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X J0001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814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GX J0001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ZGX J0001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ZGX J0001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ZGX J0001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ZGX J0001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GX J0001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docx

《ZGX J0001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GX J0001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ZGX J0001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docx

ZGXJ0001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

ZGX-J0001-2008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

ZGX-JO002008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

中国港口协会

总则

术语

集装箱专用码头分级标准..

3.1集装箱专用码头分级.

3.2A

3.3

3.4

3.5

附附附附附

1

2

2

2

3

3

3

型集装箱码头设施设备的基本标准型装箱码头设施设备的基本标准型装箱码头设施设备的基本标准型集装箱码头设施设备的基本标准型集装箱码头设施设备的基本标准

3.6

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的确定

4.1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计算的基本依据

4.2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

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4.3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修正系数.

多用途码头集装箱作业的基本标准

5.1

5.2

录A

录B

多用途码头作业标准

多用途码头每百米岸线集装箱通过能力的确定

本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

关于“集装箱专用码头级别标准”的确定依据

5

6

6

7

录C关于“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的确定”依据录D关于“多用途码头集装箱作业的基本标准”制定依据录E演算案例

9

15

16

 

、八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

本标准得到中国港口协会袁志耕、陈长庚、吴永康等支持。

港口集装箱码头分级标准

1总则

1.1宗旨

为了保证港口集装箱码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为集装箱码头经营提供准入标准,以使集装箱码头经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本标准。

1.2适用范围

1.2.1本标准中,集装箱专用码头分级标准为强制性标准,集装箱专用码头百米岸线通过能力确定为推荐性标准。

1.2.2本标准适用于商业性的集装箱装卸作业的码头。

GB/T

1.3本标准主要依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JTJ211-99)。

术语采用《集装箱运输术语》

17271-1998).

2术语

2.1集装箱码头

是指包括港池、锚地、进港航道、泊位等水域以及货运站、堆场、码头前沿、办公生活区域等陆域范围的能够容纳完整的集装箱装卸操作过程的具有明确界限的场所。

2.2集装箱泊位

是指满足停靠一艘集装箱船舶要求的水域。

2.3装卸条件

是指与集装箱装卸密切相关的客观条件,如进港航道深度与宽度、泊位水深、泊位长度、装卸设备参数及数量、堆场容量、集装箱货运站容量、集疏运能力等。

2.4

90%-95%的水位。

航道水深

是指乘潮水位时航道的通航水深。

乘潮水位可取乘潮累积频率

2.5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

指该集装箱码头在一定时期内,在码头设施为既定和劳动力为一定时,在一定的组织管理条件下,码头各生产要素在得到合理程度的利用时所能装卸的标准箱数量。

2.6集装箱多用途码头

是指按照集装箱码头设计标准建造,同时能适应普通件杂货船、新型散货船、集装箱船、半集装箱船和滚装船作业的码头。

在本标准中特指暂时用于多种货物或鼓励进行多种货物装卸,具有装卸集装箱船和其它货种船舶能力的码头。

2.7每台装卸桥的台时效率

/h)。

是指码头分级评估前30天内,已作业30天以上的装卸桥平均作业台时效率(单位:

3集装箱专用码头分级标准

3.1

A型、B型、C型、D型、E型五种。

集装箱专用码头分级

集装箱专用码头按照其所能接卸集装箱船舶的船型,划分为

舶满载时作业要求的集装箱码头。

船舶满载时作业要求的集装箱码头。

用船舶满载时作业要求的集装箱码头。

船舶满载时作业要求的集装箱码头。

箱专用船舶满载时作业要求的集装箱码头。

3.2.2

单一泊位长度应大于140米,连片式泊位平均单一泊位长度应大于130米。

码头前沿纵深大于

3.2.3

每百米岸线至少配备0.6台集装箱装卸桥(单一泊位至少应配备1台集装箱装卸桥),其外伸距

3.2.4水平运输机械应采用牵引车挂车、集装箱叉车、集装箱正面吊等集装箱运输专用设备。

3.2.5单一泊位对应地面箱位数应大于400个,至少应配2台龙门起重机或者1台龙门起重机,与集

3.2.6

装箱叉车、集装箱正面吊等专用设备配合作业。

3.3.1

3.3.2

进港航道宽度应大于99米,航道水深应大于8.5米。

单一泊位应大于170米,连片式泊位平均单一泊位长度应大于155米。

码头前沿纵深应大于30

3.3.3

每百米岸线至少配备0.7台集装箱装卸桥(单一泊位至少应配备1台集装箱装卸桥),其外伸距

3.3.4

应大于22米。

每台装卸桥的台时效率应大于20箱/h。

单一泊位对应地面箱位数应大于800个,至少应配5台龙门起重机。

3.4.1

3.4.2

进港航道宽度应大于150米,航道水深应大于12.5米。

单一泊位应大于301米,连片式泊位平均单一泊位长度应大于270米。

码头前沿纵深应大于35

3.4.3

百米岸线至少配备0.8台集装箱装卸桥(单一泊位至少应配备2台集装箱装卸桥),其外伸距大

于35米。

每台装卸桥的台时效率应大于25箱/h。

3.4.4单一泊位对应地面箱位数位数应大于1900个,至少应配8台龙门起重机,应使用堆高机、正面

吊等高机动辅助设备。

3.4.6

配置完善的集装箱码头管理信息系统和EDI系统。

3.5.2

进港航道宽度应大于165米,航道水深应大于13.5米。

单一泊位长度应大于353米,连片式泊位平均单一泊位长度应大于320米。

码头前沿纵深不小

于35米,泊位水深应大于13米。

3.5.3每百米岸线至少应配备0.9台集装箱装卸桥(单一泊位至少应配备3台集装箱装卸桥),其外伸

3.5.4建议使用双小车集装箱装卸桥和具有多箱起吊能力的集装箱吊具等先进的作业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3.5.5单一泊位对应堆场地面箱位数应大于2600个,至少应配备10台龙门起重机。

