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课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339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父母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智慧父母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智慧父母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智慧父母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智慧父母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父母课堂.docx

《智慧父母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父母课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慧父母课堂.docx

智慧父母课堂

让孩子窒息的“爱”!

“孩子小时,为他健康操心;上学了,为他学业操心;工作了,为他生活操心;结婚了,又要为他分担带孩子的责任……我们这一辈子,都给了孩子!

”这是父母们共同的感受。

然而,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无私却有另一种解读。

“父母对我们虽然很好,但是附加条件却是我们的一切都必须符合父母的要求,有时候甚至是苛求。

这不是爱,这是精神控制”。

“因为我们爱父母,因为我们有良心和愧疚感,我们变成了父母手中没有自我、没有灵魂的木偶。

”为人父母者,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

爱,为何让孩子感到窒息?

窒息的爱会导致亲子关系怎么样?

以下教育专家的文章,确实值得各位爸妈们,好好的反思了!

一、胡萍:

不当的爱,会窒息孩子的灵气!

  一天清晨,天空下了一点稀稀拉拉的毛毛雨,雨点时有时无。

我没有带雨伞,反正雨点也不会打湿衣服。

我走到菜场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买完菜走出菜市场,雨也基本停止了,空气非常潮湿,感觉很闷。

  这个时候,我看到两个年轻女人推着一个童车走了过来。

她们没有打雨伞,边走边聊天,很悠闲。

我推测一个是童车里孩子的妈妈,一个是照顾孩子的保姆,看样子她们是去菜场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餐。

童车里有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担心雨点打湿孩子衣服的原因,照顾孩子的女人把童车的白色透明塑料雨篷放了下来。

这个雨篷将孩子严密地保护起来了,没有透气的窗口,空气完全不流通。

  此时,我发现孩子在童车里很烦躁,不停地转头看自己的妈妈,表情很痛苦的样子。

孩子举起双手想去抓塑料雨篷,但又抓不住,于是在被雨篷束缚的空间里乱舞。

一会儿,孩子便哭了起来。

我站在他们旁边,看看孩子,又看着两个女人。

她们发现了孩子在哭,弯腰看着孩子,隔着塑料雨篷,安慰孩子“不哭不哭,乖啊!

”孩子的眼神在乞求,期望她们把自己抱出这个密闭的空间,能够有新鲜的空气呼吸。

但两个女人没有看懂孩子的眼神,也没有听懂孩子的哭声。

  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因为空气不足,在密闭的童车里闷热而难受。

于是,我对这两个女人说:

“孩子闷在里边,没有空气很难受,把这个雨篷收起来,这样他就不会哭了。

”两个女人看着我,眼神里流露出“多管闲事”的意思。

但她们还是对我解释:

“下雨了啊,孩子冻着怎么办?

衣服会弄湿的!

”我说:

“你们也没有打雨伞嘛,雨都停了,这么闷热的天气,孩子不会冻病的。

”两个女人白了我一眼,推着童车走了。

我转身看着她们,她们没有理睬孩子在童车里的挣扎,孩子依然被闷在塑料雨篷里。

至今,孩子挣扎着想拉开雨篷的情景一直都还留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这两个女人,她们在雨已经停止的时候,假设孩子会被雨滴弄湿并由此得病,她们就有了充足的理由来让孩子密闭在一个塑料空间里,不得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而这样的行为被人们用伟大的“爱”来包装着。

这种被“爱”包装的禁锢,给孩子带来的是无法挣脱的窒息感!

  很多时候,父母爱孩子就像这两个女人的思维,我们不屑也不愿意去体会孩子当下的感受,不去体会孩子内心的世界有没有新鲜的空气让他们自由地呼吸。

我们每天的念叨、对孩子未来的描述、对孩子的好,统统都变成了一个假设:

“如果现在不努力,将来就考不上好大学,然后就没有好工作,就没有高收入,最终也就没有了幸福的生活,这辈子就完蛋了!

”这样的假设就像童车上的那个白色塑料雨篷,让孩子的心灵窒息,让生命的灵气枯萎!

