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 10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721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 1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 1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 1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 1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 1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 100.docx

《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 1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 100.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 100.docx

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100

罗辑思维第100期——武器的进化100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

今天我们不讲什么大道理,我们就聊一些近代军事史上的闲篇。

如果你从中听出了什么道理,那是你自个儿的本事。

好,那就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一个战场:

19世纪中期爆发在美国的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我们此前有一期节目讲过,但那主要是从历史政治,从那个角度讲的。

今天我们主要从“军事”的角度去看一看几个细节。

那南北战争的第一枪在哪儿打的呢?

是1861年的4月,叫萨姆特要塞。

这场战争其实跟儿戏一样,因为南方人要独立,说:

你们北佬滚回去。

而北方联邦军队在南方有一个要塞,就叫萨姆特要塞。

南方人说:

那好,把你们撵回去。

大家就分家另过了嘛。

所以围绕着“要塞”,就开始打炮,打了大概三十多个小时,这要塞内部的司令官一看,也很绝望;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再坚守下去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司令宫就干脆投降了,带着自己的部队整建制地回到了北方。

“我们境内已经再也没有北佬的军队了,从此就这样过吧!

”北方不干呐!

林肯总统这个时候,他要的是--统一整个国家。

所以南北战争真正要打,就轮到林肯总统再打第一枪了。

那这个时候昵,其实北方的准备是不完善的。

他们现在成建制的部队也就一万多人,后来经过几次募兵和动员,大概拼凑了十几万人的一个部队的规模。

前前后后准备了三个月。

北方人说:

“那还是得过去。

”虽然距离也不是很长,从北方的首都华盛顿,到南方的首都里士满,相距也就200公里,就是“北京到唐山”这个距离。

那在1861年的7月份,那还是一个周六,北方的军队就开始向南方进军。

北方人认为这场战争不会打得太长,顶多持续那么几个月,然后分出个胜负。

兄弟俩还得坐到谈判桌前,来聊。

因为美国建国那么长时间,双方的那个认同感,也是很强。

这个认知,不仅是林肯,北方的几乎所有的上层精英,乃至是一些底层的市民,都是这么看的。

因为没有人见过,至少,这一代人,他没有见过非常残酷的战争。

所以,正好出发的时候又遇到一个周六;所以什么市民、议员,就跟着部队出发,要去起哄、看个热闹。

甚至有的人,挎上了篮子、带上了野餐,准备出去郊游。

这是一个双休日的、盛大的游行。

北方的军队,走得也非常拖沓,慢慢地往前走。

其中还出了这么一个小笑话:

最后出发的那支军队,一天才走了五英里。

到了目色将晚,大家一看,难道要宿营吗?

在这荒郊野外。

不就走出五英里吗?

干脆回城住,然后第二天再出发。

所以这场战争,你看,双方的心态其实近似儿戏。

走了五天之后,终于,双方短兵相接,开始打仗。

这一场仗打下来,双方全部傻眼。

因为伤亡的那个惨状,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北方,一场仗下来,伤亡三千多人。

南方伤亡两千多人。

我这儿讲得是:

“伤亡。

”但是实际上,在那个时代,要知道现代的救护医疗技术,还根本就没有出现。

所以那个时候的“伤”跟“亡”,区别不大。

据我们本期节目的策划--陈兴杰,告诉我说;他看到过一个资料,那个时候只要在战场上受伤,比如被枪子击中伤口感染化脓之后,大概死亡率达到80%。

所以我们下面讲的伤亡数字,其实已经接近于死亡数字。

三千多人,有的人横尸当场,有的人被送到后方的战地医院,有的只能等死,有的断了手,有的等着锯腿。

那种撕心裂肺的嚎叫,彻地连天。

周边的人都听傻了。

这一代人没见过战争,这种血腥的场景一旦放在面前,完全没有思想准备。

所以这个时候,北方人和南方人,都开始重新评估这场战争的残酷性。

但是,不管他们的思想准备有多足,他们仍然低估了残酷性。

这第一场“公牛河战役”,算什么呀。

紧接着发生的“第二次公牛河战役”,双方伤亡两万多人。

而即使是这场两万多人伤亡的战役,在美国南北战争当中,连前十名都排不进。

最狠的一次,是“葛底斯堡战役”,就是林肯发表那个著名演说的那场战役。

双方打下来,伤亡五万多人。

你可能听着没感觉,这些数字。

欧洲人其实这个时候也快享受了,“拿破仑战争”之后就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唯一一次大规模的,可以算是克里米亚战争,前前后后打了四年。

