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车站主体结构模板体系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374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8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家车站主体结构模板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蔡家车站主体结构模板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蔡家车站主体结构模板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蔡家车站主体结构模板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蔡家车站主体结构模板体系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蔡家车站主体结构模板体系施工方案.docx

《蔡家车站主体结构模板体系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家车站主体结构模板体系施工方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蔡家车站主体结构模板体系施工方案.docx

蔡家车站主体结构模板体系施工方案

 

主体结构模板体系

安全专项方案

 

中冶建工有限公司

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

二期北段BT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段

BT二标段工程蔡家分部蔡家站

主体结构模板体系

安全专项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冶建工有限公司

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

二期北段BT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1.编制依据

1.1业主提供文件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蔡家站《主体结构

(二)》设计图;

1.2主要应用规范、规程、标准

序号

规范、规程、标准名称

编号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2008

3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8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JGJ160-2008

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1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1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1.3主要应用法规

序号

法规名称

法规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97年主席第91号令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279号令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7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2.工程概况

.1、工程设计概况

轨道六号线二期北段BT二标段工程蔡家分部蔡家车站位于重庆北碚蔡家组团规划LC3路下方,车站两端分别为站前眀挖区间和站后配线眀挖区间。

蔡家站为眀挖地下两层岛式车站,站台宽12米,车站迄起始里程为YDK43+478.125-YDK43+676.365全长198.24米,标准段宽20.9米。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DK43+552.625,该处顶板覆土3米(距离规划路面),车站共设5个出入口、2个风道,其中1个为预留出入口;所有附属结构须待分段主体结构完工后分段再施工。

本工程主体结构为两层,层高分别为7.15M、6.75M,主体结构采用三跨双层箱式框架结构,局部为双跨双层框架结构;主体结构设置四条后浇带,基本按40-50M间距设置,后浇带宽1米;与主体附属结构相接处设置变形缝;工程施工缝视现场实际情况留设(纵向间距一般为14-20米)。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地下结构按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2与模板支撑体系工程相关的特点如下列表

2.2.1建筑特点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

约8300

2

建筑层数

2层

3

车站部分

-2层

-1层

H=5.750M

H=6.560M

4

建筑平面

轴编号

A-G/1-25

跨度

9.65~5.85m

2.2.2结构特点

序号

项目

内容

1

结构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箱体框架结构

2

基础形式

筏板式基础

3

地下防水做法

底板、侧墙、顶板自防水混凝土外包自粘卷材防水层

4

结构安全等级

一级

5

混凝土技术要求

垫层

C20

防水保护层

C20细石混凝土

结构顶、底板、侧墙

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10

柱与底板、顶板相交部位

C50、P10

主体结构中柱

C50混凝土

中板

C40

 

6

 

结构断面尺寸(mm)

基础垫层

200

防水保护层

50

基础地梁

1100×2300-2500

侧墙厚度

800、1000

柱截面

中柱(双柱段)

0.6(0.7)*1.1;

0.6(0.7)*1.5

中柱(单柱段)

0.9*1.2、0.8*1.2

梁断面尺寸

顶纵梁

1*1.8、1*2

中纵梁

0.9*1、0.9*0.7、0.9*1.2

底纵梁

1.2*2.2、1.0*2.5、1.0*2.3

楼板厚度

顶板

800

中板

400

底板

900、1000、1100

3.模板支撑系统工程主要控制点

模板支撑系统工程主要针对主体结构施工过程的成型而设置的模具及受力支撑体系,结构施工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的主要决定因素,必须确保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保证结构安全,为此,模板支撑体系工程在主体施工中尤显重要。

根据工程结构设计的特点:

梁大、板厚、墙厚、配筋大;对结构施工质量要求极高,为此,模板系统工程应抓好以下环节:

⑴模板用材的强度、刚度;

⑵模板支撑体系的牢固、稳定性;

⑶成型模板的平面定位、几何尺寸、垂直度、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⑷混凝土成型外观质量

⑸梁与柱、梁与墙节点,板与梁,板与板模板拼装接缝的质量;

