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解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958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指标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计指标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计指标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计指标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统计指标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指标解释.docx

《统计指标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指标解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指标解释.docx

统计指标解释

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GDP缩减指数

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为了真实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除了按当年价格进行核算外,还需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进行核算,即剔除其中纯粹价格因素的影响,也就是由于通货膨胀或紧缩而造成核算结果的虚增或虚减,从而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状况。

这就需要利用有关价格缩减指数对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进行缩减,从而得到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进而得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实际发展水平。

所以,如何正确使用GDP缩减指数就成为GDP核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GDP缩减指数就是按当年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和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之间的系数。

价格指数缩减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部署,从2004年起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计算范围是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通称规模以上企业)。

价格指数缩减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

为了与国民经济核算相衔接,我国用工业增加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但是,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的变化既包括物量的变化,也包括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及消耗的原材料等价格)变化因素。

为了真实地反映工业生产总量的变动情况,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计算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然后计算实际工业发展速度。

根据我国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单缩法。

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报告期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贡献率"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常常用贡献率,即各产业增加值的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来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

由于对外公布的GDP的增长速度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因此计算贡献率一般也用可比价格。

在此基础之上,用各产业贡献率与GDP增长速度相乘,得到的乘积就是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各产业拉动点之和正好等于GDP的增幅。

用贡献率计算各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大小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有哪些。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是服务业,而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贡献率最大的是制造业。

扣除价格因素的计算方法

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它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

农民家庭纯收入、既包括从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又包括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

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

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款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农民家庭总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年内从各种来源得到的全部实际收入(包括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具体来说它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组成。

农民家庭总收入与农民家庭纯收入的关系为:

农民家庭纯收入=农民家庭总收入-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

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

农民家庭纯收入和农民家庭总收入中既

权数,在统计计算中,用来衡量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叫权数。

权数决定指标的结构,权数如变动,绝对指标值和平均数也变动,所以权数是影响指标数值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权数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绝对数(频数)表示,另一个是用相对数(频率)表示。

相对数是用绝对数计算出来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的,又称比重。

平均数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总体中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频数),由于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对其在平均数中的影响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权数。

这说明权数的权衡轻重作用,是体现在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上。

如工业生产指数中的权数是对产品的个体指数在生产指数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界定的指标。

产品的重要性不同,在发展速度中的作用不同,产品或行业占比重大的,权数就大,在指数中的作用就大。

工业经济业品用来计算增长速度,而应采用消除了价格因素后的可比价格进行计算。

1994年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4255.1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为3360.97亿元,用1993年则分别为3327.04亿元和2849.77亿元,如按当年价格计算,1994年比1993年增长速度为(4255.19÷3327.04-1)×100%=27.9%,但由于没有剔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故不能确切地反映工业生产实物量的增长状况,而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则为(3360.97÷2849.77-1)×100%=17.9%,这一速度就较为确切地反映出工业生产实物量的增长。

不变价格,从字面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它是固定不变的价格,因此也叫固定价格,它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地区之间、计划与实际之间指标的可比性。

在计算以不变价格表示的指标时,所用的基期也是不同的。

什么是“贡献率”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

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

计算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

这个指标是指在产出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产出增长速度×100%上式贡献率越大则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就越大,反之则小。

 (4)各产业贡献率:

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贡献率=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应该注意的是,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在使用时,应说明具体含义,但也不能任意使用,要符合常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

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

统计术语:

“番”与“倍”

增加一倍,就是增加100%;翻一番,也是增加100%。

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

而且数字越大,差距越大。

如增加两倍,就指增加200%;翻两番,就是400%(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所以说翻两番就是增加了300%,翻三番就是增加了700%。

“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计算翻番公式为:

n=[lg(报告期数÷基数)]÷lg2n表示翻番数 lg是常用对数符号

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

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

按此划分标准,20世纪90年代,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的只有美国,达到16%;欧洲、日本、加拿大,一般在20-30%之间,是富裕状态。

东欧国家,一般在30-40%之间,相对富裕,剩下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分布在小康。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或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注意:

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基尼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7、增长量增长量是时间数列中两个发展水平之差,它反映社会经

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即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8、增长速度是根据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而求得的一种相对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速度,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若干倍)。

其计算公式为:

增长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

计算结果若为正值,则称为增长速度或增长率;若是负值,则称为降低速度或降低率。

9、平均发展速度指一定时期内各单位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发展的平均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公式这里不能表示,故略)。

10、平均增长速度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逐期增、减的一般程度。

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根据各项的环比增长速度指标直接求出,在数额

增加一倍,就是增加100%;翻一番,也是增加100%,但除了“一

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而且数字越大,差异越大。

例如“增加两倍”,说明报告期水平相当于基期水平的300%,也就是增加了200%;而“翻两番”,就说明报告期水平相当于基期的400%(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即增加了300%。

同样,翻三番就是增加了700%,翻四番就是增加了1500%。

翻番的计算公式为:

n=[lg(报告期数÷基数)]÷lg2n表示翻番数lg是常用对数符号

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它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反映资金利用效果和再生产循环的速度。

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2÷累计月数

(5)成本费用利润率:

是企业全部生产投入与实现利润之比,既反映工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成本费用总额指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总和。

(6)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是平均每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工业生产最终成果,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

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人数×12÷累计月数。

为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式中工业增加值应采用与标准值可比的工业增加值。

(7)产品销售率:

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现价工业总产值×100%

新产品产值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利用水平,技术创新能力。

计算公式为:

