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施工专项安全方案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705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边坡施工专项安全方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边坡施工专项安全方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边坡施工专项安全方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边坡施工专项安全方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边坡施工专项安全方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边坡施工专项安全方案汇总.docx

《高边坡施工专项安全方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边坡施工专项安全方案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边坡施工专项安全方案汇总.docx

高边坡施工专项安全方案汇总

路基高边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敦格线(甘肃段)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酒泉市和青海省西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洲境内,北起柳敦铁路的敦煌站,沿G215国道朔党河而上,经阿克塞、肃北,翻越祁连山脉的当金山进入苏干湖盆地,沿G215国道南行跨省界入青海省,经酒泉市的敦煌、阿克塞、肃北3个市县,甘肃省境内全长263.87797km。

本标段起讫里程为DK140+000~DK194+950、DK218+200~DK273+000,线路长度102.053公里。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国铁I级;单线,预留复线条件;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限制坡度6‰,加力坡13‰;牵引质量4000吨;电力牵引。

二、编制依据

1.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甘肃段)站前2标段施工图纸。

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945-2009)

三、施工技术方案

㈠、深挖路段路基施工方案

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

根据现场考察及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率、台阶宽度,精确计算路堑堑顶的开挖线。

采用全站仪放样,根据现场坡口标高放出路堑坡口桩。

3、根据坡口桩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

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重新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并根据新的地质资料修正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5、石方开挖

石方开挖根据岩石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确定开挖方法。

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开挖的采用机械开挖,不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石方,采用爆破作业开挖。

在石方爆破作业前,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等情况,编制实施性爆破设计施工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并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执行。

石质部分采用深孔多排微差爆破法开挖。

路堑既长又深时,采用

纵向分层分段开挖,每一层先挖出一通道,然后开挖两侧,使每一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系统;对风化破碎岩体,为保证施工中边坡的稳定和边坡防护的施工作业,采用阶梯式进行开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设置平台,形成阶梯边坡。

开挖时,边坡预留2-3m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作业,人工刷坡。

6、边坡控制方案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

深挖路堑的施工遵守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及时防护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下一级开挖时,上一级已做好保护措施。

砌筑边坡防护应注意:

(1)、砂浆采用重量法控制计量,并采用机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浆法分层按规范砌筑。

(2)、将大块较平整的片石人工加工凿平,用来砌筑护面墙的外露面,并加工好砌筑沉降缝的角石,角石加工整齐,要有两个面相互垂直。

(3)、护坡的沉降缝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砌筑沉降缝采用角石加工整齐,以保证沉降缝砌筑后垂直于水平面并且宽度上下一致。

(4)、砌筑过程中和砌筑完工后7~14天内,随时对已砌筑砌体养生,保持其表面湿润。

(5)、锚杆护坡施工时在岩石边坡上尽量垂直于岩层倾角,用凿岩机钻孔至稳定岩层区,将锚杆插入,用水泥砂浆锚固,使坡面岩体和有下滑可能的岩石与基岩连成整体。

(6)、锚杆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及坡面岩石情况定出孔位并作标记,锚杆孔距误差不超过15cm,预应力锚索孔距误差不超过20cm,预应力锚索的钻孔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角不大于3。

,水泥砂浆锚杆孔深度误差不大于+50cm,水泥砂浆锚杆孔径大于杆体直径15mm,树脂锚杆和快硬水泥卷锚杆孔径直径为42mm,其他锚杆符合设计要求。

(7)、水泥锚杆杆体平直、除锈、去污,采用中细砂,粒径不大于2.5mm,使用前过筛砂浆配合比:

水泥:

砂=1:

1~1:

2(重量比),

水灰比为0.38~0.45。

(8)、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边30min时,用于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其管路,注浆时,注浆管插至距孔底5~10cm处,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

(9)、锚索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表面无损伤,除锈去污。

编排钢丝或钢铰线时安设排气管,每股隔离钢丝或钢绞线沿锚索轴线方向平直、头齐,每隔1.0~1.5m设置隔离架或内芯管,必要时可设置对中支架,锚索体用非镀锌材料捆扎牢固。

(10)、锚杆防护施工前认真检查和处理锚喷作业区的危石,确保施工队人员的安全,坡面破碎严重时采用先喷后锚,喷射厚度不小于5cm,喷射作业时设专人跟随观察坡面情况,锚杆施工在喷射混凝土终凝3h后进行,施工用电线路、开关设防触电设施,针对施工机械操作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施工用的工作平台牢固可靠并设安全护栏。

㈡、高填路堤施工方案方法

为了保证高填路堤的填筑质量及边坡稳定,特制订如下施工方

案:

1、根据设计横断面及规范要求的超填宽度,精确放出路堤坡脚。

2、清除表土后,及时进行压实,使其压实度达到90%以上,如地基强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请示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处理。