  父母这样的假设也让自己心灵的眼睛被蒙蔽,感受孩子的能力被禁锢,从此,我们看不到孩子眼神里渐渐褪去的光芒,看不到孩子脸上渐渐消失的笑容,看不到孩子对自己生命的希望,看不到孩子内心的宁静和幸福感,我们更加无法感受到孩子内心对未来的挣扎。

即使我们偶尔发现了,也会用一个念头来麻痹自己“以后等他出人头地就好了,现在熬着吧。

”我们所有对孩子进行的伤害都有了一个道貌岸然的词语“爱”!

于是,我们每次伤害孩子后都会说: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将来有好的前途啊!

”这就像童车里的孩子被爱窒息着,妈妈还说是为了他好一样。

  然而,孩子们需要的是当下新鲜的空气、充足的睡眠、独立的思考、心灵的自由,以及学习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如果生命在当下,却没有活在当下,而是被窒息在父母假设的未来中,被假设的未来悬空的孩子,他们如何建构自己?

如果没有对当下的身心感悟,哪里会有生命对未来的希望?

  是不是考不上好大学,这辈子就真的没有指望了?

有时候,我坐在一个环境优美,很有特色的西餐厅或者水吧里就在想:

这个餐厅或者水吧的老板快乐吗?

他们的生活幸福吗?

假如我的孩子不是学业优异的孩子,他没有考上好的大学,但他喜欢做西餐,他开了一家这样的西餐厅,应该没有问题,既能够养活自己,又能够享受自己的爱好,还会体验到创业的快乐和成就感,他生活的幸福感不比那些上了名牌大学的孩子少啊!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这个真实的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

一个男孩很喜欢汽车,对修理汽车特别感兴趣。

于是,他在中学期间经常逃学,到汽车修理厂去看师傅们修理汽车,还主动地帮助师傅们干活。

每天回家都一身油污,老师告状不少,父母打骂也不少,但是他依旧逃学到修理厂。

师傅们很喜欢他的勤快和聪明,都愿意把自己的技术教给他。

渐渐地他开始买书看,学习修理汽车的知识,如饥似渴地学习,把学到的理论用在他的实践中。

父亲看他对汽车如此痴迷,无法阻止,也就不管了。

初中勉强毕业后,他不再上学,直接到修理厂干活,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同时,他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了。

  几年过去了,他的同学有的考上了名牌大学,也有的四处打工。

而他的修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流水平,挣的钱已经能够买车买房了。

又过了几年,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毕业了,有的还在找工作,有的有了稳定的收入,有的在继续读研究生,而他已经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修车大王,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修理厂,专门修理名贵汽车。

凡是其他厂里的师傅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只要请到他,一定能够完满解决。

后来,他的生意越来越大,已经不是只有修理厂了。

此时,他开的汽车是当地最昂贵的汽车,他的住房早已经是豪宅了。

那个时候,他才24岁。

这个孩子没有被成人编制的塑料雨篷禁锢,他伸手打破了成人对他的控制,按照自己生命的方向活着,活出了自己!

  这个世界的精彩在于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精彩活着,上天的本意就是这样的。

因此,上天给予了每个人独特的灵气——厨师、修车工、补鞋匠、工程师、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农业工作者、经济学家、品酒师、调酒师……如果孩子天赋的灵气没有被父母发现,反而被父母禁锢着,甚至被毁灭了,这就是对孩子的“犯罪”。

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活出上天给予他们生命中的那份精彩!

  然而,我们的孩子,有多少是在教育的帮助下,活出了自己生命中的那份精彩呢?

二、鞠丽:

哪些“爱”,实际上是“害”?

