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版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929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版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版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版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版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版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版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docx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版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版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版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docx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版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附录2教学与评价案例

 

案例1:

《蒙娜丽莎》为什么是经典名作?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当教师提到在其他班级称赞《蒙娜丽莎》是美术史上的经典名作时,一些同学不以为然:

不就是一幅画着女人的作品吗?

她连眉毛都没有,谈得上美吗?

而且,画面色彩单调、灰暗,形象朦胧,为什么达·芬奇不画得清晰些呢?

教师继续说道:

尽管大家对作品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判断,但《蒙娜丽莎》在美术史上的经典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可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如何让其他人相信我们的判断呢?

所以,这节课我们共同寻找说服其他同学的理由吧。

(教师向学生分发学习任务书和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评价表。

教师接着指出:

要认识和判断一幅作品,可以从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背景几个方面入手,运用美术、心理、历史、宗教,甚至科技等知识,找到其独特性和艺术价值。

因为美术作品不像文字和语言表达那般线性地呈现信息,而是同时呈现全部信息,所以最好设法找到一个欣赏的线性程序,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地认识作品。

为此,向大家推荐一个行之有效的欣赏程序:

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和分析作品。

大家纷纷描述所见到画面的细节,如构图、色彩和背景等,指出这幅作品采用的是金字塔型构图,人物表情恬静而含蓄,轮廓时隐时现,似乎隐没在空气之中,画面灰暗,但头部、胸部和手部却十分明亮。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网络搜索和讨论等方式,认识达·芬奇的生平、时代背景和他对艺术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等。

这些内容有助于确定达·芬奇在美术史的地位和《蒙娜丽莎》的独特价值。

在完成上述学习任务后,各

 

│ 附录 │

 

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陈述研究成果和见解。

第一组:

达·芬奇的生平事迹。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博学多才的人物,数学优异,富于科学探究的胆识,精通建筑、解剖学、化学、流体力学,钻研并尝试制作过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潜水艇,设计过桥梁、水坝,对植物有细致的观察。

同时,他也是现代解剖学、病理学和医学的先驱。

他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观察世界,寻找事物本质和自然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设计出一些设备、武器和建筑。

他突破神学的禁忌,通过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现实世界,从而赋予其作品以严谨的科学精神。

与米开朗琪罗相比,他的作品更加理性和冷静,对事物本质和世界奥秘的探究远远大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学生展示达·芬奇像及达·芬奇绘制的器物和人体草图,并将达·芬奇的作品与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进行比较。

第二组:

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差别。

文艺复兴指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人文、科学和艺术全面兴盛的现象。

所谓“复兴”,也即“再诞生”,表达的是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复苏,爆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在中世纪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时代,由于压抑和禁锢人的世俗欲望,鄙弃肉体,因此一些画匠在描绘圣像时,也尽可能排斥感性特征,避免感官刺激。

所以,中世纪的绘画排斥世俗生活,圣像也逐渐被统一成固定的符号,抽象、僵硬,缺乏生命感。

(学生出示中世纪绘画作品。

第三组:

人文主义思想对绘画的影响。

中世纪后期,商业贸易的发展催生了经商致富的中产阶级,他们对现世生活的热情,冲撞着主张禁欲的基督教思想。

这导致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发,形成了培植文艺复兴的沃土。

绘画也随着人文思想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在佛罗伦萨画家乔托的创作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他是以人体解剖学和空间透视法来处理绘画问题的先驱。

正因为如此,他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

当然,他的绘画成就还没有达到文艺复兴盛期的高峰,描绘的也基本上是宗教题材,但由于渗透了人体解剖知识和空间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透视知识,已经显露出“人间烟火”了。

(学生出示乔托的壁画作品《诺亚之梦》《基督下十字架》,并与中世纪绘画进行比较。

第四组:

《蒙娜丽莎》的艺术成就。

《蒙娜丽莎》的主人公原型究竟是谁?

至今依然没有统一的意见,但普遍认为她是一位跟商人或商业有关的女性。

在达·芬奇的眼中,她柔美悦目、庄重典雅,其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和双手的交叠都显露出她内心的安详。

这件作品表现的不是欢快的情绪,反而透露出淡淡的忧伤。

她侧身坐在阳台上,后面是山谷、河流、桥梁,小路蜿蜒,伸向画面的深处……与乔托的作

品比较,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通过对圆润丰满的人物、自然真实的风景和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致描绘,在世俗化方面走得更远。

而且,在这件作品中,达·芬奇首创并尝试运用了绘画中的“空气透视法”,将各种形体的界限笼罩在一种烟雾中,远山更是朦胧幽渺,与天空融为一体。

这种技巧也被称为“无界渐变着色法”。

(学生将《蒙娜丽莎》与乔托的作品做比较。

第五组:

《蒙娜丽莎》对后世的影响。

这件作品现存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

诞生后数百年以来,无论是研究者、普通人还是艺术家都对它充满好奇,不断对之进行探索,涉及蒙娜丽莎的身份、达·芬奇创作这件作品时的状态和情境等。

围绕这件作品还出现了一些文学和电影作品。

受其影响,后期的一些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学会了暗色的运用(当时的绘画中明暗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明代表善或上帝,暗代表恶,所以当时的画家很少使用暗色。

但达·芬奇则根据视觉原理,为突出主体等需要,大胆使用暗色,使画面明暗均衡,完全没有顾及宗教的禁忌)、肖像画的金字塔型构图、空气透视法和无界渐变着色法等。

还有一些艺术家用各种方式、媒材和技法变造《蒙娜丽莎》。

(学生出示后世对《蒙娜丽莎》的各种形式和材料的变造,以证明其巨大而不衰的影响力。

…………

教师肯定了学生对资料细致而充分的搜集和整理,并与学生一起

│ 附录 │

 

归纳了《蒙娜丽莎》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名作的理由:

1.通过运用解剖学和透视学原理,描绘了真实的人物和空间,充分肯定了人的世俗欲望,讴歌了人文精神。

2.通过对人物表情的刻画,揭示了人物内心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世界。

3.在美术语言和技法上采用了肖像画的金字塔型构图法,运用了“隐没法”和无界渐变着色法,影响了后世肖像画的发展。

4.数百年来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研究、模仿和变造的对象,并衍生出与之相关的文学和电影作品。

教师最后问:

通过以上对《蒙娜丽莎》多角度的研究和欣赏,我们找到的理由能够说服我们自己和他人相信《蒙娜丽莎》是一幅经典名作吗?

接下来,请大家结合学习任务书和评价要点,综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表现,对自己这次学习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

【点评】

该课程主要针对“图像识读”素养设计,同时涉及“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等素养。

整个课程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即如何说服其他人相信《蒙娜丽莎》是一幅经典名作。

虽然对一件作品的评价和判断会因人而异,不能强求所有的人都认同一种评价,但《蒙娜丽莎》的确在美术史上被公认为一幅经典名作。

如何说明其中的理由,成了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寻找到证明这件作品被称为经典名作的理由,教师提供了一个通用的鉴赏程序——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并告诉学生要认识一件作品,必须多角度地观察和解释,如美术学、心理学、历史学、宗教学,甚至科技等角度。

在提供了方法和程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地观看画面,并描述看到的东西,分析画面的人物和形式特征。

然后,引导学生采取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方式,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搜集资料和素材,经过讨论后派代表在全班进行发表和交流。

在整个解释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经常性地运用了比较法,并联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系了包括宗教、经济在内的社会背景知识等。

最终师生共同归纳出几条能够说服他人的理由,并参照学习任务书和评价表,全面评价了自己的学习行为。

这一课程安排和教学行为,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2:

《父爱》——素描肖像画创作

教师问学生:

父亲节快到了,我们应该为父亲做些什么呢?

下次课开始,我们将尝试以《父爱》为题,为父亲创作一幅素描肖像作品。

接着,教师分发学习任务书和评价表,并要求大家按照学习任务书的要求做相关准备,包括理解什么是父爱,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选择和聆听关于父爱的歌曲和乐曲,了解父亲的工作和经历,评价父亲的性格,回忆对父亲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用手机给父亲拍几幅不同角度的照片,并描述父亲的外形特征。

该学习内容采取单元课程,分3课时完成。

第1课时:

理解创作主题,由感受和认识父爱,激发对父亲的感情。

教师让大家讨论什么是父爱,父爱与一般的人类之爱有什么不同,父爱有什么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欣赏罗中立的《父亲》,了解罗中立创作这件作品的背景和经过、《父亲》的个性和寓意、《父亲》的形象刻画和表现手法。

在背景音乐中,学生观看表现父亲的图片;选择合适的形容词,描述自己父亲的性格和外形特征;思考自己将从什么角度、姿态和表情进行描绘,选择什么样的道具和环境,采用什么表现形式最能表达主题,并与同学讨论和交流。

认识肖像画的内涵,学习肖像画构图知识并完成构图。

通过讲解和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优秀肖像画作品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肖像画的类型(如头像、半身像、全身像和群像等),以及优秀肖像画的标准。

以演示和示范、欣赏作品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肖像画构图知识,进行小草图练习。

要求学生尝试为自己的创作构图,并不断与教

│ 附录 │

 

师和同学交流,完成创作构图。

第2课时:

学习并练习线条。

通过讲授、欣赏和示范,帮助学生认识线条的种类,如线条的曲直、粗细、虚实、长短,线条的排列与组合,轮廓线与辅助线的运用等,并进行练习。

学习并练习明暗画法。

通过讲授、欣赏和示范,帮助学生认识明暗造型的规律、明暗画法的步骤,并进行练习。

第3课时:

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与评价。

学生独立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与同学互动交流。

作品完成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可以是作品的实际展示,也可以用手机拍成照片,进行跨班级、跨学校、跨地域的展示,还可鼓励学生将作品带回家跟父亲和其他家人交流,接受他们的评价。

根据评价表的要求,引导学生评价作品对父亲外形特征、个性和精神状态的表现,自己对美术媒材和技法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尤其是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和情感流露。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学习态度以及体现出的独特艺术个性和追求。

总之,在解决问题(为父亲创作一幅素描肖像,以颂扬父爱)过程中,综合评价学生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

【点评】

该课从父爱的主题出发,唤起学生对父爱的感受和认识,进而激发表达“爱父”的愿望。

为此,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途径理解主题,包括阅读、回忆、评价、拍摄等,为美术表现做好铺垫。

不仅如此,教师还将学习具体落实在鉴赏著名作品《父亲》上。

通过鉴赏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画家是如何表达类似主题的(该作品主题的意义既具体又抽象),从而学习经典,进一步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因为教学活动主要针对“美术表现”素养,不可避免地涉及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所以整体课程是按照主题单元式设计的,一共安排3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由于这一美术表现活动属于肖像画创作,因此教师必须介绍肖像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画的知识和类型以及肖像画的构图知识和要点,经过一定的练习之后,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构图。

要完成创作,还需要知道线条和明暗等知识和表现方法,所以教师用了1课时(如果技法的难度较大,也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讲授、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完成创作活动必备的基本技能。

最后用了1课时让学生进行实际创作。

在整个技能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教师综合运用了讲授、欣赏和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技法要领,并细心进行指导。

教师的教学重点指向“美术表现”素养,但也兼顾了

“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素养。

作品完成后,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现场和网络展示的方式进行评价,不仅采取自评、他评和师评,而且鼓励家庭参与评价。

同时,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进行评价,检测学生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综合表现。

 

案例3:

校园的故事——微电影创作

为了营造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空间里成长,美术教师设计了“校园的故事”课程。

问题情境是:

在学习、生活的校园里,在朝夕相处的教师和同学身上,我们能发现哪些有意义的故事呢?

如何将这些故事拍成微电影,把我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与教师和同学们分享、交流。

课程分为4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1课时:

理解主题

通过讨论,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在校期间)、地点(校园),

校园应该营造的文化氛围和特色。

主题应该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积极向上、青春洋溢的精神面貌,推进校园文化中的真善美。

可以从赞扬、讽刺和批评等不同角度,指向这一主题。

主题必须通过人、事、物和景的关系加以体现,并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中流露出来。

为了增加启发性,找到独特而新颖的构思,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

│ 附录 │

 

历过、在校园发生的故事,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观赏反映校园生活的电影片段或微电影。

在此基础上,教师采取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创意。

经过筛选后,确定几个创作构想,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认识微电影和设备器材,并制订学习文件。

通过图像、视频和演示,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微电影、微电影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掌握设备、器材的操作方法。

与学生协商制订学习任务书、学习评价表和小组合作工作单。

学习微电影语汇,建立学习空间。

通过图像、视频和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微电影创作中的表现方法、景别、声画关系及蒙太奇的剪辑方法等,认识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区别及各自的功用和艺术特征。

要求学生建立和完善网络互动平台,共享和交流学习心得,并通过合作完成相关作业。

当学生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后,教师在此单元采用的主要教学策略是使学生个人的学习成果有助于小组学习目标的达成。

第2课时、第3课时:

分工、合作,进行拍摄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道了解微电影制作流程,分配小组人员任务,如编

剧、导演、演员、摄像和后期等。

学生尝试创作《校园的故事》(具体的片名可以根据主题和故事情节自定)微电影剧本;学习将剧本改编为分镜头剧本、分场景剧本;了解摄像的基本原理,结合之前学到的景别知识,配合剧本进行空镜头拍摄;学习视频编辑软件,根据剧本的要求进行片头、片尾的制作。

这一单元属于创作的准备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多花些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并能结合创作提出问题。

第4课时:

完成作品并播放和评价

教师协调、调度,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综合提

升。

学生将之前的学习内容通过整合进行拓展延伸,在实际创作中加以运用;通过表演、拍摄及剪辑、音效和字幕编辑等后期制作,完成微电影作品的创作、播放,并加以评价。

条件允许,可在学校电视台播放,让更多的教师和同学参与到观赏和评价中。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点评】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校园文化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营造良好而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的责任。

