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届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488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届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届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届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届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届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届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docx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届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届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届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docx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届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8届4月份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答案]

榆林市2018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汉字息息相关。

我国各地乡音不同,但书面语言相同,这使得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坚实载体和重要保证。

文字的统一,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畅通,对实现国家统一和多民族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字的统一与各地方言乡音并存,在相同中保留特色,体现了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汉字的相对稳定,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独特贡献。

汉字具有象形与表意的特点,在表达人文精神以及人与万物关系方面简明扼要、形象生动。

即使时过境迁,后来者在阅读古籍时同样可以由文辞而把握其道理与智慧,将世代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孔子对文字很重视,强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即思想要传播久远,需要有文采的语言文字记载。

古人所强调的“三不朽”,其中之一就是“立言”,足见文字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有“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传统,显示了文化典籍和语言文字在传承思想、培育人才与改善社会风气中的积极作用。

汉字风格多样的书写形式,形成了符合人们审美需要和表达人们审美感受的书法艺术。

书法以艺术形式表达人们的思想、修养、爱好与情感,“笼天地于形内,挫万般于毫端”。

因此,不同时期的书法反映了特定的文化观、历史观与人生观,它们既受到历代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又间接地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丰富内涵,如易学的阴阳相推思想、儒家的中庸学说、道家的相反相成观念、禅宗的顿悟静修主张等。

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古今传承,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

中华民族对外域文化的研究,不仅重视语言文字的翻译,而且侧重思想内容的介绍与阐释,注意从整体性上加以理解,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比如,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是从整体上加以研究的,在唐代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公元13世纪初,印度佛教式微以后,其中许多教派和经典仍然可以在中国找到源头。

这是中国佛教学者全面整理印度佛教文化的结果,对东方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

(KS5U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

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

作者张岂之,思想史家、西北大学原校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各地乡音不同,但书面语言相同,体现了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B.汉字具有象形与表意的特点是中国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重要保证。

C.汉字风格多样的书写形式的形成,受到历代思想文化和传统哲学丰富内涵的影响。

D.汉字象形与表意的特点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主要论证了中华文化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汉字息息相关。

B.第二段中举孔子和“三不朽”的例子都是为了强调汉字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C.第四段主要用了举例论证的方式论证了汉字独特的文化系统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的重要性。

D.文章主要是从汉字书写的相对稳定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来论证汉字文化系统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文章整体来看如果没有汉字独特的文化系统,那我们中国的文化传承与交流就无从谈起。

B.汉字的相对稳定主要是针对汉字具有象形与表意的特点而言,风格多样主要针对书写形式而言。

C.书法艺术间接地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丰富内涵,可见中国书法与中国哲学也有着密切关系。

D.印度佛教的许多教派和经典仍然可以在中国找到源头,汉字文化系统在中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童年•供销社

钱红丽

小时候,隔三差五跟着外公去一个叫作“周冈”的小镇。

他在小腰篮底层铺一层稻草,把家里积攒下的鸡蛋一个一个装进去,再在鸡蛋上面盖一块旧布,拎到周冈。

一个鸡蛋五分钱,全部卖掉后,买些粗粒盐回来。

或许还有余钱,外公就去肉案前,割一刀猪肉。

肉,一元二角钱一斤。

二十四个鸡蛋,换一斤肉!

我的印象里,外公买猪脚的时候多些,他并非不喜欢吃肉,而是猪脚便宜得多。

或者呢,肉也不买,是猪脚便宜得多。

或呢,肉也不买,猪脚也不买,外公只买一条鱼,鲢鱼,非常便宜的鲢鱼,几角钱而已。

称完鱼,鱼贩子也是用几根稻草穿过鱼嘴递给外公。

一老一小于是拎着一刀肉或者一条鱼,穿过田畈——如若春天,仿佛一万亩油菜田的蜜蜂都追随着我们了。

实则,我最喜欢跟着舅舅或者小姨去供销社买日用品。

合作社里飘拂着一股股奇异的味道,纷繁复杂,景深曲折,至今无与伦比,简直万花筒一样的气味:

红糖的味道齁甜齁甜,固本牌肥皂的气味是咸的,芦西酒的味道辛辣芳香……乡下有一个酒鬼,总是偷自家的米换酒喝——他站在巨大的酒缸前等着,售货员用长柄竹勺舀上一勺酒,倾倒于他双手捧着的蓝边碗里。

