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767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docx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docx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课为政以德

一、孔子一方面主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

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不同,但要注意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

“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个重点。

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

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

“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

和《说文解字》解释也不矛盾。

因为《说文解字》是字面的基本意义,一个字还有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平”、“均”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平”,它也有“相对公平”与“绝对公平”,事实上只有“相对公平”,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

三、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政”,这里是指治理之事。

“德”与“刑”,是指治理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

“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它是“德治”的基础。

孔子所言“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

“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约束人们行为。

四、说说下面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

“民免而无耻”中的“无耻”,在现代汉语中作整体理解(不知羞耻),而文言中是“没有”与“羞耻之心”的组合。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中的“有事”包含“发动”与“战事”。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中的“以为”是介词“以(把)”与动词“为(当作)”的结合,“以”下省略介词宾语“他”(颛臾的祖先),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认为”之意。

“既来之,则安之”中的“来”是不及物动词作使动用,“安”是形容词作使动用,是既“使之来,即要使之安”之意,在现代汉语中使动用法极少。

五、阅读下面短文,借助工具书,解释“亲”、“长”、“废”、“疾”、“货”、“身”的意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礼记·礼运》)

“亲”:

《说文》:

“亲,至也。

”本义是感情深厚,关系密切。

引申为父母家人、亲戚、婚姻等名词及宠爱、接触、亲近等动词。

文中的“亲其亲”,前一“亲”是形容词作意动用,后一“亲”作名词,意思是不光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也把别人当作亲人)。

“长”:

《说文》:

长,久远也。

”引申为长短、永远等形容词,“擅长”、“延长”等动词,“长大”、“长辈”、“生长”等读“zhǎng”。

文中的“长”,即得到成长。

“废”:

《说文》:

“废,屋顿也。

”指屋子倾圮无用。

引申为破败、坠落、停止、废弃、沮丧、杀害等,也引申为人长久不愈的疾病、残废。

文中即此义。

“疾”:

《说文》:

“疾,病也。

”引申为祸害、缺点毛病、痛、疾苦、病残之人、痛恨、妒忌、担忧、急速等义,文中作“病残之人”。

“货”:

《说文》:

“货,财也。

”引申为货物商品、货币、贿赂、买卖等,文中用其本义,财物。

“身”:

《说文》中指人的身体,引申为生命、毕生、自身、自己、亲自、体验、实行、担任、身份等,文中指“自己”、“自身”。

第二课克己复礼

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

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核,这个核就是仁。

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章)。

1.2章用孝弟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弟,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

这样,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2.8章,17.21章);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的要求。

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

孔子在他处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章)的话。

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

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

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

这种极端化的主,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

这种倒装句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论语》里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言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

述句中的主谓倒装,主要是突出感情,强调谓语表达的容。

这两个例句,表达出孔子对周礼理想境界的向往及自己为理想努力难以实现的感慨。

倒装句在口语中使用的远较书面语多,《论语》量倒装句的使用,反映了该书的口语化特点。

四、阅读下面三段文字,说一说它们各自从哪个角度对“礼”进行阐释的。

(文字略)

第一段,从社会作用的角度讲礼。

认为礼的作用在于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矛盾,既能“养人之欲”,又能维持等级差别(“贵贱有等,长幼有差”)。

第二段,从人兽区别的角度讲礼。

认为二者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语言而在于礼,礼是人与兽相区别的标志。

第三段,从处理人我关系的角度讲礼。

认为礼的特点是自卑以尊人,礼可使人尊重他人而约束自己。

五、“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中哪些词活用作动词?

其意义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和“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中活用动词的相应词语有什么不同?

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但语法意义不同。

前面的例子是在名词前直接加否定副词,而副词只能修饰谓语,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所以,副词后的名词,一般是活用作动词。

后面的例子是两个名词相连,那么一般来说,前一名词活用作动词谓语。

也有的书上将以上的例子作为“名词意动”,因为谓语动词没有设计具体动作行为,仅是主观意图上的行为。

第三课待贾而沽

一、孔子为什么热心于仕途?