  父母总是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凡事都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有些爱却会让孩子窒息。

以下便是三种典型的让孩子窒息的爱。

  1、以爱之名,行占有之实

  孩子在房间看书,妈妈每隔15分钟进来一次:

一会儿给他弄弄被子,一会儿端来热水,一会儿披上外衣。

  在妈妈的眼里,照顾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对孩子来说,却是不断地被干扰、被侵犯的感受。

尤其是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妈妈进屋来东翻西翻,是对他隐私的侵害,虽然不尽同意孩子对父母的看法,却可以理解他们的感受。

  2、以爱之名,行要挟之实

  孩子在书桌前看书,妈妈趴在地上擦地,一会儿捶捶腰,一会儿叹口气。

孩子请妈妈休息,别再擦地了。

妈妈说:

“没事儿,只要你好好念书,妈妈怎么做都不怕累!

”你能想象这话让孩子的压力有多大吗?

妈妈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成天苦哈哈的,可嘴里却一直念叨,只要孩子将来有出息她就满足了。

你说,孩子还能喘气吗?

  3、以爱之名,行霸道之实

  “妈妈不让你去,都是为了你好!

”“妈妈让你吃这个,都是为了你的健康!

”“妈妈让你这么做,都是因为爱你!

”什么时候妈妈们可以不再说“都是为了你!

”而说:

“那么,你喜欢什么呢?

  我们不一定要完全放手让孩子做决定,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放手让孩子做决定,但我们能不能不要再扣上爱的帽子,我们只要弯下腰来,在做决定之前,花一点时间、一点耐心、一点尊重,倾听孩子的声音。

这样的爱就足以陪伴孩子走过风雨,也不会把他推出门外。

三、姜澎:

这些孩子,为何要“逃离”父母?

  “在当了妈妈,看了不少育儿书和儿童心理学的书以后,我才发现,我在大学时的抑郁,很大程度是因为我的父母。

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让我的生命了无生趣,幸亏毕业后选择了远离他们。

现在我几乎每天都在反思,不要在我的孩子身上重复他们当年的做法,提醒自己不能为了爱而让自己变得面目可憎”,已经成为一家广告公司总监的史小然(化名)爬上豆瓣小组后,第一反应是大哭一场,因为很多组员说出了她曾经的心声:

“其实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朋友,都是被父母的‘爱’逼得无处可逃,觉得人生没有乐趣,甚至不想结婚生子。

  80年代初生的史小然就是因为被父母“爱”得快要窒息了,才在大学毕业后顶着父母的强烈反对,选择远离家乡广州,到北京去工作。

  有一种爱以分离为最高原则

  看到小组的“该童鞋已屏蔽”敲下的那段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史小然说:

“说得太对了,因为当年我的父母就是用无微不至的爱牢牢地笼罩我,我所遇到的一切问题,他们都希望帮我解决,我所应该做的一切事情,他们都要替我代劳,甚至我的日子他们也恨不得替我来过。

