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董廷瑶医疗经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115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中医董廷瑶医疗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老中医董廷瑶医疗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老中医董廷瑶医疗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老中医董廷瑶医疗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老中医董廷瑶医疗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中医董廷瑶医疗经验.docx

《老中医董廷瑶医疗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中医董廷瑶医疗经验.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中医董廷瑶医疗经验.docx

老中医董廷瑶医疗经验

推理论病的儿科专家董廷瑶

王霞芳整理

编者按董廷瑶,浙江省宁波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从事儿科临床七十载,学验俱丰。

现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誉馆长,上海市中医门诊部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上海市名中医。

已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儿科专著《幼科刍言》、《幼科撷要》两册。

前者曾获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二等奖,后者荣获1994年上海市卫生局科技三等奖。

其“独特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的临床研究及其机理探讨”的课题,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度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董氏家学渊源,具有扎实的文史功底及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强调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配伍、适量、知变。

四诊首重望诊,尤其对察面色观舌苔,积验甚多。

治疗小儿热病急症,主张为病邪找出路,给病人存津液;调理儿科杂病,崇尚扶土健脾,法当轻清;对新生儿吐乳症,创用按压舌根“火丁”法,取得95%的有效率,并荣获科技成果奖。

其总结的轻、巧、简、活、廉、效的儿科用药六字诀,是董氏几十年临床经验之结晶。

本文介绍的惊痫、喉梗、喘憋、腹痛、热病、肾积石等6个案例,对我们了解董氏的学术经验颇有启迪。

医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处处有推己及人的想法。

必须谙之于医理,娴之于实践,更须有仁者之心,灵变之术,方可无负于人民赋予自己的崇高职责。

———董廷瑶《幼科撷要》

董廷瑶,男,字德斌,号幼幼庐主,190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中医世家,其先君水樵公于天命之年方获独子,钟爱倍至,然督教严厉。

幼年时即聘请饱学老秀才,教读经、史、子、集,唐、宋范文,自此晨昏勤读背诵,进而能文作赋,为学习中医打下扎实的古汉语基础。

15岁起,严父亲自督教医经典籍及汉唐方书,精读《素问》、《伤寒论》等经典,继而各家学论,尤以宋明以来的《小儿药证直诀》、《幼幼集成》等儿科专著,均一一教研,并在临证时悉心传授,指点迷津,使其尽得家传。

三年后,慈父不幸弃养,不得不在弱冠之年独立应诊。

自觉涉世未深,学识犹浅,旋于诊余游学于同邑儿科前辈石霖汝先生门下,又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勤学苦研,参悟各家的临床经验,博采众方,结合祖传,运用于临床,持之以恒,医艺日进,登门求治者日众,名扬浙宁城乡。

抗日战争开始,为避战祸迁沪,继续悬壶业医,兢兢业业,撷伤寒、温病学说为核心,以家学第四卷431遗训为羽翼,精通哑科,擅治热病重症。

1958年负责麻疹抢救工作,对麻疹逆症昼夜观察,苦思冥想,辨患儿两颧苍白,乃气血阻滞,疹毒不能外泄,旋向内陷,危殆立至,遂创用活血解毒法,辄能疹透热降,力挽危症,使死亡率大为下降,取得突出成就,得到市卫生局表彰,光荣出席全国传染病大会,交流发表了“中医中药治疗麻疹的体会”[上海中医药杂志(3):

1959]和“麻疹辨证论透”[上海中医药杂志(1):

1962]。

多年临床实践对小儿疳、泄、惊、痫诸病的诊治均有独到之处及有效验方,每获奇效,医术造诣精湛,董氏儿科成为沪上颇具影响的流派。

1959年晋升为上海首批主任医师之一,任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1980年被聘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门诊部顾问、市中医学会儿科学会顾问;1983年任上海市高级科技职称评委会委员、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

历任静安区第三至七届人民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

现退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誉馆长、被聘为上海市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董氏虽已耄耋之年,仍寝馈岐黄,老犹不辍,70年临诊实践,学验丰衍,诊治儿科诸疾,师古而创新,推理论病,推理论治,选方用药,辄能得心应手,疗效卓著,于急病危症重在识病明理,匠心独具,对疑难顽疾,常另辟蹊径,创立新法,屡建奇功,活儿无数。

