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 学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163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代文 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明代文 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明代文 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明代文 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明代文 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代文 学1.docx

《明代文 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文 学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代文 学1.docx

明代文学1

明代文学

(1368——1644)

绪论

一、明代社会

农民起义将许多腐朽势力扫荡,明初社会较安定,经济发展很快。

商业经济较繁荣,卑视商人风气大减,压抑工商业政策取消,明中期以后,工商业十分活跃,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二、封建专制统治大大加强,

加强了君主独裁统治,完善了封建统治机器,大杀功臣,皇帝大权在手,一统天下;

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大肆招揽文人,编《永乐大典》,提倡程朱理学,将《四书》《五经》列为教科书,以八股取士。

严厉镇压征召不应的儒生。

明中期以后,统治集团高度腐败堕落。

皇帝多昏庸腐朽,宦官专政。

明武宗好嬉游,明熹宗好做木工,明世宗好道专做法事,明神宗数十年不上朝。

宦官当权,宦官与朝官、皇帝与朝官的矛盾激烈,朝廷党争轰轰烈烈。

三、王学与王学左派兴起

明弘治、正德间,王守仁学说(心学)兴起。

王阳明发展南宋陆九渊的心学,认为: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存天理就是存人心。

还认为人心是善的,可以返求之自身而“致良知”,即通过自己内心的思考斗争,可以去恶从善。

还提倡“知行合一”,知,就是发现内心的不善,行,就是使不善的东西潜伏在心中。

王死后,王学分为七个学派,其中的泰州学派,也叫王学左派。

其创作人是王艮。

他进一步发展了王学,他也讲“心”,但认为“吾身须是自心作得主宰,凡事只依本身而行”。

“平时只是率性而行,纯任自然,便谓之道。

”他强调的是自然之道,追求个性的自然发展。

肯定人欲的合理性,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很有些离经叛道。

而到王艮的再传弟子何心隐、李贽就更离经叛道了,李贽被人称为“异端之尤”,他强烈反对封建说教,就穿衣吃饭就是“道”,“道”不在禁欲,而在于满足他们的需要和追求物质的快乐。

说圣人之言也不是至论,因为“人之是非,初无定质。

”甚至攻击孔孟之道。

与此同时,明代的禅宗也发展到狂禅的地步,甚至呵宗骂祖,说佛经佛理都是“屎窖子”,是“街关破草鞋,可抛到钱塘江里去。

在这种思想风气中,明后期掀起了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促使文化和文学发生深刻的变化。

四、明代文学

1、俗文学全面繁荣,雅文学较元代有所发展而总体说来在走向衰落

城市经济发展,士民队伍扩大,为俗文学发展提供了基础。

俗文学地位提高,著名文人对俗文学持赞赏态度。

李梦阳将《西厢记》与《离骚》并列;王慎中、唐顺之将《水浒》与《史记》并列;李贽、汤显祖等为俗文学大声疾呼。

袁宏道将词曲、小说与《庄子》《史记》《汉书》并提,甚至说《六经》《史记》在艺术上还不如《水浒》。

小说成就突出,章回小说发展定型于明代,并且从集体编著发展到个人独创。

传奇创作出现高潮:

梁辰鱼《浣纱记》、《鸣凤记》、李开先《宝剑记》出现于嘉靖后。

弋阳腔、昆山腔盛行东南;杂剧出现南北合流状景,有徐渭《四声猿》(渔阳弄、雌木壮大、女状元、玉禅师)

2、文学群体、文学流派层出不穷,文学论争此起彼伏。

明代文学界最突出的是出现了主张形的文学流派。

文人士大夫滋长了一种诗酒风流、空疏不学之风,一些文人相聚,彼引唱和,谈文论诗,从一己之好出发,标榜自我,批评他人,相互影响,形成以主张相结合的风气。

这标志着明人流派观念的自觉。

当然这其中也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万历以后,朝政日非,文人结社成风,他们指斥朝政,臧否人物,党同异伐,意气激荡,许多团体具有政治色彩。

明代的文学流派和文学论争的特点:

1)、各文学流派各有一套明确的文学主张,其结合是趋向理论观点上的人以群分;

2)、他们不管持什么观点,主观上都有比较强烈的革新意识,希望革除前弊,使文学创作符合各自心目中的的规范。

3)、他们的主张和论争虽各有利弊,但通过论争,相互渗透,救弊补失,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第一章《三国演义》与历史小说

第一节《三国演义》

一、章回小说的产生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特有的形式,它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讲史每一次都用一二句话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

每讲一次,即后来的小说的一回。

元末明初已有一些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等在民间流传。

这些小说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活和戏曲艺人的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为长篇小说。