英国人在四年当中,一共伤亡不过一万五千人;法国人多九万人;俄罗斯人更多,二十五万人。

但要知道,这是四年的总和。

而且这些减员当中,有的是因为什么:

天寒地冻、自然因素、给养因素等等,而死了。

他不是在战场上直接被对方射杀掉的。

美国南北战争这些伤亡,几乎全部是在战场上被射杀的。

那为什么呢?

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

是南北战争当中,有一个叫“安提塔姆战役”,在南方叫做“夏普斯堡战役”。

这场战役,北方是9万人,南方是4.5万人。

好像北方占优势吧?

但是不对!

南方因为在一片高地上,所以它有地形的优势,所以双方基本是平衡的。

那南方,主要就是那个著名的--罗伯特一李将军来指挥的。

他手下的一个副手,那个将军外号叫“石墙”。

特别会打防守战。

所以在整个战场上,你就会目瞪口呆地发现:

北军的士兵仗着自己的人数优势就往前冲,然后南方士兵,就在上面一枪一枪地打,就跟割韭菜一样。

一天打下来,伤亡两万多人。

当然,你不要以为仅仅是北方士兵受损失,因为北方士兵在一天打下来,从来没有接近过南方阵线三十米之内。

等于就有点那个“排队枪毙”那个意思。

就是“等死”那个意思。

但是南方也没占到便宜。

因为南方在那片高地上有一片玉米地,大概四十亩。

它把很多预备队,成建制的就放在里面,那些军人就成排的一个挨一个站在里面。

他们甚至没有机会上战场发一枪一弹,就成了北方炮兵的活靶子。

几次炮火覆盖之后,有五千人伤亡。

很多人,再也没有机会爬出这片玉米地。

这个时候你想想,五千人哪,山顶观战的罗伯特-李将军,心中有何滋昧呢?

这个时候,他讲了战争史上很著名的一句话:

说;“战争是如此的野蛮而残酷,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战争呢?

”这场战役打完,双方都明白了。

这哪是什么战争嘛,简直就是绞肉机!

不定要裹进多少人命。

所以紧接着,北方的林肯总统,就发布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

这当然一方面是为了占据道德上的制高点了,另外一方面也有这么一层意味:

这场战争是为了解放黑人,你不能黑人站旁边看吧?

光是白人在那儿死,你们也得续一点人命到这台绞肉机里面来呀!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前面我们讲过,“葛底斯堡战役”,死人最多五万多人。

那其中有七千多人是怎么死的呢?

是死在一场叫“皮克特冲锋”的战斗当中。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南方的统帅还是罗伯特-李将军,他和北方的炮兵进行了长时间的互射。

射完之后,他就发现北方的炮兵有点不行了,那个火力渐渐地弱下来的。

他就觉得有一个判断,北方的炮兵,应该是被打残了。

所以他就命令一个叫皮克特的将军带领他的部属往前冲锋。

这中间是多长呢?

大概一英里。

就是大概1.6公里吧。

那么长的一个开阔地带,所以皮克特将军就带着他的部属--大概一万三千多人,就往前冲。

这个冲锋你想,一公里多呀,他不可能一直是跑,所以大家是排着整齐的队列、迈着坚定的步伐、怀有着一种保卫家乡的决心,英勇的战士们就上路了。

可是走到半途,北方的炮火又开始全开。

所以还是像我刚才打的那个比方,杀人命,就有点像割韭菜,大量的人倒下。

最后撤出战场的,不到50%的人。

大量的人横尸当场。

说到这儿,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感觉,就是为什么那个时候的人打仗这么傻呢?

