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543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docx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docx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

这是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

  活动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并导入

  1、出示PPT:

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

  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

  小结: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

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看看讲讲故事

  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播放PPT,欣赏故事)

  1、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

谁就会讲故事了)

  T:

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

T:

看,谁来了?

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

  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

  T:

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T:

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着急,怎么办?

还能请谁来帮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

  3、倾听、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

  T:

(出示PPT8):

看,谁来到了树林里?

她在干什么?

  (PPT9):

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

小姑娘呢?

它们的邀请成功了么?

  (PPT10、11):

小动物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T:

小姑娘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我们继续听故事。

(倾听故事结尾)

  三、做游戏吃粽子

  T:

老奶奶不但请小动物、小姑娘吃粽子,还要请我们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个游戏(藏在粽子里):

  1、打开粽子一,游戏:

听话。

  要求:

幼儿仔细倾听老师的提问并回答问题。

  2、打开粽子二,游戏:

接龙。

  

(1)"词语接龙"要求:

幼儿用两个字或三个字的词接龙,前一词的词尾是下一词的词首。

  

(2)"句子接龙"要求:

用许多词说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将前一人的话重复一遍再接下去。

  3、打开粽子三,游戏:

悄悄话。

  要求:

老师在幼儿耳边说一句故事中的话让幼儿传话。

  ☆在玩语言游戏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和培养仔细听认真想的好习惯。

  4、吃粽子: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幼儿吃粽子)

  四、吃了粽子讲故事

  1、教师操作故事盒,幼儿讲述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以幼儿熟悉的粽子引入到活动中来,使孩子有讲述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总体感觉,效果非常好,活动很顺利,幼儿非常喜欢,非常投入,活动的微调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儿能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了愉悦,而且,也使每个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获得了经验的提升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为活动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通过活动,也感觉到,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养。

如:

学习习惯的培养。

当有一个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幼儿应耐心等待,认真倾听;当你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要养成举手发言的好习惯。

如:

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

如在游戏"悄悄话"中,要认真仔细地听,听清楚了,再按游戏规则进行传话,这样游戏就能顺利进行了。

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都要注意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

第2篇、大班语言看图讲故事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图画是幼儿学习中最喜欢的东西,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也需要借助图画来发展。

因此故事书便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读物。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针对我班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习惯,我设计了这个阅读活动。

  活动目标

  1、借助自制图书,在观察、想象、表演中,培养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享受阅读的情趣。

  2、调动孩子丰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说话训练。

  活动准备

  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师:

"老师自制了一本图书,这是图书的封面,看了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

"(封面是一个初升的太阳,还有在站在石堆上啼鸣的大公鸡。

  二、这些都是小朋友熟悉的想的

  并很喜欢的东西小朋友看了很高兴,这时让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给小朋友说,然后再说你还想到了什么?

小朋友很乐意。

  三、延伸:

  大公鸡勤快,起得早,我们应向它学习。

学习它勤奋。

  教学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

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有一下感受

  一、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

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孩子们在讲到大公鸡时还模仿它的叫声,它飞跑的姿势。

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倾听,给幼儿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地倾听才能展开有效的评价。

如幼儿在说话过程中声音洪亮、说话流利就适时给以表扬,孩子们很开心。

第3篇、大班语言活动《循环故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循环"的概念,对"循环"的故事感兴趣。

  2、根据画面线索创编成循环往复的说不完的故事,有序、连贯地讲述。

  3、愿意并能够使用"绿油油"、"哗啦啦"、"一颗一颗"等词语,让创编出的故事更加生动。

  4、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PPT、图片(树、蚕、雨、食物、牙齿等等。

  活动过程:

  一、以传统的故事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循环故事的兴趣。

  1、提问:

谁喜欢听故事?

你喜欢听短故事还是长的故事?

你觉得听多长的故事才过瘾呢?

  2、教师结合PPT讲述经典的循环故事《从前…………》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

  二、集体创编循环故事。

  1、提问:

你们可以编一个这样循环、讲不完的故事吗?

