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回归教材专题复习资料物理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551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回归教材专题复习资料物理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回归教材专题复习资料物理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回归教材专题复习资料物理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回归教材专题复习资料物理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回归教材专题复习资料物理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回归教材专题复习资料物理二.docx

《中考回归教材专题复习资料物理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回归教材专题复习资料物理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回归教材专题复习资料物理二.docx

中考回归教材专题复习资料物理二

2012商城二中回归教材复习资料

(二)

初中物理教材实验问题化

第一章声现象

1.如图1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1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在欣赏交响乐的演奏时,就是得用        来辨别各种乐器在舞台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立体感的。

我们戴上立体声耳机听音乐时,感觉声音是从        传来的。

 

甲   图1      乙 

2.如图2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    是噪声的波形。

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a          b     图2  c         d

第一章前三节探究题的题型

探究1、

请分析下面现象中声是怎样产生的?

冬天大雪过后,为什么人踩在雪地上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答:

因为蓬松的雪之间有空隙,当脚踩上去,使空隙间的空气迅速振动从而发声。

注:

此题还可以改问:

发声体是什么?

探究2、

声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将设定好的闹钟装在密闭的金属容器,浸没在水中,站在旁边的人可以听到闹铃声,请分析闹铃声是通过深么途径传播到人耳的?

解:

铃声首先通过空气传到金属(固体),再传入水中,然后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此实验也可以证明固、液、气都可以传声。

探究3、

探究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

同学们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1)当伸出桌外的长度相同,用不同的力敲击它,振动时发出的什么不同?

说明被研究量与什么有关?

(2)当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它,振动时发出的什么不同?

说明被研究量与什么有关?

答:

(1)响度,响度跟物体振动时的振幅有关

(2)音调,音调跟物体振动时的频率有关

第一章声现象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演示:

观察噪声的波形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注解:

通过演示让学生对噪声和乐声有所区别,会区分。

例:

1.如图所示的是示波器上的波形图,甲是音叉发声的波形图,乙是电锯切割木头时发声的波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图中的波形图是噪声波形,它表明发声体在做_____振动时发声。

 

2.图甲和图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波形可知,图甲是__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

3.噪声的波形是______,乐音的波形是______.

 

 

二.想想议议:

注解: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例:

1.人们以______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一般人理想的声音环境不超过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

2.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也______噪声.

3.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同学们在一起讨论如何降低噪声的危害时,小强提出:

“有没有一些材料可以吸收噪音?

”小丽说:

“有.”小亮说:

“没有.”小明说:

“做做实验不就知道了!

”于是,他们找来了玻璃杯、海绵、木板、金属块,并把几个玻璃杯分别放在形状体积相同的海绵、木块、金属块的上面.小明手拿一根塑料棒,用相同的力敲击每一个玻璃杯,发现放在海绵上的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最小.同学们得出了结论.

(1)同学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它们得出的结论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4.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的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图3—5).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图3—6).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

第五节声的利用

一.演示:

声波能传递能量吗?

去掉罐头盒两端的盖子,给一端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

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摇动吗?

注解:

声音传递能量的应用。

例:

1.根据下图1—12、图1—13、图1—14三幅图,说明超声波在工业、生活和医疗等领域各有什么应用.

2.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_________的性质.

第二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

一、给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如图所示。

将小孔对着发光的物体,我们可以在薄膜上呈一个什么样的像?

成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

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成像的大小于物体与小孔的距离有关。

第二节:

光的反射

二、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小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照图中那样,把一面镜子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个画有角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而成,可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

(1)使E、F成为同一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斜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2)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可知反射角入射角。

(3)把纸板F前折或后折,可以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4)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经M反射后,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表明。

答案:

(1)在法线两侧

(2)等于(3)在同一平面内(4)光路可逆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一、探究实验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在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填“能”或“不能”)进行,理由是。

答案:

(1)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离平面镜的距离大小

(3)不能不能同时观察到B物体和A的像,无法确定A的像的位置。

二、如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它将经过怎样的路径射出?

请画出光路图来。

 

第四节:

光的折射

一、把一只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象铅笔在水面上折断了。

将一支钢笔放到玻璃砖下方,看上去钢笔“错位”了。

这些现象是由光的现象引起的。

答案:

折射

二、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在放一些水。

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在慢慢下移。

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枚硬币。

做这个实验,并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

看到的两枚硬币中一个是硬币通过水面折射而成的像,由于折射,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要高一些;另一个是通过杯子侧面水的折射而成的像。

第五节:

光的色散

一、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什么?

 

二、如图,深盘中盛上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

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三、将红色、蓝色、绿色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各透过什么颜色的光?

将任意两片透明塑料片叠在一起,透过的是什么颜色的光?

