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979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8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主要内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即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

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掌握孔子“仁”的思想、教育思想及其对文化的贡献,以及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及其与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之间的关系;宋明理学;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建议在学习中将本专题内容与中国古代史的政治、经济专题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对一个时代的整体认识;还可以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从熟悉的有关名篇佳作入手,更好地理解著名思想家的思想;更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关注社会生活实际,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深远博大的影响。

学习中应贯穿探究性学习的理念,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合作交流。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

“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

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分析图文材料

概括归纳知识

史论结合

“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

孔子及儒学的勃兴

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阐释历史

联系现实

以祖国的历史文化而自豪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

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情况:

“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及儒学的勃兴,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荀子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传承中的创新。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建议多采用史料教学法,一方面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也可向学生初步传授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课引言是由图画与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的。

《孔子讲学图》体现出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的风采。

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同时,孔子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建议教师将图画和文字内容作为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问题一:

通过观察《孔子讲学图》,你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问题二:

通过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材首先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接着简单介绍了当时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最后分析了“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子”与“夫子”称呼的由来。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反映其思想的书是《老子》,又名《道德经》。

老子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有为”措施,主张“无为而治”。

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庄子。

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万物。

庄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如《逍遥游》等名篇。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反映其思想的书是《墨子》。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他要求有一个社会秩序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要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见第二目“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和第三目“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建议教师在本课内容教学完成后,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诸子百家的文章,和有关介绍诸子百家的书籍,进一步了解各主要流派的思想主张,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形成对“百家争鸣”历史现象较全面的认识。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目“孔子及儒学的勃兴”。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

教材首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接着讲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

(1)孔子的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学思之窗】中的孔子像。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

然而,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回放】中的材料,了解孔子求教于老子的情况。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

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图。

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

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

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建议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引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曲阜三孔”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孔子及孔子的思想在今天世界上的影响,同时,也可借此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

还可以用谈话法与学生交流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论语》的有关篇目。

另外,请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中孔子概括自己一生的名言,并解释其大意,教师指出这实际上是孔子对自己精神历程的一个总结。

参见问题解答部分。

第三目“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子的思想,接着介绍了荀子的思想。

(1)孟子的思想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

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

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

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2)荀子的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

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

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孔孟荀一脉相承,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

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从道不从君。

”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

所以说荀子是属于儒家学派的,他的礼义学说是直接从孔子的思想中脱胎而来。

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

“是不然,人之性恶。

”荀子为什么说“人之性恶”呢?

荀子说:

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

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

如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

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

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建议教师在本目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活动,同时介绍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使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掌握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异同处,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比较能力和善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的意识。

【学思之窗】中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见解和认识,以此作为本课学习内容的总结。

参见问题解答部分。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百家争鸣’的局面”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入手,让学生明白“百家争鸣”的局面正是出现在这一历史大变革的时期。

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的分析,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归纳,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提醒学生注意史论相结合,论从史出,同时,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要求准确到位。

关于教材中提到的诸子百家,建议教师在这里对儒家以外的主要派别和主要代表作适当的介绍,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探究的活动内容,布置给各合作小组,使学生通过选题、收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和成果展示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对“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对“百家争鸣”历史影响的分析,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阅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关于“孔子及儒学的勃兴”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选择一些贴近现实和贴近生活的素材,来引导学生进入本目的教学,引入对孔子的介绍。

这些材料可以是2003年底至2004年初,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孔子文化展”的一些内容,也可以是当地纪念孔子的一些处所,还可以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孔府、孔庙、孔林。

通过这些“活着”的历史,尽量地从时空上将孔子拉近,消除历史的距离感,从而更好地临近孔子,了解孔子。

在讲述孔子生平时,建议教师用好【学思之窗】中孔子概括自己一生的一段名言,学生也许只能从字面上来解释这段文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段话其实反映了孔子一生精神修养的历程。

建议教师在讲解孔子“仁”的思想时,通过投影适当地展示一些孔子言论的史料,可以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也可以再补充一些,这样可以增强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

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建议教师在重点分析“有教无类”主张的含义和意义之后,引导学生回忆在语文课上学过的或自己知道的有关孔子教与学的名言,如“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对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教育。

关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比较孟子、荀子的思想过程中,掌握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同时了解他们思想的异同点。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对探究活动“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做一些铺垫和引导。

对于孟子、荀子思想的分析,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他们思想的特点,同时要强调孟子、荀子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正是经过了孟子和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才更加完整,孟子和荀子对儒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对【学思之窗】中关于人性论看法的讨论可以作为本课的小结。

建议教师将其作为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

同时,教师可以将史学界关于孔子人性论观点的不同看法作一简单介绍,既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学术观点,也可借此告知学生,今天的学术界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激发学生大胆思考,积极探究,自由讨论,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学习热情和学术意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百家争鸣’的局面”一目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社会原因的分析。

请问,春秋战国时期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作简短的总结: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奴隶社会趋向瓦解;战国时期,互相兼并,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由分裂趋向统一的时期,是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时期,是一个历史的大变革时代。

那么,具体的又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

这些变化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

案例二:

在学习孔子及儒家的勃兴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介绍一组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的图片,既可作为本目的导入,也可以此强调孔子的世界影响。

图片1:

孔府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了数十次的重建、扩建,使其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图片2:

孔庙

现今的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南北长1公里,面积9.6公顷,门坊54座,房屋466间。

院内苍松翠柏,殿宇雕梁画栋,碑刻2000余块,是我国大型的碑林之一。

图片3:

孔林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

孔林始于孔子死后第二年,随着孔子地位的越来越高,孔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形成现在的规模。

案例三:

在学习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一组史料,通过阅读、分析史料,理解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史料1:

有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

“人无有不善。

史料2:

有关荀子的思想

荀子曰: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荀子曰: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

解题关键:

孔子对自己一生不同阶段所达到的精神层面进行的概括。

思路引领:

结合孔子的生平及思想,来理解和认识孔子的这段名言。

答案提示:

这段话是孔子对其精神修养发展过程的概括。

孔子说自己15岁时就立志学习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30岁时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40岁时已经成为知者;到了50岁、60岁,孔子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了;70岁时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正确,这是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2.想想看,上面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你认为对不对?

为什么?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解题关键:

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

思路引领:

理解四种看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提示:

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关于孔子“人性论”的几种观点:

有学者认为,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却说圣贤也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可见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另有学者认为,孔子的确不像后来的孟子和荀子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谈论人性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但《论语》中却多处蕴含着孔子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

还有的学者认为,孔子的人性观是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并且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就是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两个方面合乎逻辑的分化和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

1.本课测评

(1)“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解题关键:

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思路引领:

现实影响和长远影响。

答案提示: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

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

“仁”的思想。

思路引领:

儒家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

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答案提示: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

同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潜心办学和著述,整理六经,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是后世的“至圣先师”。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这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

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到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

2.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思想家

思想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2)阅读与思考

简单解释这些名言的大致意思,分析它们属于儒家思想哪一方面的内容?

①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

②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

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

③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而成全仁德。

④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爱戴他;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

⑤没有羞耻、厌恶之心的人,不能算作真正的人。

⑥对人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对人恶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

⑦作为君子,贤良可以宽容奸佞,智慧可以宽容愚蠢,渊博可以宽容肤浅,精粹可以宽容庞杂。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这些言论属于儒家“仁”的思想内容。

(江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