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DSS设备课后问答题 整理版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691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MDSS设备课后问答题 整理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GMDSS设备课后问答题 整理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GMDSS设备课后问答题 整理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GMDSS设备课后问答题 整理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GMDSS设备课后问答题 整理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MDSS设备课后问答题 整理版1.docx

《GMDSS设备课后问答题 整理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MDSS设备课后问答题 整理版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MDSS设备课后问答题 整理版1.docx

GMDSS设备课后问答题整理版1

第1章

1.原海上通信系统与GMDSS相比存在哪些局限性?

1)可靠通信距离近

2)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报务员才能适任海上遇险报警与通信

3)报警设备的自动化和可靠性能差,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4)远距离报警手段单一,全球覆盖能力差

5)对遇险船舶的搜救缺乏有效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6)常规通信手段落后,通信自动化程度低

2.简述GMDSS的基本含义。

GMDSS是从何时开始全面实施的?

GMDSS全称为globalmaritimedistressandsafetysystem,就是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缩写。

该系统主要由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和COS-PAS/SARSAT(极轨道卫星搜救系统)、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即海岸电台)以及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三大部分构成。

1999年2月1日。

3.GMDSS主要有哪些功能?

(1)遇险报警,三个方向;

(2)搜救协调通信;

(3)救助现场通信;

(4)救助现场寻位;

(5)海上安全信息(MSI)的播发与接收;

(6)快捷高效的常规通信;

(7)驾驶台对驾驶台通信;

4.GMDSS现场寻位功能是怎样实现的?

(1)Radar-SART:

通过遇险目标携带的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和救助船或飞机上的X波段雷达所构成的寻位系统实现。

当遇险目标携带的Radar-SART被救助船或飞机上的X波段雷达信号触发时,救助船或飞机上的雷达屏幕就会显示出遇险目标的相对位置,从而迅速发现遇险目标,达到及时救助的目的。

(2)AIS-SART:

当船舶遇险时,开启AIS-SART,会在AIS的专用信道上自动发射遇险报警信息,主要包括遇险船的位置和识别码等信息,周围船舶收到该特殊信息后,可以很快确定遇险船舶的位置,从而便于救援人员对遇险目标进行迅速准确的定位,并实现及时救助。

5.GMDSS划分为哪几个分系统?

各分系统船用的通信设备主要有哪些?

地面通信系统:

①MF/HF通信设备,其中包括单边带无线电话、DSC、NBDP、DSC值守接收机;

②VHF通信设备,其中包括VHF无线电话、DSC、DSC值守接收机;

③NAVTEX接收机;

④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

⑤VHFCH70应急无线电示位标(VHFEPIRB);

⑥便携式VHF双向无线电话设备。

卫星通信系统

①Inmarsat—C船站,一般具有EGC接收功能;

②Inmarsat—F船站;

③COSPAS-SARSAT系统的EPIRB,通常称为406MHzEPIRB。

6.在各海区的GMDSS船舶可通过哪些系统获得海上安全信息?

A1、A2:

NAVTEX系统

A3:

EGC系统

A4:

HFNBDP系统

7.GMDSS的海区是如何划分的?

如何理解海区的概念?

海区划分的目的是什么?

A1:

——系指至少由一个具有连续DSC报警能力的VHF海岸电台的电波所覆盖的区域,一般指距岸25海里的海域范围。

A2:

指除A1海区以外,至少由一个具有连续DSC报警能力的MF海岸电台电波所覆盖的海域,一般指距岸25-150海里的海域范围。

A3:

指除A1和A2海区以外,由具有连续报警能力的INMARSAT对地静止卫星所覆盖的区域。

76°S-76°N之间的海域,但不包括A1、A2海域。

A4:

指A1、A2和A3海区以外的区域。

GMDSS的四个海区是互不重叠的,并且以岸基为参照,以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为标准,因此海区的概念是相对的。

目的:

在GMDSS中,船舶无线电设备的配备是根据船舶航行的区域来确定的,GMDSS中IMO明确规定了四个海区。

8.在各海区航行的船舶一旦遇险应采用什么通信手段实现船至船、船至岸的遇险报警?