3、地面横坡较陡时,按路基纵向、横向衔接部设计图组织施工,以防止路基填筑产生纵、横向裂缝。

4、在填土时,严格控制好每层的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控制最佳含水量偏差为±2%,严格按照试验路得出的压实方法进行压实。

如填料来源不同,其性质相差较大时,分层填筑,不分段或纵向分幅填

筑,且不同材料的填筑层厚不小于50cm。

5、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对于透水性不良的材料不用于路基填筑,且严禁用于路基底部填筑。

6、填筑时,全断面分层填筑,连续压实,强振碾压,以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开裂。

下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填筑。

㈢、一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石方爆破作业以及爆破器材的管理、加工、运输、使用、检验、和销毁等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主动接受当地公安部门的监督管理。

光面爆破应严格控制钻眼间距和炸药用量。

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挖方高边坡实行“随开挖、随加固、随防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

索应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个安全桩上拴2根及以上安全绳或在一根安全绳上拴2人以上。

高边破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

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清理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

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滑坡地段的处理,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

施工中要设专人观察,严防塌方。

遇有大雨、大雪、大雾及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高边坡路堤下方有道路的,施工时应设置警示标志。

施工机械靠近路堤边缘作业时,应根据路堤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

距离,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及范围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下方禁止车辆、行人通行。

弃渣时,应有专人指挥机械的运输车辆,运输车辆不得直接在坡顶边缘卸喳,应在坡顶边缘一定安全距离的位置卸喳,再由推土机或装载机弃喳推出边缘。

㈣、安全专项施工措施

1、须按设计规范施工。

2、作业要严格操作规程。

3、路基施工准备

(1)、机械设备的配备,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羊足碾、平地机、压路机、自卸翻斗车、电缆线、照明设备、漏电保护器。

(2)、安全防护品的配备,口哨、安全帽、红绿旗、警示牌、标志、红色警示灯、铁丝网。

4、开工前检查: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羊足碾、平地机、压路机、自卸翻斗车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各项制动是否有效,电缆线有无裸漏情况。

5、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在公路、街道、交通繁华的道路上或附近施工,须有专人警戒。

(2)、车辆通过较多的便道,弯道半径小于15m,特殊地段小于

10m须挂红黄绿旗及警示牌。

(3)、施工便道急弯处及陡坡地段须挂标志警示牌。

(4)、严禁穿硬底、带钉、易滑、高跟、拖鞋或赤脚进入施工现

场。

(5)、施工现场材料、设备摆放有序、整齐。

(6)、现场施工人员须戴防尘口罩。

(7)、施工翻斗车不能行车载人及超载超速。

其余各施工机械不能超速及违章作业。

前后两车(机械)间距不应小于10m。

(8)、路堑开挖严禁采取掏底开挖(忌挖神仙洞)。

以免坍塌。

(9)、严禁在松动危石下、未熄火的大型机械旁作业和休息。

(10)、弃土场的选址需避免泥石流沟。

(11)、严禁在山坡上同一地段的上下同时作业。

(12)、人工挖掘作业人员横向间距不应小于2m,纵向间距不应小于3m。

(13)、滑坡地段开挖,须从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开挖。

禁止全面拉槽开挖。

(14)、根据设计横断面及规范要求的超填宽度,精确放出路堤坡脚。

地面横坡较陡时,按路基纵向、横向衔接部设计图组织施工,以防止路基填筑产生纵、横向裂缝。

(15)、严格控制好每层的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控制最佳含水量偏差为±2%,严格按照试验路得出的压实方法进行压实。

如填料来源不同,其性质相差较大时,分层填筑,不分段

或纵向分幅填筑,且不同材料的填筑层厚不小于50cm。

(16)、断面分层填筑,连续压实,强振碾压,以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开裂。

(17)、根据坡比变化,每填筑好一级后,及时修坡防护,以防止雨水对边坡的冲刷。

在雨季施工时,注意排水工作,在路基顶面做成2-4%的双向横坡,防止积水,边坡上做临时泄水

槽,排泄路基顶面积水,防止冲刷边坡。

在填挖交界处,挖一些临时排水沟,以便雨水集中排出,避免雨水对整个边坡的冲刷,雨季过后,对于被水冲毁的部分边坡,及时填土夯实,以避免边坡进一步坍塌。

四、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㈠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高边坡的施工因地形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因此它是高风险和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作业。

从人、机、料、方法、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4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

1、机械伤害

2、爆破伤害

3、触电伤害

4、坍塌和滑坡

㈡、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1、机械伤害:

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

2、爆破伤害:

爆破施工时,因违规操作而引起的人员和财产损害。

3、触电伤害:

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

4、坍塌和滑坡:

路基开挖时因施工方法不当,机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坍塌和滑坡,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

㈢、预防措施

1)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1、对重大危险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前期控制:

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施工过程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2、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