他小心翼翼,像捧着自己的命,默不作声地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下去了。

等他的婆娘遇见这个醺醺然的挨千刀的偷了米的男人时,她没有什么法子想,许是绝望了,就一屁股坐在门前地上痛哭,一边号啕,一边咒骂,一边把手掌重重拍在地上。

不出几日,酒鬼仿佛忘记了曾经尊严扫地的难堪,故态复萌。

女人每一次的咒骂与痛哭,仿佛初次一样的新鲜,也没见一个家从此破碎,日子还是照常过下去了。

实则,我最喜欢闻煤油的味道。

彼时,正值煤油灯时代,家家备有好几只灯盏。

那个年代的灯盏,可真是艺术品呢。

高脚细腰的模样,玻璃印花的质地,圆形底座,袅袅而上,忽然在中间鼓出一块圆肚子,盛满煤油,漂一截灯芯,划一根火柴,黑屋子瞬间亮了,火焰上方配一只玻璃罩,屋子更亮些,微微地泛了幽光……

古人言,一灯如豆,该有多么诗意静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乡村,依旧保留住了古中国的气质,幽秀、舒缓、宁静、寒瘦、寡淡,这些正是构成古气的必要元素。

夏天的时候,供销社里还卖海带。

海带被搭在铁丝上,晾衣裳一样地齐整,悄悄散发出幽深的气味,或许就是大海的味道了吧。

自小,我们与曲折弯曲的河流生活在一起,不晓得大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难道比外婆门前的白荡湖还要宽阔吗?

我是活到三十二岁那年,才去到厦门看见大海的,水天相接处白雾茫茫,浩渺无垠,直如童年的夜空那么深邃。

默默坐在海边,到底还会忆起被隐秘地珍藏了多年的海带的味道。

供销社的一面墙上,桂了各色花布,也挂毯子。

后者都是上海牌的,浅粉底子上织绣着一对展翅欲飞的凤凰,凤凰周围开了大朵大朵红牡丹绿牡丹黄牡丹,都是鲜花怒蕊的,逼真得不得了;或者密不透风的红梅丛里蹲了两只翘尾巴的喜鹊,叽叽喳喳的,言犹在耳;也有芙蓉锦鸡图。

上海牌毯子可真结实耐磨啊,拿在手上厚沓沓的,非常有质感,任凭怎样捶洗都不败色,一年一年拿出来,铺在褥子上都是簇崭崭的新。

妈妈们素来喜欢以米汤浆被子——入夜,一群骨瘦如柴的小身体滚在毯子上,硬戳戳,痒酥酥的,异乎寻常的舒豁,梦境中总有大米的香甜。

或许,一个幼童所能领略到的五彩斑斓的世界仅仅止于供销社里那一方小小天地吧。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做了朴实而不乏诗意的回顾,语言流畅,情趣盎然,引领读者进入作者的童年。

B.第五段描写酒鬼买酒喝酒的情景,笔触细致,表露出作者对他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酒鬼妻子的无理取闹。

C.第十段通过将童年时的情景和长大后的情景进行对照,用不同的时空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并体现出童年记忆对人的影响之深。

D.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是想借这一段,来表达一个幼稚的孩童独特的童年记忆。

5.文章开头细致地描写了自己与外祖父卖鸡蛋换肉和鱼的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分)

6.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日前,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首次明确了学生欺凌的界定。

《治理方案》指出,中小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主观故意性是判定欺凌还是玩笑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

”12月27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雯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摘编自谭畅《官方首次明确界定“校园欺凌”》,2017年12月27曰《南方周末》)

遭遇到校园暴力会使得受害的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抑郁。

校园暴力不仅会影响受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使得受害学生由于受到暴力伤害的投射反应,出现各种违纪和越轨行为,甚至反过来去欺凌别的弱小同学。

校园欺凌与中小学生社会心理状况有着直接关联。

在家长日常的溺爱纵容或关爱缺失、学校教育中的“分数中心”导向、游戏中暴力信息的泛滥成突、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一些中小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沟通障碍,导致其在社会交往中容易形成自卑、怯懦、孤僻或者骄横、偏执等不良倾向,这些中小学生容易引发校园欺凌行为,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

从更广的视角看,在校园欺凌中,伤害与被伤害既是相互的,又是相通的。

校园欺凌事件的双方甚至旁观者都是受害者,欺凌不仅会给青少年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将在青少年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大数据告诉你,有多少校园欺凌不该发生》,2016年12月15曰新华网)

材料三:

2017年11月22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首次对学生欺凌做出明确界定,从欺凌的预防到惩戒措施再到如何申诉,整个过程都做出了描述,同时对欺凌的主体、部门职责、工作要求做出规定。

从学校内部治理角度说,防治校园欺凌问题,必须扭转学校的办学理念,实行学校的现代治理。

要通过可操作的规则教育、行为教育,并加以言传身教,帮助青少年树立起底线意识、尊重意识、理解意识、团队意识,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防范校园欺凌的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

