观点言之有理有据酌情给分(4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知识点】古代中国·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

【答案】答案:

观点一:

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2分)经济方面:

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

(6分)思想文化方面:

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2分)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

(2分)

观点二:

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

(2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5分)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5分)

【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解析:

本题属于评述型试题,以“关于宋代观点”的文字材料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

解答本题需据题意解读材料,首先归纳材料的观点,然后迁移所学知识、选取论据进行论证。

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且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法国作家雨果: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雨果在这里

A.说明中国传统科技缺乏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B.认为当时中国政治制度保护了科技发明

C.指出西方自然科学完全源于中国古代科技

D.否认当时中国人的发明能力和创造能力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

【答案】A解析:

依据材料中“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的信息说明作者认为中国科技之所以不能发扬光大是因为缺少生产力的土壤,A项符合要求。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科技发展原因的理解。

4.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B.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D.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

【答案】D解析:

依据题干中“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的信息说明小说普及适应了市民阶层发展的需要,也说明小说本身的适应性,选择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小说的理解。

5.假如你是生活在清康熙年间的北京城,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有

①阅读楷体字印刷的《论语》②在茶馆听人讲《三国演义》

③带朋友去看京剧④鉴赏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A.全部都能享受B.②③④C.①②④D.全部无法享受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答案】C解析:

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行当、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戏、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

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

故③带朋友去看京剧,不正确。

明清时代印刷术完善,各书坊争相刻印文学作品,①正确,②④都是明代的作品,在清康熙年间可以看到,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清朝文学艺术形式识记和理解。

6.在宋代常用“灾及梨枣”来讽刺刻印的书没有价值,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

这表明当时

①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②毕昇发明的木活字被广泛使用

③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④雕版印刷风行

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③④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

【答案】B解析:

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出现是在唐朝;毕昇发明的是泥活字被广泛使用故①②错误,本题选择B符合题意。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科技成就的理解。

7.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

“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

”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

C.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                                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

【答案】A解析:

从材料中“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可分析出日食的记录与当时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

故选:

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的准确理解。

8.(3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通史·近

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2011年版

 

材料二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三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1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1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6分)

【知识点】文革·古代中国科技·近代世界科技·科技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答案】第一问,本题考查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考查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与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根据材料中的目录找出一处差别,然后从出版时间的不同并结合各自的时代特征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可以从政治需要、经济发展、思想的时代差异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第二问,材料二“全面搜集整理撰成《天工开物》”“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表明特点是传统科技的总结性著作,材料三“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明成果显著影响广泛,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力学原理是在长期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取得的成就。

第二小问从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再结合科技工作者的个人努力角度分析即可。

第三问,宋应星科技成果命运的原因从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文化专制、经济生产方式等角度分析,牛顿则从社会重视科学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角度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1)不同之处:

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

(2分)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2分)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2分)

原因分析:

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

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1分)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

(1分)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1分)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1分)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

(1分)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1分)

(2)特点:

传统科技的集大成;(1分)多总结,少创造。

(1分)长期试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1分)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1分)背景:

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2分)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

(2分)科学冲击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给4分)

(3)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答对2点即给3分)(牛顿)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答对2点即给3分)

【思路点拨】中国传统科技VS西方近代科技

背景

条件

封建专制统治;没有形成科学家群体;没有建立新的学科体系

出现近代资本主义;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研究

领域

集中于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

集中于天文学理论与研究领域

研究

方法

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采用实验方法,重点放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上

影响

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9.某中学生参加综艺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网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确定不了正确答案,他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明朝D.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

【答案】D解析: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最早的纸是西汉时期;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宋朝;火药在唐代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故D项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科技成就的理解。

10.观察下图对中国占代文学特征的示例,把相关空格补充完整后正确的一项是()

