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850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2章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2章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2章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2章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doc.docx

《第2章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章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doc.docx

第2章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doc

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2.1复习笔记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刺激一反应理论(联结理论/强化理论)

1.代表人物:

桑代克、斯金纳

2.理论要点

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是有机体在遇到某种刺激,引起某种行为反应受到强化而构成联结的结果;而复杂的行为则是一系列简单的刺激一反应联系单位的联合。

(1)桑代克的主要理论

桑代克进行了饿猫逃出迷笼实验,并提出动物学习的三大规律:

①练习律。

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多次重复可得到加强,即使用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长期不被使用就会削弱,即失用律。

②效果律。

刺激引起反应时,若伴随满足状态,联结则会加强;若伴随烦扰状态,则联结会削弱。

满足或奖励所起的积极作用比烦扰或惩罚所起的制止作用更明显。

③准备律。

当一个神经传导单元有了传导的准备时,让其传导就产生满足,不让传导就产生烦扰;如果神经传导单元没有传导的准备时,迫使它传导就产生烦扰。

(2)斯金纳的主要理论

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并指出强化有不同方式:

s型的条件作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是无关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同时呈现作为必要的强化方式;R型的条件作用(指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是一种操作性反应伴随强化物(食物、言语刺激等)而产生的强化方式。

后来他还发现了逐步接近强化法,并应用于机器教学与程序教学。

3.应用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使用联结理论解释与探讨社会学习与社会行为发生机制。

(二)模仿论

1.代表人物:

米勒、道拉德

2.理论要点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可以通过延伸刺激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

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

3.应用

模仿论被用来解释儿童的社会行为和谈论的习得、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一侵犯以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等。

(三)社会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

班杜拉、沃尔特斯

2.理论要点

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1)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2)①对信息的注意;

②保持,把示范行为表征化,即转换成意象和言语符号加以贮存,它不必都需要直接强化,或仅需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③制作或组织反应,产生即时动作再现或延迟性的动作再现:

④动机通过结果的信息反馈,获得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与经验,形成具有自我评价、预期或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机系统。

(2)观察学习论相比联结说的新进展

①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和执行加以区分。

观察学习论指出,人们通过一次观察常常可以获得示范行为的表象或符号,但不一定即刻表现在行为中,而可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某些诱因条件下再次出现类似的行为。

②发展了“强化”的概念。

观察学习论认为行为学习在最初时需要有外部直接或瞬时的强化,但当形成自我评价和内在诱因之后,这种外部强化就不再是必要的手段;替代性强化或自我强化常起着更大的作用。

(3)班杜拉的环境(E)、人(P)和行为(B)的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指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

三者是交互决定的。

3.应用

社会学习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常被用来讨论与解决如电视节目的消极影响等现实问题。

(四)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霍曼斯等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理论。

1.代表人物:

霍曼斯、阿当斯和沃尔斯

2.理论要点

(1)客观上存在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和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并避免痛苦的倾向。

(2)人的社会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

如果一个人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疏淡或停止。

(3)分配公平原则。

阿当斯、沃尔斯特等进而将其发展为公平理论(equitytheories)。

认为每人所得到收益(报酬)与他的投入(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高。

在双方交往中,人们会权衡自己的收支与对方的收支,采取各种行为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3.应用

由社会交换理论引出的人际相倚作用理论、对策与决策研究、社会比较的探讨等引起了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

二、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1.代表人物:

韦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

2.理论要点

该理论主要包含知觉组织原则、同型论、顿悟学习理论、心理和行为的场论思想等,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而做出的。

任何一种环境必须通过人有组织的相关的认知活动才可能引起行为反应。

认知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是认知活动方面。

(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1.代表人物:

勒温

2.理论要点

(1)场论

勒温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心理环境)和P(person,人)构成的个人生活空间(1ifespaceofperson,简称LSP),也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field)。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

勒温提出了一个公式:

B=f(P,E)=.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

(2)群体动力学

勒温把B=f(pE)=f(LSP)的公式推广到群体过程他把P看成许多人,把E理解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

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的制约。

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单独个体。

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和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凝聚力使个体的动机更容易偏向群体的目标。

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去改变个体要容易;而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

(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

认知相符是指人只要意识到自己的信念、观点或态度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就会自发地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使之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

认知相符理论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一致性理论(和谐理论)

一致性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理论。

(1)代表人物:

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

(2)理论要点

①信息源和信息对象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问的关联:

a.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肯定的态度(正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问也存在肯定关系,两者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则无需改变原态度;

b.假如信息表明它们之问存在否定关系(负向关系),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或不快,会产生内部动力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改变态度方向或降低程度);

C.人若对两件事持有不同的态度,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们之问存在正向关系,也能使人感到冲突或不快,人的内部动力会去促使原态度发生改变。

②态度调整的特点:

a.人调整态度的过程是迅速完成的,可以不被明确意识到;

b.调整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三种变量因素(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个人对信息对象的态度、对信息源关于信息对象所作断言的态度)的方向(肯定或否定),也涉及它们的强度;C.各个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总量与其相对的强度成反比,所以一般不会去改变评价最强的因素。

