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399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新人教版.docx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新人教版.docx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梳理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探究其变化的实质和影响。

2.以英国为例,分析“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及影响。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兴起的原因及作用。

知识点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黄金时期”的出现

(1)时间: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2)经济理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3)政策: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4)成果:

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滞胀”时期

(1)时间: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2)现象:

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3)政策: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知识点二 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

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

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内容:

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

4.过程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

(2)1973年经济危机后仍在继续发展。

(3)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5.作用:

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知识点三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地位:

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3)作用:

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现

(1)背景:

美国出现一大批新兴产业,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出现:

20世纪90年代初,“新经济”这一概念问世。

(3)特点: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模式。

(4)影响:

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历史纵横】(教材P88)这段文字阐述了凯恩斯和他的经济理论。

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以促进经济发展。

这些理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

【误区警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以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但他们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前提下来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的。

【历史纵横】(教材P89)这段文字阐述了“福利国家”制度实施的方式及目的,其实质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历史纵横】(教材P90)这段文字阐述了第三产业的含义及其范围。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是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或物质生产部门而言,并为它们提供直接和间接服务的部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涵盖的范围还将继续扩大。

【图解历史】美国的“新经济”

主题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探究]

1.空前发展(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等国有化①……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②。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注:

①国有化反映了二战后英国的经济政策。

②“都有所发展”体现了此经济政策的作用。

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二战后英国实施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有何作用?

提示 政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调整改革(20世纪70年代后)

史料一 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经济已经被凯恩斯主义统治了四十余年。

经过长期的需求管理,美国经济拥有一个庞大的政府,并随时遭受其看似合理的管制和调控。

可是,长期的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经济表现,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①,美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同时上升的滞胀情况②。

尽管如此,战后开始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丝毫也没有减弱③。

——袁志刚《从里根新政看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

注:

①指石油危机的爆发。

②体现了“滞胀”的特点。

③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应该进行必要的收缩。

思考 

(1)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提示 特点:

经济停滞,通货膨胀。

原因:

70年代的石油危机;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史料二 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英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

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①。

——《世界通史》

注:

①反映了英国政府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思考 

(2)依据史料分析英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政策是怎样调整的?

提示 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以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史论形成]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发展历程:

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广泛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特点:

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以其巨大的力量,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追求的是国家垄断利润。

(4)积极作用:

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5)局限性:

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名家论史]“混合经济”的出现

观点:

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了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导读: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滞胀”,里根当选总统后开始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主题

 “福利国家”制度

[史料探究]

1.“福利国家”制度的目的

史料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①。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

注:

①“不得人心”“有风险”和“威胁”体现了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思考 依据史料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提示 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

2.“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

史料 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①。

在高福利的瑞典,失业工人领取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原工资收入的90%,而且可以领取300天②。

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③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注:

①体现了覆盖面广。

②体现了金额高。

③体现了惠及每个人,具有普遍性。

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

提示 社会保障覆盖面广;社会保障项目资助金额高;具有普遍性。

3.“福利国家”制度的作用

史料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

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李培峰《英国诊治“福利病”》

注:

由图表数据看出:

收入不均的家庭儿童津贴是一样的,说明政府着重保障儿童的权益。

其他津贴和纳税根据家庭收入制定,家庭收入多的津贴少,纳税多,其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

思考 据史料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提示 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史论形成]全面认识“福利国家”制度

(1)形成原因: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2)确立:

虽然“福利国家”名称由来很早,但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国家重建问题时真正确立的。

(3)辩证评价

①福利国家制度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

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展示了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

②福利国家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它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的沉重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名家论史]“福利国家”制度的调整

观点: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

……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导读:

西方国家由于福利开支大,使得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这些都迫使政府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一、学思之窗(教材P89)

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提示 “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安全网”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

二、本课测评(教材P91)

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提示 第一,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特别是在北欧地区,福利制度至为完善。

第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第四,美国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高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学习延伸(教材P91)

根据你的观察,谈谈我国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你认为哪些行业成就比较突出?

哪些行业还相对滞后?

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第三产业中传统行业不断扩大,金融业、保险业、交通运输业、通信业、商业的比重占到整个第三产业的三分之二;同时信息咨询业、旅游业等新兴行业发展也较快。

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

从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仍然十分落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结构上,基本上以传统行业为主,新兴行业少。

特别是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市场结构、市场法制和市场基础设施不健全。

即使是传统的第三产业,发展也不够。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

答题术语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发展起来。

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参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采取多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

2.福利国家的建立对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也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3.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1.(2017·四川学业水平)1961~1971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5233亿美元上升到10634亿美元,这一时期主导美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是(  )

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D.计划经济评论

解析 题干中的时间是“1961~1971”,此时期由于各国应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故选C项。

答案 C

2.(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世纪70年代后,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是(  )

A.“凯恩斯主义”B.“福利国家制度”