晚年笔耕不辍,已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儿科专著《幼科刍言》及《幼科撷要》两册,阐发其诊治心得,体会经验,皆真知灼见。

前者获上海中医药研究院的著作二等奖,后者荣获1994年上海市卫生局科研三等奖。

其“独特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的临床研究及其机理探讨”的课题,业已完成,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度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上海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因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大贡献,1991年10月国务院颁发表彰特殊津贴证书,被选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精华

一、明理识病证治九诀董氏家学渊源,精研医籍,70年临床实践,理论臻于化境,再度升华。

每曰:

“中医学乃实践科学,贵能愈疾,方药为治病工具,欲遣药以愈疾,全赖理论指导”。

其主要学术论点概括为九诀,详述于下。

1明理:

景岳曰:

“万事不外乎理,而医之于理为尤切。

”董氏谓:

医者首要明古人治病之理,必须精读参透中医经典,如《内经》、《伤寒》、《温病》等学说理论,掌握整体观念、脏象学说、阴阳传变、五行生克等,包括病理、脉理、方理、药理等整套医理。

如热病有因外感内伤;外感热病又须辨伤寒与温邪,其感染途径不同,治则亦当应区别。

伤寒须汗,温病则下不嫌早。

另如腹泻或菌痢,多也发热,泄泻初起,每多伤食或感邪,伤食须消积导滞,泻止而热退;感邪则疏化邪热,其泻自和;菌痢初起,古有“痢无止法”之训,宜通逐为主,使菌毒排出体外,其痢渐清。

都应明其病理,推理论病,因病施治,方药合辄效如桴鼓。

2识病:

识病乃是凭藉医家对医理、病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各种疾病都有其本质和发第四卷432病机理,病情发展过程中亦有规律可循,临床面对纷繁复杂的证候,但需掌握疾病本质和发展规律,自能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并测知预后。

医者必须不断深化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才能不断提高证治水平。

3辨证:

祖国医学最大特点是整体观念。

藏象学说明示,人体各部之间保持密切而有机的联系,相互资生,相互制约。

某部位发生病理变化,可以影响到其他器官,甚至全身;而全身的状况,又能影响局部病变。

中医治病,运用四诊,望形察色,观舌看苔,切脉闻声,结合主诉,全面收集症状,按五脏所主,八纲分型,作出诊断和治则,此即祖国医学诊治疾病的辨证法。

以幼儿不能自诉病苦,是谓“哑科”,又,3岁以内其脉气未充,四诊中更应突出望诊。

进而言之,小儿稚阴稚阳,易虚易实。

如面赤口渴、气粗烦扰、腹胀便结是属实证;而面白光不渴、虽实亦易转虚,传变迅捷,观察亟须周详,见微知著,方能判断正确,临诊不致偾事,此为儿科与内科辨证最大区别之要点。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为病证大纲,董氏补充勿忘气血二纲,虽在阴阳中包含气血,然不如明白列出而醒目,初病在气,久病入血,疑难之病常由血分论治,活血养血,祛瘀生新而获效。

4求因:

任何疾病都有发病原因,病因不明,治多不当,故曰:

“治病必求于本”。

董氏熟谙《内经》,临证遵循:

“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此条经文说明,任何疾病在治疗上均有规律可循,无论病情变化如何复杂,关键是探求病因属内属外,掌握标本先后以定治则步骤。

如治一小儿高热4天,黄疸昏迷,尿三胆阳性,血胆红素、SGPT均明显升高,西医诊断为传染性肝炎、肝昏迷。

董氏视其高热神昏,狂躁肢搐,肤目黄染,目睛了了,舌红绛,苔黄腻,脉象数实,小溲短赤,便秘5天,显系阳明经腑实热,亟予大剂白虎合大承气汤直折泻火,加紫雪丹辟瘟解毒,2剂后下宿粪大半盂,热势即退,神志顿清,目睛明了,续进清利而愈。

此乃湿热邪毒炽盛于内为病本,黄疸高热狂躁是标,证按“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以大剂泻实清里,釜底抽薪,遏其鸱张之势,急黄得退。