2.认知一感情相符理论

(1)理论要点

认知一感情相符理论是一种关于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感情相符的论说。

人对他人或事物的有关信息影响着对此人或事物产生的情感。

因情感改变而使认知有所改变,是人倾向于去减少不平衡的一种措施,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诱使感情变化而造成与原认知不相符合而产生的。

一旦感情发生变化,减少不相符的压力就会导致各种认知上的变化。

(2)评价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派理论主要是探讨认知活动或过程及其在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中作用的一种学说,整体上很少涉及其他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向和动机等。

而“认知一感情相符理论”则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3.其他认知相符理论

其他认知相符理论包括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diss0—nancetheory),海德(F.Heider,1958)和纽科姆(T.Newcomb,1961)的“平衡理论”(balancetheory),海德和凯利(H.H.Kelley,1967)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等。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theory)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始并由阿德勒、荣格等众多心理学家推动形成,最初是在精神病治疗中为分析病态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

1.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性潜力“里比多”驱使人去追求快感。

本能欲望常不为社会习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相容,因此必须去适应现实,服从现实原则。

当本能欲望与规范发生冲突,欲望常被压抑而成为被遗忘的“无意识”,但它仍对人发生影响,如表现为变态或失常行为。

意识是人类理智的作用,它寻求满足本能欲望冲动的途径,并调节无意识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

2.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

(1)本能理论

人有生存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死亡本能——表现为求杀欲望,当它向外表现时成为破坏、损害、征服等侵犯倾向,向内表现时成为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及自杀等自毁倾向。

(2)人格结构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①本我是由肉体提供能量并库存在无意识中的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构成,它们不断发出冲动要求。

本我通过自我,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去找到对象物。

②自我是意识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使人知道自己具有认识现实并依据现实通过活动去满足欲望的能力,而且也为了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而去对本我进行控制与压抑。

③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

自我理想是习俗要求与社会规范教育的产物,是用来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则是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内心的惩罚。

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三者处于相对的平衡之中,个人因此能够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若三者的平衡发生破坏,就会产生压抑现象,出现变态人格或失常行为。

人在童年期三者平衡与失衡的经验对于人格的正常发展极为重要。

3.阿德勒的向上意志一补偿说

此理论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性,认为支配人的行为的并非都是性驱力,更主要是一种生而具有的“追求优越”的内驱力。

人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而产生自卑感,就可能不愿屈服于这种自卑感并设法努力改变,还有可能因此形成“生活风格”和人格特征。

补偿作用可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迫使人达到更高的成就和形成特定的人格;但也常有消极作用。

4.评价

精神分析理论受到众多的质疑和批评,原因在于它单纯以性或其他本能来说明社会行为的动力,而没有考虑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动机。

但它对潜意识进行深层探讨,重视动机冲突、移情、人格结构等的研究,对于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有许多启发。

(二)新精神分析(ne0—psychoanalysis)中的社会学派别

新精神分析学派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说,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作用,重视自我的整合与调节作用。

其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和埃里克森等。

1.卡伦·霍妮的“文化因素”说

(1)理论要点

霍妮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个体行为是对引起他恐惧的环境的一种反应,其性格的形成是以环境因素为基础的。

如果儿童早期经验中的基本焦虑没有摆脱,就会发展成为神经性焦虑,导致许多防御策略的使用和“理想化的自我意象”的出现,在掩饰自我的过程中,人失去适应多变社会生活的灵活性,引起新的焦虑。

这是导致精神神经病的主因。

因此霍妮认为家庭环境与教育对社会行为方式与人格发展有着决定作用,而且精神病是由于后天造成的,是可防治的。

妇女由于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具有一种自卑感,但男女之问的心理差别不是由先天原因,而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同时她还发现经济因素在病因中往往超过性的因素。

(2)评价

霍妮的理论觉察到畸形社会对人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的影响,并且抓住焦虑这个中心概念来阐述社会与行为之间的心理过程,重视家庭环境与教育,对失常行为治疗持乐观主义态度,是精神分析论的一种积极的进展。

其理论的不足在于仅仅看到社会敌对性是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忽视了社会变革使人类互助合作成为现实的动力作用。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1)理论要点

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论”,认为人一生的每一阶段都需完成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任务。

这一任务中包括一对矛盾,人在向积极或向消极发展的矛盾中实现平衡。

①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

任务: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则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不信任感,即怀疑感。

这个阶段的基本矛盾就是信任对不信任,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母亲或母亲式的抚育者。

②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

任务:

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

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耻、疑虑,对_JL童影响较大的人是父亲式的人物。

③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

任务:

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儿童开始进行各种运动,并在无父母控制下自己支持与引导行为,产生了主动性。

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从事各种运动性游戏,并得到家庭的支持,其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如果受到过分质疑和指责,就会产生内疚感。

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影响儿童最多的是家庭。

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④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

任务: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学龄期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依赖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缍织等社会机构方面。

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对其有较大影响的是学校中的老师与同学,还有邻居。

埃里克森认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⑤建立个人同一感的阶段(12~18岁)

任务:

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青年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个人同一感。

