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726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docx

《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docx

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节教育调查方案的设计与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二节教育实验的设计与教育实验报告的撰写

第三节小学数学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

 

当今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已成为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广大小学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但需要掌握适当的教育科研方法,使这些资料和经验能及时总结出来,以供教育科研之用。

本章以较为系统地论述数学教育科研论文主要文体的写作要点、格式、注意事项。

并选用了一定数量的优秀例文,供读者参考。

 

第一节教育调查方案的设计与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

教育调查,就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活动。

因此,教育调查法是搜集事实材料的极其重要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对客观事实的了解、描述,认识教育的现状、趋势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1教育调查方案的设计

教育调查一项有计划、有程序的系统工程。

实验调查研究之前,必须作通盘的考虑、周密的安排。

所以,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调查研究方案是调查研究工作能否成功的良好开端。

一般的调查研究方案内容应包括:

课题题目。

调查研究的题目是调查课题内容的高度概括。

一个准确的调查题目,可以提示课题,可以反映调查价值、调查目的、调查范围。

调查题目应体现“实(现实性)、小(可行性)、准(科学性)、新(独创性)”的要求。

课题的提出。

“方案”要说明课题提出的背景、现状、立题的意义与依据等,为确立调查研究任务、目的提供依据。

调查目的。

“方案”要明确调查任务,即为什么要进行调查研究,要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只有明确以上问题才可确定调查范围,从而订出具体的调查目的,也即通过这项调查研究要达到什么目的。

目的要明确、具体,并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效益性。

调查对象。

教育调查对象就是调查中的教育现象。

教育调查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调查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

所以,怎样选择、确立恰当的调查对象是教育调查能否达到目的的前提。

确立调查研究对象,首先要根据调查任务、性质、类型、方式确定,并考虑运用怎样的方法,确定多少人数等。

同时,还要尽量掌握调查对象的有关资料,摘要地记在“方案”上,如调查对象已经形成特点和发展趋势等。

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根据对象的动态发展,提示对象的特点和规律。

调查范围。

调查是一项涉及面广(指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的研究工作,不限定一定范围,就会使调查工作陷入大海捞针、无从下手的境地。

因而,“方案”必须说明在哪一个范围内、哪一个对象中进行调查,并且还要规定调查内容的范围,以使调查内容有重点、有条理。

调查手段与方法。

设计调查方案时,选择与确定调查手段与方法十分重要。

要在“方案”中说明选取哪一种方法为主、哪一种方法为辅,并同时说明取哪一种方法为主、哪一种方法为辅,还要把问卷表、谈话计划、登记表、评价量表、统计报表、调查提纲等一并制定出来,附在“方案”后面。

如果是几种方法、手段综合运用,还要说明各种方法与手段的协调用法与综合安排。

调查步骤与时间安排。

“方案”要说明调查过程和时间安排。

如:

调查分几步进行,每一步骤的具体内容、具体要求,各阶段的时间分配、起讫日期和工作完成期限等。

组织领导与人员分工。

组织领导与人员分工是调查研究任务能否完成的组织保证,所以,在设计“方案”时,必须做到组织和人员安排。

2调查报告的撰写

调查报告,就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反映某个事件或某一方面的情况,所获得的研究成果的文章。

一般的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引言

在引言部分应简要讲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书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调查。

它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是什么,哪些问题还待解决等,使用权读者获得一个全面的印象,以期引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2方法与步骤

包括本次调查涉及的范围,典型的选择,调查对象分类原则及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如调查中采用了问卷,还应附于调查报告之后。

3材料分析

材料包括用来对比或说明现象结构的背景材料、其他调查材料、典型调查材料以及文献资料。

要求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围绕主题展开,用材料来证明观点,并以观点来统帅材料。

4总结

总结包括结论、预测、建议和对调查的估价。

结论是对本次调查所研究的现象的状况、结构、特征、原因、相互联系作出明确扼要的判定。

预测是根据调查结果对本课题的发展进行估计;建议是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估价是对自己所作调查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特别是结论成立的条件。

要定好一篇调查报告,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具体,不要空洞。

怎样才能做到具体呢?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善于运用事例和数据,坚持用事实说话。

事实包括历史事件和现实经验,数据是用数字表现的事实。

“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材料反映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具体实在。

在调查报告中运用事实说理,用材料证明观点,能很好地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说明问题。

第二,要简明,不要繁琐。

写调查报告,由于是反映情况,因而最易繁琐。

怎样才能做到简明呢?