就这么排着队往前冲,让对方的枪一个一个地撂倒。

在炮火面前,几乎毫无防备,也从来没有人卧倒掩蔽。

这是为啥呢?

那个时候的军人难道缺心眼吗?

这就是我们这期话题要讲的核心内容,就是“武器的进化,对于人类战争方式改变的推动作用。

”所以我们先把南北战争搁下。

在火器出现之前,人类主要用的,是冷兵器。

冷兵器主要分两种:

一种就是近身的劈刺武器。

就是刀啊、矛啊,这些东西。

还有呢,就是远程的抛掷武器。

弓箭、标枪,这些东西。

对战争方式的改变,可就很大了。

这儿得说,中国人,是最早用火器的。

在宋代就用,但是真正演化迭代,而且使用得很普遍的,是在西方人那儿。

这个咱们还得承认。

那最早的火器,也是一种枪,叫:

“火绳枪”。

说是样子像枪了,但是本质上,它就是个大铁管子。

里面先装上火药,然后装上子弹,然后把火药点着,“砰”,打一枪。

那怎么点燃这个火药呢?

所以就制造了一种东西,叫:

“火绳”。

它就是一根棉绳子。

只不过事先用化学制剂对它进行了处理。

所以它燃烧得特别慢,大概一个小时燃烧一到两厘米。

那在战场上,就拿着这个火绳吹一下,点燃火药“砰”打一枪;清理枪管,再装火药,“砰”再打一枪。

大概两三分钟可以打一枪。

虽然这个效率跟今天的枪没法比。

但是当时在战场上,那也是不得了的利器呀!

第一,它的射程是远远超过一般的弓箭;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不需要那些膀大腰圆的人当士兵,他征兵的范围就会扩大。

你比如说,在中国明朝的时候,一个普通的士兵,基本上只能拉开五斗的弓,而要到“军头”,就是军官--非常勇猛的勇士的时候,才能拉开一石弓。

“一石弓”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把弓放在这儿,在弓弦上吊一百斤的东西,就是“一石”。

如果能拉开到“一支箭”那么大的长度,这叫“能拉开一石弓”。

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

至于能拉开“两石弓”、“三石弓”的,那都是传说中的大力士。

普通人是办不到的。

所以“火绳枪”、或者说“马铳”,在战争当中的出现有一个天大的好处:

就是征兵的范围可以扩张。

那些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可以上战场杀敌。

因为没有必要比较臂力了。

但是为什么在近代军事史上,火绳枪没有大规模运用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太麻烦了!

而且有不可克服的缺陷。

那个时候又没有标准化的制造工艺,所以一旦烧慢了,或者烧快了,都会出现问题。

烧快了吧,也许战争还没开始;烧没了,那这杆枪就废了。

所以,即使在中国的明朝,其实朝廷也给很多边防军装备了鸟铳,觉得这玩意儿挺好。

从理论上看,挺好。

但是当地的将军们是不愿意用的。

因为它还有一个风险:

就很容易造成友军的误伤。

大家想想看:

战场上每个人都带着个绳子,上面有火星,自己为了装子弹,还要带火药袋。

这玩意儿,甭管是点着了自己的,还是点着了战友的,极容易造成大面积误伤。

所以这个玩意儿,当时不受欢迎。

但是后来在西方的钟表匠的帮助下,火绳枪退出战场;推出了一种新的枪,叫“燧发枪”。

大家都知道,欧洲在中世纪的时候,那个钟表、齿轮传动这套东西,它就比较发达。

稍做改造,把一些齿轮传动系统上装上“燧石”,就是打火石。

现在我们打火机里都有那玩意儿。

然后装在枪上,用扣扳机的方法来激发火星、来点着火药。

这样一下子,就把那个火绳给扔掉了。

所以这样枪的装填的速度,一下子就提上去了。

如果是一个熟练的士兵,大概半分钟就可以打一枪;一般的士兵,稍做训练,你一分钟也可以打上那么一枪。

从燧发枪出现中西两种军事方式的那个差距,就开始真正拉开了。

我们中国人一般都以为,中西在军事上的碰撞,是发生在1840年鸦片战争。

其实不是,是发生在乾隆皇帝时期的“清缅战役”当中。

当时清朝觉得:

我中华上国,这么大的疆土,这么多人口,富有四海。

我还打不灭你一个缅甸吗?