这和他用行舍藏的主有没有矛盾?

孔子的热心仕途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复礼”的政治主,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所以他不管如何碰壁,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和他的“用行舍藏”看似矛盾,其实也不矛盾。

中国文人很好地将儒家积极进取的“入世”思想和道家消极隐退的“出世”思想融合起来,所谓“沧浪之水清,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可以濯我足”,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统治者开明,政治清明,文人愿意报效;而反之,则隐退避身,等待时机,而其心,是渴望用政,实现自身价值。

二、9.5章,是怎样表现孔子的强烈自信的?

17.1章,从“来!

予与尔言”可以看出阳货对孔子是怎样的态度?

可以根据什么判断孔子对阳货的回答是虚应故事?

9.5章中,孔子在被匡人拘禁的情况下,毫无畏惧,以周文化代表自居,相信自己的个人人格和主,最终脱围。

在17.1章中,阳货以自己官职自大,在孔子面前高傲自踞,所以用命令式的口吻对待孔子。

但孔子不卑不亢,面对阳货“实用主义”的劝说自己出仕,委婉拒绝,孔子渴望被任用,但不愿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原则,所以他躲避阳货,实在躲避不了,假意允应出仕。

三、孔子主在修身上要“近取譬”(推己及人),其实他在言谈中也是很注意“近取譬”的。

17.7章就有一连串“近取譬”的句子,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说说它们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态度和心理。

如果把这些句子换成述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17.7章中孔子回答子路的话,用比喻和反诘表示自己不怕危险,愿意去与有野心、有实力的叛臣见面,表现出孔子不以自身安危为重、反对佛肸违背“礼”、以下犯上行径的无畏精神,给学生树立了坚持理想原则、不怕一切的人格魅力。

他回答学生时用比喻、反诘,更能体现出一种义无返顾、不容置疑的力量,用述句是表达不出的。

四、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

1、“从者见之”中的“见”,是使动用法,即孔子的随从者使(仪封人)谒见了孔子。

而“天下有道则见”中的“见”即“现”,出来当官,与下面的“隐”相对。

2、“邦有道,则知”中的“知”通“智”,与下面的“愚”相对;“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中的“知”,了解。

3、“男有分,女有归”中的“归”指女子出嫁(古代认为女子属于夫家,所以出嫁犹如“归”);“归孔子豚”中“归”通“馈”,赠送。

4、“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中的“与”作动词用,参与;“岁不我与”中的“与”也作动词,等待(此句为宾语前置)。

5、“求善贾而沽诸”中的“沽”,“卖”(出售)解;“沽酒来何迟”中的“沽”,“买(酒)”。

五、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

“往矣!

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对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

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报”?

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成子弑君,在孔子看来,这是违背“礼”、以下犯上的严重事件,也是对孔子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的沉重打击,所以孔子把它当作大事严肃对待。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

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

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

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

三、完成下面各题。

1、翻译下面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

(1)(孔子)之三子告(成子弑君事)。

(2)(接舆)趋而辟之,(孔子)不得与之言。

(3)鸟兽不可与(之,指鸟兽)同群。

(4)丘不与(之,指世上人)易也。

(5)(子路)至,(丈人)则行矣。

?

?

2、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止子路宿”的“止”,留宿。

(2)“杀鸡为黍而食之”的“食”(sì),使动用法,使之(子路)食。

(3)“见其二子焉”的“见”,动词使动用法:

使其二子见(子路)。

(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的“洁”,形容词使动用法:

欲使其身洁。

(5)“怀其宝而迷其邦”中的“迷”,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其邦混乱。

第五课仁者爱人

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

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

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

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

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

二、同是主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的主和孔子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孔子的“仁爱”是建立“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所以他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

而墨子“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

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

这也是墨子思想在后来衰落的原因。

至于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一方面是说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有着根本区别(一强调等级、一强调平等),二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派之间互相争论,批评对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所以讥刺墨家的“兼爱”因平等而“无父无君”。

