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435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docx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docx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淮海工学院

实习报告书

题目:

江苏恒盛化肥厂生产实习报告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

装备071

姓名:

蔡飞

学号:

010782101

 

2010年9月28日

1.1实习目的:

这次到恒盛化肥厂的主要目的就是熟悉一下和我们专业有关的生产设备,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一定的准备。

让我们有一次离开课本到实践中探索真理的机会。

1.2实习单位简介

江苏恒盛化肥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农用化学肥料为主的国家大型化工企业,始建于1958年。

企业位于苏鲁接壤地带的新沂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便捷顺畅。

企业有2200余名员工,70多万平方米土地,近7亿元资产。

经过40多年坚持不懈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具有年产36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30万吨硫酸、30万吨甲醇、10万吨硫酸钾复合肥、10万吨磷酸一铵、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料的生产能力。

逐步成为江苏化肥行业的骨干企业,连续六年选入中国化工500强,化肥50强。

企业通过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严格规范的质量管理,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卓越可靠,恒盛、沭河牌系列产品荣获“国家免检产品”、“江苏名牌产品”、“江苏省产品质量信得过”、“质量跟踪重点保护产品”等称号,深受广大用户信赖。

企业被评为“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江苏省质量诚信企业”。

2004年5月,公司与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的山西晋城煤业集团进行战略合作,晋煤集团出资8120.5万元,成为企业最大股东,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注册资本增至15000万元,企业实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晋煤集团的加入,确保了优质原料煤的安全有效供应,也为公司走上规模扩张之路带来了有力支持,企业在投入25000万元,完成2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10万吨甲醇技改项目的基础上,于9月底,出资并购了邳州天一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设立江苏恒鑫化工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改造了合成氨生产装置,成功启动了碳铵生产,最高日产超过600吨。

2008年,江苏恒盛化肥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神农农业生产资料连锁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江苏恒盛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对公司产品的服务进行有效延伸:

专注于生产经测土配方证明适用的复合肥料,专注于网络服务的北京乐姆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新沂销售处农化队伍建设等。

主要产品:

恒盛、沭河、好望角牌尿素、碳酸氢铵、磷复肥.复合肥料品牌还有三有,亚菲利及乐姆等.

1.3主要过程:

1.3.1理论培训

今天是9月22日,我们来到了新沂市恒盛化肥厂进行生产实习。

对于一直在学校,只能从书本中获取那枯燥无味的知识的我们来说,这次实习大家不免都感到很兴奋,期待很久的时刻终于到了。

这也是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前第一次和这些一直只能想象的东西正式接触。

刚走进工厂大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虽然之前已有打算,可真没想到有这么难闻,可能跟我们一直在学校养尊处优惯了有关。

但心里还是有一点想法的,以后不会就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吧!

工厂的大门前两头看起来已经有一定年纪的石狮子。

进门前,我们排好了队,看来工厂的制度很严格。

门口有两个保安,进去之后就告诫我们不能穿短裤等,以免受伤。

厂区大门后面是一个大的电子标语牌,水泥路的里边立着很多的窗口和黑板报,上面写着厂里最近的一些情况和厂里的规则及其他大小事务。

窗口里都挂着很多优秀员工,看来是以此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的。

黑板报上最醒目的最让我们注意的是写着:

突破年产40亿,缴税3亿的目标。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一个小厂,没想到有这么大产值,后来才知道这只是恒盛化肥厂的一个老厂区,只是一部分而已。

因为我们刚到,所以上午安排听讲座,走人会议室,会议室在路的左边,对面是滑梯型的输送带,用来输送原煤。

今天讲座的内容主要是:

安全和有关化肥的生产。

首先,给我讲的是一位负责安全生产的主任,大致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安全措施,他先是讲了重点,然后才是具体措施。

安全注意重点:

人生安全是大于一切的事,厂里按照国家《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知己实施。

厂里的危险性主要是:

气体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易灼伤,连续性生产。

厂里还要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考核,确保员工的素质过硬。

由于厂里基本实行的是自动化控制,所以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他们还教我们一些小方法,进厂之前看风向,遇气体泄漏时往逆风方向逃跑。

还要注意穿着,不能露太多,以防灼伤。

进厂之后,也要注意观察厂里的设备,如管道高度,地沟面,空中和地面的一些其他事物。

具体的安全措施:

吸入有害气体的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二位给我讲的是生产科的主任,他把厂里主要的生产情况,设施设备都给我们讲了一遍。

厂里主要是生产化肥和甲醇。

这个厂已经是拥有50年历史的老厂区了,现在由于扩大规模常去的设施设备已经过于密集,超出了设备布置的安全距离。

厂里现在可达到年产30万吨的成绩。

1.3.2生产化肥

生产化肥最重要的合成氨,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液氨可直接作为肥料外,农业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的。

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

德国化学家哈伯1909年提出了工业氨合成方法,即“循环法”,这是目前工业普遍采用的直接合成法。

反应过程中为解决氢气和氮气合成转化率低的问题,将氨产品从合成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来,未反应气和新鲜氢氮气混合重新参与合成反应。

合成氨反应式如下:

N2+3H2≈2NH3

合成氨的主要原料可分为固体原料、液体原料和气体原料。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合成氨技术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大批各有特色的工艺流程,但都是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原料气制备过程、净化过程以及氨合成过程。

1.3.2.1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原料气制备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

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①一氧化碳变换过程

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40%。

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2和N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

变换反应如下:

CO+H2OH→2+CO2=-41.2kJ/mol0298HΔ

由于CO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变换段出口残余CO含量。

第一步是高温变换,使大部分CO转变为CO2和H2;第二步是低温变换,将CO含量降至0.3%左右。

因此,CO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

②脱硫脱碳过程

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蒸汽转化法,第一道工序是脱硫,用以保护转化催化剂,以重油和煤为原料的部分氧化法,根据一氧化碳变换是否采用耐硫的催化剂而确定脱硫的位置。

工业脱硫方法种类很多,通常是采用物理或化学吸收的方法,常用的有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等。

粗原料气经CO变换以后,变换气中除H2外,还有CO2、CO和CH4等组分,其中以CO2含量最多。

CO2既是氨合成催化剂的毒物,又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的重要原料。

因此变换气中CO2的脱除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脱除CO2。

根据吸收剂性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物理吸收法,如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碳酸丙烯酯法。

一类是化学吸收法,如热钾碱法,低热耗本菲尔法,活化MDEA法,MEA法等。

③气体精制过程

经CO变换和CO2脱除后的原料气中尚含有少量残余的CO和CO2。

为了防止对氨合成催化剂的毒害,规定CO和CO2总含量不得大于10cm3/m3(体积分数)。

因此,原料气在进入合成工序前,必须进行原料气的最终净化,即精制过程。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最终净化方法分为深冷分离法和甲烷化法。

深冷分离法主要是液氮洗法,是在深度冷冻(<-100℃)条件下用液氮吸收分离少量CO,而且也能脱除甲烷和大部分氩,这样可以获得只含有惰性气体100cm3/m3以下的氢氮混合气,深冷净化法通常与空分以及低温甲醇洗结合。

甲烷化法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使少量CO、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的一种净化工艺,要求入口原料气中碳的氧化物含量(体积分数)一般应小于0.7%。

甲烷化法可以将气体中碳的氧化物(CO+CO2)含量脱除到10cm3/m3以下,但是需要消耗有效成分H2,并且增加了惰性气体CH4的含量。

甲烷化反应如下:

CO+3H2→CH4+H2O=-206.2kJ/mol0298HΔ

CO2+4H2→CH4+2H2O=-165.1kJ/mol0298HΔ

(3)氨合成将纯净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

氨的合成是提供液氨产品的工序,是整个合成氨生产过程的核心部分。

氨合成反应在较高压力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由于反应后气体中氨含量不高,一般只有10%~20%,故采用未反应氢氮气循环的流程。