透过各色透明塑料片,观察我们课本上的画面,色彩发生变化了吗?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如图所示,分别让一束跟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它的折射光线,如图甲,乙,其中(甲)图是凸透镜,(乙)图是凹透镜,判断的原因是: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甲乙

2.现有一个放大镜,怎样测得它的焦距?

写出需要的实验用具和实验方法。

实验用具:

放大镜,白纸,直尺

实验方法:

阳光下,让太阳光垂直穿过放大镜,

调节放大镜和白纸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在白

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明亮的点,即焦点。

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3.图3.2-4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中的平面镜作用是(改变光路)。

 

4.仔细观察照相机你会发现,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片底片是照相时形成的(像),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凸透镜成像)。

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第三节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

给出与3.2节内容相关的材料。

问题:

提出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猜想:

根据3.2节所学内容:

照相机的物距大,所成的像小;幻灯机的物距小,所成的像大;放大镜的物距小,所成像大。

设计实验

实验仪器:

光具座——固定光学元件,从刻度尺读出光学元件的位置

     小蜡烛、火柴——光源,可以用其它类型的光源代替,如小灯泡

     凸透镜——焦距10cm较为合适。

焦距太大,不能在长度有限的光具座上读数;焦距太小,所测得物距、像距的误差增大。

 光屏——得到实像。

光屏可以用不透明的材料,也可以用半透明的材料。

实验环境:

较黑暗的环境,易于观察所成的像。

实验步骤

1.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在同一高度。

(光具座上有两个螺母,其中一个用来调节光学元件的高度,调整着手要扶着光学元件,防止摔落;另一个螺母用来固定光学元件的位置,使之不受外界震动的影响。

2.记录不同物距下,成像的规律。

补全表格

F=10cm

凸透镜的位置(cm)

蜡烛的位置(cm)

光屏的位置(cm)

物距(cm)

像距(cm)

实虚

大小

正倒

50

10

63

40

13

50

20

65

30

15

50

30

70

20

20

等大

50

38

72.5

18

22.5

50

35

80

15

30

50

40

50

45

5

注意:

挡住透镜一部分(不论从光源一侧挡还是从光屏一侧挡),所成实像形状不受影响,亮度会变暗。

   成虚像时,眼睛要在物与像的另一侧观察,才能观察到虚像。

   当光屏无论怎样移动都得不到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者不在同一高度,向上或向下节调透镜

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不能成实像

   物距略大于焦距,像距大于长度有限的光具座。

第四章热现象

第一节温度计

1.

 

此实验说明温度计的原理是:

液体热胀冷缩。

2.

答:

高压锅内的沸水温度一般在120℃左右;人体正常体温为37℃;我国最低气温为零下五十二点三摄氏度(参考)。

漠河县位于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祖国的最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7′至124°20′,北纬52°10′至53°33′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县份。

漠河是全国最冷的地方,冬季温度常在零下30~40度,极端最低温度曾达到零下52.3度。

3.几种常用温度计分别为:

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分度值为0.1℃)、寒暑表,请观察它们的量程、分度值,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4.测量液体温度时,下面的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错误的做法错在哪里?

 

答:

正确的做法是:

丁、

(2)。

5.下面各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

略。

第四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

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

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甲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热量。

答:

冰;52℃;吸收。

2、下面是做海波熔化实验的装置和数据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0.7

67.8

73.6

79.6

80

80.5

80

80

80

80

84.7

88.4

93.5

A

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根据归纳出的特点,回答以下问题

⑴海波的熔化曲线是。

它是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

__________;

⑵t=2min时,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表中第____min的数据有误,

正确的记录应该为____℃;

⑶海波在整个融化过程中只用了____min。

(4)温度升高的是段,温度不变的是段,ab段处于状态,bc段处于状态,cd段处于状态,吸热的是段,

d

(5)装置中1的名称是,作用是。

试验中先固定铁圈A还是B。

答案:

(1)A;晶体;80℃

(2)固态;6;80℃

(3)5min;(4)ab;cd;固液共存;液态;ab;bc;cd

(5)石棉网;受热均;B

 

第四章热现象第三、四节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答:

放到热水中的袋子鼓起来了,因为酒精吸热汽化成酒精蒸气,

若把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则袋子又会怎么样呢?

袋子会瘪下去,酒精蒸气液化成液态酒精。

 

 

练习:

1.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6所示,是小亮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

装置,如果想要节约一些酒精灯的燃料,并适当缩短实验

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

当烧瓶内的水沸腾后把酒精灯移开,水将不再沸腾。

请你写出

两种使瓶内的水再沸腾起来的方法。

(用酒精灯加热除外)

①                          ;

②                          。

2.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

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

房间甲的气温(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3.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

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的汤()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4.不烫手的开水其它解释:

水开了,从炉子上把开水壶提起来,你敢不敢用手摸摸壶底你不要犹豫,迅速

地把手伸到壶底,一定会感到惊奇,壶底并不烫手.你迟疑不定,过了一会才把手伸到壶底,这时,反而会烫手.

