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20二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957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20二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20二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20二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20二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20二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20二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20二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20二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20二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20二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江苏巡抚梁章钜对近代某条约的评价:

“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

”该条约(  )

A.导致广州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下降

B.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

C.说明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导致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解析】选A。

由材料中通商口岸的分布看出,该条约指《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改变了此前广州在对外贸易中的独占地位,故A正确;《马关条约》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故B错误;《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故C错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故D错误。

2.(2016·保定模拟)张之洞说:

“现在洋商已准在内地设厂制造土货,无从禁阻,愈开愈多,华商更难觅生计,即使日后续开,已著著落后。

莫若议与洋商合办,既免占我全利,并可学其工艺,此亦补救漏卮之一法。

”材料表明张之洞 (  )

A.主张中外合作办厂以图求富自强

B.认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不合时宜

C.通过民间办厂以解决人民生计

D.力图保护自然经济

【解析】选A。

根据材料“莫若议与洋商合办,既免占我全利,并可学其工艺,此亦补救漏卮之一法”可知,在新形势之下主张中外合作办厂以图求富自强,故A正确;“免占我全利,并可学其工艺,此亦补救漏卮之一法”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在当时仍然有一定的市场,故B错误;张之洞强调中外合作办厂分享有限的商业利益,故C错误;材料不能表明保护自然经济的目的,故D错误。

3.(2015·汕头模拟)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

“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

”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

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

【解析】选B。

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较慢,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题干只是提及上海某个县,不能以此代表整个中国,故A错误;从“自洋纱盛行……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可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受挤压的内容,故C错误;从“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可知中国人逐步接受西方工业文明,故D错误。

4.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世界:

一部历史》中写道:

“……首先,外国供销商能利用鸦片市场。

其次,他们能找到中国进口商品的替代品——制造自己的瓷器和丝绸,种植自己的大黄,在别的地方如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茶叶。

最后,他们用工业机械化来超过中国的生产。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19世纪发生的。

”作者 

(  )

A.指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论证了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C.概括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具体表现

D.分析了中国经济失去优势的原因

【解析】选D。

由三个方面的含义及“这些变化都是在19世纪发生的”看出,作者分析了19世纪中国经济失去优势的原因,故D正确。

5.某学者指出:

“背负传统包袱的中国官吏们无法挣脱由来已久的对商人之藐视,他们继续压制民办实业和私家竞争,并且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

”这说明 (  )

A.中国的现代化缺乏民众参与

B.晚清政府继续推行抑商政策

C.官营或官督商办工业存在弊端

D.民族工业面临封建主义的压力

【解析】选A。

由材料中“中国官吏们……对商人之藐视……压制民办实业和私家竞争”、官办工业缺乏“个人的能动性”等看出,中国的现代化是由政府主导,缺乏民间的参与,故A正确。

【加固训练】

学者杨师群在完成专著《中国历史的教训》后说,到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开始时,人们在努力转换传统的制度建构与思想文化之际依然很难摆脱沉重包袱。

其根本原因是 (  )

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封建思想的束缚

【解析】选B。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外因,不是“转换传统”的根本原因,故A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B正确;“努力转换传统”“很难摆脱沉重包袱”,侧重于传统包袱,是突出旧不是新,故C错误;封建思想束缚是直接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故D错误。

6.(2016·河北百校联考)下面是《贸易和外资对工业化的影响:

中国的纺织品,1875-1931》中的一份关于1875-1931年的中国棉布(百万平方码)来源表。

该表信息表明近代中国 (  )

1875

%

1905

%

1919

%

1931

%

工厂产品

27

1.1

158

5.8

831

28.2

进口产品

457

21.8

509

20.2

787

28.7

300

10.2

手工业品

1637

78.2

1981

78.7

1798

65.5

1815

61.6

总计

2094

100.0

2517

100.0

2743

100.0

2946

100.0

A.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B.自然经济瓦解的速度逐渐加快

C.棉布的来源逐渐多样化

D.自然经济对棉纺织业影响较大

【解析】选D。

由表格数字可知,在1875-1931年棉布的来源中,手工业品的比重最大,这表明近代中国棉纺织业主要侧重于家庭手工业式的手工生产,自然经济对中国棉纺织业影响较大,D正确;材料仅仅反映了近代中国棉布的来源,无法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化,A错误;表格无法体现自然经济的瓦解速度,B错误;表格仅列举了三个来源,不能说明其来源多样化,C错误。

故选D。

7.《翁同龢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同治六年)京城上层人士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

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这反映当时 (  )

A.洋务派面临阻挠B.维新派遭到围攻

C.革命派处境险恶D.立宪派崇洋媚外

【解析】选A。

由“同治六年”“设立同文之馆”等信息可知,是指洋务派设立京师同文馆。

由“鬼计本多端”“拜异类为师”可知,洋务派办理洋务受到诋毁,故A正确;维新派、革命派和立宪派分别是同治之后活跃于舞台的政治派别,故B、C、D错误。

8.(2016·湖北重点中学模拟)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总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总局 (  )

支出项目

金额(两)

占总计百分比

薪工膏火口粮、购地造房

2048433

12.78

华洋工匠工食

4209619

26.26

购买机器

1055143

6.58

订购物料及预付

各洋行定银

7934732

49.50

购买军火

720745

4.50

译书及办舆图经费

61117

0.38

A.管理上体现出以洋为师的特点

B.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投向市场

D.经营管理不善,入不敷出

【解析】选B。

江南制造总局是封建政府官办的军事工业,“华洋工匠工食”说明雇佣了洋人工匠,不能说明管理上“以洋为师”,故A错误;“洋工匠”“购买机器”“订购物料及预付各洋行定银”“译书”等支出项目,表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正确;军事工业的产品主要不是“投向市场”,故C错误;材料只有“支出项目”,未涉及“入不敷出”,故D错误。