青年能否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综合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自我”整体对于接受成年期的生活挑战非常重要,不然会产生同一性混乱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影响最多的是同辈集体或校外集团。

⑥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岁~30岁左右)

任务: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人们开始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并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产生亲密和团结的感情。

亲密除爱情之外,还包括友谊、与人合担任务、相互关怀等。

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夫妻或朋友之问建立友爱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

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影响较多的是一起工作与生活的伙伴。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⑦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

任务:

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这是成家立业的时期,人们可向两个方向发展:

一个是开始对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和后几代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和世界表现关心和操心;另一个是掉进自我专注的状态,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

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和自我专注,与之关联的是社会分工和承担家务的情况。

⑧达到完善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

任务:

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人生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周期获得了最充分的前景,则产生一种完善感,这种完善感包括一种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

一个人达不到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2)评价

埃里克森的理论从心理一社会的新角度阐述了人格发展的阶段与阶段矛盾,特别是提出青年早期“个人同一感”的概念对解决青年期的心理一社会危机颇有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

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期,抛开了泛性论,但他对阶段矛盾的社会来源与实质并未交待清楚,仍把性、自我和情绪当作人格发展的基力,忽视了人的意识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他对第三阶段的性恋说以及青年同一性混乱的归因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三)人际行为三维理论

这是以人际需要理论为基础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群体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舒茨。

该理论包括以下几点主要的设想:

1.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群体的需要;

(2)支配需要——控制别人或被人控制的需要;

(3)感情需要——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

2.相对的继承性与连续性

人际需要早期满足的不同性质与后来表现的行为方式的关系:

(1)包容需要的情况

未满足——低社会行为;过分满足——超社会行为;适当满足——理想的社会行为。

(2)支配需要的情况

适当控制——民主型的行为方式;过分控制或控制不足——专制或拒绝型的行为方式。

(3)感情需要的情况

未满足——低个人行为;过分满足——超个人行为;适当满足——理想的个人行为。

3.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类型

(1)主动包容型(e1)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向者。

(2)被动包容型(W1)——期待别人接纳自己,孤独、退缩、易疏离他人者。

(3)主动支配型(ec)——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喜欢控制别人者。

(4)被动支配型(Wc)——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者。

(5)主动感情型(eA)——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亲密者。

(6)被动感情型(wA)——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而本人往往显出对人冷淡、厌恶等情绪者。

4.相容(compatibility)

两个人在一起,或个人在群体中能协调地工作或生活,就是相容。

它在人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舒茨认为存在着三种人际相容:

(1)互换的相容。

指两个人在三种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上所表达和希望的行为总和相等,便产生最大限度的相容。

不相容的程度决定于总和上的差别度。

(2)发动的相容。

指一个人常有意使自己的表现去和另一个人发生互补。

(3)交互的相容。

指双方都在某种需要上表现与对方一致。

5.群体的形成与瓦解

(1)群体的形成

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沟通、控制与爱三个阶段,即通过沟通,每一个体都要抉择是否要留在该群体;而后过渡到责任与权力的分配,确定谁当领导者;最后要出现情绪整合或情感加深等现象。

(2)群体的瓦解

群体瓦解时,先是情绪依恋性被破坏,随后支配关系松弛或瘫痪,最后是众人脱离群体。

6.评价

人际行为的三维理论从人际需要的角度系统地说明人际关系与交往中的许多现象,尽管操作性的论证研究尚少,且没有说明三种需要和社会源泉的关系,但是它很富于独创和启发性,属新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较新发展。

四、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及其新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

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一)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

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问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mind)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

(2)自我(self),作为有别于非我(周围环境、客体)的主体自己,由主我(I)与客我(me)所组成。

主我、客我、自我组成了个性结构,主我导致产生角色行为的变化或偏离,客我导引行为去适合社会相互作用中的角色期望。

(3)社会(society),代表人际相互作用的组织与结构。

社会与个人是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社会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塑造”个人,个人又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维持与改造社会。

2.评价

符号相互作用的基本思想虽然带有主观臆测,但由于它带有全方位性和辩证性,因而颇受学术界的重视。

一些实证性研究和理论(如角色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的形成都是基于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内容。

(二)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roletheory)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代表人物:

莫雷诺、林顿、纽科姆、萨宾和戈夫曼等。

1.“角色”与角色理论

“角色”一词是指人们在群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而显示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总和或所应履行的职责。

角色理论是试图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或身份去解释人的行为并揭示其中规律的研究领域。

2.角色地位对人们的态度与行为发生的影响

(1)角色期望(roleexpectation)与角色采择(roletaking)

角色期望——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会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

角色采择——人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等出现“镜象自我”,从而产生“自我概念”并按照别人的期望调节与塑造自己。

(2)角色扮演(roleplaying)

人们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看成是一般的社会期望,假若他不仅按照这种期望形成有身份名称的自我,而且也在这个框架范围内行动,就是在进行“角色扮演”。

(3)角色冲突(roleconflict)

角色问的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处于几种地位,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扮演着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在特定条件下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角色内的冲突——是指一个人的一种角色由于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期望时而产生的冲突。

3.角色理论的应用

(1)莫里诺所创建的“角色扮演技术”,即要求被试或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