让我觉得我活着是没有意义的。

两年前我生孩子时,他们提出要到北京来替我带孩子,我拒绝了,我不想重新过那样的日子,也不想我的孩子过那种我曾经过的生活。

  史小然从小到大,一直都很顺利,“当然,是生活在父母的严格管教和倾心帮助之下。

”她上学,父母都帮她安排好,甚至到初中还是每天接送。

上高中后,虽然学校离家只有两站路,妈妈仍然三天两头到学校去等她放学。

每天早晨妈妈因为担心她晚上复习功课太辛苦,干脆在她还躺在被窝里时替她把袜子穿好。

上大学前,每天穿什么衣服穿几件衣服,她从来没有自己决定过。

在一家公司当老总的爸爸每当听说市面上流行什么就给她买什么,从衣服到玩具到各种电子产品。

她想买什么,爸爸从来也不说半个不字。

  直到高中毕业,史小然所结交的所有朋友都必须经过妈妈审查。

差生当然是被排除的,“即使是好学生,也必须是那种在我妈妈眼里心地纯良的,因为妈妈担心我吃亏。

不管我的老师是什么脾气性格,妈妈总是能和他们搞好关系”。

史小然在学校的一举一动,她妈妈第一时间就能掌握,连她每天课间买了什么零食,妈妈都一清二楚。

晚回家,那也是绝对绝对不可能的。

有时她到熟悉的同学家玩,妈妈都会悄悄地在后面盯梢“抽查”。

  在父母的保护下,史小然从小到大确实都没吃过什么亏。

直接后果就是,她对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

  父母的爱,让我觉得自己是废物

  “我妈妈对我的一举一动那么了解,这让我有时候很害怕。

我没说出口的话,她帮我说出来,我想做的事情,她替我想好,甚至做好。

我的一切妈妈都提前替我想好。

甚至连我的周末,妈妈都会替我安排好,她在加班时也会一天几个电话。

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这都是为你好’。

”到了高考时,她在爸爸妈妈的主持下,选择了保送家门口的中山大学。

虽然她自己很想很想远走高飞,但是爸爸妈妈的理由一如既往地不容反驳:

这个学校本身不错,而且可以免去高考的不确定性。

关键是离家近,每周回家可以方便妈妈照顾。

  于是每周五妈妈又会到学校来接她,回到家史小然就又过上什么都不用自己动手的生活。

她妈妈还迅速地和她同宿舍的同学搞熟了关系,以便随时了解她的行踪。

  大三上学期她认识了一个高一届的男孩,男孩子要去留学,计划让史小然跟自己一起出国,但是她的爸爸妈妈动用了一切可动用的手段要求他们分手:

找男孩子谈心,找她谈心,威胁断绝关系等等,理由是“我们都是为你好,你一个文科学生,出国以后有什么好的出路,难道待在家里做家庭妇女?

时间一长,家庭肯定不稳定,如果他真心爱你就该留在国内”。

  重重压力下她和男朋友分手了。

但是,她出现了抑郁的症状,甚至被学校的老师列为重点关注对象——“那时候,我觉得人生特别没有意思,我活着就是为了父母活着,我就是他们的木偶,我的生活由他们规划,我的幸福必须要他们来给,我的人生是要他们来判断的,而我的感受完全不重要。

我觉得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活了20年的我,那就是——废物。

”这也是史小然看到ANTI-PARENTS的小组后觉得特别有共鸣的一点。

  为了逃避父母的爱,我选择了去北京

  休息一年重返学校,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摆脱父母的爱。

为了她离开广州,妈妈哭过,但是“看到她哭,我那时候只是想,眼泪也不能动摇我,因为为了让我和男朋友分手,她哭了好多次,连我爸爸都哭过。

  也许是压抑了很长时间,出于叛逆,她到北京后和爸爸妈妈在电话里发生过很多次争吵。

她心里很纠结,又很内疚,又有一种快感。

甚至她和现在的丈夫结婚都没有事先告知父母。

丈夫曾经问过为什么,她没有解释。

  “其实,我不是不爱父母,当他们年老体弱的时候,我一定会照顾他们,但是如果我一直和他们待在一起,他们那无时无刻不在的‘爱’就是时刻在提醒我,我是一个‘废物’。

离开他们到北京后,虽然我很辛苦,但是我很快乐,我的心理很放松,以前的抑郁也不治而愈了。

”史小然说:

“现在爸爸妈妈已经习惯了我的远离,不太管我。

可能是远香近臭,我们的关系反而亲密了。

四、彭耀宇: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爱”?

  【真实案例】

  深圳某中学初三学生小燕的妈妈很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

她找到老师诉说:

“我和她爸爸都是60年代出生的人。

我们根本不明白现在的小孩在想什么,我和她爸爸虽然都是知识分子,但是在和孩子的沟通对她的教育上,实在太失败了。

”小燕妈妈的话语里带着太多的无奈。

  “我们把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这些不但得不到女儿的认可,而且她还经常和我对着干,我觉得这孩子真让人伤心。

”小燕的妈妈提起自己的女儿眼圈红红的。

  “我女儿比同龄孩子早熟,她上五年级的时候,就讲究吃穿了。

一开始,我给她买的衣服她不喜欢,还冲我嚷嚷。

我对她说,从小要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不应该在物质上和别人攀比。

她不说话,我以为她接受了。

谁知后来,她虽然不再冲我嚷嚷了,但是却死活不肯穿我给她买的衣服。

你说,这孩子怎么就不懂事呢?

