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881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docx

《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docx

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

该如何保护与养护我国古树名木?

-园林绿化

我国是著名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和独特风格的古代文化。

在风景名胜、古典园林、坛庙寺院及居民院落中的古树名木,就是很好的例证之一。

这些世界罕见的古树名木,被誉为珍贵的“活文物”,它不仅在我国园林中构成独特的瑰丽景观,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1保护和研究古树名木的意义

国家建设部于2000年9月1日颁布并开始实施的《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第三、四条明确规定了古树名木的范围。

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凡树龄在三百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的为二级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往往集二者于一身,当然也有名木不古或古木不名的,但都要一并重视,加以保护和研究。

1.1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

古树名木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是活历史。

我国传说的周柏、秦松、汉槐、隋梅、唐杏(银杏)等均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

北京景山公园内崇祯皇帝上吊的古槐(目前此槐已非原树)是记载农民起义军伟大作用的丰碑;北京颐和园东宫门内有两排古柏,八国联军火烧颐和园时曾被烧烤,靠近建筑物的一面从此没有树皮,它是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纪录。

这些古老树木是活着的历史文物,其本身的存在,可成为人们吊古、瞻仰的对象。

1.2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

不少古树名木曾使历代文人、学士为之倾倒,吟咏抒怀,它在文化史上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例如“扬州八怪”中的李蝉,曾有名画《五大夫松》,是泰山名木的艺术再现。

此类为古树名木而作的诗画为数极多,都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1.3古树名木可以组建高质量的园林艺术

古树名木苍劲古雅,姿态奇特,在园林中可构成独特的景观,也常成为名胜古迹的最佳景点。

黄山风景区的黄山松以顽强、奇异著称于世,宛若黄山的灵魂。

它干矮身挺坚实,树冠短平针密,同湿雾、怪石抗争,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鞍山千山之秀素有“秀在松”之说,香岩寺殿内的蟠龙松,冠幅遮天蔽日,葱秀俊逸,遒劲洒脱,宛若巨龙盘踞飞升。

其他如陕西黄陵的“轩辕柏”,北京北海团城上的“遮荫侯”(油松)和“白袍将军”(白皮松),泰山“卧龙松”,四川灌县天师洞冠幅36m的世界最大银杏,陕西勉县武侯祠的“护墓双桂”及苏州光福的“清、奇、古、怪”四株古圆柏等,均使中外游客喷啧称奇,流连忘返。

1.4古树名木是研究自然历史的重要资料

古树名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他们对研究一个地区千百年来的气象、水文、地质和植被的演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复杂的年轮结构和生长情况,既反映出历史上的气候变化轨迹,又可追溯树木生长、发育的若干规律。

1.5古树名木可为树种规划作重要参考

古树名木多数是乡土树种,保存至今的古树名木,是久经沧桑的活文物,可就地证明该树种在当地有很强的适应性。

故调查本地栽培及郊区野生树种,尤其是古树名木,可作为制定城镇树种规划的可靠参考〔2〕。

2古树名木衰老的原因

随着树龄增加,古树名木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加之环境污染,生长环境日趋恶化以及各地重视程度、保护意识或资金投入情况不一等,导致部分古树名木逐渐枯萎死亡,损失巨大。

为此有必要探讨古树名木衰老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2.1土壤密实度过高

城市公园里游人密集,地面受到大量践踏,土壤板结,密实度高,透气性降低,机械阻抗增加,对树木的生长十分不利。

据测定:

北京中山公园在人流密集的古柏林中土壤容重达1.7g/cm3,非毛管孔隙度2.2%;天坛“九龙柏”周围土壤容重为1.59g/cm3,非毛管孔隙度为2%,在这样的土壤中,根生长受抑制。

2.2树干周围铺装面过大

有些地段地面用水泥砖或其他材料铺装,仅留很小的树池,影响了地上与地下部分气体交换,使古树名木根系处于透气性极差的环境中。

2.3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风景区各种文化、商业活动等的急剧增加,设置临时厕所,倾倒污水等人为原因而使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过高是某些局部地段古树名木致死的原因。

2.4根部的营养不足

肥分不足是古树名木生长衰弱的原因之一。

氮、磷、钾等元素不足,使古树名木生长缓慢,树叶稀疏,抗性减弱。

2.5人为的损害

由于各种原因,人为的刻划钉钉、缠绕绳索、攀树折枝、剥损树皮;借用树干做支撑物;在树冠外缘3m内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倾倒污水污物、堆放危害树木生长的物料、修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擅自移植等行为,都会造成古树名木树体损伤、生长衰弱或死亡。

3古树名木的复壮与养护管理

3.1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存档

古树名木的系统调查,是摸清家底所必需,各地应组织专人开展调查,彻底掌握古树名木资源。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树种、树龄、树高、冠幅、生长势、病虫害、养护及有关资料(如碑、文、诗、画、图片、传说等)。

在调查的基础上加以分级,对于各级古树名木,均应设永久性标牌,编号在册并采取围栏、加强保护管理等措施。

对于年代久远,树姿奇特兼有观赏、文史及其他研究价值的古树名木要列入专门档案,特殊保护,必要时拨专款专人养护,并随时记录备案。

3.2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

3.2.1埋条法

分放射沟埋条和长沟埋条。

放射沟埋条是以古树名木为圆心,在树冠投影外侧挖4~12条放射沟,每条沟长120cm左右,宽为10~70cm,深80cm。

沟内先垫放10cm厚的松土,再把剪好的树枝缚成捆,平铺一层,每捆直径20cm左右,上撒少量松土,同时施入有机肥和尿素,每沟施有机肥lkg(干重),尿素150g,为了补充磷肥可放少量脱脂骨粉,覆土10cm后放第二层树枝捆,最后覆土踏平。