  2、出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树木图片,幼儿教师进行编故事PK,创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说不完的故事。

  

(1)请个别幼儿根据四季的树木图片,创编循环故事。

  

(2)教师和幼儿PK创编循环故事,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故事的独特结构特点: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三、分组创编循环故事

  1、教师提供蚕的生长过程、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等主要关系图片,作为幼儿创编循环故事的素材。

  2、幼儿自由分成四组,创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循环故事。

  3、每组请一位幼儿做代表或集体讲述小组创编的循环故事,教师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现场评价。

  四、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已有的创编故事经验,根据一幅图片创编循环故事。

采用接龙的方式请幼儿用"我要去…………看…………"的句式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最后把幼儿所编故事变成一个大的循环的、说不完的故事。

  五、活动结束。

玩"开汽车"的游戏,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第4篇、大班语言活动故事《左脚右脚要分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喜欢探究,在活动中体验脚的重要作用。

  3、专心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认真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左脚右脚要分家》故事图卡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听指令用双脚做动作,例如走路、跳跃等动作。

  2、出示《左脚右脚要分家》故事图卡,讲故事。

  3、向幼儿提问:

  

(1)左脚和右脚合作能做什么事情?

(走路、上下车、跳绳。

  

(2)左脚和右脚为什么吵架?

(右脚不小心踩了左脚一下。

  (3)左脚和右脚分家以后,出现了什么情况?

(不能走路,还会摔倒。

  (4)你认为左脚和右脚能分家吗?

为什么?

(自由回答。

  4、请幼儿用"我有一双脚,我会…………"口头造句。

  5、请脚受过伤的小朋友讲一讲:

"如果一只脚受伤了,走路或者做事情的时候有什么不方便?

"启发幼儿明白要在平时保护好自己的双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先看、再想、接着问、然后听、最后演,始终将孩子们放在主体地位,使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5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小猫的故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想象,创编小猫的故事,运用绘画的技能绘制连环画。

  2.能根据自己编的《小猫的故事》较生动地讲述所画的故事内容。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第三册第31页,水彩笔。

  2.课件《小猫的故事》、轻音乐。

  活动过程:

  1.观察连环画图片。

  

(1)出示图片一:

一天早上小猫咪咪从窗户里往屋外跳,将猫爸爸放在窗台上的一盆花碰到在地。

  提问:

画面上有谁?

他在干什么?

发生了什么意外?

  

(2)出示图片二:

猫爸爸非常生气,气得胡子都撅起来了。

  提问:

猫爸爸看见后怎样了?

  (3)出示图片三:

调皮的咪咪跳到家门口的树上,冲着爸爸做鬼脸。

  提问:

咪咪看见爸爸生气了,他是怎么做的?

他知道错了吗?

  小结:

咪咪做错了事情,没有想爸爸道歉,还调皮地跑掉了,这样做对吗?

他最后会承认错误吗?

  2.出示连环画图片最后一幅图:

咪咪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将碰到的花盆重新放回到窗台上。

  提问:

左后咪咪改正错误了吗?

他是如何改正的?

  3.出示空白的课件,引导幼儿讨论。

  咪咪跑掉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咪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了的呢?

  4.幼儿创作连环画。

  让幼儿编出中间发生的事情,并画下来。

  5.相互交流分享。

  展示自己创作的连环画,并完整地讲出自己所编的故事内容。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帮助孩子记录编出的故事内容。

  活动反思:

  这节课重点是在后面的创编环节,我们班小朋友在我的初步引导下,能简单的讲出自己创编的故事,但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下功夫,因为有些孩子想的很好,但是在表述时语句不流畅,前后的因果关系也处理的不好,特别是转接词的运用。

第6篇、大班语言故事活动教案:

熊妈妈请客教案

  教学内容:

  幼儿故事《熊妈妈请客》

  教学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引导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教学准备:

  小动物图片,小动物头饰,ppt课件

  教学过程:

  1.师:

(小朋友们,今天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

)幼儿:

﹙想!

﹚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师:

﹙小熊说了,今天是熊妈妈的生日,他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大家说好不好啊?

﹚幼儿:

﹙好!

﹚师:

﹙那在去之前,老师来问问小朋友们你们生日时都是怎样过的呢?

﹚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日体验,大胆积极的发言。

师:

﹙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现在就让我们快快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吧!

  2.分段播放ppt课件,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老师提出问题:

(都有谁来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了?

小熊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复述谜语让幼儿学念,并引导幼儿按照故事人物的顺序把对应的小动物图片粘到黑板上。

  3.继续播放课件,提出问题:

﹙诶呀!

客人们谁也不做声,谁也不吃,这是怎么回事呢?