为保证主体结构达正常设计的使用年限,保证主体结构成型质量,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各工序、检验批施工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必须严格规范按编制的专项方案进行施工操作,严格检查,验收的程序,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一次达合格,争创优质的主体结构施工管理目标。

 

4.施工部署

4.1施工段划分

根据工程结构设计要求、结构特点、施工环境、工期要求及模板周转要求来划分施工流水段。

因工程西侧紧临的TBM施工占用本工程施工场地,不能按时限交付场地,车站工程施工分为至少二个施工区段先后施工,第一次先施工25-18轴,在18-17轴处设置施工缝;第二次在TBM场地交付后再行施工;

车站主体结构纵向平面施工区段划分原则上以设计图后浇带位置来划分;施工竖向施工分层原则上以结构水平施工缝位置来划分。

其施工平面分区划分附图如第5页所示

4.2模板支架选择

本工程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主体结构模板支撑体系,侧墙模板支撑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

5.施工准备

5.1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自审,认真熟悉图纸并且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对交底内容进行学习、讨论。

(2)各专业认真学习模板支架体系工程有关规范、规程,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交底,根据图纸对各部位模板支架量进行统计,提出材料需用量计划及各项材料的进场计划报给材料部门。

(3)成立项目部和作业队伍的双重控制小组,对模板支架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材料节约等全面负责。

5.2劳动力准备

(1)本工程施工高峰期配置模板、支架安装工70人。

(2)所有新工人进场后进行入场教育、安全培训、基本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

(3)劳务队班组长每天开工之前切实做好班前教育,第一时间将技术员所出交底内容传达给作业工人,明确每名人员的施工作业范围不得遗漏。

(4)现场技术、施工负责人、安全员、施工班长随时沟通信息,发现安全、质量问题及时解决。

5.3材料准备

(1)支撑及拉结:

碗扣杆、可调顶/底托、Ф48×3.5mm钢管等。

(2)工具:

脚手板、水平尺、塞尺、线坠、靠尺板、撬棍等。

(3)垂直运输机械:

塔式起重机

5.4现场准备

(1)现场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布置模板支架堆放区,堆放区场地土层夯实,表面20cm厚C20混凝土硬化,并向排水沟1%找坡;设置标示牌,表明模板支架使用范围、吊运、保养方法、安全、质量等施工注意要点。

6.模板及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1模板及支撑体系主要施工方法概述

主体结构板厚度共两种,分别为400mm,800mm。

梁截面最大尺寸为:

900×1200、1000×2000等。

(1)楼板模板及支架体系

楼板板底模板采用18mm厚覆膜多层板,100×100mm方木作次龙骨,立放中距300mm,纵向布置;主龙骨为100×100mm方木,立放中距600mm(其中,400mm厚板间距为900mm),横向布置;主、次龙骨用方木上侧均需刨光。

板支架体系采用碗扣式满堂红脚手架,首层立杆间距900×600mm,横距900mm,纵距600mm,顶层立杆间距600×600mm,纵横距600mm。

横杆竖向间距1200mm;施工段沿周边横向两端头、纵向两边设置封闭的落地式剪刀撑,并按@10M设置竖向连续式5.4*5.4剪刀撑。

立杆底部采用可调节底座,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楼面高度为350mm,立杆上端采用可调顶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大于700mm,可调顶托座螺杆外伸长不得大于200mm。

(2)梁模板及支架体系

梁底模板采用18mm厚覆膜多层板,次龙骨为100×100方木间距250mm,主龙骨为100×100方木间距600mm。

梁侧模板采用18mm厚覆膜多层板,次龙骨为100×100方木间距250mm,主龙骨为Φ48*3.5双钢管背枋间距600mm。

主龙骨处采用M14对拉螺栓连接,纵、横向间距不大于600mm。

支撑系统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600×600mm,水平杆间距1200mm,立杆底部采用可调节底座,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楼面高度不大于350mm,立杆上端采用可调顶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大于700mm。