但是他忘了,缅甸人跟当时的东印度公司是做生意的。

欧洲人已经把燧发枪开始卖给缅甸人。

所以清朝在“清缅战争”当中,真正碰了一鼻子灰。

最后还是勉强得到了一个合约。

所以乾隆呈帝自己在晚年的时候说:

仅仅是清缅战争,这个打得不如人意。

这就看出,双方那个因为武器而造成的军事实力的差距,已经拉开了。

当燧发枪普遍地运用起来之后,整个战场就突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

我们来看一个对比:

这两个场景都出自于好莱坞的大片,而且碰巧它的主演都是“梅尔-吉布森”。

第一部片子的呢,叫《勇敢的心》。

这很有名了,这里面的战争场景就是典型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

那什么阵型队列不太重要,关键是双方的人数对比--就是战力的对比、以及战斗意志的对比,就是士气;或者再加上指挥官的那个运筹帷幄的能力。

总而言之,短兵相接之后,就是砍杀,直到决出胜负为止。

但是燧发枪出现之后,整个战场的局面就变了。

再看一部片子,这部片子叫《爱国者》。

这个战争的场景,是美国独立战争那个时代的战争场景。

怎么变得这么好看呢?

整个搞得就跟奥运会的开幕式似的,简直是大型群众团体操嘛!

那么多士兵,穿着那么好看的军服,迈着如此整齐的步伐,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往前走,而且还有军鼓伴奏。

等敌人出现在射程之内之后,瞄准开枪,然后退到后面去;后面的士兵已经装填好那个枪,瞄准开枪。

旁边的指挥官,都在那儿吹哨子;喊着各种各样的口号,让大家动作整齐划一。

不断有人倒下,旁边的战友填住他的位置。

怎么战场会突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要知道,这样的战场,在人类的军事史上可是好几百年。

那为啥呢?

其实就是跟燧发枪的技术特征是相关的。

燧发枪在我们今天看来,当然是烂货了。

但在当时很先进。

但是它有一个缺陷--就是打不准。

你看那个燧发枪,那个枪都没有瞄准具,因为没有意义--它是前膛装弹的。

把火药放进去,子弹放进去,火药一点着之后,子弹会在枪管里弹跳的,弹跳之后出来之后往哪儿走?

不一定。

当时普鲁士人做过一个实验,离着大概七八十步,然后装一个大的靶子。

这靶子多大呢?

三米高、两米宽。

那么大靶子,然后找人瞄准,就是前膛枪瞄准打,打中靶子。

职业军人的成绩大概是60%,也就七八十步。

说实话,瞄准的能力比弓箭还要差。

那当时还有一句话,说:

如果是二百码之外,你再打中一个目标。

如果你能打中,你还不如打月亮呢!

因为打中的概率是差不多的。

那怎么办呢?

要想发挥这种枪的战力,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密集。

大家排成紧紧的排列,然后往前打的时候,虽然都不准,但是子弹同时出去的时候,就像一堵墙一样。

只要对方过来,他就一堵墙扑上去,总能打中人。

你不要看这个战术很Low吧?

很傻吧?

但实际上,它的杀伤力是非常强的。

如果对方也是排着整齐的队列过来的话,那么只要允许我方:

你们不准开枪,我开枪。

开三次枪,基本上这前面的人就全被打光了。

跟枪毙人,就是排队处决人,是差不多的。

所以这个战力还是非常厉害的。

但是它与此同时在战术上就有一个要求,就是士兵得人挨人、肩并肩,几乎没有缝隙的站在一起,然后缓慢地往前走。

为什么缓慢呀?