如果株行距大,也可以采用长沟埋条。

沟宽70~80cm,深80cm,长200cm左右,然后分层埋树条施肥、覆盖踏平。

〔1〕

3.2.2地面铺梯形砖和草皮

在地面上铺置上大下小的特制梯形砖,砖与砖之间不勾缝,留有通气道,下面用石灰沙浆衬砌,沙浆用石灰、沙子、锯末配制,比例为1∶1∶0.5。

同时还可以在埋树条的上面种上花草,并围栏禁止游人践踏,或在其上铺带孔的或有空格花纹的水泥砖或铺铁筛盖。

3.2.3做渗井

依埋条法挖深120~140cm,直径110~120cm的渗井,井底壁掏3—4个小洞,内填树枝、腐叶土、微量元素等。

井壁用砖砌成坛子形,不用水泥砌实,周围埋树条、施肥,井口盖盖。

其作用主要是透气存水,将新根引过来,改善根的生长条件。

3.2.4埋透气管

在树冠半径4/5以外挖放射状沟,一般宽80cm,深80cm,长度视条件而定。

挖沟时保留直径lcm以上的根,在沟中适当位置垂直安放透气管,每株树2~4根,管径10cm,管壁有孔,管外缠棕,外填腐叶土、微量元素和树枝的混合物。

3.3养护管理措施

3.3.1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古树名木不要随意搬迁,也不应在古树名木周围修建房屋,挖土,架设电线,倾倒废土、垃圾及污水等,以免改变和破坏原有的生长环境。

3.3.2保持土壤的通透性

生长季节进行多次中耕松土,冬季进行深翻,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的结构及透气性,使根系和好气性微生物能够正常的生长和活动。

为防止人为破坏树体和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在古树名木周围应设立栅栏隔离游人,避免践踏,同时在树木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铺装水泥柏油路面。

3.3.3加强肥水管理

根据树木的需要,及时进行施肥,并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

当土壤质地恶化,不利树木生长时,可进行换土。

在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过高处,要注意排水;当土壤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每年春季4~5月份灌2~3次透水,11月末或12月初进行冬灌,对生长在地势低洼地段的古树名木,修建排水沟及地下渗水管网。

3.3.4防治病虫害

3月气温开始回升,主要防止天牛、小蠹产卵和危害。

3月中旬以后害虫开始进入危害高峰期,重点防治蚜、螨、毒蛾、潜叶蛾、尺蠖、褐斑白蚕蛾等叶部害虫以及木蠹蛾、小蠹、天牛等钻蛀性害虫。

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主要防治蚜虫、螨类,要求控制在大发生之前。

4月至6月为白蚁繁殖季节,相关管理人员要定时检查,一旦发现危害状立即进行防治(由于相关防治药品属于国家管制药品,可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防治)。

8月中旬天牛成虫开始羽化,每15天往树干上喷一次2000倍敌杀死溶液,连喷三次,以杀死成虫和刚孵化的小幼虫。

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应注意叶斑病。

若发生危害,应及时清除病残体,同时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防治。

11月中旬前还可在树干基部周围撒施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消灭下地入土的幼虫。

冬季出现冻害,会诱发烂皮病,应及时清除病残体,并涂抹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进行防治。

3.3.5补洞防治

衰老的古树名木加上人为的损伤,病菌的侵袭,使木质部腐烂蛀空,造成大小不等的树洞,对树木生长影响极大。

目前处理树洞的方法有四种:

①不易堵塞时,可以在树洞最下端安装排水管,然后在空洞内壁涂水柏油防腐剂;②水泥补修树洞;③用木块修补;④用发泡剂、钢筋骨架、网罩和玻璃钢树皮修补。

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其具体操作流程:

首先是清理腐朽中空树洞,洞内喷药杀虫杀菌(溴氰菊酯),做防腐处理,刷桐油;其次是在洞内用干燥柏木杆做支架后,钉木板,将树洞围住;注入发泡剂(聚丙乙烯);然后在木板外铺钢丝护网,并在木板钢丝护网上抹青灰;最后待青灰干后,外植玻璃钢质地(环氧树脂复合物)的树体假皮(环氧树脂具有韧性,耐湿、耐热且坚固耐用)。

3.3.6支架支撑

古树名木年代久远,主干、主枝常有中空或死亡,造成树冠失去均衡,树体倾斜;又因树体衰老,枝条容易下垂对有枝干下垂、折断、劈裂或树体倾斜有被风刮倒危险的古树名木,应及时设立支架支撑,并在支撑物与枝干接触处用胶皮做衬垫。

高大古树名木还应安装避雷装置。

3.3.7堆土、筑台

堆土、筑台可起保护作用,也有防涝效果。

砌台比堆土收效尤佳,可在台边留孔排水。

3.3.8整形、修剪

对于一般古树名木可将弱枝进行缩剪或锯去枯枝死枝,通过改变根冠之比达到养分集中供应,有利发出新枝。

对于特别有价值的珍贵古树名木,以少整枝、少短截,轻剪、疏剪为主,基本保持原有树形为原则。

4结束语

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研究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存在着一些相当紧迫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园林工作者应当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研究,为保护古树名木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