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768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docx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docx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

秦晋崤之战

原文:

冬,晋文公卒。

庚辰,将殡(埋葬。

一说停放灵柩)于曲沃(晋国旧都,晋国祖庙所在地,在今山西闻喜)。

出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柩(装有尸体的棺材)有声如牛。

卜偃(掌管晋国卜筮的官员,姓郭,名偃)使大夫拜,曰:

“君命大事(指战争。

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

君命大事:

国君发布关于大事的命令)将有西师(西方的军队,指秦军)过轶(越过。

轶,超越)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派)告于秦曰: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若潜师(秘密出兵。

潜:

暗中)以来,国(郑国)可得也。

”穆公访(咨询)诸蹇叔。

蹇叔曰:

“劳师以袭远(远方的郑国),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远君主)备之,无乃(大概)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劳苦)而无所(所得),必有悖心(怨恨之心)。

且(况且)行千里,其(同“岂”难道)谁不知?

”公辞(辞谢,没有采纳)焉。

召孟明(秦国将领百里孟明视,姓百里,名视,字孟明,百里奚之子)、西乞(西乞术,姓蹇,字“西乞”名术,蹇叔的儿子)、白乙(白乙丙,蹇叔的儿子,名“丙”,字“白乙”,姓“蹇”),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

“孟子(对孟明的尊称)!

吾见师之出(出征)而不见其入(回来)也!

”公使谓之曰:

“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中寿”至“拱矣”如果你只活到一般老人的寿命,你墓地上的树木应该已经长到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中寿:

大多数老人的寿命。

拱:

两手合抱)”。

蹇叔之子与(参加)师,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狙击)师必于崤。

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君主,帝王)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同“避”,躲避)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兼词,于之,到那里)。

秦师遂东(向东进)。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周都城洛邑的北门),左右(战车的左右卫,左持弓,右持矛,中驾车)免胄而下,超乘(一跃而上车。

指秦军刚一下车又跳上车去)者三百乘。

王孙满(周襄王之孙,周大夫)尚幼,观之,言于1/16

王曰:

“秦师轻(轻狂)而无礼,必败。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脱略,粗心大意,纪律松弛)。

入险(险境)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做买卖)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用四张熟牛皮作为先行的礼物。

古人送礼必有先行礼物。

乘,数词“四”,古时一车四马称为一乘,因一乘有四马,故乘又常作数词“四”用。

韦,经过加工的熟牛皮。

先,指先行的礼物),牛十二,犒师,曰:

“寡君(谦词,我君)闻吾子(您)将步师(行军)出(经过)于敝邑(敝国),敢(敬辞,冒昧地)犒从者(跟从的人)。

不腆(富裕)敝邑,为(如果;假如)从者之淹(久留),居(留居,住)则具(供给)一日之积(食粮),行则备一夕之卫(保卫,指保卫工作)。

”且(并且)使(名词,使者)遽(送信的快车;驿车)告于郑(此句说:

商人弦高使人用送信的快车到郑国报信)。

郑穆公使(使者)视(察看)客馆(宾馆),则束载(束,捆束。

束载,捆束行装,收拾兵车)、厉(同“砺”,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兵、秣(喂养)马矣。

使皇武子(郑大夫)辞(辞谢。

指辞谢为保卫郑国而驻守在郑国的秦国大夫等人,要他们离开)焉,曰: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干肉)、资(同“粢”,粮食;干粮)、饩(xi,鲜肉;一说干肉。

前说是)、牵(已宰杀的或尚未宰杀的牲畜)竭矣。

为(使得)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兽园名),犹秦之有具囿(兽园名)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安静,安宁,使动)敝邑(此两句意思是说,你们走时可以猎取麋、鹿等野兽,以便让我国得到安宁的机会),若何?

”杞子奔(逃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

“郑有备矣,不可冀(希望)也。

攻之不克(取胜),围之不继(包围又没有增援的部队。

继,后继的军队),吾其(语气词,可译为“还是”)还也。

”灭滑而还。

……

晋原轸(即先轸,因封地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称)曰:

“秦违蹇叔,而以(因为)贪(贪婪)勤民(使民劳苦不堪。

勤,使动用法),天奉(奉送、赐予)我也。

奉(名词,奉送的东西)不可失,敌不可纵(放纵;此指轻易放过)。

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吉利)。

必伐(讨伐,截击)秦师!