氨合成反应式如下:

N2+3H2→2NH3(g)=-92.4kJ/mol

1.3.2.2合成氨的催化机理

热力学计算表明,低温、高压对合成氨反应是有利的,但无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反应几乎不发生。

当采用铁催化剂时,由于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以显著的速率进行。

目前认为,合成氨反应的一种可能机理,首先是氮分子在铁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化学吸附,使氮原子间的化学键减弱。

接着是化学吸附的氢原子不断地跟表面上的氮分子作用,在催化剂表面上逐步生成—NH、—NH2和NH3,最后氨分子在表面上脱吸而生成气态的氨。

上述反应途径可简单地表示为:

xFe+N2→FexN

FexN+〔H〕吸→FexNH

FexNH+〔H〕吸→FexNH2

FexNH2+〔H〕吸FexNH3xFe+NH3

在无催化剂时,氨的合成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大约335kJ/mol。

加入铁催化剂后,反应以生成氮化物和氮氢化物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26kJ/mol~167kJ/mol,第二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3kJ/mol。

由于反应途径的改变(生成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因而反应速率加快了。

1.3.2.3催化剂的中毒

催化剂的催化能力一般称为催化活性。

有人认为:

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一旦制成一批催化剂之后,便可以永远使用下去。

实际上许多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其活性从小到大,逐渐达到正常水平,这就是催化剂的成熟期。

接着,催化剂活性在一段时间里保持稳定,然后再下降,一直到衰老而不能再使用。

活性保持稳定的时间即为催化剂的寿命,其长短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条件而异。

催化剂在稳定活性期间,往往因接触少量的杂质而使活性明显下降甚至被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催化剂的中毒。

一般认为是由于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被杂质占据而引起中毒。

中毒分为暂时性中毒和永久性中毒两种。

例如,对于合成氨反应中的铁催化剂,O2、CO、CO2和水蒸气等都能使催化剂中毒。

但利用纯净的氢、氮混合气体通过中毒的催化剂时,催化剂的活性又能恢复,因此这种中毒是暂时性中毒。

相反,含P、S、As的化合物则可使铁催化剂永久性中毒。

催化剂中毒后,往往完全失去活性,这时即使再用纯净的氢、氮混合气体处理,活性也很难恢复。

催化剂中毒会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工业上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要把反应物原料加以净化,以除去毒物,这样就要增加设备,提高成本。

因此,研制具有较强抗毒能力的新型催化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合成氨中最麻烦的就是除硫。

硫是生产中的有害元素,对设备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严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

除硫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步骤,浪费了很多的财力和物力。

这个厂用的是山西晋煤集团的煤,含S已经较低,可就是这样还是需要很多的步骤进行脱硫。

厂里以前是将脱去的S扔掉,现在将S支撑块后给制硫酸的工厂,事先了废物利用,减少了成本,降低了环境污染。

1.3.3

生产甲醇

工艺流程图

目前工业上几乎都是采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加压催化氢化法合成甲醇.典型的流程包括原料气制造、原料气净化、甲醇合成、粗甲醇精馏等工序.

天然气、石脑油、重油、煤及其加工产品(焦炭、焦炉煤气)、乙炔尾气等均可作为生产甲醇合成气的原料.天然气与石脑油的蒸气转化需在结构复杂造价很高的转化炉中进行.转化炉设置有辐射室与对流室,在高温,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烃类蒸气转化反应.重油部分氧化需在高温气化炉中进行.以固体燃料为原料时,可用间歇气化或连续气化制水煤气.间歇气化法以空气、蒸汽为气化剂,将吹风、制气阶段分开进行,连续气化以氧气、蒸汽为气化剂,过程连续进行.

甲醇生产中所使用的多种催化剂,如天然气与石脑油蒸气转化催化剂、甲醇合成催化剂都易受硫化物毒害而失去活性,必须将硫化物除净.气体脱硫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法脱硫,一类是湿法脱硫.干法脱硫设备简单,但由于反应速率较慢,设备比较庞大.湿法脱硫可分为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与直接氧化法三类.