一旦跑起来之后,这个阵型就散了嘛。

你这个子弹墙就排不出来了。

所以我们才会见到这么奇怪的战场。

那你说,那敌人过来的时候,怎么不卧倒呢?

对吧?

我小时候反正知道:

当军人第一件事,我怕死嘛,对吧!

第一个学的军事动作就是卧倒、匍匐前进。

这一定在战场上可以避免大量的伤亡的。

为什么不能呢?

当然不能!

因为一旦卧倒之后,这个枪是没法装填的,它要从前面装嘛。

你趴下之后,那么长的枪管,你怎么装填子弹呢?

所以必须站着。

而且双方比的--就是队列前进的、这样的一个速度,抓住这个电光火石的时间。

因为你不要看步伐虽然很慢,双方到射程之内,其实也就一两百米,很快就接近了。

你一方敢趴下吗?

趴下等你再站起来,再整队形,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根本就没法躲避。

所以在战场上,那个时候就会出现这么古怪的场景:

双方根本没法躲、没法避,都要组成这样整齐的队列互相对射。

就有点像“互相枪毙、互相行刑”。

当然了,还有很多因素。

比如说刚上战场的士兵,他可能胆比较小,所以用战鼓声让它那个噪音变得稍微小一点,让他心理的压力稍微好一点。

你看中国古代的将领岳飞,就讲过一句话;有人问他说:

“什么叫勇敢的士兵啊?

”岳飞讲了俩标准。

第一个标准,说:

“拿得住枪。

”就是上阵之后,那个枪不能掉地下。

这是第一个标准。

第二叫“口中有唾”,就是嘴里面有唾沫。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那么紧张的时候,紧张的是:

“嘴干舌燥”,舌头上一点唾沫都没有。

岳飞说一个士兵能做到拿得住枪,嘴里还有唾沫,不紧张。

这就算好士兵。

战场就是这样,所以大家肩并肩、人挨人,还有一个互相鼓舞士气的作用。

所以你看,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

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最后引发的是整个社会局面;虽然只是我们今天讲的是战场这个局部,它居然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变化。

你不觉得非常有意思吗?

现在我们中国大学,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都要过一道关叫“军训”。

可是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军训军训,真的牵扯到军事技术的训练是很少的。

如果哪一天把兄弟们拉到靶场上能打一次靶,很欢乐好不好。

平时最主要的时间,是花在队列训练上。

什么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正步走,这些玩意儿,很枯燥。

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军事传统。

它的起源呢,就在于我们今天讲的“前膛枪时代”。

前膛枪时代,前面我们讲到,关键靠子弹墙扑出去的那个瞬间能够形成的战斗力。

所以一支军队能不能做到每一个人的动作整齐划一,就变得很重要。

随着尽管的每一次口哨、每一声口令,大家能够做出同时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很重要。

所以你看,这个时代那些民族禀赋,比如讲究理性、很守纪律的民族,它就占上风。

比如说那个时候的著名的军事强国--普鲁士。

你看他并不是说我膀大腰圆,我个人的战绩有多强,关键是守纪律。

普鲁士人能够训练出一支自己满意的军队需要五年时间。

最后能训练到什么样子?

就是每一个人都没有手表,但是一分钟之内准准地走七十五步。

当然拿破仑也很牛,但是拿破仑的战斗胜利跟他的严格和得法的军事训练也是相关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阅兵式,就一定走得那么齐。

那其实就是起源于那个时代的普鲁士。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总以为:

武器的差距才导致战争能力的差距。

其实不然,关键是对武器使用的人的组织方式。

比如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之后,马上就占领了天津,然后就爆发了在今天北京通州的“八里桥战役”。

当时清军的统帅僧格林沁,带领三万骑兵其中有一万多是蒙古骑兵,跟这个英法联军--英法联军只有八千多人,而且还有很多像英国人带的都是印度人,但是因为他战法得当,所以这一场仗下来,我们本来以为清朝人以为靠着骑兵能够冲,但是如果他排成那种,叫“线式阵列的枪阵”的话,你根本冲不过去。

所以三万人,最后伤亡大概大半--一万五千多人伤亡。

那个时候伤亡跟死也就差不多了。

可是英法联军死了多少人呢?