为适应自动化趋势,建议使用轨道龙门起重机。

应使用堆高机、正面吊等高机动设备进行辅助作业。

3.5.6

3.5.7

大门至少应配备6车道。

进、出码头大门应分开设置。

应配置完善的集装箱码头管理信息系统和EDI系统。

建议采用RFID技术。

3.6.1

进港航道宽度应大于189米,航道水深应大于14.6米。

于45米,水深应大于14米。

3.6.3

4台集装箱装卸桥),其外伸

每百米岸线至少应配备1.0台集装箱装卸桥(单一泊位至少应配备

距大于43米。

每台装卸桥的额定台时效率应大于50箱/h。

3.6.4建议使用双小车集装箱装卸桥和具有多箱起吊能力的集装箱吊具等先进的作业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3.6.5堆场地面箱位数应大于4000个,至少应配备12台龙门起重机。

为适应自动化趋势,建议使用轨道龙门起重机。

建议使用堆高机、正面吊等高机动机械进行辅助作业。

3.6.6新建E级集装箱码头堆场建议采用高层集装箱库以减少占地面积,提高装卸效率。

3.6.7大门应配备8车道。

进、出码头的大门应分开设置。

3.6.8应配置完善的集装箱码头管理信息系统和EDI系统。

建议采用RFID技术。

4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的确定

4.1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计算的基本依据

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通过能力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参考集装箱码头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库场条件和集装箱码头大门、口岸条件等因素对在每百米集装箱岸线上配备的集装箱装卸桥装卸能力修正而得到。

4.2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

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表4.3-1

A型集装箱

码头

B型集装箱

码头

C型集装箱

码头

D型集装箱

码头

E型集装箱

码头

装卸桥利用率基数Ap

0.6

0.6

0.65

0.7

0.7

折算系数K1

1.4~1.6

1.4~1.7

1.5~1.7

1.5~1.7

1.6~1.8

干扰系数K2(%)

0~1

1~3

2~4

3~4

3~5

倒箱率K3(%

0~3

1~5

2~6

3~7

3~8

式中:

Pt――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通过能力(TEU);

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修正系数;可根据码头经营环境、管理水

平、库场条件、集疏运条件以及码头大门能力、口岸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可取:

0.5—1.0,

也可采用本标准3.3给出的推荐方式确定。

n――每百米岸线配备的集装箱装卸桥台数;

Ap――装卸桥利用率基数(%),取值见表3.3-1;

4.3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修正系数

集装箱专用码头每百米岸线年通过能力修正系数建议采用以下的专家评价方法。

0.2B10.2B20.15B30.2B40.1B50.15B6

其中B1~B6为集装箱码头每百米通过能力影响因素的大小。

表4.3-3

指标名称

比重

评价标准

差1较差1一般1较好1好

经营环境B1

0.2

好:

腹地广阔,货源丰富,周边码头竞争小,B1取100%

较好:

腹地较广阔,货源较丰富,周边码头竞争较小,B1取90%

B4取50%

较好:

大门交通较好,集卡通过较顺畅,B6取90%

差:

大门交通堵塞,集卡通过不顺畅,B6取50%

差:

集装箱货物通关速度慢,不能及时清关,B7取50%

5多用途码头集装箱作业的基本标准

5.1多用途码头作业标准5.1.1进港航道与单一泊位应能满足集装箱船舶进出与停靠的要求。

5.1.2水工建筑参数应满足集装箱码头建设要求。

5.1.3单一泊位应至少配备1台起吊能力大于40吨的起重设备,集装箱装卸船应使用集装箱专用吊具。

对于能够满足自带起重设备的小型集装箱船舶装卸条件的内河集装箱专用码头或者滚装码头对此不作

要求。

5.1.5

正面吊、堆高机等专用设备。

5.1.7大门至少应配备2条集装箱专用车道。

5.2多用途码头每百米岸线集装箱通过能力的确定

PtnPK1TytgAp(1K3)

式中:

Pt'――多用途码头每百米岸线集装箱通过能力(TEU);

多用途码头每百米岸线集装箱年通过能力修正系数;可根据码头经营情况、管理

水平、航道条件、库场条件、集疏运条件以及码头大门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可取:

0.5—1.0;

n'——每百米岸线配备的岸壁式起重机台数;

Ap'――多用途泊位用于装卸集装箱船舶的时间比例(%),根据该码头的实际情况取值;

Ki'——集装箱标准箱折算系数,Ki=1+K,K为40'集装箱所占比例,取1.0-1.3;

K3――装卸船作业倒箱率(%),包括开关舱盖,取0-2%。

应采用牵引车挂车、集装箱叉车、集装箱正面吊等集装箱装卸搬运专用设备。

本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

5000DWT集装箱专用

A.1集装箱专用码头分级标准为强制性标准,集装箱专用码头百米岸线通过能力确定为推荐性标准;

A.2给出不同级别集装箱码头营运的最低的基本技术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