根本问题是要抓住要领,抓住关键。

如果能用典型事例和典型数据去说明带根本性的观点,自然就可做到简明而不繁琐。

第三,要有点有面,不要笼统浮泛。

写调查研究报告,如果只有面(一般情况)而没有点(典型事例和典型数据),就容易笼统浮泛,调查研究报告就缺乏说服力。

因此,必须在广泛概括“面”的背景之下,要有生动的“点”上的材料,通过众多的“点”反映“面”,做到点面结合,从而使用权调查报告艰苦有广度,又有深度。

第四,要有叙有议,不应罗列现象。

在调查报告中,叙是铺叙情况,议是表明观点。

调查报告是反映情况的,但不能只摆情况,要有底座,有观点。

只有从材料中升华出观点,调查报告才会有一定理论高度,才能给人们以启示和指导。

当然,也应该议不脱离叙,既不能空发议论,也不能叙不够而议很多。

第五,要生动,不要呆板。

调查报告虽然是反映情况的,但也要求生动。

因为情况只有被生动地反映出来,调查报告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而呆板的表现则往往使用权人头痛。

调查报告的生动性并非借助于描写的手法,也不是要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来,而是借助于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和通俗、形象的比喻。

这种群众语言和比喻能够深入浅出在提示出事物质本质,解释和说明观点,产生很好的效果。

 

例文

家庭教育与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

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第二期培训学员卢淅晴

摘要:

本研究以简城一小97名学生及其父母为调查对象,考察了他们在家庭教育的五个方面与数学能力间的关系。

其家长问卷和数学能力测查题均采用《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查与评价》课题中的家长问卷和第三套、第六套能力测查题。

研究结果显示,家中学习条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对孩子学业、智力的关心,分别与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显著性相关,并且在两个年级的表现并不一致。

家庭情况、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与学生数学能力则无显著性相关。

关键词:

家庭教育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从低级向高级过渡。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既涉及发展数学能力的四个重要因素即:

问题解决、交流、推理、联系等,又与家庭教育的影响紧密相联。

当今中国,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无一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倾注大量心血。

这固然可喜,但部分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结果让人忧虑。

如,一些家长不顾孩子身心发展水平和孩子的兴趣需要,违背孩子的意愿,一味偏重对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或者某一特殊技能的培养、训练。

有的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分数,而不重视发展孩子的能力等。

家庭教育的哪些方面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很多家长并不清楚。

十几年来,在众多的家庭教育研究中,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有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的研究等。

但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家庭教育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

而目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还不多见。

本研究在简城一小随机抽取三年级一个班、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和家长若干人,通过对家庭教育五个方面和数学能力的相关分析揭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相关关系和一般规律;同时揭示家庭教育促进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特殊规律,总结有益的家庭教育经验,探索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理论依据,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简城一小三年级三班和六年级五班共97名学生作为测验对象。

2.以上97名学生家长父亲和母亲分别作为被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家庭教育测查(家长问卷、心理测量)。

将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查与评价课题中《家长问卷》修改后用。

该问卷量表已于1990年经过初测试用、修订,证明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

调查方式为:

由学生父母独立填写问卷。

2.小学生数学能力测查。

采用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查与评价课题组中的《小学生数学能力测查题》该测查工具获1990年国家教委首届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本研究用的第三套和第六套题,由数的概念、基本能力以及空间关系三部分组成。

该测查题也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测查方式为:

按测查题要求,每题控制时间由学生独立完成。

每次调查和测查均在指定地方统一进行。

三、结果分析

通过1990年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查与评价课题组对家长问卷使用后研究发现,家庭情况、家庭条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对孩子学业智力的关心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与小学生素质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尤其对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研究把家庭教育分为5个维度,分别与数学能力求相关,结果如下表所示。

家庭教育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相关系数表

家庭情况

家中学习条件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学业智力的关心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三年级

-0.032

0.315*

0.314*

0.286*

-0.181

六年级

-0.059

0.005

0.339*

-0.020

-0.069

注:

三年级n=49人六年级n=48人*表示水平显著

从表中可知,三年级学生家庭教育多方面与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有显著的相关,其中“家庭学习条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对孩子学业和智力的关心”这三个维度与数学能力都呈显著的正相关,数学能力与其它二个因素相关不显著。

而六年级除“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数学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外,其它因素与数学能力相关不显著。

上表结果表明,家庭教育与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家庭学习条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对孩子学业和智力的关心都与数学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些在低年级表现尤为突出。

这说明家长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提出合理的期望,进行适时的关心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家庭教育中的几种因素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决定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的因素之一。

四、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育中的各种因素对孩子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家中学习条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以及父母对孩子学业、智力的关心是影响数学能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和个别访谈,我认为低年级数学能力发展较好的孩子的特点,一在于其父母为孩子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如,单独的房间,必备的学习用品,安静的环境,较多的课外读物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二在于父母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讨论将来做什么样的人,他们希望孩子是学有所长的人。