章回小说保留说话的特点:

1、每回前有几句话概括全回内容,文中有“话说”、“各位看官”等字样;

2、章回小说多采用白话文,口语色彩浓;

3、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语。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成书、版本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

钱唐人或庐陵人或东原人,约生活在公元1330年到1400年间,其友贾仲明《续录鬼簿》说他“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南北飘流,不知所终”。

,也有人说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亦有人说他是施耐庵的学生。

他的创作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及戏曲《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

1最早:

嘉靖壬午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

2、《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

120回。

3、天启《三国志传》本,如《新刻全相大字三国志通俗演义》《新刻按鉴全丰批评三国志传》

4、清代毛伦、毛宗岗父子《三国志演义》本。

此本对回目、正文都作了较大修改,艺术上提高很大,成为最流行的本子。

并简称为“三国演义”。

三、《三国演义》的形象塑造

《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多数都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就很典型。

“三绝”是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或“忠绝”。

曹操:

是塑造最成功的艺术典型。

“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具有两面性。

1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

2、善于识人用人

3、很有军事指挥才能

4、奸诈残暴,喜用权术

关羽:

忠义的化身

勇武刚强,大义凛然,富贵不能淫,对刘备和蜀汉忠心耿耿

诸葛亮:

智慧的化身

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料事如神预事如见。

忠于蜀汉,为报答知遇之恩,竭忠尽智,赴汤蹈火。

但书中对其“智”刻划过火,以至“近于妖”

刘备:

从对刘备形象的刻划中可见作者的创作主旨:

刘备是仁君的典范,他卑微时就有“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

一生仁慈。

所到处“秋毫无犯”,永自己死也不抛下百姓而逃;爱民爱才,待士诚信,与臣下奸胆相照。

这与曹操的奸诈、残暴形成鲜明对比。

只是刘备的形象有些苍白。

这大概有些情节是作者理想观念的产物。

由此可见,作者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糅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通过写《三国演义》表现其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建清平世界的明君贤臣的渴望。

四、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拥刘反曹倾向在《三国演义》中是很明显的,形成这种倾向的原因有三:

一是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

作品中总是指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而强调刘备是汉宗室后裔,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汉室大统。

而刘备自己也是以汉室后裔继承人的身份建立了“蜀汉”政权。

二是与小说产生时的民族矛盾有关。

小说产生于元末明初,并且三国故事在宋元时期高广泛流传。

当时都是民族矛盾激烈的时候。

而每当民族矛盾激烈时,人们往往将蜀汉看作正统。

陈寿作《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当时民族矛盾和缓;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又以蜀汉为正统,因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以曹魏为正统;元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故三国故事戏剧小说均以蜀汉为正统反映一种人心思汉的思想倾向。

三是《三国演义》主要以“忠义”二字作为评判是非、褒贬人物的标准,而历史客观事实是曹操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面,更有奸诈残暴的一面,而刘备确实比较仁义,在当时就有较高的名望,刘备在处理自身利益与百姓利益时,往往注重与百姓的关系,史载建安十二年,刘备率十多万荆州百姓南迁,曹兵追急时,有人劝刘备丢下百姓逃命,刘备说:

“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拒绝独自奔江陵,结果被曹军赶上,以至有长坂坡之败。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非凡的叙事才能。

小说虽然“陈叙百年,该括万事”,却有条不紊,主次分明,线索清楚。

2、全景式的战区发描写。

全书实际是写战争为主,共写了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但写得各有特点,绝无雷同。

并且能将战争与复杂的政治斗争、外交斗争交织在一起,写得复杂多样而又动人心弦。

3、长于写人。

《三国演义》刻划人物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加以夸大集中描写,而舍弃那些次要性格,创造出肯有特征性格的艺术典型。

第二节《三国演义》的影响及

历史小说的繁荣

一历史小说如雨后春笋,

受《三国演义》影响,各种历史小说不断问世。

今存明清历史小说有200多种,其中有影响或有特色的有:

余邵钱《列国志传》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据说是罗贯中《唐书志传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

齐东野《隋炀帝艳史》,

袁于令《隋史遗文》

无名氏《英烈传》I(皇明开运英武传)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写郑和下西洋事

《梼杌闲评》揭露阉党乱政

《辽海丹忠录》歌颂毛文龙,写明末辽东战争

2、戏曲。

《三国演义》成为艺术宝库,京剧中有三国故事戏138种

3、在海外的影响

《三国演义》隆庆三年传到朝鲜,崇祯八年入藏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康熙二十八年日本有日文《三国演义》,日本人甚至将它当作兵书来阅读。

目前有十多个国家有,三国演义》的译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