甲醇的合成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是典型的复合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随着甲醇合成催化剂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总的趋势是由高压向低、中压发展.

粗甲醇中存在水分、高级醇、醚、酮等杂质,需要精制.精制过程包括精馏与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用碱破坏在精馏过程中难以分离的杂质,并调节PH.精馏主要是除去易挥发组分,如二甲醚、以及难以挥发的组分,如乙醇高级醇、水等.

甲醇生产的总流程长,工艺复杂,根据不同原料与不同的净化方法可以演变为多种生产流程.

生产甲醇有高压法,中压法,低压法三种方法,这个厂用的是高压法。

高压工艺流程一般指的是使用锌铬催化剂,在300—400℃,30MPa高温高压下合成甲醇的过程.自从1923年第一次用这种方法合成甲醇成功后,差不多有50年的时间,世界上合成甲醇生产都沿用这种方法,仅在设计上有某些细节不同,例如甲醇合成塔内移热的方法有冷管型连续换热式和冷激型多段换热式两大类,反应气体流动的方式有轴向和径向或者二者兼有的混合型式,有副产蒸汽和不副产蒸汽的流程等.近几年来,我国开发了25-27MPa压力下在铜基催化剂上合成甲醇的技术,出口气体中甲醇含量4%左右,反应温度230-290℃.

1.3.3.1简述天然气制甲醇的生产方法

天然气是制造甲醇的主要原料.天然气的主要组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的其他烷烃、烯烃与氮气.以天然气生产甲醇原料气有蒸汽转化、催化部分氧化、非催化部分氧化等方法,其中蒸汽转化法应用得最广泛,它是在管式炉中常压或加压下进行的.由于反应吸热必须从外部供热以保持所要求的转化温度,一般是在管间燃烧某种燃料气来实现,转化用的蒸汽直接在装置上靠烟道气和转化气的热量制取.

由于天然气蒸汽转化法制的合成气中,氢过量而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量不足,工业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是采用添加二氧化碳的蒸汽转化法,以达到合适的配比,二氧化碳可以外部供应,也可以由转化炉烟道气中回收.另一种方法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二段转化法,即在第一段转化中进行天然气的蒸汽转化,只有约1/4的甲烷进行反应,第二段进行天然气的部分氧化,不仅所得合成气配比合适而且由于第二段反应温度提高到800℃以上,残留的甲烷量可以减少,增加了合成甲醇的有效气体组分.

天然气进入蒸汽转化炉前需进行净化处理清除有害杂质,要求净化后气体含硫量小于0.1mL/m3.转化后的气体经压缩去合成工段合成甲醇.

1.3.3.2简述煤、焦炭制甲醇的生产方法

煤与焦炭是制造甲醇粗原料气的主要固体燃料.用煤和焦炭制甲醇的工艺路线包括燃料的气化、气体的脱硫、变换、脱碳及甲醇合成与精制.

用蒸汽与氧气(或空气、富氧空气)对煤、焦炭进行热加工称为固体燃料气化,气化所得可燃性气体通称煤气是制造甲醇的初始原料气,气化的主要设备是煤气发生炉,按煤在炉中的运动方式,气化方法可分为固定床(移动床)气化法、流化床气化法和气流床气化法.国内用煤与焦炭制甲醇的煤气化——般都沿用固定床间歇气化法,煤气炉沿用

UCJ炉.在国外对于煤的气化,目前已工业化的煤气化炉有柯柏斯-托切克(Koppers-Totzek)、鲁奇(Lurge)及温克勒(Winkler)三种.还有第二、第三代煤气化炉的炉型主要有德士古(Texaco)及谢尔-柯柏斯(Shell--Koppers)等.

用煤和焦炭制得的粗原料气组分中氢碳比太低,故在气体脱硫后要经过变换工序.使过量的一氧化碳变换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再经脱碳工序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除去.