一、古朴民风的先秦诗歌

二、恢弘华丽的汉赋

三、辉煌灿烂的唐诗

四、的宋词

五、异军突起的元曲

六、的明清小说

A.语言质朴、格律严谨的宋词B.为盛世而生的宋词

C.豪放与婉约并存的明清小说D.极摹人情世态的明清小说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

【答案】D解析:

语言质朴、格律严谨的是唐诗,为盛世而生不是宋词,是唐诗,豪放与婉约并存是宋词,明清小说注重人情世故,故D项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成就的理解。

11.比较宋代和元代书院分布图,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①元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书院数量剧降②北方书院增量较多与元朝定都北方有关③南方书院减少说明经济文化重心北移④朝代更替打断文化发展进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知识点】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宋元书院

【答案】D解析:

依据图片信息可知①错,图片中不能体现教育投入不足;元朝南方书院减少是因为汉人抵抗蒙古统治,③错,依据所学可知②④正确,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图片信息解读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能力。

12.明清之际著名画家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

右图他的这幅作品属于①宫廷画②工笔画③文人画④花鸟画⑤写意画⑥山水画

A.③④⑤B.①③⑥C.②⑤⑥D.②③④

【知识点】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古代书画艺术

【答案】A解析:

图片信息表明该作品为花鸟画,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花鸟画从画法上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色彩上可分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山水画等,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图片信息解读能力,学生在解读图片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即可。

13.假如你是生活在清康熙年间的北京城,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有

①阅读楷体字印刷的《论语》②在茶馆听人讲《三国演义》

③带朋友去看京剧④鉴赏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A.全部都能享受B.②③④C.①②④D.全部无法享受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答案】C解析:

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行当、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戏、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

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

故③带朋友去看京剧,不正确。

明清时代印刷术完善,各书坊争相刻印文学作品,①正确,②④都是明代的作品,在清康熙年间可以看到,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清朝文学艺术形式识记和理解。

14.下图为唐寅的扇面作品,与之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这幅画的灵魂是其特有的意境   B.体现出诗书画篆刻多种艺术的融合

C.这种画科源于北宋《清明上河图》D.古代文人常用此方式展示自己的个性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答案】C解析:

唐寅的扇面溶入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是文人画的特点,在创作上强调修改表现,追求抒情写意。

扇面画的是山水画,《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C项错误。

故选:

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对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准确理解、分析。

15.即将到来的2015年是中国传统的“羊”年,下图是羊字的各种写法演变,对于中国古代汉字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B.一直自觉追求审美价值

C.由表音文宁向象形文字转变D.难以适应信息快速交流的需要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书法艺术

【答案】A解析:

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故A项正确;一直自觉追求审美价值说法绝对;材料中图示展现的是由象形到表音;故B、C说法错误;D说法明显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汉字演变趋势的理解。

16.1960年中科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

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

这一现象()

A.反映了新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B.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

C.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科学为广大群众所共有

【答案】B解析: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而“劳动模范”属于广大群众,所以这一现象只能体现“科学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当然并不能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故选:

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17.上课讨论时,一个学生的问题引起大家的争议:

“为什么提出双百方针之后,又出现了文化大革命?

”以下回答比较恰当的是

A.双百方针的范围太小   B.领导者未能遵守“实事求是”  

C.文化“左倾”影响到政治 D.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的必然结果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双百方针和现代教育的发展

【答案】B解析:

1956年提出正确的文化方针“双百方针”,中共八大后,党内政治出现了“左倾错误”,逐渐放弃了原先的一些正确决策。

故选:

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建国后50年代末的中国政治发展形势的客观正确的分析。

18.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

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知识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双百方针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近代教育

【答案】D解析:

从时间1902~1906年可排除A项,因为1905年清朝宣布废科举。

B项错在“普及”二字。

C项干扰性很强,其实关键字句在“师范馆”。

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之始。

而学生中的旧的称号则表明了我国当时的教育制度新旧转型的特征。

故选:

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时代变迁对教育的影响的准确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