有曰“从外之内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治其内”,临床常见新生婴儿,即病腹泻,一日数次,虽连泻四五月却无脱水征象,中西药物罔效,后考虑泻在儿身,根在母乳(属脚气型泄泻),嘱令停哺母乳,其泻即止,倘再吸乳则又泻。

可知病从外因起,影响内脏,外因致泻是病本,祛除外因,则泄泻自和,再予温扶中土,培补元气,调其内。

其他数条自可隅反,不再赘述。

5立法:

“法”是古人已验之成规也。

中医诊病通过四诊,从外到内,见证推理,以常衡变,作出诊断,从而确定基本疗法,即是“立法”。

董氏曰,古有七方十剂,程(钟龄)氏立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

前人立法,为使我们后人触类旁通,斟酌而运用之,然“大匠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

临床勘证,全凭胆识,望形察色辨舌诊脉在于识;选药制方定量减味在于胆,必先有定识于平时,乃能有定见于俄顷。

6选方:

古方浩如烟海,前人制方,均为使后学能知法度。

董氏教导:

一方者,乃一定之法;法者,不定之方也。

必须在自己临床实践中运用前人经验方药,观察疗效加以识别,予以检验,方能积累自身经验,精选方药,所谓“千方易得,一效难求”。

选方并不是执一方治一病,世上没有一把钥匙可打开所有的锁。

治病也是同理,并无“神仙一把抓”的灵丹妙方和特效药,必须明理、识病、辨证、求因,才能正确立法选方;尚需因人、因时、因地,灵活运用,方能曲尽中医之妙。

如黄芩汤治太少合病,热邪下行肠间之自利,对秋天伏热成痢,辄能获效;败毒散乃治时第四卷433行外风挟湿之痢疾,即喻氏所谓“逆流挽舟”法也。

同为痢疾,病因病机不同,治法选方亦异也。

7配伍:

古方大多仅数味药组成,药分君臣佐使,均有法度准绳可循,通过配伍发挥药物综合作用,有加强(协同)和/或抑制(拮抗)作用,亦有监制个别药物之弊性。

《伤寒论》诸方,配伍严谨,方简效宏,如“四逆汤”之附子合干姜,伍以甘草,增加其温里以救逆;“大承气汤”之大黄配芒硝,伍以枳朴,推荡实积。

董氏师法于治疗小儿虫积,选用乌梅配川椒以伏虫,再加川连为末和饴糖为丸,缓攻杀虫,而以乌梅、川椒、川连合槟榔、使君子等煎汤,冲入大黄汁,则急攻杀虫,均是通过长期实践,自乌梅丸衍变,改组成显效简方,分缓急用之。

教曰:

组方不能芜杂,配伍不当,反令掣肘。

8适量:

药宜适量,若病重药轻,则药不及病,延误病机;病轻药重,则药过病所,诛伐无过,反能益疾。

又同一药因其用量多少,而呈不同作用,如附子有强心镇痛作用,在“桂枝附子汤”中附子用量是3枚,乃发挥其镇痛作用,以治风湿烦疼。

幼儿弱质,脏气清灵,随拨随转,峻烈之剂,未敢轻投,药石治病,用量宜轻,中病即止,毋犯胃气为诫。

如婴儿巨结肠症,大便不能自通,初生嫩芽,若用苦寒攻下,大便虽通,则胃气先戕,况通而又秘。

因思用元明粉6克,白蜜一匙,开水冲服,即能润下,药简量轻,效不伤正。

9知变:

疾之发生发展,有常有变。

小儿阴阳两稚,病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传变多端,病变则法也当随之变。

尝云:

用古法以治今病,不能泥古不化,所谓“检谱对奕奕必败,拘方治病病必殆”。

陆九芝云:

“书本不载接方,以接方之无定也。

然医则全在接方上见本领。

”医者应严密观察,灵活应变,选方用药才能丝丝入扣,巧思妙用而中的。

以上九诀,为董氏数十年临床精撷之经验谆谆告诫后辈。

昔钱仲阳氏曰“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为尤难。

”今作小儿医者,是必先精读苦研前辈珍留下卷帙浩繁的经典医籍,揣摩其中科学性所在,临证又须详慎细察,掌握九诀,明理识病,辨证求因,见微知著,方不致误人儿矣。

设若“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症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二、四诊重望面诊分部董氏曰:

儿为哑科,望诊为要。

一望形神动态,以获整体印象;二望面色舌苔,兼视涕、痰、二便,以辨阴阳寒热虚实,而于分部面诊尤有精邃造诣。

秉承经旨,面部以五藏分部,常以额配心,鼻配脾,颐配肾,左颊属肝,右颊属肺。

《灵枢·五色篇》:

“青为肝,赤为心,黄为脾,白为肺,黑为肾。

”此皆五藏所主之常色,太过即是邪色,故曰:

“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在精研自钱氏创建小儿面诊五藏分证,涉猎历代儿科医家之论说,经60余年临床大量实践识辨,更有进一步发挥。

概括为山根为脾肺,印堂属心,太阳属肝胆,上下睑及唇四白皆隶属于脾胃,下颏属肾。

又以五色配五藏,若面部淡黄或萎黄,乃脾虚之候;鼻准色黄显则从湿痰滞脾认症。

印堂面颊红赤,心肺病热为多,颧红常见于痰热阻肺之咳喘、发热,治拟清解泻肺。

颧赤甚或紫黯则常现于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灵枢》:

“心病者……颧赤”辨证为心血瘀滞,投血府逐瘀汤合清养之剂,每能缓解。

而麻疹逆症常现两颧青白,内合脏腑为左肝右肺,肝主血,肺主气,今两颧青白,即是气血郁滞,疹透不畅,邪毒不解,迅即转发肺炎、脑炎危症,急用解毒活血汤抢救获效,此为董氏一大创见。

婴幼儿山根色诊,更有特征:

平时山根青筋隐隐或连及鼻梁、眉心者,都为禀赋薄弱,肺虚第四卷434脾弱,易罹患疾病,常谓:

“山根青黑,体弱多病。

”当患病时,青筋显露于山根,色深青蓝或竖或斜,亦有横截成团者。

其他如外眉梢、太阳穴、上眼睑等,亦常显布,此又为小儿分部面诊重要内容之一。

山根青筋从部位辨证当为脾胃受邪或不足为主,如中焦积滞或脾胃虚寒;有青为肝色,脾虚木乘侮土,多因乳食过度或胃气抑郁,邪客中焦,常见于厌食、疳积、腹痛、泄泻等病症,正如《幼幼集成》“山根,足阳明胃脉所起……倘乳食过度,胃气抑郁,则青黑之纹,横截于山根之位”之谓,常采用保和丸、胃苓汤以及董氏消疳类方药主治,消积化滞、抑木扶土;属脾胃虚寒患儿,治用理中汤、益黄散之类温运中阳,辄获良效。

小儿肠套叠复发时,山根青筋深蓝,辨为肠道瘀阻,肝气郁滞,选用少腹逐瘀汤化裁,活血利气而复肠套。

以上均是望色生克而知遂顺,辨证施治,药中契机,症情向愈,异色自隐,临诊屡试屡验,董氏诊视儿疾,自有“望而知之”之神。

董氏每每询问患儿睡中是否露睛,认为素体脾虚之小儿,必有此症。

昔夏禹铸辨小儿惊风之虚实,曰:

“上胞属脾,肿则脾伤也;下胞属胃,青色胃有寒也;肿而露睛者,脾胃虚极也。

”指出眼皮属脾,脾虚故眼不能合。

董氏承用古训,认为睡时露睛乃脾胃虚弱之指征,于儿科临床极有诊断参考价值。

禀薄脾虚之儿,病中倘见此症,其脾胃中气暗伤,是为信号,辄以益气健脾之剂取效;有常兼见自汗盗汗,面白光脉弱等症,乃脾胃先虚,营卫失和,选用桂枝汤加防风、黄芪、谷芽而能健脾醒胃,益气敛汗,是为调整脾胃虚弱患儿之良方。

辨舌苔又为望诊中重要内容之一。

章虚谷曰:

“观舌质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舌苔即知邪之寒热深浅。

”即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小儿三岁以内脉气未充,不足为凭,故望舌更显重要。

董氏谓病之本元虚实,须视舌质,邪之重轻,当辨舌苔,其病浅深,又须按胸腹,问饮食二便,综合分析。

白苔,苔白为寒,白浮润薄,寒邪在表,拟辛温散寒。

全舌白苔浮腻微厚,刮而不脱者,此寒邪欲化热也;苔白薄呈燥刺者,或舌质红,此温病伏邪感寒而发,肺津已伤,初起卫闭则营气被遏,是为寒闭热郁,仍须辛温疏解,散发阳气,卫气开则营气通,白苔退而舌红亦减,所谓“火郁发之”是也。

苔白粘腻,兼有伤食积滞,白滑而厚,又为痰湿阻遏,须于解表中佐入消导化滞或升降痰浊之品。

满口生白花见于新生儿则为鹅口疮,近有因过用抗生素而滋生霉苔,湿热可用导赤泻心利湿为治。

有曰卫分之病,现于舌苔,营分之病现于舌质。

黄苔,苔黄为热,黄深热亦甚。

黄而滑者,湿热熏蒸也;黄而干燥,邪热伤津也。

浮薄色浅者其热在肺;苔厚黄深则邪热入胃;苔薄黄舌色赤者邪热渐入营分也;苔黄白相兼而舌绛红,此气分遏郁之热灼津液,非血分病也,仍宜辛润达邪、轻清泄热之法,最忌苦寒阴柔之剂。

邪热内陷,舌质纯绛鲜泽,神昏者乃邪传包络,宜清营解热,通窍开闭。

又苔黄垢腻,口气臭秽,常因伤食积滞,湿郁化热,阻于肠胃,于清降里热中合化浊导滞兼泻腑热。

黑苔,有寒热虚实之异。

黑而滑者,内有寒痰,身无大热大渴者,须用辛温通阳化浊;黑苔薄润或灰色,舌质淡白,此为阳虚寒凝,亟须姜附温阳,桂苓化饮为法。

苔黑而燥,或起芒刺,舌质红赤,乃邪实热甚,若腹满痛而拒按,为府实热结,急需三承气攻泻实热;若苔黑干燥腹不胀满,里无实结,是津液耗竭,有宜大剂凉润滋阴。

寒热虚实当须明辨,毋犯虚虚实实之弊。

又有食酸而色黑,称“染苔”,与病无关,不可混淆。

小儿舌质淡白者,为心脾虚寒,气血不足,正虚为本,至其变化,必当参合脉证。

舌质淡白,脉神尚可,虽有邪热病证,宜轻清邪热,忌用苦寒削伐,以伤气血耳。

幼儿体弱,每见热盛伤阴,第四卷435或阴损及阳,常见舌红倏忽转淡,此时亟须扶阳,几微之间,辨之须清。

而吐泻烦渴,舌淡白者,非用温补不可也。

上述仅举董氏望舌经验之大纲,临床变化虽多,若能明理,撮其大纲而随证应变,自可类推隅反也。

三、外感热病择途逐盗尝云中医治外感热病理法有二,一是为病邪找出路,一是给病人存津液。

病邪初入,当汗时而汗之,邪热传里,当下时而下之,湿热阻滞,当渗利之,都是给邪以出路,使邪毒排除后,表里得和,津液自保。

董氏素擅救治小儿多种热病急症,既从伤寒六经分辨,又自温病三焦论治,识病有定法,疗疾有主方,感证高热,邪自外入,初起邪在浅表,强调祛邪安正,曰:

譬如盗至人家,近大门则驱从大门出,近后门则驱从后门出,乃宗经旨“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在下者引而竭之”,“开鬼门”“洁净府”给病邪以出路。

诸如高热惊厥、麻疹、乙脑等不同热病以发汗、攻下、利尿、涌吐、甚至发疹布痧,痘疹引浆等不同方法都为给邪毒以出路也。

临床上更有见伤寒蓄血证用抵当汤、桃核承气汤,乃取“血实宜决之”之经旨;小儿口腔溃疡用导赤散泻心与小肠之火自小便出,大便实者,酌加大黄,此为上病下治之泄热法。

伤寒热病若治不及时,邪传三阴,如贼已逼近寝室,倘能由阴转阳,回归阳明,不失时机则仍可驱从后门出,故曰三阴亦有可下之证也。

热病的“开门逐盗”是不令病邪深入也,若驱贼不给出路,关门与之斗,即或贼败,能不损及器皿(脏气与正气)?