三、有人评论15.42章孔子对待盲人乐师的叙述“说得极平实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

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

如果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一段主要用客观叙述、白描手法,寓情感于客观叙事之中,突出孔子尊重、体谅、关心人、特别是弱者的“仁爱”精神。

不加评论而用朴实的行动将孔子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也是含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春秋笔法”。

如果改用其他,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六课君子之风

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

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孔子表达自己这一志向时并未用空洞的语言表态,而是用了具体的细节,写自己平常的饮食起居,特别用“曲肱而枕之”来写自己贫困简陋而自由随便的生活细节,尤给人以深刻印象。

7.19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

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

而第三个“忘”——忘老(“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

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

(1)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所说过眼烟云;

(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3)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三、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

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

试对这三种主作简要评论。

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

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以“诚信”为本。

到现代,如日的本商人、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这对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应该是要十分重视的。

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走向两个极端,“极左”和“极右”,但今天仍有市场,尤其是韩非子之论,在今天不少商人、企业家中还很“吃香”,有的人昧着良心、不顾手段、甚至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我们今天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不与此理论有关。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

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

这种主可达富国强兵的一时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

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四、“问”在古代和现代都有“不了解的事情请人解答”的意义。

在现代汉语里,“问”可以带双宾语(如:

“问你一个问题”,“你”是“问”的对象,是间接宾语;“一个问题”是“问”的容,是直接宾语),也可以带其中一个宾语(如:

“我问一个问题”,“我问你(呢)”)。

找出一至六课的问字句,看看《论语》中问字的用法有什么规律,跟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1、“使子路问津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2、《论语》里“或问子产”这句话,是“有人问子产说……”的意思,还是“有人问子产是怎样一个人”的意思,为什么?

3、“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论语》8.4,见第九课),“问之”的说法和前面所归纳的“问”字用法是否矛盾?

为什么?

课文中“问”的句子:

子贡问政、哀公问于有若曰、季康之问政于孔子、季康子问、?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颜渊问仁、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宰我问(17•21)、门人问曰、问于桀溺、子路问曰,子问曰等。

《论语》中使用“问”字句的规律是:

问字后面的宾语有的完整,有的省略(或省略直接宾语,或省略间接宾语,或两者都省)。

但前提是句子意思要让人明白,所省略的宾语或在前面交代,或在后面交代。

如果句子或文章开头的问句,则一般齐全。

这也是古汉语中宾语省略的一般规律。

古汉语中宾语省略十分常见,只要前、后有所交代,人们能看出,即省略,以使表达简约。

大多数的问句容并不出现“问”字,如“曰:

‘伤人乎?

’不问马。

”、“晨门曰:

‘奚自?

’”

以此看上面三句,第一句中的“焉”是个语气兼指代性质的助词,这里子路问的宾语中用“焉”指代询问的间接宾语,而“津”则是直接宾语。

古汉语中常在问句中用“焉”,表达这样的双重作用。

第二句的省略是省略了间接宾语,而直接宾语又只有“子产”,因此引出两种不同理解。

但联系全句容,还是可以明白的。

这段语录:

或问子产,子曰:

“惠人也。

”问子西,曰:

“彼哉!

彼哉!

”子产是国的贤相,所以孔子说他是个“惠人”(给人以恩惠的仁人),而问“子西”(楚国人),孔子用“他呀”、“他呀”的语气表示否定之意。

从全句看,应该是问子产是怎样一个人。

第三句的“问”,是“探问”、“慰问”之意,与一般的询问不同,所以没有省略。

七、求诸己

一、14.42章说“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6.30章说“博施于民而能济……尧舜其犹病诸”。

由此看来,“安百姓”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什么关系?

推而广之,“安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什么关系?

“安人”和“安百姓”所达到的修养标准有什么不同?

