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810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城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东城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东城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东城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东城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城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docx

《东城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城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城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docx

东城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初三语文试题2013.1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6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襁褓(qiǎng)阴晦(huì)拮据(jié)吹毛求疵(cǐ)

B.嗤笑(chī)汲取(xī)忐忑(tǎn)孜孜不倦(zī)

C.妖娆(ráo)愕然(è)亵渎(xiè)强聒不舍(guō)

D.佝偻(lóu)滞碍(zhì)狡黠(jié)恪尽职守(kè)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端(祥详)

判断:

“祥”有“吉利”的意思,“详”有“详细”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详”。

B.妥(帖贴)

判断:

“帖”有“稳当”的意思,“贴”有“粘合”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帖”。

C.格物知(至致)

判断:

“至”有“到”的意思,“致”有“获得”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致”。

D.重蹈辙(复覆)

判断:

“复”有“重复”的意思,“覆”有“歪倒,翻倒”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复”。

3.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

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因此,对一个人来说,把一种想法紧锁在心头,哪怕把它倾吐给一座雕像,也比闷在心里好。

A.由于却与其倒不如

B.由于却除非否则

C.即使也除非否则

D.即使也与其倒不如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莫言的散文集《会唱歌的墙》,早在1998年就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发行出版。

B.香菱笑道:

“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C.行动,要靠思想来指导;思想,要靠行动来实现:

思想和行动是紧密相连的。

D.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不具有创造力。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棵野百合灿然地开着,在清晨的谷中,它和着露水绽开,完全无视于别人的欣赏,。

在盛开的一朵下面,垂着四个蓓蕾,继第一朵的开放与凋落之后,第二朵也将接着开放、凋落。

接着第三朵、第四朵……是的,它们将连续着在荒芜的谷中奉献它们洁白的芳香。

不管有没有人经过,不管有没有人了解。

这需要何等的胸襟!

我不由想起孔子所说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A.气质高贵、神韵天然心情不觉变得十分激奋壮烈

B.气质高贵、神韵天然一丝凄婉之情不觉萦绕心头

C.沉默、孤独、而又超越一切心情不觉变得十分激奋壮烈

D.沉默、孤独、而又超越一切一丝凄婉之情不觉萦绕心头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山雀是顽皮的,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

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

……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

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

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撒野”、“呼朋唤友”、“吵闹”,形象地写出了山雀顽皮可爱的特点。

B.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的,把人“全身淋透”的“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

C.选段中运用“它们……像……”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活跃、美好的生活情态。

D.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能快乐自由地歌唱。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1分)

(2),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与声两方面描写战斗激烈场面的词句是:

,。

(2分)

8.名著阅读(3分)

古典小说《水浒》善于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

例如通过林冲与高俅父子及其帮凶的矛盾冲突,刻画了林冲对待压迫先是①,最后被迫奋勇复仇的形象;再如我们学过的《②》,作者通过刻画③与众军士的矛盾冲突,表现了他粗暴急躁的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为进一步了解东城区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的规划,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文化建设在东城”的社会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9.分析下图,提取关于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影响力。

(4分)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调查

 

摘自人民网上海2012.1.30电

主要信息:

影响力:

10.2010年以来,东城区以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为目标,逐步推进文化建设。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东城区文化建设的四个特色。

(4分)

【材料一】 

为了把东城区建设成名符其实的“首都文化中心区”,东城区力求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如戏剧、体育、中医等,形成多元文化的汇聚地。

为了打造北京市最重要的“文化名片”,东城区还在全市率先颁布二十年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了“十二五”期间东城区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材料二】

2012年,中轴线申遗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将冲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正加快中轴线沿线环境的修缮整治,复建中轴线沿线“十大保护项目”,形成古都风貌集中展示区。

另外,着力保护修缮“国子监-雍和宫”、“王府井-东单”等七大片区,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材料三】

“东雍创业谷”园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优先发展数字内容的动漫产业和版权交易产业;东方文化大厦、红桥市场、方家胡同46号等这些被称为“胡同里的创意工厂”的集聚区,已经成为东城区文化创意集聚发展特有的“符号”。

特点:

⑴⑵⑶⑷

11.班委准备根据“文化建设在东城”的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请你综合以上材料为本期黑板报写一段导语,用上“东城区”“文化名片”两个词语。

(3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4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开张圣听开张:

(2)陟罚臧否臧否: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翻译: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

1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亲贤臣,远小人”?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故乡》(节选),完成第15—18题。

(共14分)

①“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

”母亲说。

②“是的。

③“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

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④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⑤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

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吃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⑥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⑦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⑧“阿!

闰土哥,——你来了?

……”

⑨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

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⑩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11A“老爷!