从策略上,要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

从根本上,要对青少年的心理给予更多的关心呵护。

只有多方力量联动起来,才能降低校园欺凌的发生率,让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少一份阴霾,多一份阳光。

(摘编自熊丙奇《防范校园欺凌学校要拿出实际举措》,2018年2月23曰《光明日报》)

7.下列关于校园欺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各类型的欺凌事件中,学生故意对身边的同学进行各类的欺负、侮辱,属于我们常说的校园欺凌。

B.身体偏胖的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更容易在身体、言语、社交、网络等方面受到来自同伴的欺凌。

C.虽然成绩会主宰学生在学校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可能遭受校园欺凌。

D.校园暴力会使得受害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创伤,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影响到人格的正常发育。

8.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主要说明校园欺凌的具体内容,并且对其重要的判别标准进行了强调;材料二说明学生心理状况决定学生实施欺凌或者遭受欺凌。

B.在这个通信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移动通讯越来越普及化,网络欺凌这种新形式的校园欺凌有可能成为以后非常重要的校园欺凌类型。

C.学校教育中的“分数中心”导向,特别容易使勞生产生心理问题并激发学生间的竞争意识,从而导致不同成绩群体之间的矛盾和欺凌。

D.校园欺凌问题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而《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发布,更是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E.校园欺凌中的旁观者是游离于欺凌事件之外的,虽然会被施加心理影响,但也可能会引以为戒,所以所谓其也是受害者的说法过于绝对。

9.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校园欺凌现象?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

初,母韩有娠,梦旌旗鹤雁降其庭,云有天赦,已而生弼。

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

“王佐才也。

”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

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

“子当以是进。

”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

通判绛州,迁直集贤院。

康定元年,日食正旦,弼请罢宴彻乐。

执政不可,弼曰:

“万一契丹行之,为朝廷羞。

”后契丹果罢宴,帝深悔之。

时禁臣僚越职言事,弼因论日食,极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遂除其禁。

庆历二年,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

会契丹屯兵境上,遣其臣萧英、刘六符来求关南地。

朝廷择报聘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

夷简

因是荐弼。

欧阳修引颜真卿使李希烈事,请留之,不报。

弼即入对,叩头曰:

“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帝为动色,先以为接伴。

英等入境,中使迎劳之,英托疾不拜。

弼曰:

“昔使北,病卧车中,闻命辄起。

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

”英矍然起拜。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

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

官吏自前资②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

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

死者为大冢葬之,曰“丛冢”。

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

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

弼曰:

“此守臣职也。

”辞不受。

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

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

六年三月,以母忧去位,诏为罢春宴。

故事,执政遭丧皆起复。

帝虚位五起之。

弼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于平世,卒不从命。

英宗立,召为枢密使。

后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

元丰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

注:

①夷简:

吕夷简,时任宰相。

②前资:

已去职的官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

B.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

C.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

D.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旦,即春节,每年的正月初一日。

农历每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旦,为旭日东升,农历的初一日。

B.执政,执掌朝政之意,为执政官。

宋代称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丞、枢密使等为执政官。

C.河朔,泛指黄河以东的广大地区。

河,古代特指黄河;朔,在表示方位时指东方,如朔风即东风。

D.虚位,指特意空出职位,表示期待贤能。

原为宴席之上空出座位,等待贤者到来,表示尊重。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富弼热衷学习,才华横溢。

富弼从小就热爱学习,气量大度;被范仲淹认为辅佐帝王的良才;晏殊看了他的文章,很欣赏富弼,并将女儿嫁给他。

B.见识卓越,虑事周详。

康定元年发生日食之后,他建议撤除宴会舞乐,执政者未釆纳此建议,而契丹果然不参加宋朝宴乐,令朝廷蒙羞。

C.富弼忠于朝廷,勇于担当。

契丹屯兵边境,派遣使者谋取割占宋朝国土,富弼挺身而出,为主分忧,接待应对契丹使者,据理力争。

D.富弼变革创新,救民水火。

河朔大水,灾民流离,食宿无着,他一改前人聚民施粥的陈旧方式,调动官、民之资,养生丧死,成效显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朝廷择报聘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

(2)弼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于平世,卒不从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4、15题。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张五的,首联“隐者自怡悦”表现了作者对于张五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B.诗人登高而望,看北雁南飞,逐渐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不禁有行将就木的破灭之感。

C.虽然接近黄昏,但作者看到“清秋”之中仍有清秀之景,由此从悲伤中走出,生发出兴致。

D.“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

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E.这首诗文字朴实,情感真挚,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

