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048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二、三章风云变换的八十年[O(∩_∩)O~好好背我整理的要吐血了]

1.背景:

在鸦片战争以前。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这种小农经济曾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但有同时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利弊:

这种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巩固了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3.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4.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德治、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王,明教化

5.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6.殖民地国家的作用:

(1)垄断商品的倾销市场

(2)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基地(3)自由的投资场所

7.1939年6月在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鸦片

8.1840年6月英国为了摆脱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的危害:

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贱。

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9.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10月签订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0.危害: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大量的侵略特权。

如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

11.影响: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2.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2.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1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他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的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4.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处阶级继续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1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是中国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16.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其中两大历史任务是:

[1]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就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17.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P20-30

[1]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2]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18.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19.1851年1月洪秀全甩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

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20.太平军进行的战争,使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21.《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

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

22.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①太平天国起义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品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②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的表达出来

③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④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⑤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还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3.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

[1]兴办近代企业,主要是军用工业,例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2]建立新式海军,包括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水师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学堂主要有三种,翻译学堂,军事学堂,工艺学堂

2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2]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运动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是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3]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宵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4]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25.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2>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派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3>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26.以康有为为主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以下行动宣传维新主张:

(1)向皇帝上书,最著名的是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

(2)著书立说,康有为写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的《变法通议》,谭嗣同写的《仁学》等(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4)办学会,著名的有强学会,保国会等(5)设学堂,重要的是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6)办报纸,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

27.百日维新。

内容P52<太多了自己看看吧--。

>

28.百日维新(戊戌维新)的意义:

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是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方案

29.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

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30.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31.维新派的局限性:

(1)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快速的失败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上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32.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爆发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①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②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旧税新税不断增加。

33.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

34.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35.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策划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

36.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

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7.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被称为三民主义

38.民族主义: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缺点:

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也没有明确的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39.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缺点:

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40.民生主义:

指的“平均地权”,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低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

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缺点:

这个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41.三民主义的地位: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42.1911年10月10日晚,住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缺点:

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表现出了个革命和勇敢精神,又暴露出了软弱性和妥协态度。

43.1911年底,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

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44.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4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通知,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通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4]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革命政府还提倡社会新风,扫除旧时代的“风俗之害”,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们的精神解放。

[5]辛亥革命不进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46.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首先,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其次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最后,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总之,北洋军阀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

中国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

47.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

是因为再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影响:

尽管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流传广远,人们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绵延不绝

第四、五、六、七章翻天覆地的三十年[见到胜利曙光了。

o(>﹏<)o]

1.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名族的心得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

2.辛亥革命过后,中国人民继续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

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

原因是:

[1]外国资本的压迫、[2]官僚资本的排挤、[3]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4]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

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多数工厂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5.1921共产党成立-1949新中国建立过程中,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的为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

政治代表:

北洋政府

[2]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政治代表:

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政治代表:

中国共产党

6.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是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7.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开始的,《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他们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赛先生”

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9.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提超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人中一些人看问题很片面,极端。

10.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在成长、壮大;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特点,它也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1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已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1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它所接受的,是没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

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希望

1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名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

15.中国共产党成立确定了:

第一,第一次提出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第二,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方法

16.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和地位:

[1]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2]大革命是再以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

而中国共产党正式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3]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4]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

增强他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

17.大革命的意义: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这场失败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的进行土地改革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8.1927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19.国民党为了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手段: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20.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2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

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