为此,教师选择了“校园的故事”这一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平常没有注意的人物和事件,提炼出主题和故事情节,并通过学生喜欢的微电影创作方式进行表现,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微电影是综合性的艺术创作活动,需要集体合作参与,而学生来自不同班级,相互之间并不熟悉,因此合作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

教师让学生组成有编剧、导演、演员、摄像和后期等不同角色分工的创作小组,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大家各司其职、相互信任,有效解决组内矛盾。

在创作微电影的同时,形成合作学习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其中,教师展示了出色的教学领导力,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生商议制订了学习进度表、学习任务书、小组合作工作单、学习评价表等工具。

其中的学习任务书图文并茂,包括知识库、学习任务、作业要求等,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创作。

而且教师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创建了“学习社区”网络互动平台,既便于教师上传学习资料,发布教学指令,也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和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

这一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培养,但因为牵涉综合性的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案例4:

旅游中的风景——用平板电脑进行数码绘画表现

国庆小长假快到了,学校准备在节后举办一个题为“旅游中的风景”的数码绘画作品网络展示和交流活动。

为此,教师专门设计了一个单元(3课时)的数码绘画课程,为这一活动做准备。

│ 附录 │

 

第1课时:

教师设置了问题情境——在旅游中,我们应该如何观察,并提炼表达的主题?

如何运用平板电脑进行绘画表现?

如何在网络上展示和交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师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制订学习任务书,上网搜集优秀的数码绘画作品进行鉴赏,相互讨论,引导他们从感性和理性上认识数码绘画。

然后,每组选派一个学生代表本组针对优秀风景画的标准、风景画表现的主题、风景画的构图、色调与主题及情感表达的关系、数码绘画的审美特征和技术方法等问题发表看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倾听者和启发者的角色,甚至与学生一道介入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推进学生不断质疑和思考,必要时更正和补充学生的观点。

如果意犹未尽,这种讨论也可以在课后通过网络互动平台继续进行。

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观看数码绘画教学视频,并与同学互相交流,总结数码绘画的程序和要点,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码绘画的操作要点,教师进一步通过现场讲解和示范演示,引导学生了解平板电脑中绘图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特点,认识软件界面中的工具栏布局和技术要求,掌握运用该软件进行数码绘画的方法。

教师布置学生课后拍摄校内或校外的风景照片若干,并鼓励他们与教师和同学讨论主题和拍摄的效果。

第2课时: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照片,将其导入绘图软件,运用内置的画笔、色彩、涂抹等工具对原图进行修改和绘制,并利用各类艺术滤镜进一步提升数码绘画作品的艺术效果,以突出主题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当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创作技法后,教师鼓励他们选择运用画笔和色彩工具直接在平板电脑上以“旅游中的风景”为主题进行绘画实践,并选用文字工具在画面上分享创作心得。

第3课时:

当数码风景绘画作品完成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构图、技法、笔触和创作感受等方面探讨数码风景绘画作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品与风景摄影作品、风景手绘作品之间的区别,同时要求学生将完成的绘画作品上传到在线协作学习平台上。

教师点击展示页面上的作品,检视并进行实时在线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及时修改和完善作品。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和分享同学的创作体会和心得,不拘地点和时间相互进行评价。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感受了现代媒体艺术的魅力,对这种交互的创作、展示与评价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期待国庆小长假的旅游和创作,以及节后的数码绘画作品网络展示和交流活动。

【点评】

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教学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从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与学,再到如今的翻转课堂、移动学习、虚拟/增强现实学习等,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教与学的方式。

美术的教与学也在信息化环境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随着数字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设备因其便捷性、功能性、娱乐性、互动性上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相对于使用鼠标、键盘、绘图板等工具进行创作的电脑绘画来说,直接用手指、触笔在平板电脑上进行绘制更为方便,也更符合现代社会移动学习的需要。

丰富的App软件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趣味性,多样的后期效果在提升作品艺术效果的同时,也为美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性。

这个基于移动终端(平板电脑)的教学案例,从数码绘画课教学的角度提示了我们如何改变传统的美术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和学习时空的关系。

运用网络获取知识、搜集资料、完成作品、展示交流的程序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交互性、跨时空性、跨学科性、创新性、趣味性等信息化环境下的美术教学特征,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构建知识、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 附录 │

 

注:

以上案例仅作为教师教学的参考,请勿盲目引用;所呈现的程序和方法也不具有唯一性,不必完全照搬。

案例旨在说明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美术教学的方法特点,引导教师举一反三,大胆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