新产品产值率(%)=报告期新产品产值÷报告期工业总产值×100%

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产品质量提高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提高、持平的产品质量指标项数÷考核的产品质量指标总项数×100%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产值能耗水平和能源节约水平。

计算公式为: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1-报告期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上年同期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消费量)×100%

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用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总产值

亏损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亏损程度。

计算公式为:

亏损率(%)=亏损企业亏损额÷盈利企业利润总额×100%

即:

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

成本-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库存商品期初数量)×当月销售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销售成本)+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成本这样由于销售单价与销售成本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两个公式会有不同的结果。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生产法

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

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

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

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

 

使用GDP缩减指数的目的在于把按当年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通过相关价格指数换算为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以反映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实际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实际增长速度、发展指数等相对指标提供依据。

其计算公式如下:

GDP缩减指数=按当年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按可比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或按可比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按当年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GDP缩减指数GDP缩减指数的作用主要有:

一是可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实际水平(如实际总量规模等);二是可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实际发展水平(如实际发展速度、实际增长速度或发展指数等);三是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物价变动的总水平。

工业增加值率÷报告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发展速度=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基期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100%。

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总量采用分行业(中类)缩减法计算。

先计算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分行业工业增加值,然后加总得出本地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总量。

工业增加值率原则上采用上年分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由于行业结构或产品价格变动较大,采用上年工业增加值率计算使该行业发展速度出现趋势性误差的,可以以上年增加值率为主,结合进度统计得到的工业增加值率,对部分行业作适当的微调。

出现以下情况,须进行微调:

年、月工业增加值率两年趋势相反的;趋势一致但上升或下降幅度差距过大的;发现有特殊情况(如数据出现明显问题)的。

在实际统计分析工作中,观察某些总额指标扣除价格因素以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总收入的区别?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总收入都是反映农民收入情况的指标,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农民家庭全年现金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年内所有家庭成员的全部现金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储蓄借贷现金收入。

不包括实物收入。

实物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年内生产的(包括自用的和结存的)和家庭成员在就业单位带回的及亲友赠送的各种实物折价收入。

农民家庭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

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总收入或人均现金收入)是用农民家庭纯收入(人均总收入或人均现金收入)除以家庭人口所得。

在我们目前的统计中,进度监测使用农民现金收入,按月统计;年度经常使用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

的出厂价格、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商品的零售价格等。

用当年价格计算的一些以货币表现的物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反映当年的实际情况,使国民经济指标互相衔接,便于考察社会经济效益,便于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进行综合平衡。

因此,当我们需要反映当年的实际收入情况时就应采用当年价格。

如:

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1910.9亿元,它反映1999年在我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以货币表现的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因为包含各年间价格变动的因素,不能确切地反映实物量的增减变动,必须消除价格变动的因素后,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动态。

因此,在计算增长速度时,一般都使用可比价格计算。

如:

我们要计算1994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因为用当年价格表示的1994年、1993年工业总产值存在着价格变动因素,因此不能直接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产品不变价格,即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1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

同一年份利用不同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如1990年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159.95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1731.03亿元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总资产贡献率:

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

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率(%)=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

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税金总额+上缴利润/社会贡献总额×100%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已有专用名称,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

另外,在计算各产业贡献率时应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的增量计算。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决定。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

拉动力

拉动力是指在总的经济增长率中带动的百分点数。

如产业部门拉动力是指在GDP增长中各产业部门拉动的百分点数,需求拉动力是指在GDP增长中各需求构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拉动的百分点数。

其计算公式为:

拉动力(%)=贡献率(%)*GDP增长率(%)

常用统计术语

1、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2、基期统计上通常把作为比较的基础时期称为基期。

 

3、报告期统计上通常把和基期对比的时期称为计算期或报告期。

4、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即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

其计算公式为:

发展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

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以基期水平为100)表示,当比例数较大时,则用倍数表示较为合适。

5、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发展水平之比,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间内总的发展速度。

6、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前一时期发展水平之比,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逐期的发展程度。

上,它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即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1、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

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是百分数中相当于1%单位,通常用于两个百分数相减的场合。

12、现行价格也称当年价格,就是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如工业品出厂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商品零售价格等。

13、可比价格是指在不同时期的价值指标对比时,扣除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以确切反映实物量的变化的价格。

按可比价格计算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换算。

一般来说,可比价格主要用来计算某指标的可比价增长速度。

14、权数在统计计算中,用来衡量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叫权数。

15、番与倍“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各项指标的涵义和计算方法为:

(1)总资产贡献率:

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2÷累计月数×100%

(2)资本保值增值率:

反映企业净资产的变动状况,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

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报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权益×100%

(3)资产负债率:

该指标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又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4)流动资产周转率:

各指标标准值及权数

指标名称标准值权数

综合指数-100

总资产贡献率10.720

资本保值增值率12016

资产负债率6012

流动资产周转率1.5215

成本费用利润率3.7114

全员劳动生产率1650010

产品销售率9613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综合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在数量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总量指标,它可以用来考核和评价各地区、各行业乃至各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的实际水平和发展变化趋势,反映整个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状况的全貌。

计算方法是以各单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实际数值分别除以该项指标的全国标准值并乘以各自权数,加总后除以总权数求得。

计算公式为: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某项指标报告期数值÷该项指标全国标准值×该项指标权数)÷总权数。

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成品产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1、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2、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1、第一个公式中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增值税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2、第二个公式中,如果库存商品按照成本价核算,两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公式分解如下:

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

人口

性别比:

反映两性人口之间比例的指标。

指在总人口中或在各年龄人口中,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之比。

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

出生率(又称粗出生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数的比率,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死亡率(又称粗死亡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