……”

1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13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

“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14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15“老太太。

信是早收到了。

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16“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

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

还是照旧:

迅哥儿。

”母亲高兴的说。

17“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

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18“他就是水生?

第五个?

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

”母亲说。

19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20“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

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21我问问他的景况。

他只是摇头。

22B“非常难。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23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15.当闰土见到分别二十年的“我”时,他的神情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他心态的变化。

请按要求填写下表。

(3分)

神情

心态

欢喜、凄凉

欲言又止

心中有很多想倾诉的东西,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16.面对中年闰土,“我”对少年闰土仍念念不忘,对往事仍印象清晰。

选文中哪些地方流露出“我”的这种感情?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其中的两处。

(2分)

答:

17.选文在对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中出现了多处省略号。

说说文中A、B两处的省略号分别表现了闰土内心怎样的情感。

(3分)

答:

18.选文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细致入微地表现出人物形象特点。

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不超过150字)(6分)

答:

(二)阅读《漫话阶梯》,完成第19—22题。

(共9分)

漫话阶梯

刘心武

 

①最早的阶梯,追求的完全是连接两个以上不同平面的功能性。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梯逐渐具有了心理属性,也就是说,人们建造阶梯,不仅是A为了方便从一个平面上升或下降到另一个平面,而且,也是B为了达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

②比如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三大殿,本来那地面是平的,可以平地起殿堂,但为了体现出天子的威严,就先起五米高的基座,再建造大殿,而分为几层的基座,再以阶梯连接,阶梯中段专供皇帝行走的部分叫御道,用最优质的汉白玉石,雕出祥云飞龙的图案。

过去都称皇帝为“陛下”,“陛”是皇宫阶梯的专称。

皇帝明明高高在上,臣民在他殿堂的阶梯下,似乎称他“陛上”才对,但皇帝至少在口吻上喜欢贬低自己,比如自称“寡人”,这份虚伪很有意思。

③中国古典建筑,不仅是皇宫,像祭坛、寺院、道观、王府等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都一定要平地垒起高基座,建造有气派的阶梯,以体现出对神佛贵人的尊敬。

现存的河南开封龙亭,是将这种心理需求达于极致的典型。

它是在平地拔起的十三米高台上盖出一个殿堂,里面供奉着“真龙天子”的牌位,专用于在彼处由钦差大臣宣谕“圣旨”。

殿堂,也就是“龙亭”前面的台阶分三层,共72级,故意建造得相当陡峭,那夸张的造型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引发出心理反应。

④现代社会建筑中的阶梯仍可起到主导人的心理意识的作用。

由吕彦直设计的、完成于1929年的南京中山陵,由陵下到陵寝主体,落差为73米,设置了八个过渡性平台,一共有392级台阶(当时中国人口为三亿九千二百万)。

当谒陵者从头几个平台的阔台阶往上行走时,望见的只是天宇,随着一步步的攀登,那顶部的蓝瓦祭堂才会慢慢地浮现眼前。

这就是建筑师利用长距离、缓爬升的阶梯,来调整谒陵者的心理,使其能够“默默想音容”,将崇敬与缅怀的情绪达到浓烈。

⑤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有意将其基座与紫禁城内的三大殿取齐,但阶梯的设计,则采取了广阔通透的方式,尤其是东门阶梯的设计,很有大国气派,可以容许成百上千的人同时拾级而上,确有“让人民当家作主”的韵味。

⑥城市公众共享空间的阶梯设置,一定要突破狭隘的功能需求,营造出奇趣妙境。

最成功的一个例子是罗马的西班牙广场上,由桑蒂斯和斯佩基设计的那一组面对喷泉的扇形阶梯,它简直是“视觉冰激凌”,已经有太多的电影利用它作为背景去表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命运,那一组阶阶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熟悉的具有生命的存在。

⑦至于室内的阶梯,我们习惯叫作楼梯的建筑部件,虽然设置了电梯,它们仍是不可或缺的。

阶梯并非简单事物,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实用性,“阶趣”应该是设计者考虑的重点。

19.本文是围绕着阶梯的什么特点来介绍不同时期阶梯的?

(2分)

答:

20.请说出第①段中画线的A句、B句顺序不能颠倒的两条理由。

(2分)

答:

21.简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视觉冰激凌”的表达效果。

(3分)

答:

22.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下面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分)

【材料一】

华侨大厦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它大堂内靠南侧有一架弯转落地的宽大阶梯,十分别致,雅趣横生,是“以梯吟唱”的代表作。

【材料二】

民居内设置的阶梯,样式非常丰富。

法式的旋转楼梯相当流行,这种楼梯不仅节约空间,而且富于情趣,能营造出浪漫氛围。

答:

(三)阅读《人的价值》,完成第23—25题。

(共7分)

人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②有人说,人的权利和地位有多大,人的价值就有多大。

其实不然。

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利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

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却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的心中。

比如李白、杜甫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

③人的价值不在其是否拥有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造福于人类。

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有高有低。

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绿水”,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真正为民众留下“晴空万里”,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④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

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谁能在当时正确估量他们的价值呢?