  “上初一时,小燕迷上了言情小说,开始,我还以为她在房间里学习呢。

那天,我给她端牛奶过去,看到了课本下压着的言情小说,我当场就气得把书撕了,还给了她一巴掌。

可是,女儿等我出去后,又哭着把书从地上捡起来,把撕烂的书用透明胶一页一页粘起来。

从门缝里看到这个情景,我真觉得悲哀,我对女儿的母爱居然敌不过一本言情小说。

自从这件事之后,孩子就基本上不理我了。

我想过,是不是我有点粗暴。

于是,我尝试着和女儿沟通,但是,她居然说没这个必要。

”讲到这里,小燕的妈妈有些哽咽,她希望老师帮她劝劝女儿。

  但是,和小燕交谈的时候,老师发现这个小姑娘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我妈就会给别人讲,她多辛苦,我多不理解她,可她理解我吗?

偷看我写的日记,不让我接男同学的电话,同学过生日,她又死活不让我去,整天唠叨我的不是,什么都得听她的,凭什么呀?

我长大了,才不想被她牵着鼻子走呢。

和家长有什么好交流的,结果还不一样?

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木偶。

”小燕把这些话一连串地说了出来,看来,这些话已经在她心里憋了很久。

  【心灵导航】

  十二三岁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飞跃发展,进入“心理断乳期”,也就是第二反抗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意识会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和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

在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

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人格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在生活中,当家长想和孩子靠近时,他们总想掌握孩子,甚至控制孩子,于是,不知不觉间以家长自己喜欢的标准向孩子提出要求,让对方受不了,失去空间和自由,感到窒息难受。

可家长往往又察觉不到自己的问题,总认为自己的要求很合理,其实却在制造压力,破坏关系。

  其实,我们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拥有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但是爱是需要能力的,这个能力就是让你爱的人从内心真诚地接纳和爱你,而不是一味地去控制对方。

这样只能让对方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产生距离,关系疏远。

过度的亲密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会让孩子感觉压抑而逃避,影响亲子关系。

  不论是对父母、子女、兄妹,作为亲人我们都是会悉心照顾每个方面,希望让他们满意,但当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后,结果往往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对方不但不能感到满意,反而会感觉不舒服、被束缚,甚至有窒息的感觉。

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为我们绘制了一份关系地图:

关系带来热情、共鸣、亲密、分享、接纳、着迷与上瘾,也带来依赖、愤怒、嫉妒、哀伤、冷漠、厌烦和彼此控制。

在亲密的关系初期,我们都有迫切的控制欲望。

我们越控制,就越觉得有安全感。

可是我们也发现种种的控制最终都会破坏关系。

  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也要有度,不论是空间距离或者心灵距离的不适度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心理处方】

  当关系恶化了,被管被干预的一方,若你再做什么也好像不管用,甚至你不做什么也会无奈地引起对方不满时,这个时候,拉远距离才是最好的缓冲剂。

  即使是最亲的人,在负面能量日渐膨胀时,也应设法远离,如计划分开住,或减少见面机会和时间,让双方透透气,回到自己的角落,有机会冷静,先面对自己,少管别人。

  那么如何把握亲子关系的距离才更为恰当呢?

  教育心理专家研究提出一个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完全依赖。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众多的重要决定不完全依赖父母,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等;如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纳,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后会表现出高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地对待自己。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专行;或者形成拒绝支配式的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因此,现代父母要与“心理断乳期”的孩子友好相处,具体行动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不过多干涉孩子;不给孩子过分的爱;不要总拿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和经历去要求孩子;不要按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孩子;学会用新的办法管教孩子,努力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谈;尽量抽一些时间和孩子友好相处,多采用游戏、音乐、活动的方式培养亲子关系;只做孩子顾问,顾问只细心聆听,协助抉择,而不插手干预,仅建议改弦更张;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把想说的话写下;不要无所不问。

  对孩子的爱,应该亲密有度,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给亲密一个合理的距离,就会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孩子就会对人真诚、友爱、关怀、体贴、理解与宽容,就有可能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收获幸福。

五、谢蕾:

爱孩子,不需要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

“我白疼你啦!