15.有人评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结合“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四句,说说这几句诗是如何体现“言浅意深”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借鸟声表达家国之悲;屈原《离骚》中“”以鹰之卓然不群寄托自我追求;李白《蜀道难》中“”以鹤表达山高。

(2)《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体现音乐哀伤特点的句子是:

,。

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少些来回比划的雕虫小技,少做些表面文章。

美国在韩部署“萨德”事件还没有平息,法国警方又开枪射杀我留法公民,面对这些石破天惊的事件,中国民众义愤填膺。

③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

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这象征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呢。

④身处当代的我们踌躇满志,意气昂扬,为了改变落后的局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家都做着不懈的努力。

⑤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⑥朴槿惠平素那种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及强硬的政治家风度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左右局势,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都无影无踪了。

A.③⑤⑥B.②③⑥C.①④⑤D.①②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视眼矫正手术是“个性化”的手术,应参照患者的个人条件、术前检查来选择合适的激光矫正手术,因此切忌不要有“要做就做最贵的手术”的想法。

B.习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直面现实、充满自信,蕴含着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许党许国的担当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C.若不提升网游的内容品位,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只是单纯强调减少游戏时间或者一味强调家长的教育引导,很难真正达到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的目的。

D.《战狼2》塑造了冷锋这个典型的中国军人形象,他铁血却不冷酷,以自己的勇敢和智谋阐释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价值观。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这次对你公司的惠顾,令我眼界大开,你们的经营确实具有很多创新理念,佩服。

B.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把您的这幅墨宝挂在寒舍,寒舍立马蓬荜生辉。

C.你的请托虽然难为我了,但由于运气好,一路绿灯,不然这事不知拖到猴年马月。

D.同学们,领导派我来做你们的恩师,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一定把你们带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一提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①。

其实,保护海洋生态系统,②;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捕捞成鱼,不仅能获得渔业产品和经济效益,而且③,从而有利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

近些年来,我国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就是力图在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利用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陕西礼泉的袁家村,兴平的马嵬驿,富平的中华郡,在发展小镇民俗游之后,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并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较快发展,可见,发展民俗游必然带来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县依然延续单纯农业的发展模式,这扼杀了发展的可能性。

如果转变思路,发展民俗游,才能激活经济,适应当下的发展趋势。

①发展民俗游并不一定能带来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

③。

四、作文。

(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②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菜根谭》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一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

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要求:

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榆林市2018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3分)B【解析】A不能体现“体现了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C原文是“间接地体现了传统哲学”,不是“受到影响”;D“汉字象形与表意的特点”偷换概念,原文为“独特的文化系统”。

2.(3分)D【解析】全文主要论述的是“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的优势”。

3.(3分)A【解析】“无从谈起”的说法太绝对。

4.(3分)B【解析】“表露出作者对他的陌生与好奇”不正确,从文中看出作者对这个人的熟悉。

5.(5分)

(1)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样的生活图景现在已不多见,便于读者理解。

(2)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

(3)巧妙引出后文喜欢去供销社买东西的经历。

(答出2点即可得5分)

6.(6分)

(1)线索:

气味或味道。

(2分)

(2)作用:

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记忆呈现出来;便于形象地揭示出每一种生活记忆的特点——世俗气,雅致韵,遥远意,温暖感:

对于读者而言,让作者笔下的生活在普通的可感之外,更多一层可嗅,鲜明可感,消除了读者与作者笔下生活的时空距离。

(4分)

7.(3分)B【解析】“网络欺凌”的统计数据与说法不符。

8.(5分)B、D【解析】A“决定学生实施欺凌或者遭受欺凌”说法太绝对;C“从而”的关系不成立;E“所以所谓其也是受害者的说法过于绝对”的说法不正确。

9.(4分)

(1)教育引导——家庭、学校、社会要联合起来,对青少年在规则教育、行为教育方面多加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起底线意识、尊重意识、理解意识、团队意识。

(2)关爱呵护——对青少年的心理给予更多的关心呵护,对自卑、怯懦、孤僻或者骄横、偏执等性格倾向要重视并引导。

(3)落实法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各级相关部门要严格实行。

(答出2点即可得4分)

10.(3分)B

11.(3分)C【解析】河朔,指黄河以北地区。

朔,表示方位时指北方。

12.(3分)B【解析】“契丹果然不参加宋朝宴乐”误,是后来契丹自己撤除了宴会。

13.(10分)

(1)朝廷挑选出使回复契丹的人员,大臣们都认为契丹情形不能预测,没有人敢前行。

(5分)

(2)富弼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