A1区的船舶:

船对船、船对岸的报警可使用CH70上的DSC或VHF应急无线电示位标。

A2区的船舶:

船对船的报警可采用VHFCH70上的DSC或MF2187.5kHz上的DSC,船对岸的报警可采用MF2187.5kHz上的DSC。

A3区的船舶:

船对船的报警可采用VHFCH70上的DSC或MF2187.5kHz上的DSC,船对岸的报警可采用Inmarsat船站或在高频波段上的DSC。

A4区的船舶:

船对船的报警可采用VHFCH70上的DSC或MF2187.5kHz上的DSC,船对岸的报警可在高频波段上的DSC。

对于以上船对岸报警的第二种手段都可以采用COSPAS-SARSAT的406MHzEPIRB。

10.根据船舶所航行的海区,应按怎样的标准配备GMDSS通信设备?

必配设备

1)VHF无线电话设备1台:

要求能在CH70DSC值守、收发DSC遇险报警信号,至少能在CH06、CH13、CH16上进行通信,并能在驾驶台直接启动CH70上的DSC遇险报警。

2)NAVTEX接收机1台。

3)406MHz卫星卫星EPIRB1部:

要求能自动或人工启动,并能在水上自由漂浮。

4)Radar-SART或AIS-SART:

要求所有客船和5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每船至少应配备2部,未满500总吨的货船可配备1部,同时允许船舶和救生艇筏兼用。

5)便携式(手持)VHF双向无线电话设备:

要求所有客船和5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每船至少应配备3部,未满500总吨的货船可配备2部。

该设备应具有CH16和至少其他一个频道,如CH06、CH13等。

增配设备

11.按照SOLAS公约的要求,GMDSS船用设备维修保障方案有哪几种形式?

对于航行在A1、A2海区以及A3、A4海区的船舶应怎样选择维修方案?

(1)双套设备

(2)岸上维修

(3)海上电子维修

航行于A1、A2海区的船舶,经主营机关的认可,采用上述三种方案中的一种。

航行于A3、A4海区的船舶,经主营机关的认可,至少综合使用上述三种方案中的两种来保证GMDSS设备的可用性。

12.在GMDSS中,各海区船舶通信设备的双配套方案怎样选择?

A1:

增加VHF无线电设备1台(包括VHF无线电话、DSC终端、CH70值守接收机);

A2:

增加VHF无线电设备1台(包括VHF无线电话、DSC终端、CH70值守接收机)、MF无线电设备2台(包括单边带无线电话、DSC终端、NBDP终端和2187.5kHzDSC值守接收机);

A3:

有两种配备方案可选。

第一种方案是增加VHF无线电设备1台(包括VHF无线电话、DSC终端、CH70值守接收机)、MF无线电设备1台(包括单边带无线电话、DSC终端、NBDP终端和2187.5kHzDSC值守接收机)、Inmarsat船站2台,并带有EGC接收功能。

第二种方案是增加VHF无线电设备1台(包括VHF无线电话、DSC终端、CH70值守接收机)、Inmarsat船站1台,并带有EGC接收功能、MF/HF无线电设备1台(包括单边带无线电话、DSC终端、NBDP终端和含有MF/HFDSC6个遇险频率的值守接收机)。

A4:

增加VHF无线电设备1台(包括VHF无线电话、DSC终端、CH70值守接收机)、MF/HF无线电设备2台(包括单边带无线电话、DSC终端、NBDP终端和含有MF/HFDSC6个遇险频率的值守接收机)

13.GMDSS无线电通信人员的证书有几种?

一级无线电电子证书

二级无线电电子证书

通用操作员证书

限用操作员证书

16.目前GMDSS所采用的卫星通信系统有哪些?

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和全球卫星搜救系统COSPAS-SARSAT。

19.目前遇险船舶用于救助现场示位的无线电装置有哪些?

Radar-SART、AIS-SART、406MHzEPIRB、VHFEPIRB。

22.有人提出IMO确立实施的GMDSS仅仅是为了满足各海区船舶遇险报警和遇险通信的需要,你对这种说法怎样评价?