原料气经过压缩、甲醇合成与精馏精制后制得甲醇.

所有的工艺过程都讲完了,以后实习的几天就是去具体观察生产设备,熟悉生产步骤。

第一天,我们便来到了制气炉,顺着输送煤的梯形房到制气炉的安放地点,煤被送到炉的顶部,由电脑控制定时向下输送。

水煤气产生后经过管道一步步输送,经过各个工艺阶段,最终才能修成正果。

厂里最多的就是压力容器,一个个的大罐子,管子外面都用水泥和棉花等封好,估计是防腐和保温的。

由于时间长了,各部分阀门都有松动,一名若干工人不时的跑来跑去给一些阀门加固。

在制气炉留给我们映像最深的是废水,那时循环之后的冷却水,水质泛黄,一股恶心的恶臭,让人想吐,看来一个厂的污染的很严重的,不过这个厂要把这些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循环利用。

以制气炉出来走了很多的工艺阶段,一直到一个墙壁处都是泛黄的房子,问了一下工人师傅才知道我们所有前面经过的工序都是为了这个工段的脱硫,脱硫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脱气硫后才是真正的合成氨及生产化肥的基地。

合成氨是在一座最高的塔里进行的,最后经过冷却制成化肥,化肥经过输送到达仓库。

冷却的装饰像一个大冰箱,是很关键的一个部件。

生产甲醇也是经过多道复杂工序,最让我注意的是给甲醇加压的几台压缩机,昼夜不停地干活,输送动力。

厂里是不时飘着小雨,这就是这个厂最大的特色,洗涤的地方,就像一座大水池,对各种气质进行清洗。

这个步骤似乎占的地方最大,而且利用的次数最多,几乎每一步产气完之后都要进行洗涤,除尘。

当然也不是都用水,也有的用静电除尘。

除了去观察生产甲醇和尿素的地方,我们还找到了厂里简易加工压力容器的地方。

这里的环境还好一点,没有味道。

这里主要的步骤就是焊接和切割。

对旧的压力容器进行重新加工,利用。

还要需要做一些简单的水压试验等。

一位老师附告诉我们,一种材质最重要的性能其实是焊接性能,其次才是符合生产要求。

压力容器体积大,重量大,这里有专门的塔吊。

换热器里一根根的换热管似乎是最麻烦的事,上百根吸管要一根根插入,焊接再打磨,是精细活。

这一次的实习虽然时间短暂,虽然接触到的工作很浅,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来的。

通过实习,我明白了一个的道理,原来是学完了再干,现在是边干边学,从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转变为实践中学习。

真正地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会计工作的本质,了解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才能够让我更早的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设定人生目标,向成功迈进一大步,才能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我的再一个体会就是社会和学校不一样,走出校门,今后想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必须要有真才实学。

在学校似乎都有个度来衡量,像英语等级有没有过N级,考试有没有通过。

在公司里这根明线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综合素质,看你能否应对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事情。

就拿英语来说,也就是到公司面试的时候,考了一下口语,进了公司以后没有人来考你这个单词你会不会,但工作中你要把事情做好,怎么办?

我的体会是刚开始要多听,多干,多问,眼勤,手勤,腿勤。

从小事做起,从熟悉的做起,学以致用。

三个月下来,我还懂得了“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的基础之上。

人缘好在工作中至关重要,不怕你有个性,但你必须有团队精神,和大家和谐共事,诚实做人。

另外我还体会到起早贪黑,挤车赶路,工作谋生的辛苦,认识到父母养育自己是多么不易。

所以今后花钱不能大手大脚。

1.4感想

总之,来化肥厂实习至今,感触颇深,经理及各位老前辈以诚待人,丰富的工作经验,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让我特别敬佩。

我特别想融入他们之中,和前辈一起为化肥厂的腾飞出力。

假如我实习期满能留在化肥厂的话,我一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争取做一名优秀出色的公司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