”尤其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考试考砸了,有些父母就会说:

“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怎么考得这么差?

”因而,当孩子考试得高分,争头名,父母就欣喜若狂,“爱”也就比比皆是;一旦孩子名落孙山了,代之以“爱”的就是讽刺和挖苦,因为这太让他们做父母的失面子了。

这就是功利之爱,反映出了家庭存在的一个误区:

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孩子要用好的成绩来和父母交换爱。

  说句尖刻的话,我认为这样的交换是对爱的亵渎,这是一种扭曲的爱。

也就是说,要让孩子以高分数、高名次来换取父母的爱,这不是真爱,真爱是没有条件的。

但是,只有真爱,才会让孩子刻骨铭心,终身受益,而虚假的爱、功利的爱有可能引发危机,成为一种隐患。

  父母生了孩子,就有了爱的责任,这爱的惟一目标,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而人是千差万别的,万万不可用统一的分数或者名次来衡量。

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出人头地。

可是,当孩子已经努力了仍然不尽如人意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

在这方面,我可以说是深有体会。

  有一次,女儿正在考试期间,我到外地出差了。

一天夜里,我给女儿打电话,问她考试情况。

女儿沮丧地说:

“老爸,你可要有点心理准备啊,我可能有一门功课不及格。

  “是吗?

两门功课不及格也没有关系。

你这段时间已经很努力了,考不好是另有原因的,考完了咱找位高水平的老师帮助分析一下,一定会赶上去的。

  我平静地说着,女儿似乎也平静了一些。

其实,我何尝不希望女儿成绩优异?

可是如果我严加责备,除了增加女儿的紧张,又有什么益处呢?

再说,女儿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你还能怎么怪她?

  回到北京,我带女儿去拜访了几位高水平的老师,分别分析了试卷,并加以点拨。

结果,女儿物理成绩稳步上升了,也喜欢上补物理的老师,因为那是一个欣赏学生型的老师。

然而,女儿的数学依然僵在那里,女儿也不愿意去补数学的老师那里,因为那是一个严厉并寡言少语的老师,而且,她的教法女儿不习惯。

  尽管请老师不容易,请了又不想去更麻烦,但我却没有责怪女儿。

我与女儿分析了具体原因,发现是教与学方法的不适当。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我深知每个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因而不可用统一的模式去要求孩子。

此外,我还发现虽然我为女儿请了多个数学老师,但效果并不显著。

我暗自检讨,也许是我不喜欢数学的恶习遗传给了女儿?

不过又想:

女儿今天的数学水平,对我来说早已经是望尘莫及了,已经很不简单了,我怎样有理由去责备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便女儿数学成绩依然不佳,我所能提供的只有帮助,而不应该是训斥。

当然,不仅是数学,对待孩子别的科目,别的事情,我想道理都是一样的。

  怎样的爱才是无私无畏的真爱,怎样的爱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

如何才能让我们更多的父母放弃功利之爱而呈现给孩子更多的真爱呢?

我的教育建议是:

  ★给孩子无私的爱

  当您给孩子提供各种好条件时,首先要想一想:

您是否有私心?

您是否希望孩子借着这个条件达到您所需要的某个目标?

当然,要父母根本没有目标也是不可能的,关键是父母要端正心态,要想好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您所设定的目标,您将怎样对待他。

  ★给孩子理智的爱

  有句话说:

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

要父母爱孩子容易,但要父母给孩子理智的爱却不那么容易。

有的父母,往往在爱的旗帜下给孩子提供了过度保护的一切:

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怕孩子受别人欺负;不允许孩子有零花钱,怕孩子上当受骗;不允许孩子使用火柴和剪刀,怕孩子伤了手指……当您无条件地给孩子施加爱的时候,也要记住这爱离不开理智。

  ★给孩子需要的爱

  媒体报道一些少年伤害父母案,这些案件让人思索的是:

为什么父母给孩子那么多爱,孩子却不领情,甚至还做出了败坏人伦的事情?

经过分析发现,多数案件都是由于父母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