”栾枝(晋大夫)曰:

“未报秦施(秦国的恩惠)而伐其师,其(难道)为死君(此时晋文公已死,但还未安葬,故称死君。

晋文公曾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得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君位)2/16

乎?

”先轸曰:

“秦不哀(举哀)吾丧而伐(讨伐)吾同姓(同姓国家。

晋、郑二国均为姬姓,故先轸有此说),秦则(就是)无礼,何施(施恩,此处意为“报答”)之为(“何施之为”为宾语前置句,即“施何”。

此句意为还报什么恩)?

吾闻之: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祸患)也'。

谋(名词,考虑、打算)及(到)子孙,可谓死君乎(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君吧)!

”遂发命,遽(急速;快速)兴(调动)姜戎(秦晋之间的一个部族,与晋国友好)。

子(指晋文公之子晋襄公)墨(名词活用为动词,染黑)衰绖(cuidie丧服。

衰,麻衣。

绖,麻腰带。

本应为白色,现因军事需要染黑,以免不吉利),梁弘(晋大夫)御(驾驽)戎(此指战车),莱驹(晋大夫)为右(右:

车之右,此指在车右边的武士。

为右,做在车右君王的武士)。

夏(夏季)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俘虏)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遂墨(用如动词,穿着黑色的丧服)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丧服均用黑色)。

文嬴(晋夫人,秦穆公的女儿)请三帅(“请”后省略“释”。

此句意:

替三请求[即求情]),曰:

“彼(指三帅)实构(挑拨离间)吾二君(二君,指秦、晋二君。

构二君,挑拨二君的关系),寡君(对其父秦穆公的谦称)若得而食之,不厌(满足。

此二句意为:

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君何辱(敬辞,辱没,劳驾)讨(杀、惩罚)焉?

使归就戮(受戮刑)于秦,以逞(满足)寡君之志(心愿),若何?

”公许之。

先轸朝(动词,朝见),问秦囚。

公曰:

“夫人请之,吾舍(放)之矣。

”先轸怒曰:

“武夫力而拘(擒)诸(“之于”的合音)原(此指战场),妇人暂(短暂的时间,此指在很短的时间内)而免(赦免、放走)诸国,堕(hui,同“隳”,毁坏)军实(战果)而长(助长)寇仇,亡无日矣!

”不顾而唾(不顾晋襄公在跟前,就随地吐唾沫)。

公使阳处父(晋大夫)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释(解下)左骖(左边的马),以公命(命令,这里意为“名义”)赠孟明。

孟明稽首曰:

“君之惠,不以(用)累臣(累,捆绑,臣,孟明自称。

累臣,被捆绑人,指俘虏,这里是孟明自指)衅鼓(杀人把血涂在鼓上。

古代凡重要器物[如钟鼓等]制成,要杀牲以祭,把血涂在上面。

叫“衅”),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之以为戮:

以之为3/16

戮,意谓如果因此而杀我),死且不朽(此句意为,死了也不会忘记这个恩德。

言外之意,不会忘记这个仇恨)。

若从(遵从;遵照)君惠(恩惠)而免之(不杀我。

之,代词代杀戮之刑),三年将拜君赐(赐:

恩赐。

此句意思是三年后要兴师报仇)。

秦伯素服(穿着白色丧服。

服,用如动词,穿。

)郊次(等候在郊外。

次,停驻),乡(同“向”,面向)师(军队)而哭,曰:

“孤违蹇叔,以辱(使动用法)二三子(指百里孟明等人),孤之罪也。

”不替(废弃,撤职)孟明,曰: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且(况且)吾不以一眚(sheng,眼病,借指一般的疾病,引申为小的过失)掩大德(指大的功劳)。

〖译文〗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

,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

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

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说:

“君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

”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

蹇叔说:

“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君主防备着我们。

恐怕不可以吧?

(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

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

”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

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蹇叔为这事哭着说:

“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

”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

“你知道什么!

(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

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

“晋国人必然在崤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

崤山有南北两座山:

南面一座是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

(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

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4/16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

(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

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

“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

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

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

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

(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

“敝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

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

(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辞谢,说:

“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干肉、粮食、鲜肉、牲畜等吃的东西快完了。

你们也该要走了吧。

郑国有一个名为原圃的兽园,就像秦国那个叫具囿的兽园一样,你们走时可以到那里猎取麋、鹿等野兽(带走),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

”(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

孟明说:

“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

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

“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

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

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

一定要讨伐秦军!

”栾枝说:

“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我们)忘记了已死的君吗?

”先轸说:

“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

我听说过:

‘一旦放走了敌人,就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

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君吧!