﹚引导幼儿说出是因为把菜送错了,教师展示错误的配对关系图。

﹙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让我们接着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继续播放课件至结束,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客人们都爱吃什么吗?

﹚引导幼儿进行动物与食物的正确配对。

  5.活动延伸:

情境表演《熊妈妈请客》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参加了熊妈妈的宴会,大家开心吗?

﹚幼儿:

﹙开心!

﹚师:

﹙那现在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来分别扮演这些小动物,我来当熊妈妈,咱们一起来进行情境表演好吗?

﹚教师完整地播放一遍ppt课件,让幼儿观察揣摩人物的动作表情,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第7篇、大班语言故事十二生肖的传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安静的听故事。

2、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

故事《十二生肖的传说》

指导要点:

一、讲故事,集中幼儿注意力师:

小朋友们知道生肖有多少个嘛?

(十二个)你们知道生肖是怎么来的吗?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的故事。

二、教师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再次说故事

1、提问:

①故事里你都听到了什么动物?

②猫是十二生肖里的动物吗?

③为什么猫不是十二生肖里的动物呢?

它和老鼠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讲述故事师:

老师再讲一遍故事,小朋友们来听听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这遍故事听完小朋友们要告诉老师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三、引导幼儿总结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并说出自己的生肖

1、说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师:

故事说完了,小朋友们能说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吗?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生肖师:

十二生肖里你是属什么的?

现在你可以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都能说出自己的生肖,那你们可以回家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是哪一年出生的,把这个故事告诉给他们听,问一问他们是属什么的。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欣赏故事,知道十二生肖的由来,因为是大班的孩子,都知道十二生肖是哪几个,也为这个活动做好了前期经验的铺垫。

知道自己的生肖和别人生肖为什么不同,小朋友会通过年龄的比较,知道区别。

最后活动的记录也是让幼儿能了解家人。

第8篇、大班语言活动故事"等明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试着分析猴子的性格特点。

  

  2、通过看看、听听、讲讲初步地感受故事的主题。

(今天的事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  

  3、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地参与讨论,敢于表现自己。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等明天故事碟片、录音机、幻灯片。

猴子、小松鼠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图片。

  

  师;今天,孙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上有谁?

(播放幻灯片)  

  这么多小动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它们在干什么呀?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幼儿分段倾听故事,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播放故事第一段后提问  

  

(1)、树林里下雨了,小动物们都回家了,小猴在干什么?

  

  

(2)、小猴子找不到躲雨的地方,它心理是怎么想的?

(引导幼儿重点学说"等明天雨停了,我一定要盖一座新房子,我要盖一座美丽的房子,有高高的屋顶,大大的门窗")  

继续欣赏第二段故事。

  

  (3)、第二天,小猴有没有盖房子?

盖好了吗?

小猴不盖房子,它想干什么(玩)它怎么说的?

(引导幼儿学说"天气这么好,还是多玩一会儿吧,盖房子等明天再说吧")  

  继续欣赏第三段故事。

  

  (4)、第二天,小猴子起来后干了什么?

(画房子图样)  

  (5)、小松鼠看见了怎么问小猴子的?

(学说"这么大的房子,你什么时候才能盖好呀?

")小猴子是怎么回答的?

(引导幼儿学说"快了,明天明天就盖好了,我要请很多很多朋友来我新盖的饿房子里做客")  

  (6)、说完这些话,小猴子又干了什么?

(去请朋友了)  

  继续欣赏第四段故事。

  

  (7)、第二天,动物朋友都来了,小猴子还没醒它在干什么?

(做梦)小动物们叫醒了小猴子问(引导幼儿一起说"小猴子,你的新房子在哪里呀?

")小猴子呢,它是怎么回答的?

(引导幼儿学说"我不是叫你们明天来吗?

等明天,明天房子就盖好了")  

  (8)、小朋友,你们喜欢这只小猴子吗?

为什么?

  

  小结:

是呀!

小猴子做事情老等明天,所以房子一直盖不好,我们可不能象小猴子一样。

  

  师: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和小猴子有关,谁知道?

(请幼儿说说)小猴子做事总是等明天、等明天,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引导幼儿一起说出故事名字等明天)  

  三、完整倾听故事。

(播放碟片故事等明天)  

  四、迁移经验。

  

  师:

故事里的小猴子该房子总是等明天,最后,房子一直没盖好,下雨了,只能东躲西藏,被雨淋,那我们小朋友,如果今天的事来不及做,我们是不是象小猴子一样一直等明天呢?