有人说,这是因为水有对流的缘故.靠近壶底的水,接收了炉火传来的热,就向上对流,把热给带走了.

这种说法对吗?

开水开了的时候,壶内的水都已经达到了沸点,上下温度一样,水的对流不再起作用.说壶底不烫是由于对流的缘故,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壶底以及靠近壶底的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能找出准确的答案.

壶底是产生气泡最多的地方,也就是水的汽化最集中的地方.在壶底附近,水开以后,大量的水变为水蒸气,一串串气泡上升,才使水沸腾起来.

水在汽化的时候要吸热.一克100摄氏度的水汽化时要吸热539卡,大量的水汽化,吸走了大量的热,在水壶离开火炉以后的那一会儿功夫里,水的汽化仍在进行,所以继续吸收热量,暂时降低了壶底的温度,这时的壶底就不烫手.

你在做实验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开水沸腾激烈的时候,壶底不烫手的现象就很明显;开水停止沸腾,不再冒气泡以后,壶里的水温上下都相同,壶底就烫手了.

 

 

解释纸锅烧水的原因:

因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这个过程需要吸热.纸锅烧水,便是利用这个特点。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纸的着火点是183℃,烧水的时候,水不断从纸锅上吸收热量,即使烧开后,水的温度也保持沸点不变,从而使纸的温度不致超过183℃。

所以水沸腾时纸锅不会烧着。

纸锅可以烧水是一种物理现象,纸的里面装着水,所以纸和水之间会产生热传递,而水的最高沸点才100度,但这个温度却没有达到纸的燃点,也就是说无论怎么烧纸也就能达到100度。

所以所纸锅可以烧水

因为水蒸发要吸收热量

若要让人不冷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解释其中的道理。

 

练习:

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

一位物理教师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

它是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

使用时将食物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用。

1.经常在两罐间洒些水的原因是什么?

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什么?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冰花的形成解释

 

练习:

在学校六一晚会上,小明为低年级的同学们表演了一个“人造雪景”的魔术。

当时他用了一下材料:

小树枝、卫生球、酒精灯、火柴、带橡皮塞的烧瓶。

节目中,经过他一番“法术”后,在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

请你猜想当时他是怎么做的,并解释原因。

这是物质升华性质的实验.卫生球受热后容易升华,蒸气遇冷后又重新凝结为固体.钟罩内的白雾是卫生球的蒸气,绿叶树枝上的的"白雪"是蒸气冷却后生成的微小晶体,宛如一幅严冬的雪景图,景色十分美丽.

预先在一块木板的中央开一个小孔,孔的大小正好能嵌入一只瓷坩埚后仅露出坩埚上部的边缘.将木板架在铁三脚架上.坩埚中放入卫生球后嵌入木板圆孔,木板上放一些白沙子,沙子上插些塑料绿叶树枝,然后罩上玻璃钟罩.点燃酒精灯,对准坩埚底部加热,数分钟后停止.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1、问:

如图所示,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

那么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

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因此,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它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2、问: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各自所显示的电性不同,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并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负电荷。

(a)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现象?

(b)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现象?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

(a)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会相互排斥。

(b)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会相互排斥。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吸引。

3、问:

如图所示,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如果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带上了异种电荷,且电荷量相等,使它们的金属球接触一下,那么两个验电器的张角将有何变化?

答: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如果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带上了异种电荷,且电荷量相等,使它们的金属球接触一下,那么两个验电器的张角将减小到零。

4、问:

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小灯泡会正常发光,那么一个完整的电路一般需要哪几部分组成?

答:

电路一般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

5、问:

如图所示,要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应该怎么样连接电路?

有几种接法?

如果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泡,又该怎么样链接?

答:

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接法如下图:

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泡接法如下图:

6、问:

如图所示,连接下面的实物图、使小灯泡能够发光且电流表能够测出流过等灯泡的电流(估计为0.1~0.3A)

 

答:

将电源、开关、灯泡和电流表串联起来,电流表接“0.6”和“—”两个接线柱。

7、问:

如下图中左图所示的电路中,A1的示数是0.3A,则A2的示数是_______,流过L2的电流是_______;如下图中右图所示的电路,电流表A1的示数是1.2A,电流表A2的示数是0.7A,则通过L1的电流是_______A,通过L2的电流是_______A。

答:

0.3A,0.3A;0.5A,0.7A。

8、问: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1)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1和L2的发光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现象,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1)L1不发光L2发光;

(2)灯泡L1和电流表A2短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