9.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道:

“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如曾、左、李及恭亲王、文祥诸人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

”对上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

A.政治领袖们的自强运动起自于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是政治领袖们避战的结果

C.误国突出表现为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败

D.时人多方掣肘是导致自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解析】选C。

根据题干中“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如曾、左、李及恭亲王、文祥诸人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这句话可知自强指的是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就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而破产,故C正确。

10.(2016·仙桃模拟)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

“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

”该运动应该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解析】选B。

太平天国运动主观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果沉重打击清政府统治,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制度,结果不但没有富国,客观上反而加速了清朝封建制度的崩溃,与材料中“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相符,故B正确;辛亥革命的初衷是推翻清王朝,结果也实现了,故C错误;新文化运动是要从思想上解放民众,促进新思想传播,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错误。

11.(2016·荆州模拟)西方传教士卫三畏认为:

“1865年中国所面临的形势,其被破坏的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然而,恢复的速度——居民不仅恢复了旧业,而且重建了住所,整顿了贸易——甚至使那些一贯诋毁他们的人也感到吃惊,并转而赞誉很被人瞧不起的中国文化所显示出的复兴活力。

”材料认为民众社会生活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

B.中外友好局面的建立

C.洋务运动的有效开展

D.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解析】选A。

据材料“恢复的速度——居民不仅恢复了旧业,而且重建了住所,整顿了贸易——甚至使那些一贯诋毁他们的人也感到吃惊,并转而赞誉很被人瞧不起的中国文化所显示出的复兴活力”可知这是由于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中外友好局面的建立,且史实错误,故B错误;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前期主要发展军事工业,以自强为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的打击,故D错误。

12.有学者认为:

“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

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

‘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

”材料主要说明 (  )

A.民族资产阶级垄断了商业活动

B.外资与华资竞争共生关系

C.西方在华商品输出都靠中国人经营

D.中国商人在本国市场上很难占有优势

【解析】选B。

题干中的“商人”并非全部指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垄断”与“几乎垄断”不相符,故A错误;材料原意是指外资与华资相竞争,B正确;C说法太绝对;D说法与题干相反。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

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

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

和重要的作用。

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

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

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12分)

(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双重作用”的表现,并谈谈对“重建作用”的认识。

(14分)

【解析】第

(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分析归纳特点。

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近代化的角度(开启近代化大门、诱导民族工业的产生)回答影响。

(2)题第一问由材料二中“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可知,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第二问依据“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等信息归纳变化。

答案:

(1)特点:

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重要作用;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

(8分)

主要影响:

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4分)

(2)“解构”的表现:

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2分)

“重建”的表现:

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生产技术得到革新;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6分)

认识:

农村经济的重建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6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5年,清政府投入54.3万两白银创建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自1867年起每年还拨给30万-70万两经费。

1868年,其船厂成功造出了中国第一艘大型机器兵船“恬吉”号。

不过,由于所造轮船质量差、成本高,李鸿章认为“造船不如买船”。

从1873年到1885年仅造了4条船,后来完全停止了造船业务。

1905年,江南船坞从总局中分离出来,“扫除官场旧习”,仿照商坞的经营方式,承接外来商船的修造业务;对军舰修造,也要按工料收取成本费用。

开办当年就把借支的开办费用全部还清,在6年间共造船136艘。

1912年,船坞划归海军部管辖,改称江南造船所,进入了黄金发展岁月。

20年代初它为美国政府制造了四艘万吨级运输舰,得到了美国运输部的好评。

当时的《东方杂志》指出:

“从前中国所需军及商船,多在美、英、日三国订造,今则情形一变,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工业史乃开一新纪元。

”此时,江南造船所在造船数量、吨位等方面均超过了曾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英商耶松船厂。

结合所学知识,以江南造船所的发展为视角,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26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解析】由“清政府投入54.3万两白银创建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自1867年起每年还拨给30万-70万两经费”可知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等。

由材料总结得出结论:

江南造船所的建立,推动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发展;其曲折发展的历程折射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命运,其发展状况受本国政府、外国侵略势力、自身经营及技术革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

示例1: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引进西方技术,创建了江南制造总局,其造船厂推进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发展,并促进了军队近代化;但由于在经费、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很快陷入了困境。

(6分)在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鼓励实业发展,江南船坞独立出来,从官营企业变成了民营企业,经营方式和业务范围的变化推进了快速发展。

(6分)

辛亥革命后,江南造船所得到民国政府的扶持,加上自身技术、实力的提升,不仅打破了外商企业的垄断,其产品也走向了世界。

(6分)

江南造船所的建立,推动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发展;其曲折发展的历程折射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命运,其发展状况受本国政府、外国侵略势力、自身经营及技术革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8分)

示例2:

从经营方式来看,江南造船所经历了由官营到民营的转变。

它最初是洋务派的军事企业,经费来自政府拨款,管理上受制于体制而陷入困境;后来采用民营方式,自筹经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8分)

从业务范围来看,经历了由小量生产军舰到大规模地生产、修理军舰、商船的变化,业务从国内拓展到了世界。

最初为实现自强目标,生产军舰,装备清政府军队;清末开始满足军用和民间商业发展需要,拓展了经营范围,企业快速发展,其产品还进入了世界大国。

(8分)

从实力来看,从附属于江南制造总局的一个分厂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厂。

从最初的引进西方技术,发展缓慢,到后来加强自主创新,在生产数量、质量、总吨位等方面都超过了外商企业。

(8分)

总之,江南造船所的发展折射了中国近代企业的部分发展轨迹,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2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