设或不胜,必两败俱伤,甚或反被贼害,祸莫大焉!

故曰“治热病不可关门杀贼也”。

四、中阴溜府下之要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归于府”,提示邪入阴经后,若脏气充实,不向里传则流归于腑。

伤寒学派钱潢更明晰:

“阴经之邪,而能复归阳明之府者,即……中阴溜府”;柯韵伯则认为,三阴皆有可下证,乃是热邪还府,“阳明又是三阴经实邪之出路也”;陆九芝强调:

“病苛入胃,得为下证,即无死证,而自阴溜府之更为可贵也”。

后世医家进一步阐明了阴证转阳,邪结阳明而成可下之证,乃病势逆转,出险入夷之征,故曰:

“阳明无死证”。

董氏秉承经旨,精研伤寒,论点精辟。

“中阳溜经”已知其为邪中三阳,但辨其三阳何证,因证施治可也;而“中阴溜府”为热邪还府,则为三阴之可下证矣。

而其下法又大有研究,仲圣立少阴三急下,柯氏以“三阴皆得从阳明而下”,其理法均未离乎“承气”;恽铁憔氏虽有黄龙汤扶正攻下,半硫丸辛润温下之发挥,而于临症之际,尚不可拘泥胶著。

阴证转阳,其阳气来复有微盛之异,盛者转阳明燥结,可选仲圣峻攻开结之三承气,泄热润燥之脾约麻仁,润肠导下之蜜煎导法;微者元阳尚弱,腑气寒涩,惟宜辛通温润,除半硫丸外,尚有大黄附子、千金温脾、东垣通幽、景岳济川等,要在有是症用是药,切忌误下峻攻。

曾治一老年喘咳重症,董氏辨属肾不纳气之少阴证,投真武汤加济生肾气丸六剂,喘平脉起。

后因便结不下,为阴证转阳,自阴溜府之兆也,大便秘结正是生机所在,当服半硫丸或苁蓉、当归、柏子仁之类温养辛润,微微导下为合。

第四卷436然患者急欲通便,病房护士,不谙病机,给予灌肠,大便通下,旋见胸满气促,心悸神昏,大汗淋漓,脉微欲绝,抢救无效迅即死亡。

盖高年喘者,肾气初复,元阳始回,本元未固,扶植为要,今灌肠荡涤,微阳气耗而脱,阴阳离决之于顷刻,惜哉!

董氏对“中阴溜府”经旨要义引申概括为三点:

①是指伤寒三阴证由于阳气来复,症势转归阳明而成可下之症;②“溜府”运用下法当辨虚实寒热,或峻或缓,或温或润,不可偏执;③“溜府”之误治因于峻攻涤肠,阳气暴脱,故重在回阳固元。

五、稚儿健脾法当轻清董氏于调治儿科病症每于脾胃生化升降着手,常谓小儿体禀稚阴稚阳而又生机蓬勃,营阴精微常呈不足,其生长发育全仗脾胃营养供给。

强调小儿先天强者不可恃,若脾胃失调,仍易多病;先天弱者毋庸过忧,适当调摄脾胃,使后天化源充分,亦能转弱为强。

就病机言,小儿患病多自外感或伤食,每见损及脾胃,诊治时必先察脾胃之厚薄,处方遣药亦须刻刻顾护胃气,一见不足,及时救护,强调“百病以胃气为本”,推崇仲圣、钱乙之方,认为白虎汤之配粳米、小柴胡汤之配姜枣、补肺阿胶散之伍糯米、泻白散之佐粳米,均含有护胃和中之意。

他在“小儿用药六字诀”一文中,“轻”字居于首位,告诫医者用药勿使过剂,毋犯胃气,贵在清灵,贵在平和。

然调补脾胃方面,又忌呆补、蛮补,应掌握通补润燥之配合,在益气滋阴时每佐以通利助运之品。

常用参苓白术散,认为补养脾阴的山药、苡仁、扁豆等均属谷物类,气味甘淡,深合脾胃本性;而在养胃法中,每以石斛、花粉、扁豆、谷芽与陈皮、枳壳、佛手、香橼等润燥相伍、相得益彰。