”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

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梁弘为他驾御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

5/16

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晋军)在殽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

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

“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

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

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

”晋襄公答应了她。

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

襄公说:

“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

”先轸愤怒地说:

“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妇人几句谎话就把他们放走,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

”不回头就(对着襄公)吐了口唾沫。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黄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

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假托)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

孟明(在船上)叩头说:

“贵君宽宏大量,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的血涂抹战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君把我们杀死,死了也不会忘记(贵君的恩惠)。

如果尊君的好意赦免了我们,三年后将要来拜谢晋军的恩赐!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

“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

”没有撤换孟明,(秦穆公)说:

“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

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知识解析: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集。

《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传”是解释经书的文章。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史记》称其为《左氏春秋》,《汉书》称为《春秋左氏传》,后人省称《左传》。

它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6/16

二、古今异义

(1)晋文公卒死

(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

(3)国可得也都城

(4)穆公访诸蹇叔之于

(5)蹇叔之子与师参加

君主(6)夏后皋之墓也

兵车(7)超乘者三百乘

8()无礼则脱不谨慎

(9)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四(10)以乘韦先

停留)为从者之淹(11

恩惠12()未报秦施而伐其师

使……结怨)彼实构吾二君(13

14()秦伯素服郊次停留,等候

战争)君命大事(15

冒昧16()敢犒从者

尚在栏内未杀的牲畜)唯是脯资饩牵竭矣(17

)不替孟明18(撤换、废弃

三、一词多义、焉17/16

(1)击之,必大捷焉(语气助词,不译)

(2)余收尔骨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3)君何辱讨焉(代词,他们)

2、且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连词,况且)

(2)且使遽告于郑(连词,并且)

(3)死且不朽(副词,将要)

3、以

(1)劳师以袭远(连词,相当于“而”)

(2)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连词,来)

(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介词,用、拿)

(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介词,因为)

(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介词,把)

4、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副词,表祈使、商量语气,还是)

(3)其为死君乎?

(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代词,代军队)

(5)吾子取其麋鹿(代词,那里)

5、则

8/16

(1)轻则寡谋(就,连词)

(2)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是,副词,加强判断)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原来已经,副词)

6、为

(1)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做,动词,所为,行动,名词性短语)

(2)为吾子之将行也(在,介词)

(3)为从者之淹(因为)

(4)何施之为(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助词)

(5)莱驹为右(担任,动词)

7、乘

(1)超乘者三百乘(兵车)

(2)超乘者三百乘(辆)

(3)以乘韦先(四)

8、无

(1)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不)

(2)勤而无所(没有)

9、过

(1)秦师过周北门(经过)

(2)孤之过也(过错)

0、间

(1)必死是间(中间)

9/16

(2)以间敝邑(通“闲”,使...得到休息)

1、得

(1)国可得也(得到)

(2)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获得)

2、及

(1)及滑(到)

(2)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追到)

3、谋

(1)轻则寡谋,无礼则脱(谋略)

(2)谋及子孙(考虑)

4、而

(1)勤而无所(却)

(2)哭而送之(表修饰0

(3)左右免胃而下(表顺接)

(4)秦师轻而无礼(而且)

(5)灭滑而还(顺接)

(6)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表顺接)

(7)入险而脱(却)

5、之

(1)何施之为(宾前标记)

(2)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他们)

10/16

(3)吾闻之(这种说法)

(4)夏后皋之墓也(的)

(5)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取独)

6、免

(1)左右免胃而下(脱下)

(2)若君惠而免之(赦免)

四、通假字:

(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通“避”,躲避

(2)以间敝邑:

通“闲”,使...得到休息

(3)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通“餍”,满足甘心

(4)堕军实而长寇雠:

通“隳”损害毁坏

(5)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6)乡师而哭:

通“向”

(7)则束载、厉兵、秣马矣通“砺”磨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师以来:

发兵

(2)秦师遂东:

向东进军(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

下车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做生意

(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砺”,磨;喂饱

11/16

(6)子墨衰绖:

染黑

(7)遂墨以葬文公:

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墨:

穿黑色衣服

(9)先轸朝,问秦囚:

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

穿白色衣服

(11)武夫力而拘诸原:

竭尽全力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

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

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

险境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装载之物

(2)行则备一夕之卫:

保卫工作

(3)围之不继:

后援部队

(4)奉不可失:

送给的好机会

(5)未报秦施:

恩惠

(6)三年将拜君赐:

恩赐

(7)寡君之以为戮:

杀戮的对象

5、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

使……劳累

12/16

(2)而以贪勤民:

使……劳苦

(3)彼实构吾二君:

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

使……满足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使……受辱

(6)败秦师于肴:

使……败

(7)以间敝邑:

通“闲”,使...得到休息

6、为动用法

(1)秦不哀吾丧:

为……哀悼

(2)蹇叔哭之:

为……而哭

(3)可谓死君乎:

为……死

(4)文嬴请三帅;夫人请之:

为…….请求

六、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1)尔何知!