不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他们期望孩子将来从事技术工作、经济管理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或理科教学工作。

三在于父母对孩子的关心。

他们关心孩子考前复习、考试成绩,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腾出一些时间于孩子一起读书,并讨论书中的内容,特别是数学方面的思维训练题。

并能做到有计划较系统的教一些课程外的其它知识。

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

父母还有意识地让孩子去观察一些事物的特点或比较它们间的异同。

从六年级的相关系数反映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增高,孩子在校学习条件足够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家中学习条件对数学能力的发展已不能起到较大作用。

孩子对外在条件和父母的依赖性减小,他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增强。

因此,家中学习条件和父母对孩子学业智力的关心与六年级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相关不显著,只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数学能力显著相关。

这说明,对六年级的孩子而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成为孩子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

这种期望转化为孩子的学习动力,父母期望越适合孩子,孩子越努力,数学能力就发展越好。

这就要求家长思考:

高年级孩子最需要什么,要孩子考高分还是具高能,有无必要请家教补习功课?

既然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数学能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那么,我们认为让家长了解儿童的一些心理特点,掌握一些正确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对家长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将有助于孩子数学能力的发展。

第一,要重视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孩子提出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孩子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兴趣,对他们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给予赞扬和鼓励。

从而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成为孩子努力学习的动力,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应主要看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重视对孩子进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抓发展数学能力的四个要素进行训练,促进孩子数学能力的发展。

第三,父母应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父母应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开发智力要适度,要循序渐进,要激发兴趣,在玩中教,在活动中学寓教于乐。

低年级孩子的父母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从各个方面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经常关心孩子的学业智力情况,高年级孩子的父母则应将外在条件转化为孩子的内部动力,为促进孩子的数学能力的发展尽职尽责。

五、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三年级孩子数学能力发展与家庭条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对孩子学业智力的关心等有显著性相关。

而六年级孩子数学能力发展只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有显著性相关。

参考文献:

1.马永霞,发展数学能力关键的四个要素,现代中小学教育,1995.5

2.曹长德,试论家庭教育的目的,教育科学,1998.l

3.郭翠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矫治,教育科学2000.4

4.魏运华,父母教育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心理与发展,1999.3

5.司锡玲、杨良志,给小学生家长的100条建议,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4

6.刘惠秀,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

社会心理科学,2000.l.2期合刊

点评:

这是一篇完整的调查报告,报告对调查的步骤、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结果进行了介绍,包括数据的采集、统计,对产生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得出结论。

调查报告通过对家庭教育五个方面和数学能力的相关分析揭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相关关系和一般规律;同时揭示家庭教育促进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特殊规律,总结有益的家庭教育经验,探索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理论依据,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第二节教育实验的设计与教育实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是一种科学实践,教育实验是为了验证假说,给实验对象造成一个人为的环境,引入可控制的变量,以期达到验证假说的目的。

教育实验法经常运用于教学改革研究。

如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新教材实验、新教学方法实验等。

为形成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或改革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1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育实验方案的设计是教育研究课题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实验顺利进行的蓝图和指针。

教改实验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研究工作,当课题确立后,研究变量的规定、实验过程的实施、资料的处理、实验的评价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有条理地进行。

这就需要有一个事先的安排。

任何方面或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教改实验的顺利进行。

没有事先的,边干边计划,要走很多的弯路;没有事行的设计,还可能导致课题研究夭折。

因此,周密的方案是使教改实验工作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保障,也是提高效率的保障。

一般说方案设计好了,课题就完全了一半,剩下的只是实施了。

教改实验方案的内容包括:

实验课题的名称 课题的名称即课题研究的主题。

课题名称的表达要求简明扼要,使人一目了然,如“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实验与研究”,课题名称就明了地告诉你其实验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内容是数学创新学习的客观规律。

问题的提出 如果说课题的名称是实验方案的标题,那么从问题的提出开始,就是实验方案的正文内容了。

问题的提出,通俗地讲就是你为什么提出并进行这一项内容的实验,在这里,你必须具体地提出该课题的理由,从理论到实践,特别是从小学生教育教学的实际说明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急迫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等。

理论假设 理论假设,通俗地说就是对要研究的问题所预先赋予的答案,也可以说该课题实验要实现的目的或要达到是目标,即通过怎么样的实验步骤、具体工作、有效方法等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突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数学教育实验的假设就是对数学教育对象或数学教育的事实与经验所作的推测性假定。

理论假设必须做到:

一要假设用语的明确性,不含糊其辞,不模棱两可;二要具有可验证性,即提出的假设应有一定质和量的规定性,以便能通过实验验证。

三是充分性,设想的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命题的根据是充分的;假设命题的成立是可能的;假设命题本身应在逻辑上无是矛盾的。

四是不把必然结果与理论假设混为一谈。

学校教育中的实验,只要是成功的,都会出现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结果。

如果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唯一的理论假设,就会出现所有中小学的教改实验的理论假设都是一个现象,这是应该避免的。

理论根据 理论根据(或依据)既该实验在理论上的可行性。

在这里要求写出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哲学依据、教育学依据、心理学依据、学科教学依据,以及能指导该项课题试验的有关科学的理论邮局(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和有关经典、法规等的依据。

如果说“问题的提出”向人们交代了进行这项实验在实践中是必要性、急迫性,那“理论依据“就是告诉人们进行该项实验在理论上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变量的控制及样本的选择 教育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十分复杂,通常这些因素我们称之为实验与变量。

它包括自变量(实验因子)、因变量(效果因子)和无关变量(非实验因子)。

变量的控制主要是指控制无关变量,即将某些无关变量消除或使其恒定,互相抵消或平衡。

教育实验之所以要控制无关变量,是因为这样既可以提高实验的敏感性,有了为探索实验的因果关系提供牢固的基础。

教育研究的对象有时是不容选择的,而且也无法选择,要研究就得研究这一特定对象的全部。

然而在绝大数的情况下,研究对象则可以选择的而且必须选择。

一般来说,以一个总体作为研究对象往往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必要的。

如果搞一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选出一部分学生来作为研究对象就可以了。

所以,一项实验内容确定以后,样本的选择就很重要了。

样本必须能代表这个总体,然后才可能希望将来研究取得是结论能有效地推广应用到总体甚至更大的范围中去。

抽样是必要的。

但如何才能搞好抽样?

首先,研究者将来打算把研究应用推广到哪一个范围,就要在那个范围内抽样。

其次,从总体中选取的这部分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最后,为了使抽样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样本必须有足够的数量,否则将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小学数学教改实验中,最小的样本组不能少于30人,一般以一个自然教学班的人数为最适宜。

取样的方法有随机取样、分层取样、机械取样、整群等。

实验的具体内容 通过前面几项内容的叙述,已交待了该项课题为什么要开展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理论上的根据,并选择了进行实验的样本,有了控制无关变量的措施。

但这项实验到底干什么,即实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这里必须交待清楚。

如“成功教育实验”,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学会争取成功,如何建立一个能使每一个学生实现成功的人际关系,如何创建一种以成功为起点和终点的教育、教学系统等。

有时实验研究的内容较多,时间也较长,还应该将实验内容分解成不同阶段来进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验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要注意按时间次序排列,并在实施中要求严格按步骤进行。

因此,合理、周密、细致地安排好各研究步骤是使实验顺利完成的保证。

实验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方法应根据不同课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而且不同的阶段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最佳方法。

如“数学程序启导法教学实验”,在实验准备阶段,要采用调查法,调查传统教法对学生的影响,调查专家、学生对统一使用的教材的编排。

通过筛选得出程序启导式教学的模式。

再采用实验法将模式用于教学,进行实验。

实验研究过程中要设计好测量的方案。

一般来说,测量有预测、中测和后测三种。

预测又称前测,是实验开始前进行的;中测是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进行的;后测是在实验结束后进行的。

实验的外部条件,包括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奖惩措施和办法,以及经费保证等。

例文

小学数学新授课“活动——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第三期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员孙燕鹏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创新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近十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但绝大多数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传统的“传授-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比较普遍。

课堂上,“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

”因此,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恐惧感,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致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素质没有得到全面提高,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构建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解决该问题的突破口。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性的实验活动方式。

可见,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和理论化相统一的特点,是联系教育思想和课堂教育实践的桥梁。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是中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有益于素质教育的深化。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小学数学新授课“活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自从8O年代初,钟启泉教授把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的《教学模式》介绍到我国,在《外国教育资料》杂志介绍其基本理论以来,我国出现了教学模式的研究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在我国报刊上公布介绍的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已有近百种之多。

其中,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如下几种:

1、尝试教学法教学模式

特点: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和自学能力。

2、整体结构教学模式

特点:

从教材内容的整体上考虑教学,实现知识由上而下的迁移,创设居高临下的教学局面,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3.启发式目标教学模式

特点: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引导总结。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4、“寓教于乐,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特点:

鼓励学生尝试、操作,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学好”为目的。

5、五阶段教学模武

特点: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对学习效果的集中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