英国人死了俩,其中还有一个是印度人;法国人死了仨。

整个这场战役,对方是一万多人伤亡,这边死了五个人。

我估计都是没准儿交通事故导致的。

你看一支军队的战力不仅仅取决于武器吧,还要看有没有合适的人的组织方式来适应于这种武器的特征。

这是前膛枪时代。

但是紧接着,枪支又发生了进化,进入了后膛枪的时代。

后膛枪的发明比较早了,1835年有一个普鲁士人叫“德莱塞”,他发明了后膛枪。

那个枪支的子弹已经是从后膛装填,而且是火药弹头一体化,可以用撞针把它击发。

这个技术虽然发明得比较早,但是成熟起来应该是:

以“1866年毛瑟枪装备普鲁士军队”为标志。

毛瑟枪这杆枪,在枪支史上可是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的。

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这已经是好几十年之后了。

什么“汉阳造”啊,什么“中正式”啊,还有日本人用的那个“三八大盖”,其实都是仿制的毛瑟枪。

那这种后膛装填的枪,它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因为是从后膛装填,所以前面的枪管和枪身之间就可以密封。

这一密封,打枪之后那个烟雾就没有了。

刚才我们看爱国者那个片子里面,士兵的视线实际上是被烟雾给遮蔽了。

而这个时候就没有这个问题了,那第二个好处呢,就是装填速度变得很快。

前面我们讲前膛枪、滑膛枪,基本上是要一分钟。

这还是训练有素的士兵,才能装填一发。

而后膛枪呢?

因为那个子弹和火药一体了,装得就非常快,一分钟可以装三发左右。

第三个好处可就更大了,它可以卧倒啊!

你想想看,我带着一枪,因为装填是用一颗子弹从后膛装填,趴在地下也可以干。

当然了,枪支的技术发展还有另外一条路线;就是“膛线”。

啥叫膛线呢?

你看原来那个枪,其实就是一根铁管子,里面的内壁是光滑的。

那个时候,子弹出去是蹦蹦跳跳地滑出去的,所以当然打不准。

要不怎么叫“滑膛枪”呢?

我能不能在枪管的内壁上划出一些线,让子弹获得确定性的轨迹,甚至出枪口之后是旋转着出去,这样不仅可以打得远,而且可以打得准。

那这种枪呢,就叫“来复枪”。

这个词你很熟,为啥叫“来复枪”呢?

因为膛线的英文名字叫“rifle--来复”。

但是这种枪有一个重大的缺陷:

第一是容易炸膛。

因为枪管的制造工艺很难。

第二就是装填速度更慢。

在那样的时代,装填速度慢,那几乎是找死!

你想想看,他要把子弹对准那个膛线装进去,是不是更困难呀。

所以这种枪支其实在战争当中没有大规模地运用。

虽然它有它独特的特征,当时主要用来复枪,主要是一些猎人、包括战场上的一些狙击手。

他可以远距离地击中一些确定性的目标,而不是用那种阵列式的枪阵。

来复枪的技术,其实也是到了后膛枪时代才成熟。

在毛瑟枪这款枪上就算是被集成。

毛瑟枪既是后膛枪又是来复枪。

当然普鲁士人在这方面比较贼,他们研发出毛瑟枪之后,长期对外是秘而不宣,作为一个重大的国家机密来保守。

直到这杆枪的生产可以装备所有的普鲁士军队了,才把它开上战场。

那一开上战场就遇到了一场恶战,什么?

就是“普奥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打的一场战争。

这其实是德国统一战争的一部分。

那这场战争奥地利人打得真是惨,因为他们的枪支水平是上两个版本的--前膛的滑膛枪。

那怎么打得过呢,你装填速度跟人家没法比嘛!