(2)何施之为?

2、定语后置句:

牛十二犒师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肴

13/16

(5)使归就戮于秦

七、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1、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

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被……)。

2、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3、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唯……是(强调语气。

如唯利是图。

“是”起宾语前置作用,无意义,“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等。

4、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无乃……乎(难道不、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比谁更......)何......为(为什么……......呢)何……之(如何罪之有)不亦……乎(不是……吗)以……为(把……怎么样)

八、课文分析

1、在秦晋崤之战中,矛盾十分复杂。

课文前四段主要写到哪些矛盾?

(1)秦与郑的矛盾。

(2)秦国内部又有主张出师的反对出师的矛盾。

2、课文后面几段主要写哪些矛盾?

(1)秦与晋的矛盾。

(2)晋国内部又有主张伐秦师和反对伐秦师、同意纵秦囚的矛盾。

3、文章主旨。

(1)本文着重记叙崤之战的前因后果、其意图何在?

抓住首段“蹇叔论战”和末段“秦伯哭师”,并结合其各段进行分析。

14/16

秦穆公总结失败的教训,曾说原因是“孤违蹇叔”。

全文以“蹇叔论战”为纲,旨在用事实证明蹇叔具有战略眼光和军事远见。

文章通过崤之战的历史事实,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

骄纵轻敌,必败;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2)文章作者对秦、晋、郑三国持怎样的态度?

①在秦偷袭郑这件事上,作者抑秦扬郑。

秦潜师袭郑不义;郑国内部团结一致,并果断地采取措施,作好战备准备,使秦的野心未能得逞。

②在秦晋崤之战中,作者抑秦扬晋。

秦“劳师以袭远”,给晋以可乘之机;晋能在经过激烈争论后作出正确决策,不失时机地歼灭秦军。

③在秦晋崤之战后,作者抑晋扬秦。

晋内部矛盾更加公开化,轻失战果,招致后患;秦能吸取教训,鼓舞士所,重整军威。

从以上分析可见,作者对为争霸而战的秦、晋两方均各有褒贬,唯对郑国始终赞扬。

郑与秦、晋比较,属弱国,处于防卫地位,因而作者同情郑国,反对秦国恃强凌弱。

“弦高犒师”的故事一直为人们传诵。

4、文章写法。

(1)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全文蹇叔论战为中心,以秦军东进为经(线索),以秦、晋、郑三方几个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纬,把八个场面按照历史事件发展的顺序有条有理地编织在一起,以印证蹇叔对战争的判断和分析的预见性。

(2)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

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无不性格鲜明,跃然纸上。

秦穆公的刚愎自用、知过能改,蹇叔的老成持重、远见卓识,原轸的忠直多谋、勇武暴烈,弦高的忠心爱国,机警灵活、王孙满的观察敏锐、聪颖过15/16

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这些人物的思想性格又是通过他们自身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表现出来的。

常为人称道的蹇叔的三段话,内容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谏诤秦穆公,但因说话对象不同,语气大有区别,符合特定的语境,使蹇叔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亲、丰满完美。

原轸在崤之战前与栾枝的论辩,显示了他的辩才和忠心,而在崤之战后又公开地与文嬴发生争执,并当着襄公的面“不顾而唾”,表现出他性格的另一方面──粗鲁暴烈,竟不君臣之礼。

至于弦高、皇武子、孟明的外交辞令,也是各肯特色;弦高于委婉中露锋芒,暗示郑国已知悉秦军偷袭企图,早已作好战斗准备;皇武子于幽默中寓严肃,导致“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于谦卑中藏杀机,表现出三年后将兴师报仇的决心。

5、人物性格特点

蹇叔:

老成持重,远见卓识,忠心耿耿

弦高:

忠心爱国,机警灵活

原轸:

多谋善断,忠直刚烈

秦穆公:

刚愎自用,知错能改

王孙满:

观察敏锐,聪颖过人

16/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