董氏深谙东垣之《脾胃论》“脾胃既虚,不能升浮……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十分重视脾胃升降枢机作用。

治小儿泄泻除辨寒热虚实外,亦应注意清浊相干,升降失调,喜用葛根、扁豆衣、扁豆花、荷叶等药参入方中,取其轻灵升清、宣发清阳、便泄自和;更有顽固便秘之因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者,用通润之剂中反佐一味升麻,旋转气机,升发清气,浊阴自降而达结开便通。

对痰咳久延,包括迁移性肺炎、肺脓疡等重症,肺脾两虚,痰浊内生,久久不愈,则采用培土生金以杜痰,即杜痰之源,擅用星附六君汤之培土生金法,健脾荣肺,复其清肃之令而咳痰均和。

宿哮缠绵之因肺脾阳虚,寒饮内伏,辄选苓桂术甘汤通阳健脾,为崇土利饮法,尚可合二陈、三子,成为一首治咳喘防复发的根治之剂,均是董氏对脾胃学说的融汇而延伸发展。

曾治一11月龄患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黄疸之危重儿,经常高热达40℃(肛表),咳嗽频作,面黄如蜡。

本病系溶血危象,红细胞异常,每易破坏呈高热身疼,随时有衰死竭亡之虑。

董氏审患儿病本乃先天不足,元气大虚,脾之统血失职,病因阴血大耗,为里虚感邪之重症。

治疗本病当从脾胃考虑,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然“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亟须补气健脾复其统摄之权,选用东垣麻黄人参芍药汤加味治疗,退热止咳,常能转安。

考本方出自东垣《脾胃论》,主治“脾胃虚弱,气促憔悴”而又表有大寒,里邪耗血,成为后世治疗虚人外感之名方,旨在健脾胃益中气以顾病本。

应用全方,充分考虑到患儿元气大虚,阴血亏耗的本质,以及卫弱易感外寒之标象,参芪甘草补气益脾,托邪外出,配麻桂以解表邪,归芍养血和营,麦冬五味清热养肺,元气振,阴血生,外邪解而气血滋生,从而救治了危重症。

第四卷437临证特色

一、桂枝名方内外变用董氏素以擅用经方治热病著称,长期于临床运用仲景方,极为精熟灵活,不拘泥于原文案例所述,而是深入洞察病机,圆机活法,务使方与证合,药随证转,尝云:

“伤寒之六经的辨证原则,完全可以通用于杂病。

”兹举董氏活用桂枝汤以治小儿内外诸疾之验。

盖小儿稚阳之体藩疏汗多,感邪易见中风表虚之证,桂枝汤为首选之方。

柯韵伯曰:

“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唯以脉弱自汗为主耳。

”董氏于临床应用极广,不限中风并治伤寒,如麻葛青龙发汗诸剂,咸有桂枝,且对有热无热之营卫不和者用之辄见功效,是以面白光少华,质薄多汗,发热不高起伏不退为其特征。

临床应用常以桂枝汤加味,初感风邪,鼻塞咳嗽加防风、苏叶梗、杏仁;汗出较多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等;若舌淡汗淋,呈气阴不足,可加黄厚附片、黄芪、白术等。

桂枝汤为《伤寒论》之首方,似专为伤寒而设,吴鞠通《温病条辩》列入此方,曾备受非议,董氏随症变法应用于温病高热虽降,低热缠绵,汗出肢凉。

此时营卫失调而邪热未彻,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青蒿、白薇领邪外出,每投数剂即效,是则桂枝汤之加青蒿等药又是适于温病恢复期的一种特定方药。

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突破。

董氏于外感热病固推崇仲景方,即于内伤杂病亦常参用桂枝汤类方。

谓其具有调和脏腑、气血、阴阳功能,不仅限于调和营卫,如小儿厌食汗多苔润腹软无积,是因营卫不和,影响脾胃气机。

董氏云:

脾胃主一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本病消既不宜,补又不合,桂枝汤能调和营卫,以促醒胃气,使之思食,此谓“倒治法”。

自拟制剂“厌食灵”,即桂枝汤加消运养胃诸品。

若苔薄花剥,为胃阴不足,桂枝汤加石斛,疗效显著。

尤在泾曰:

“此汤外证得之,能解肌,去邪气。

内证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