“修己”——“安人”(安百姓)——“博施济众”,这是从个人做起到为其他人服务,再到为大众服务,逐层推进,反映出孔子“推己及人”,从个人的“修身”到为国为民的思想。

孔子十分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必须自己过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立足仁义根本,才能使其他人立足仁义根本;自己做事行得通,才能使其他人做事行得通)。

他还重视从小事做起,逐渐扩大,到“博施济众”。

二、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他自己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另一方面又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二者是否矛盾?

应该怎样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

二者不矛盾。

“仁”是孔子认为的人的最高思想境界,是“圣人”具备的根本品质,所以是每个人(包括孔子自己)一生中努力追求的理想人格和境界。

但是在孔子看来,“仁”的实现是不断地从点滴做起,一步一步向理想境界迈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完善自己人格。

而这一过程,又依赖于个人的自觉认识,我的心中如果向往“仁”,那么,你就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实施“仁”。

孔子的这一辨证观点,启发我们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在于从个人的细微处着手,一步步发展,而不是空洞远大目标,缺乏实际。

孟子提出“性善”,也肯定了每个人人性中有“善”的一面,只要坚持向“善”弃“恶”,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按西方说法是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天使”不断战胜“魔鬼”,便能达到高尚的境界。

三、孔子为什么面对滚滚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感叹?

它与一般文人“见花流泪,对月伤心”式的伤感有什么区别?

同“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的说法相比,“逝者如斯”的说法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孔子一生宣扬和推广他的“仁”与“礼”的主,以实现自己建立有秩序有仁爱的理想世界,但到处碰壁,多次受困受厄,“累累若丧家之犬”。

但孔子并不灰心气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此迫切感到人生苦短,难以完成自己理想,多次发出这样的感慨。

它与一般文人“悲秋伤月式”的惜时恋时相比,带有崇高和悲壮感,而非沉溺于个人功名和儿女之情中“小家子情调”。

孔子的“逝者如斯”感叹,用比喻、深沉抒情式方式表达,与“岁不我与”直接抒情议论相比,异曲同工。

所以后世经常引用这两段话。

四、完成下列各题。

1、“宾”“客”在对举时有等次之别。

宾指贵客,客指一般的客人。

这种区别现代汉语里还有反映吗?

举例说明。

现代汉语一般是双音节的词语,表示比较单一的意义,如“宾客”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泛指客人,而用“贵宾”、“客人”来区分尊次。

2、说明下列各句中“文”的意义,并试着把它的义项按照发展顺序排列起来。

最早的“文”是个象形字,一个人立着,胸前有交叉的图形,指古代的“文身”,因此《说文解字》认为其本义:

“错(交叉)画也。

”后引申为“花纹”、“天文”、“人文”、“礼乐制度”、“法令条文”、“文字”、“文章”、“完美”、“修饰”、“掩饰”等义项。

所以下面带“文”的句子排列应该是:

“越人断发文身”——“文不在滋乎”(礼乐制度)——“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化经典)——“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完美)——“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修饰)——“小人之过也必文”(掩饰)。

五、读下面短文并完成各题。

1、说明文中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2、把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略)

全文翻译:

孟子对戴不胜说:

“您要让您的国君学好、达到‘善’的境界吗?

我明白的告诉您。

(假如)有一个楚国大夫在这里,要想让他的儿子达到会说齐国话的水平,那么,让齐国人来教育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来教育他呢?

(戴不胜)说:

“(那当然)要让齐国人来教育他。

孟子说:

“一个齐国人在教育他,许多楚国人在旁边骚扰他,(那么)即使每天鞭打他而要求他学会齐国话,(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如果)把他放到齐国的临淄庄、岳街去,几年后,即使你每天拷打他要让他说楚国话,也不能够了。

您说薛居州是个善人,(假如)让他住在国君的身边。

(那么)在国君身边的老老少少、上上下下,都成为薛居州那样的好人了,国君还会与谁去做不好的事呢?

在国君的身边,老老少少、上上下下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好人,国君还会跟谁去做好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