C.“新经济”D.“混合经济”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可知,答案为D项。

答案 D

3.(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1948年,英国宣布要建设“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国家。

这指的是(  )

A.国家保障人民充分的民主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C.军队为国民提供安全保障

D.普遍实施国有化政策

解析 二战后,英国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

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4.(2017·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

……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由此可知,关于福利制度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除了贫富分化

B.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的根本原因

C.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扩大了政府财政支出,存在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等弊端

解析 据材料“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可得,社会福利制度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存在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等弊端,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7·石家庄高一检测)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

国别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联邦德国

3%

48%

49%

美国

2%

36%

62%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 从表中看,联邦德国和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都较大,故D项正确。

A、B、C三项从表格数据中无法得出。

答案 D

6.(2016·浙江学业水平)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说,自1995年以来,其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达到2.8%,比1973~1975年间的1.4%提高了一倍。

到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20个月。

取得上述成效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  )

A.实行大规模减税政策B.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C.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D.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解析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期间,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扶植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故B项正确。

答案 B

7.(2018·湖南雅礼中学高一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

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等国有化。

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

——《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

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

英、美等国政府……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制高点》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美、英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的策略。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

答案 

(1)美国:

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

英国: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2)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

(3)调整:

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适度减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某班同学做了一个经济史学习的网页。

如果在“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栏目下再增加一个链接,则链接项①应该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

C.“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

解析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之一,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8·河南洛阳高一下学期期中)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调整。

进入21世纪之后,小布什政府将“竞争招标”私有化新理念扩展到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改革当中,美国国有企业进入私有化改革的新阶段。

这些措施(  )

A.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均完全放弃了凯恩斯理论

解析 根据材料“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调整。

进入21世纪之后,小布什政府将‘竞争招标’私有化新理念扩展到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改革当中,美国国有企业进入私有化改革的新阶段”可知,联邦政府在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行不断的调整,故C项正确。

答案 C

3.(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人把政府提供的福利看作为自己的“福利权”,分不清楚“权利”和他人“给予的权益”。

这种观念(  )

A.增加了社会问题发生率

B.降低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降低了社会消费总水平

解析 “福利国家”制度下,“高福利”会保障低收入水平者的生活,稳定社会秩序,减少社会问题发生率,故A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在“福利国家”制度下,受救济者只知享受福利,而忽视“高福利”是由“高税收”提供的,这种观念会让人们忽视生产,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故B项正确;“福利国家”制度下,“高福利”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但C项未充分体现材料内容,故C项错误;“福利国家”制度下,“高福利”使低收入水平者收入增加,推动他们消费,能提高社会消费总水平,故D项错误。

答案 B

4.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其主要目的是(  )

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D.重塑政府形象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

故选C项。

答案 C

5.二战后,西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

其中“社会主义”是指(  )

A.马克思主义B.自由主义

C.福利制度D.经济计划

解析 战后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的目的是国家保障个人和家庭最低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它使穷人受惠,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所以被称为“分配中的社会主义”,但它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答案 C

6.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

上述材料说明(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

C.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

D.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解析 从题干材料来看,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这说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答案 A

7.(2018·四川乐山高一下学期期中)《福布斯》杂志“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排名榜中克林顿排名首位。

是因为克林顿(  )

A.构建起太平洋商业帝国B.终结了战后两极格局

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推动了信息技术革命

解析 克林顿当政期间,其最大的经济成就就是推动了信息技术革命并成功使得美国经济重现辉煌,故D项正确。

答案 D

8.从微软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比较来看,微软仅发展了十几年就拥有了资产

2000亿美元,而通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

这说明(  )

A.通用汽车公司没有微软公司发展速度快,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

B.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

C.信息技术是美国的支柱产业

D.美国工业已经停滞不前

解析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中微软的发展历程说明了这一点,故B项正确。

A、D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2018·河南洛阳高一下学期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

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案》,以此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政府出钱建立养老保障。

1974年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1986年的《税法改革修正案》、2001年的《经济增长与减税调和法案》、2002年的《公司改革法案》,这些法案规定雇主要为其雇员建立私营退休金制度。

与此同时,美国积极发展和鼓励个人养老储蓄,以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

经过不断调整与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包括国家法定养老保险、私营退休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系统。

——摘编自李连芬、刘德伟《美国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年来,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时期。

1950年到1972年,美国的劳动力增加了35%,1950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到70年代上升到7%左右。

美国利用战后美元的特殊地位,大量进口廉价原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1953年到1973年,美国的私人资本投资总额由530亿美元增加到2090亿美元,增加了将近3倍多,投资的重点逐渐转向电子仪器、汽车制造业及航空工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部门,投资于生产设备的比重上升,厂房建筑的比重下降。

——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三 里根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减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几年之内平衡联邦预算等。

1981年2月18日,里根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根据这些内容制订的。

里根强调,他将依靠“自由企业”的积极性,来打破15年来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并恢复美国经济的增长能力。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美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