还有常规的公众业务通信,指GMDSS系统要求船舶配备的通信设备不但能进行遇险、紧急和安全通信外,还能进行有关的公众业务通信。

也就是船舶与岸上管理部门之间进行管理、调度等方面的通信以及船舶与船东、用户等通信。

23.通过本章的学习,你能归纳出在用的、满足GMDSS要求的船载主要通信设备吗?

①MF/HF通信设备,其中包括单边带无线电话、DSC、NBDP、DSC值守接收机;

②VHF通信设备,其中包括VHF无线电话、DSC、DSC值守接收机;

③NAVTEX接收机;

④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

⑤VHFCH70应急无线电示位标(VHFEPIRB);

⑥便携式VHF双向无线电话设备。

25.简述搜救协调通信与救助现场通信的主要区别。

搜救协调通信是指RCC成功收到遇险报警后,与遇险船、参与救助的船舶或飞机及陆上其他有关搜救协调中心间进行的协调搜救活动的通信。

RCC距离海事发生现场相对较远,所以搜救协调通信属于远距双向通信,它与遇险报警只向某一方向传输特定信息不同。

搜救协调通信应使用合适的海上遇险也安全通信频率,采用无线电话和无线电传等通信方式进行,至于是通过地面通信系统还是通过卫星通信系统进行搜集协调通信,这主要取决于遇险船舶通信设备的配备和遇险船舶所处的海域。

在救助现场,遇险船舶或救生艇与参与救助的各单位(救助船或飞机)间、各救助单位间为向遇险船提供援助或为救助幸存者而进行的直接通信就是现场通信。

现场通信通常采用无线电话或无线电传在中频和甚高频波段的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频率上进行。

飞机参与现场通信时,通常采用的频率为3023kHz、4125kHz和5680kHz。

此外救助飞机还可以使用2182kHz、156.8MHz与其他移动单位通信。

现场通信属于近距双向通信。

 

第2章老师没有画,应该不会在第二章出简答题(仅仅是个人观点,如有异议,请指出,谢谢)

第3章

4.多音频调制的调幅波有什么特点?

(1)包含一个载频分量和关于其对称的上边带和下边带。

上下边带的频率范围都是Fmax-Fmin,频谱结构和范围与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和范围完全相同。

(2)调幅波振幅的变化(包络)完全反映可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与调制信号的波形一致,即随着调制信号的大小而变化。

调幅波包络内的高频振荡相位是连续的,其高频振荡的频率为载波频率。

(3)对称分布在载波两侧的上下边带含有的信息是相同的,但是边带中每一频率分量的振幅都不超过载波振幅的一半。

(4)多音频调制的调幅波所占的频带宽度为调制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即B=2Fmax。

5.什么是SSB通信?

画出调幅信号和SSB信号的频谱图;指出SSB信号的频谱和贷款与调制信号的频谱和带宽之间的关系。

SSB通信是利用AM波中的任一边带,抑制载波和另一边带的通信方式。

单音调制频谱

多音频调制的波形与频谱

Bam=2Fmax

单音调制的SSB信号频谱

多音频调制SSB信号频谱

B=Fmax-Fmin

6.简述多音频调制的SSB信号的性质。

(重要)

(1)SSB调制相当于调制信号在频率轴上的线性搬移,搬移的位置取决于载波的大小,并且SSB信号的频谱结构与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

(2)当调制信号的振幅和频率变化时,所产生的单边带信号的振幅和频率也作相应变化。

(3)SSB所占的频带宽度与调制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是相同的。

7.与调幅通信相比,SSB通信具有哪些特点?

(重要)

优点:

1)节省频带

2)功率有效利用率高:

不发射载频和另一边带

3)择衰落性能好:

无载频和边带信号依从关系

4)干扰性能好:

采用同步检波而非幅度检波

缺点:

设备组成较复杂。

9.在MF/HF通信系统中,用于SSB电话通信和NBDP与DSC通信的工作种类有哪些?

并说明表示这些工作种类符号的含义。

(1)工作种类由三个字符表示:

①第一个符号字母:

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