别人的士兵一分钟装三发子弹了不起了,即使是后膛装弹。

可是普鲁士人呢?

通过严格地魔鬼般的训练,他们可以做到一分钟装五到六发子弹。

所以你想,在战场上一旦对决那个优势就太明显了。

所以普奥战争只打了七个星期,奥地利军队阵亡一万八千人,被俘两万四千人,整个国家的军队就被迅速打垮掉了。

所以后来普鲁士那个国王“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就是那个铁血宰相,去视察战场的时候,就在战场上走看两边倒下的尸体。

俾斯麦就情不自禁讲了一句话,说:

我儿子,(他儿子叫赫伯特)说赫伯特将来,很可能会死在这样的战场上,想起来都让人感到很伤感。

这种战场简直就是屠杀。

所以你看,后膛枪时代到来之后,整个战场必然会产生变化。

但是要知道这样的变化来得没有那么快,因为人们的战争观念还停留在前膛枪时代。

这就回到我们今天刚才前面那一Part讲的“南北战争”,大家是用“前膛枪时代”的战争观念,在运用“后膛枪时代”的武器。

美国这个地方,还有一个特点:

它是在当时的世界格局里,是一个大的农业国,人口很少,而且住得很分散。

很多人都有枪支,所以在南北战争当中用的枪特别杂,甚至还有火绳枪。

我们前面讲的,那是很多年前用的那种东西,甚至还有骑兵拔刀就来冲锋的,也有。

前膛枪、后膛枪、全有,在战场上。

这就导致大家的战术观念和当时的武器会产生严重的不匹配。

很多军官,尤其是像西点军校训练出来的军官;前面我们有一期节目讲过,其实北方的将领和南方的将领几乎都是同学,都是西点军校毕业的。

他们觉得打仗嘛,就应该按照教科书上写的那么打嘛,我师父当年就那么教的我嘛。

可是他忘了,你师父是上一个时代的人,你的教科书还没来得及改呀!

可战场上出现了新的家伙--就是后膛枪。

后膛枪的装填速度更快、射击距离更远,这个时候单兵的战斗力就已经起来了。

没有必要像过去那样大家紧紧地排在一起,依靠组织和集体的力量进行作战。

而且你一旦不散开,你想想看,对方也有这么厉害的家伙,那不就等于是排着队枪毙你吗?

你一旦散开之后,目标就变得稀疏,被敌方的子弹击中的概率就自然变得低嘛。

但是那个时候的军官,他们的战术思想没有那么先进,还在按照教科书那一套办法搞。

所以才回答我们前面刚才讲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南北战争期间死的人那么多?

这是落后的战术思想害死了人!

那“后膛枪时代”标准的战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就是先用炮火互相覆盖、互相对射,然后等步兵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大家分列成散兵线,可能是三五个人一伙,然后随时找到地形掩蔽,然后伺机再跃进,往对方进行冲锋。

没有这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再往前走了。

但是当时的军官并不知道。

说到这儿其实就很感慨:

一种新的技术出现,人们的思想观念要跟得上这个技术,实际上是需要时间的。

甚至有的人,他也不是说他不接受新东西,他就看见新东西,他别扭。

比如说当年普鲁士人刚搞出后膛装弹的那个枪支后,有一个瑞士军官就去参观;说:

“你们怎么这样啊!

只有正常人是从嘴里吃东西的,知道不知道?

你这样从后面往里塞东西,这算什么呀?

当然子弹应该从前面进去了!

”所以他给这种枪起了一个外号,叫“灌肠枪”。

就怎么能从后面,从那个位置塞东西进去呢?

他看不惯。

现在我们会觉得:

从前面装填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但是这就是“观念的力量”。

他看不起这个东西。

包括我们刚才讲“散兵作战”--大家不再排得那么整齐。

在历史上有没有过?

早就有过。

比如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人当然是正规军,还是那一套战法。

当时美国人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