(3)侧墙外脚手架

外侧墙脚手架搭设形式为落地式双排单立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宽度为1.2米,即立杆横距为1.2米;纵距1.5米;内立杆距墙边200mm,大横杆间距即步距为1.8m,大横杆中护身栏为每步距0.75m处设置一道。

外墙脚手架底部设扫地杆,距地面不大于200mm,并外侧面设置剪刀撑。

外侧面满挂安全密目网,作业层设置防护栏杆与挡脚板,并必须密铺脚手板。

6.2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相关技术措施

6.2.1柱模板系统

①矩形柱采用18mm胶合板作面板,100*100木枋竖背枋,枋间中心间距按不大于250;双钢管夹具,高强丝杆紧固,面板与木背枋采用铁钉钉牢;柱面模板背枋竖向按间距不大于600mm,中部设置φ14高强对接丝杆拉结,丝杆上穿D25PPR套管兼作模板内挡;1000~1500边长柱面在其中部设置两道对拉,对截面短向中部设置一道对拉丝杆;面板上应先进行孔眼布置后钻φ15孔眼,作业材料周转使用。

②柱抱箍背带外设矩形固定架,距抱箍400mm设置作为操作架,操作架为双排扣件式脚手架。

立杆纵距不大于1.5m,立杆排距不大于1.2m,步距不大于1.5米,并与水平抱箍夹具直角扣件临时连结为整体。

附图:

柱模板支设大样图

③为保证柱模砼成型尺寸正确,符合规范要求,保证砼的密实,保证施工质量,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a柱模板间采用双面胶条进行密封,治理阳角部位漏浆,拆模后麻面,甚至露筋的普遍施工问题;

b柱脚设置水泥砂浆防烂根技术措施附图如右下所示;

c对拉螺栓统一采用PVC塑料套管,同时,在柱内设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内衬,有效保证柱截面尺寸。

d加大投入充分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采用胶合板作模板的面板,保证混凝土表观平整、光滑。

④为保持柱模板的竖向稳定,必须加设斜撑撑杆将柱模撑牢。

该斜撑撑杆底脚撑在底板(或中板)预留钢筋上,以防止撑杆的滑移。

在浇筑底板或中板的同时在斜撑底脚位置预埋Φ25钢筋;同时在柱模四面设Φ8钢筋作斜拉,确保柱模垂直的同时,在斜拉Φ8筋底角位置预埋Φ14以上的“s”钢筋。

附图:

柱模板安装立面图

6.2.2侧墙模板及支撑体系

6.2.2.1侧墙模板支设及技术措施

①挡墙模板体系同柱采用18厚胶合面板,100*100木方竖背枋,背枋的中心间距不大于200;双钢管背带,挡墙对拉丝杆采用中部设置止水环(遇水膨胀橡胶止水环也可);对接丝杆设置按@600*600。

②侧墙模板支撑体系靠车站内侧应与梁板碗扣脚手架连接为整体,模板内侧水平支撑采用水平扣件式脚手架管与碗扣架立杆用直角扣件连接固定,其每根水平支撑杆与碗扣架立杆连接不少于三根立杆,水平支撑杆的间距@600*750布置,作为模板校正与加强的支撑。

③外侧搭设双排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作为操作架及挡墙外模支撑传力架,并设置纵向@750的斜撑支撑于土壁上,其斜撑用扣件与双排架主节点杆连接固定,其每根斜撑撑与双排架连接固定点不少于三点。

④挡墙面板拼缝必须严密、平整,拼缝处用木枋平盖缝,铁钉钉牢。

附图:

侧墙模板支设大样图

⑤侧墙模板系统相关技术措施

a.弹出剪力墙边框,内墙定位控制线,并校正钢筋后,采用12~14钢筋同墙厚,距地150mm,按水平1000mm,对齐墙边框线,点焊于主筋上作为墙根部定位兼内衬,充分保证平面定位的正确性。

b.按1000×1200梅花布置设置墙内衬,用12~14钢筋同墙厚长度,支模时绑扎于墙竖筋上,以保证剪力墙截面尺寸,符合设计图要求。

c.墙模校正一面,待校正另一侧面时,在模板上口,绑扎一排内衬间距1000mm,同墙厚,保证上口的顺直及截面尺寸。

d.挡墙内外模板通过设置高强对拉丝杆,对拉丝杆在墙中部位置设置50*50的止水钢板(也可采用与丝杆大小匹配的合格遇水膨胀止水环)。

6.2.2.2工程外墙架体搭设及相关技术要求

⑴构配件选用要求

①脚手架钢管

a.所有脚手架用钢管均选用Ф48×3.5的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b.脚手架钢管采用现行国家《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标准;

c.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d.钢管外径及壁厚偏差均不得大于0.5mm,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不得大于1.7mm;旧钢管表面锈蚀深度应≤0.5mm,端部弯曲:

L≤1.5m时应≤5mm,立杆弯曲:

3m<L≤4m时应≤12mm、4m<L<6.5m时应≤20mm,水平杆、斜杆弯曲:

L≤6.5m时应≤30mm,旧钢管使用前应按上述要求严格检查,符合规定后才能使用。

e.钢管上严禁打孔。

②扣件

a.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b.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c.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有关规定抽样检测。

d.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③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松木或杉木脚手板,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不得采用开裂、腐朽的木材。

脚手板宽度应≥200mm,厚度≥50mm,两端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④安全网

立网采用2000目密目安全网,水平网采用菱形网目安全网,安全网网绳、网绳直径、网眼尺寸、承载能力应符合国标《安全网》(GB5725-97及GB16909-97)的规定。

⑵脚手架搭设要点

①本工程外脚手架落地杆落在结构底板的抗浮板上或200厚的垫层混凝土上,立杆底部垫设50×100的扁枋防止钢管滑动;如立杆垫落在回填土上应对立杆地基进行夯实后垫通长100×100木枋,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承载力。

②搭设程序

摆放牵杆→逐根树立立杆→装牵杆横向水平杆,并与牵杆、立杆扣紧→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横向水平杆→安装第二步纵向水平杆→安装第二步横向水平杆→与内墙碗扣架管连接稳定杆→安装第三、四步纵向、横向水平杆→安立杆→加设剪力撑→铺脚手板防护栏杆→绑扎防护栏杆并挂立网防护。

a.严格禁止不同规格的架管混用,立杆纵向间距为1.5m;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b.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水平连接杆与内侧碗扣架管连接临时固定,直至钢筋安装完成后,支模时拆除。

c.杆顶端宜高出施工层面标高上1.5m。

d.纵向水平杆搭设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使用的脚手板,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e.横向水平杆搭设: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使用的脚手板,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f.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脚手架纵向两端和转角处起,在脚手架外侧外立面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应随架子同步支搭,以保证架子的稳定性。

搭设宽度为4~5根立杆,自下而上循序连续搭设,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剪刀撑应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每一施工段(不大于40米段)的两端或转角处和整个架体高度上连续设置。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旋转扣件固定不少于2个,端部扣件的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横向支撑设置:

每一施工段的拐角处、脚手架的两端;横向支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层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g.脚手板的铺设

作业层脚手板沿纵向应满铺,铺稳。

作业层下面需要留一层脚手板作为防护层,施工时作业层升高一层,则把下面一层脚手板翻在上面作为作业层的脚手板,两层交错上升。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

脚手板采用对接形式,即对头铺设脚手板,在每块脚手板两端下面均要有小横杆,杆离板端的距离应取130至150mm,小横杆应放正、与脚手板绑牢。

板采用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作业层脚手板下方应兜设一层安全网。

h.脚手架的水平及立面防护

脚手架水平防护:

每步架0.75m高处绑一根防护栏杆,外侧满挂密眼塑料密目安全网,安全网与大横杆绑牢;作业层加设180mm高挡脚板。

脚手架水平防护:

非作业层垂直距离不超过10m拉一道水平网,上另铺密眼网,脚手架与侧墙之间的空隙也铺设安全网,网要拉紧盖严固定牢靠。

第一道水平网设在第二步脚手架上。

附图:

侧墙外脚手架立面大样图

6.2.3梁、板模板

6.2.3.1梁、板的定位放线

测量完成主轴线后,加密纵、横轴线,以纵横轴线为依据,进行施工放线。

根据施工图,按轴线排尺确定主梁轴线,并在主梁底模上排尺确定次梁位置。

在满堂内脚手架上抄测标高,作梁、板模板施工的依据。

6.2.3.2梁、板支撑体系设置

①根据结构特点、荷载要求,本工程确定采用碗扣式满堂脚手架;

②因工程梁截面基本为(900-1000)*(700-2000),同时中板厚400mm、顶板厚800mm,为保证主体结构施工时的安全,该工程从结构形式、荷载要求确定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③碗扣式脚手架立杆板部位顶层基本按纵横间距600mm,首层中板碗扣式脚手架按纵距900mm,横距600mm;梁部位基本按纵横600mm间距设置,局部按纵横300mm间距。

步距每层第一、二步距为600,以上为1200mm设置;

④杆间的连接:

立杆采用对接,水平杆接长同样采用碗扣连接;立杆下部、上部均采用可调托座、可调顶撑进行调平;架体搭设应水平、方正、竖直,保证整体受力.

⑤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按施工分区段进行成片搭设,各区间脚手架间采用建筑同规格钢管水平连接为整体;先浇筑柱与后搭设的碗扣架用扣件式钢管连接为整体,并与柱四周抱为一体;连接点采用十字扣件每片间每根杆件至少三个以上连接点连接。

⑥碗扣式脚手架按纵横间距不大于4500设置落地式剪刀撑,剪刀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旋转扣件与碗扣脚手架连接,连接点应靠近主结点不大于150mm;剪刀撑应纵横全幅设置,从底到顶,与地倾角45-60度控制。

⑦碗扣架搭设要求

a脚手架布架设计

脚手架组装前,应先编制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

明确使用荷载,确定脚手架平面、立面布置,列出构件用量表,制订构件供应和周转计划等。

b构件检验

所有构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c搭设注意事项:

碗扣架接头组装:

碗扣架接头是碗扣式脚手架的核心构造,脚手架立杆同横杆靠碗扣架接头连接,其连接质量直接关系到顶架的组装质量,因此应确保碗扣接头锁定牢靠。

组装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插入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

如发现上碗扣扣不紧,或限位销不能进入上碗扣螺旋面,应检查立杆与横杆是否垂直,相邻的两下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横杆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与立杆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杆轴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横杆接头与横杆是否变形;横杆接头的弧面中心线同横杆轴线是否垂直;下碗扣内有无砂浆等杂物充填等等;如是装配原因,则应调整后锁紧;如是杆件本身原因,则应拆除,并送去检修。

杆件组装顺序:

进行杆件组装时,按设计位置安放立杆垫座或可调座,其上交错安装立杆,调整立杆可调座,使同一层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以便装横杆。

组装顺序是:

立杆底座→立杆→横杆→接头锁紧→脚手板→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销→横杆。

脚手架组装以3~4人为一小组,其中1~2人递料,另外两人共同配合组装,每人负责一端。

组装时,要求至多二层向同一方向,或由中间向两边推进,不得从两边向中间合拢组装(否则中间杆件会因两侧架子刚度太大而难以安装)。

由于碗扣式脚手架的组装关键要把好底部架(即第1~3步架)的组装质量关,所以要求搭设头两步架时,必须保证立杆的垂直度和横杆的水平度,使碗扣接头连接牢靠,待将头两步架调整好以后,将碗扣接头锁紧,再继续搭设上部脚手架。

6.2.3.3梁、板模板

①梁模板底模采用18厚胶合板作面板,100*100木枋作梁底纵横托梁;以梁宽中心所在1200范围碗扣竖向支撑按间距600*600mm设置。

梁底托梁@600设置,梁底板面支撑@200布置。

梁侧模采用采用18厚胶合板作面板,100*100木方横背枋,外层双钢管对拉丝杆紧固。

②中板、顶板模板采用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