那我们该怎么做?

(引导幼儿大胆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结:

对,我恩应该找休息时间,今天的事今天做,而且还应该说到做到,认认真真,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五、延伸活动  

  表演故事《等明天》。

 

  活动反思:

  通过这样的活动给小朋友以自由宽松的发挥空间,让这些可爱的小朋友真正的成为课堂上的主宰者,理解他们,接纳他们的不足,积极指正他们的错误。

以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同时在活动中,我也体会到小朋友们渴望被重视渴望主动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现自己,因此以后要多多开展此类活动,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才能创造出更有质量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第9篇、大班语言活动故事《云朵面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专心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乐于欣赏优美的插画,了解制作的方法。

  3、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创作图画,发展创造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专心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有关白云的故事书,如《云朵白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2、各种美工材料,碎布、棉花等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故事书,先介绍书名和作者,然后讲述故事。

  2、老师讲述故事后,与幼儿讨论股市的内容:

  1)谁是猫哥哥?

请在书中指出来。

  2)猫兄弟把什么东西带回给猫妈妈?

(云)

  3)猫妈妈用云做了什么?

(做面包)

  4)猫兄弟吃了云朵面包,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

(猫兄弟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

  5)猫兄弟为什么要把面包给猫爸爸送去?

(因为猫爸爸没吃早餐。

  6)猫爸爸吃了云朵面包后怎么样了?

(爸爸飞到办公室。

  3、请幼儿欣赏故事书的插图,说说制作的方法。

  4、请幼儿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吃了云朵面包会怎样。

  5、请幼儿模仿《云朵面包》故事书的插图,运用各种美工材料,把自己的想象画下来。

  活动反思

  《云朵面包》,一个温馨的香气四溢的故事,充满神奇、浪漫和暖暖的爱意,配上由铅笔画、摄影、布衣拼贴等多种手法组合而成的画面,美妙而生动。

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摘下云朵,不是每个妈妈都能浪漫到用云朵做成面包,不是每个爸爸都有机会尝到孩子冒着风雨飞着送来的云朵面包,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在阴沉沉的天气享受飞起来的美妙感受。

  绘本课的基调就是轻松的,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的训练,并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第10篇、大班语言活动经典故事《八仙过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八仙过海》是中国的神话故事。

  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理解"各显神通"的含义。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知道八个神仙的名字及各神仙所拥有的宝物;会念儿歌《八仙及宝物》。

  2、磁性图片:

八个宝物;一张大图片:

八仙图。

故事录音带。

  活动过程:

  1、认识八仙及宝物。

  ⑴、师:

小朋友,我们是凡人,那么能在天上腾云驾雾飞来飞去的人就是:

神仙。

每个神仙都有各自的宝物。

这儿有些宝物,你认识吗?

你知道是哪个神仙的宝物吗?

(教师出示八个宝物,幼儿分别讲述)

  师小结:

这些是八个神仙的宝物,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暗八仙。

  ⑵、师:

说到神仙,神仙就来了,看看有谁呀?

谁会将宝物送到各个神仙的手中?

(幼儿将各宝物与八个神仙匹配)

  ⑶、师:

有首儿歌说的就是八个神仙及他们的宝物,谁会念?

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念。

  2、欣赏故事《八仙过海》。

  ⑴、师:

想听八仙的故事吗?

仔细听!

(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听完提问:

你们猜猜八仙会怎么过海?

吕洞宾是怎么提议的?

(吕洞宾对众神仙说:

"今天飞过东海,便显不出咱神仙的本事,不如让宝物带着我们漂洋过海吧。

")那么八仙会如何利用宝物过海呢?

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幼儿讨论后,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想法)

  ⑵八仙究竟是怎样过海的呢?

我们接下去听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听完提问:

八仙是怎么利用各自的宝物过海的?

  ⑶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教师放故事录音带)

  听完提问:

谁来给这个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

(《八仙过海》)

  这个故事中还藏了个成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你们知道各显神通是什么意思吗?

  4、师小结:

《八仙过海》是中国的一个神话故事。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闻名全世界。

  附:

故事《八仙过海》

  今天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天宫里来了好多的神仙为她祝寿。

  有八个神仙驾着白云也来到了天宫,他们是:

汉钟离、铁拐李、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