因此,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器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在于他的内心和行动。

衣服、器物、头衔等等都是人的外在表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体现人的价值内涵。

⑤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热情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就一定能实现人的价值。

2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

答:

24.简析第②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25.仿照第④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式,在横线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2分)

答:

六、作文(50分)

26.题目:

,原来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初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3.1

一、选择(共12分。

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D

D

C

C

B

二、填空(共8分)

7.⑴答案:

斜晖脉脉水悠悠

(1分。

有错不得分)

⑵答案:

会挽雕弓如满月

(1分。

有错不得分)

⑶答案:

燕然未勒归无计

(1分。

有错不得分)

⑷答案: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8.答案:

①妥协退让②智取生辰纲③杨志

(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9.答案示例:

主要信息:

中国流行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也低于中国政治、经济所具有的吸引力。

影响力:

中国流行文化的影响力非常低。

(共4分。

“主要信息”共2点,每点1分;“影响力”2分)

10.答案示例:

特点:

⑴融合多种文化元素⑵具有整体发展规划⑶保护古都文化并展现其魅力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共4分。

“特点”共4个,每个1分)

11.答案示例:

世界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中国的流行文化?

无论传统文化还是流行文化,中国都需要打造自己响亮的文化名片来提高国际影响力。

那么东城区文化建设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请看本期黑板报。

(共3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12.答案:

⑴扩大

⑵善恶

(共2分。

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3.答案:

(1)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

(2)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共4分。

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

14.答案要点: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问计贤臣。

(共3分。

共3点,每点1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共14分)

15.答案:

①见到分别多年的好伙伴,内心激动

②恭敬

③意识到自己和对方在身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

16.答案示例:

对少年闰土的外表记忆深刻;脑海中仍能想起角鸡、跳鱼儿、贝壳、猹等许多趣事。

(共2分。

共2点,每点1分)

17.答案示例:

A处的省略号表现了中年闰土矛盾复杂的心态,B处的省略号表现了闰土对自己生存状况的无奈与内心的悲苦。

(共3分)

18.答案示例一:

“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这处外貌和动作的描写以及对猹迅速逃脱的描写,都直接、间接地表现出少年闰土的勇敢无畏。

这些描写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所构成的神奇画面有机融合,景物描写衬托出少年闰土活泼的生命。

答案示例二:

作者在描写中年闰土外貌时,与记忆中的少年闰土进行对比,在巨大的反差之下,突出了中年闰土内心和命运的变化。

其间还穿插着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肿得通红”的眼睛、“松树皮”般的手以及单薄的衣着,形象地表现了闰土辛苦劳作,饱经风霜,极度贫困的生存状况。

(共6分。

举例1分,“人物描写方法”1分,分析2分,“人物形象特点”1分,语言表达1分)

(二)(共9分)

19.答案:

阶梯具有心理属性。

(共2分)

20.答案示例:

理由一:

A句和B句如果颠倒,就与上文先说明阶梯的“功能性”,再说明阶梯的“心理属性”的说明顺序相悖。

理由二:

A句和B句之间是递进关系,B句是说明的重点,即:

人们建造阶梯,更重要的是为了达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

(共2分。

“理由”共2条,每条1分)

21.答案:

“视觉冰激凌”生动地说明西班牙广场上的扇形阶梯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上的美的享受,从而说明阶梯能营造出奇趣妙境。

(共3分)

22.答案示例:

室内阶梯除了实用性,还应体现出“阶趣”。

(共2分)

(三)(共7分)

23.答案:

人的价值不在其是否拥有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造福于人类。

(共2分)

24.答案示例:

作者先举出“人的权利和地位有多大,人的价值就有多大”的观点;然后表明自己不认同这一观点;接着作者列举事例,将显赫一时却没有贡献的达官贵人和官运不济却有所贡献的文学家进行对比,论证了人的价值与人的权利地位不一定成正比。

(共3分)

25.答案示例:

蒲松龄在几度落第后写下《聊斋志异》

(共2分)

 

六、作文(50分)

 

26.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46分)

说明

 

书写(4分)

一类卷

(50—43)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

46—39分

 

以4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42—37)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

38—33分

 

以3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

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36—30)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

32—26分

 

 

以2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9—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

25—0分

 

以1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