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046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36大高频考点全汇总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二个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三、物质和意识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诞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四、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

量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原有发展过程的延续和渐进。

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延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

事物的变化有没有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五、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推动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

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情感、风俗、习惯、传统等社会心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且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七、毛泽东思想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在1939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等文章中,科学地论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形成了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八、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九、三个代表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这是“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是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十、科学发展观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十一、法的制定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与有关组织法的规定,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权限划分制度和结构具体表现如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与修改刑法、民法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

香港、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在不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的前提下,享有独立的立法权。

由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由全国人大根据宪法制定的,因此特别行政区的立法应属我国现行立法体制。

十二、基层民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的重要组织形式。

《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城乡居民自己组织起来,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它们通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的关系是指导关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基层政权或其派出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十三、全国人大与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类:

①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③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任免权;④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⑤最高监督权;⑥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也是国家的立法机关。

它在地位上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是:

①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国家立法权;③国家重要事项决定权;④人事任免权;⑤监督权;⑥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十四、行政处罚

指特定的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给予的行政制裁。

行政处罚可分七类:

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十五、行政强制措施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最为常用的行政强制手段有:

行政强制检查;行政查封、扣押和冻结;强行留置与盘问;强制传唤与讯问;强行约束;强制带离;强制履行;强制戒毒;隔离治疗;收容教育;收容遣送;劳动教养等。

十六、行政复议的范围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十七、行政复议的管辖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对以上1~3点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按照下列规定申请行政复议:

①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②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③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④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⑤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十八、犯罪主体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十九、数罪并罚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

2012年国家

腾讯公务员

听众:

3982人

+收听已收听

最新消息2011年11月12日08:

58

【山西长治市官方回应公考第一名被拒收事件】11日下午,山西省长治市行政机关招考公务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此事向本网发来《关于考生宋江明体检不合格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对长治市公务员考试“状元”、27岁硕士毕业生宋江明因体检不合格被拒收一事做出回应。

更多

考试常识判断高分冲刺之经济常识考点预测

一、经济常识命题趋势分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经济常识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国际经济的相关知识,具体内容主要涉及:

需求理论、利率理论、产业经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际经济组织、汇率和外汇储备等等。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中公教育总结出经济常识命题具有以下趋势:

1.命题方式以对经济理论的记忆和运用为主,但逐渐倾向考查运用的能力

2011年只考查了一道关于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影响的题目;2010年,既有对国际组织和国家经济总量指标的记忆性题目,也有对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的运用型题目。

例题1:

(2011年)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利于出口贸易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

C.会导致热钱流入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

【答案】D。

解析:

货币升值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现实的问题,是一把双刃剑。

针对某国而言,货币升值的有利影响有:

(1)有利于继续推进汇率制度乃至金融体系的改革;

(2)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增加进口贸易;(3)有利于降低本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成本,促使更多的国民走出国门;(4)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5)有利于减少国外资金对国内的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泡沫。

可知,B、C项正确。

货币升值的不利影响有:

(1)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导致出口贸易减少;

(2)将加剧某些国内领域的竞争,可能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3)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

可知A项正确。

贸易逆差,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

货币升值有利于本国的进口贸易,而不利于出口贸易,所以本国货币升值是加大了贸易逆差,故D项错误。

【分析】此题属于国际经济的重要知识点:

汇率问题。

但既没有考查汇率的定义,也没有考查汇率的分类,而是要分析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这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运用的能力。

解决此类问题,只靠死记硬背,在短暂的考试时间内,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把握住考试命题的特点,有重点地掌握。

例题2:

(2009年)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

A.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B.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C.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D.CPI是采用指数商品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

【答案】C。

解析: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分析】CPI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名词,此题单纯考查对CPI概念的理解,属于对理论知识较低层次的考查。

其实即使非经济学专业的考生对这个概念也并不陌生,在物价持续不断上涨的今天,人们对它越来越关注,并且每天都在盼望着它能低一点再低一点。

2.命题背景多与时事相结合,以时事为切入点

经济学上的新名词,中央的重大经济政策及对经济政策的重新阐述,以及重大经济事件等,都会成为命题的背景。

比如:

2009年的第3题,背景是中央对“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阐述,以及“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这一新提法;第14题是以经济危机的起因次贷危机为切入点;2010年的第120题考查的是扩大内需。

例题3:

(2010年)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

A.降低税率B.提高利率

C.缩减财政支出D.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答案】A。

解析:

经济衰退时一般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配合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

【分析】2009年是我国实施四万亿扩大内需政策的第一年,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了国家经济生活的重要地位,也成为当年的热点话题。

当然近三年来扩大内需政策仍然适用。

此题即根据当年的重大经济政策来设置题目,以考查考生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关注程度。

例题4:

(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

A.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B.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C.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D.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答案】B。

解析:

次级贷危机,全称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其中的“次”是相对于“优”而言,意思是贷款人的收入少,信用较低。

【分析】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我国也未能幸免。

网络、电视和报纸关于此次金融危机的报道扑天盖地,如果考生多留心国家社会大事,增强时事敏感度,做答这类题目并不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类试题非常注重对我国当前重大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考查,这与近几年的中央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因而,关注中央重大会议,了解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动态是考生备考过程中必做的功课。

二、经济常识考点预测

(一)需求及其相关理论

◎需求规律:

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这一规律就是需求规律。

◎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不只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还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

(2)替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3)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4)消费者的收入;(5)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国民经济“三驾马车”是指投资、消费和出口,它们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投资和消费合称为内需,出口称为外需。

◎所谓扩大内需政策,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

简言之,就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法通过国家财政集中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收入。

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税、利、债、费。

其中税收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政府支出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涉及各种项目,包括购买军需品、警察装备用品、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付给政府雇员的酬金、各种公共工程项目的支出等。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的社会福利等支出,如卫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军人福利、失业救济和各种补贴等方面的支出,它是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为目的而作的货币性支付。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当社会总支出水平过低,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进入衰退,失业率提高时,按照凯恩斯的理论,需要增加社会的总支出。

这种政府主动增加总需求的政策即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具体做法即:

增加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减少税收。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做法则相反,即:

即减少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增加税收。

(三)货币政策

◎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利息量/本金;利息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定数量的借贷资本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息的多少。

◎按借贷主体不同可划分为:

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

◎利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通货膨胀。

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发展。

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

◎紧缩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实行抽紧银根政策,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以提高货币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中央银行一般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

出售政府债券,这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方法。

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直接提高利率,紧缩信贷。

(四)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

◇它指的是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和持续的上升,而部分、个别商品的涨价、季节性的价格调整、暂时性的物价上涨,都不能算作通货膨胀。

◇它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而指持续一定时期的物价上涨。

◇物价的上涨幅度必须相当大,才能判定发生了通货膨胀。

◇它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而不是指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如有价证券等价格上涨不归此类。

◇货币过多是通货膨胀的总体特征,所以,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三种价格指数之一,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的社会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一定时期消费者价格指数=本期价格指数/基期价格指数×100%。

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

(五)汇率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

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汇率的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或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

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就叫应付标价法。

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与进出口:

一般来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汇率与物价: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

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到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六)世界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前身——关贸总协定。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2011年是中国入世10周年。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其实质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具有世界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截止到2009年1月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

欧元区:

1999年1月1日起欧元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

2011年1月1日,欧元区迎来一个新成员爱沙尼亚,这个波罗的海沿岸的小国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7个成员国。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即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会晤机制。

2001年6月,“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六国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致力于经济的政府间区域性国际组织。

6个成员国: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除土库曼斯坦外,中亚五国均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

观察员国:

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

对话伙伴国:

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2012年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